廣州一考生家長輕信所謂「包上名校」被騙73萬元

2020-07-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7月14日電 (索有為 蔡偉英 王君)高考剛結束,不少學生、家長都開始忙著打聽各大高校招生情況,為填報志願做準備。廣州市南沙區法院7月14日通報,廣州一考生家長李女士輕信某教育諮詢公司「花錢就可以包上名校」的說辭被騙了73萬元,法院日前判令畢某開辦的教育諮詢公司向李女士返還服務費73萬元。

據介紹,李女士有兩個女兒,2019年時大女兒高考、小女兒中考,為了兩個孩子能順利就讀名校,李女士早早就開始留意中考、高考的報考和招錄信息。2018年底,在網絡上四處瀏覽各類招考信息的李女士發現了一家教育諮詢公司,該公司網頁宣傳聲稱可以幫助學生順利進入知名學府,李女士當即線上支付7000元,報名參加了該教育諮詢公司舉辦的線下大型宣講會及洽談會。

在面對面溝通過程中,該教育諮詢公司的負責人畢某表示將親自提供個性化服務,協助李女士的兩個孩子考取國內知名院校,並承諾如果李女士的小孩升學不成功,將退回全部費用。

2019年初,畢某告訴李女士,他現在有一個國內某知名公安大學的定向報考提前批錄取名額,需費用58萬元。李女士向畢某個人帳戶轉了58萬元,並與該教育諮詢公司籤訂了中介服務合同。合同約定中介費58萬元,教育諮詢公司應在2019年7月15日前協助李女士的女兒取得該知名公安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否則將退還全部費用並支付違約金。不久之後,畢某又說可以幫李女士的小女兒申請就讀廣東省某知名中學,中介服務費預收15萬元,事成後收全款30萬元,事情辦不成退全款。出於信任,李女士就支付了15萬元至畢某帳戶。至此,李女士已前後向畢某轉帳共計73萬元。

結果,李女士兩個孩子升學的事情一個都未落實,李女士多次發微信、打電話要求畢某退錢,畢某先是搪塞推諉,後又拒接電話,李女士再次來到畢某的教育諮詢公司,卻發現已是人去樓空。於是,李女士便訴至法院要求該教育諮詢公司及畢某退款並支付違約金。

南沙法院審理認為,普通高等教育學校、高中招錄均有公開、透明、嚴格的程序。畢某開辦的教育諮詢公司以「包上名校」的承諾為條件與李女士籤訂中介服務合同,合同訂立的目的擾亂了中高考招錄工作的正常秩序、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公序良俗,也侵害了其他正常參加高考、中考學生的合法權益。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李女士與畢某開辦的教育諮詢公司所籤訂的合同無效,對雙方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畢某開辦的教育諮詢公司應當向李女士返還收取的73萬元。畢某開辦的教育諮詢公司是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畢某收取了李女士的款項,作為公司股東不能提供證據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個人財產,故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最終南沙法院判令畢某開辦的教育諮詢公司向李女士返還服務費73萬元,且畢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完)

相關焦點

  • 花錢包上名校?一家長被騙73萬
    高考剛結束,不少學生、家長都開始忙著打聽各大高校招生情況,為填報志願做準備。如果此時有人言之鑿鑿地告訴你花錢就可以包上名校,你會信嗎?廣州的李女士就信了。結果名校沒上成,還被騙了73萬元。不久之後,畢某又說可以幫李女士的小女兒申請就讀廣東省某知名中學,中介服務費預收15萬元,事成後收全款30萬元,事情辦不成退全款。出於信任,李女士就支付了15萬元至畢某帳戶。至此,李女士已前後向畢某轉帳共計73萬元。
  • 花錢就能上本科? 三位考生家長被騙30多萬元
    宿遷網訊(記者 王國康 通訊員 馮婷婷)為給孩子一個好前途,高考結束後,有些低分考生的家長開始「亂投醫」,聽信「花錢就能上大學」的謊言。有人抓住低分考生家長急於讓孩子進入正規院校學習的心理,專門騙取考生家長錢財。近日,泗陽法院審理了一起詐騙考生家長的案件。
  • 花錢就能上「985」?一家長被騙30萬
    眼下正是高招志願填報階段,家長都期望能夠幫助孩子選擇更好的學校。個別家長卻輕信了旁門左道,不惜花費重金,到頭來騙子得逞,孩子的前程卻被耽誤了。最近,思明區法院刑事審判庭就收到了這樣一起詐騙案件。被告人李某39歲,曾在廈門市某輔導機構擔任語文老師。2019年6月至9月,李某承諾可幫助學生破格上985高校,以打點關係、贊助學校等名義向多名家長騙取錢財。
  • 花錢進名校 小心掉陷阱
    如果把高考比作一場積蓄已久、拼盡全力的大戰,雖然成績是取勝的決定性因素,但志願填報同樣考驗考生和家長的意志。如何依據分數進入心儀的大學,要花一番功夫。日前,北京市教委提醒考生和家長,一定要從正規渠道了解、確認考試招生政策和信息,警惕「花錢進名校」、「內部有指標」、「黑客能改分」等高考招錄五大陷阱,謹防上當受騙。
  • 花錢就能上「985」?廈門一家長被騙30萬
    2019年6月至9月,李某承諾可幫助學生破格上985高校,以打點關係、贊助學校等名義向多名家長騙取錢財。騙局1花十幾萬元卻沒等來通知書 考生錯過報名只好選擇復讀2019年6月,高考成績公布,柯先生女兒的分數剛過了本科線。
  • 兼職刷單陷騙局輕信「充值返利」被騙萬元
    原標題:兼職刷單陷騙局輕信「充值返利」被騙萬元   就讀於西華師範大學的小梁同學, 不久前因為在網上刷單被騙了一萬多元。
  • 輕信網上「內幕消息」一股民被騙102萬
    廣州警方提醒市民提高警惕,在股票投資時注意自身財產安全,不要輕信網上發布的「內幕」消息。   今年以來股市持續升溫,昨日滬指更是站上4900點,不少市民紛紛殺入股市淘金,一些不法分子也跟著「入市」。
  • 安慶一女子輕信網上「炒股大師」,被騙15 .5萬元
    8月7日下午,當經開公安分局刑警大隊民警將全額追回的15.5萬元詐騙款返還給李女士時,她還有點兒不敢相信。2019年9月,李女士在某直播間結識了一位「炒股大師」,並在該「大師助理」的推薦下,下載了一款炒股APP,先後投入15.5萬元後,李女士發現該APP突然無法使用,而所謂的「大師助理」也就此「人間蒸發」。
  • 輕信他人承諾「交錢安排讀名校」常州5位家長被騙80多萬元
    近日,常州警方公布了一起詐騙案,5名家長輕信花錢託關係,就能讓孩子讀名校,結果掉進了詐騙陷阱。今年9月初,有5位家長報警稱,他們花了80多萬元疏通關係,可本應收到的某名牌小學錄取通知書卻一直沒有蹤影。警方通過偵查,很快將嫌疑人曹某抓獲。
  • 輕信幼兒園園長能幫孩子上小學 海口25名兒童家長被騙59.9萬元
    據介紹,今年暑期,海口25名兒童家長因為輕信幼兒園園長「能幫孩子上小學」的承諾,最終被騙59.9萬元。海口市公安局秀英分局接到報案後,經過調查取證,已刑拘3名嫌疑人,追回贓款9.6萬元。 9月14日下午,海口市秀英區書場村星光幼兒園多名家長向海口市公安局秀英分局秀英派出所報案稱,其孩子此前在星光幼兒園上學,因小孩今年秋季將到上小學的年齡,且不是海口戶籍,今年7月,一些家長在與該幼兒園園長卓某交談時,卓某表示可以找關係辦理小學入學手續。後鄧某等家長交給卓某1萬元至4萬元不等的「辦事費」,請卓某幫忙。卓某承諾,如辦理不成功將退款。
  • 交費58萬元,包上名牌大學?
    為了兩個孩子能順利就讀名校,李女士從2018年起就開始留意中考、高考的報考和招錄信息,操碎了心。2018年底,李女士在網絡上瀏覽各類招考信息時,發現了一家教育諮詢公司,該公司網頁宣稱可以幫助學生順利進入知名學府。李女士看了後大為心動,當即線上支付七千元,報名參加了該教育諮詢公司舉辦的線下大型宣講會及洽談會。
  • 淘寶會員騙局再現,一女子輕信假客服,瞬間被騙五萬元
    淘寶會員騙局再現,一女子輕信假客服,瞬間被騙五萬元電商的發展和出現,省去了人們外出逛街的時間,因為淘寶或者是天貓等等電商平臺不僅部分東西比外面實體店的東西要便宜一點,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只要有一款智慧型手機,隨時都能在電商平臺上購買到屬於自己的心儀產品
  • 高考考生請仔細看這裡,小心上當願望落空
    來源:東北網東北網8月6日訊(李欣蕾 記者 包海多)高考剛剛填報完志願,在無數學子期待被心儀高校錄取的時刻,不法分子也蠢蠢欲動。近日,哈爾濱市公安局梳理匯總出以下常見詐騙形式,提示廣大考生及考生家長切莫上當受騙。
  • 輕信網絡博彩 蚌埠一男子兩天被騙21萬元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檢察消息:輕信網絡博彩可以輕鬆致富,不料卻落入他人網絡詐騙陷阱,安徽蚌埠一男子兩天內就被騙走21萬元。公安機關經過縝密偵查和跨省協作,一舉查獲了為該起網絡詐騙犯罪違法辦理銀行卡的犯罪團夥。近日,蚌埠市淮上區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詐騙罪將犯罪嫌疑人劉某批准逮捕。
  • 【社會】輕信兌換外幣可賺錢女子被騙9萬元
    輕信兌換外幣可賺錢女子被騙9萬元  黃河晨報訊 (通訊員 孟永新)「這麼多天來,你們為我的事兒沒少費心。送來兩件方便麵,你們在加班時吃!」7月18日,在盧氏縣公安局退贓大會上,剛剛領回了該局追回的全部9萬元被騙款後,該縣張女士買來兩件方便麵來到刑偵大隊,握著該大隊大隊長王軍峰動情地說。
  • 輕信網上「代發論文」 他投稿被騙上萬元
    現在不少行業人員要想評職稱,都被要求在重要期刊上發論文,發表論文一般需要3個月才能刊出,有的甚至需要更長時間,很多人因為時間緊迫,就去網上找人代發,這就給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近日,玉祁派出所破獲了一起代發論文詐騙案。
  • 交費58萬元,包上名牌大學?| 案例
    為了兩個孩子能順利就讀名校,李女士從2018年起就開始留意中考、高考的報考和招錄信息,操碎了心。2018年底,李女士在網絡上瀏覽各類招考信息時,發現了一家教育諮詢公司,該公司網頁宣稱可以幫助學生順利進入知名學府。李女士看了後大為心動,當即線上支付七千元,報名參加了該教育諮詢公司舉辦的線下大型宣講會及洽談會。
  • 一男子輕信「股評師」 被騙73萬元
    男子在微信上添加陌生好友,在對方引薦的專業「股評師」的推薦下,把736000元投入到騙子的平臺中。接警後,警方通過連夜開展工作,成功攔截60餘萬元。9月1日晚9時許,市民魏先生打電話至南昌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報警稱:8月20日,他在微信上添加了一位好友,隨即被該網友誘騙加入一個股票交流群,群裡有專業「股評師」在線講課,還有投資助理答疑解惑。
  • 「找關係上名校」陷阱,學生家長被騙5萬餘元
    鹿泉區公安局寺家莊派出所破獲一起以能找關係上名校為名詐騙學生家長5萬餘元的詐騙案將沉迷於賭博、謊稱能幫人辦事的嫌疑人抓獲歸案8月13日12時左右,民警在橋西區某村一民房內將租住在此的郭某抓獲。經訊問,嫌疑人郭某對其長期因沉迷於賭博、無正當收入,又苦於無有賭資,就吹噓能幫人找關係上名校詐騙王某5萬餘元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之中。
  • 男子輕信網絡投資被騙 東昌府警方成功止付3萬元被騙資金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靖程 通訊員 盧文忠 季剛 付朝旺 聊城報導  9月21日,記者從聊城市公安局東昌府分局反詐中心獲悉,東昌府區某鄉鎮一名聾啞男子因輕信網絡投資,被騙走3萬元錢。9月10日中午,劉某在家中看手機時,有一陌生人主動加其微信,對方先是關心劉某母親的病情,獲得劉某好感後,向其推薦了某數字貨幣投資平臺,並且保證利潤豐厚,利潤是本金的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