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7月14日電 (索有為 蔡偉英 王君)高考剛結束,不少學生、家長都開始忙著打聽各大高校招生情況,為填報志願做準備。廣州市南沙區法院7月14日通報,廣州一考生家長李女士輕信某教育諮詢公司「花錢就可以包上名校」的說辭被騙了73萬元,法院日前判令畢某開辦的教育諮詢公司向李女士返還服務費73萬元。
據介紹,李女士有兩個女兒,2019年時大女兒高考、小女兒中考,為了兩個孩子能順利就讀名校,李女士早早就開始留意中考、高考的報考和招錄信息。2018年底,在網絡上四處瀏覽各類招考信息的李女士發現了一家教育諮詢公司,該公司網頁宣傳聲稱可以幫助學生順利進入知名學府,李女士當即線上支付7000元,報名參加了該教育諮詢公司舉辦的線下大型宣講會及洽談會。
在面對面溝通過程中,該教育諮詢公司的負責人畢某表示將親自提供個性化服務,協助李女士的兩個孩子考取國內知名院校,並承諾如果李女士的小孩升學不成功,將退回全部費用。
2019年初,畢某告訴李女士,他現在有一個國內某知名公安大學的定向報考提前批錄取名額,需費用58萬元。李女士向畢某個人帳戶轉了58萬元,並與該教育諮詢公司籤訂了中介服務合同。合同約定中介費58萬元,教育諮詢公司應在2019年7月15日前協助李女士的女兒取得該知名公安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否則將退還全部費用並支付違約金。不久之後,畢某又說可以幫李女士的小女兒申請就讀廣東省某知名中學,中介服務費預收15萬元,事成後收全款30萬元,事情辦不成退全款。出於信任,李女士就支付了15萬元至畢某帳戶。至此,李女士已前後向畢某轉帳共計73萬元。
結果,李女士兩個孩子升學的事情一個都未落實,李女士多次發微信、打電話要求畢某退錢,畢某先是搪塞推諉,後又拒接電話,李女士再次來到畢某的教育諮詢公司,卻發現已是人去樓空。於是,李女士便訴至法院要求該教育諮詢公司及畢某退款並支付違約金。
南沙法院審理認為,普通高等教育學校、高中招錄均有公開、透明、嚴格的程序。畢某開辦的教育諮詢公司以「包上名校」的承諾為條件與李女士籤訂中介服務合同,合同訂立的目的擾亂了中高考招錄工作的正常秩序、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公序良俗,也侵害了其他正常參加高考、中考學生的合法權益。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李女士與畢某開辦的教育諮詢公司所籤訂的合同無效,對雙方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畢某開辦的教育諮詢公司應當向李女士返還收取的73萬元。畢某開辦的教育諮詢公司是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畢某收取了李女士的款項,作為公司股東不能提供證據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個人財產,故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最終南沙法院判令畢某開辦的教育諮詢公司向李女士返還服務費73萬元,且畢某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