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幾類人群不建議接種新冠疫苗...
在12月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上稱,將在全國範圍內對重點人群進行新冠疫苗接種。
12月20日晚,原上海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疫苗醫師陶黎納告訴記者,據業內消息,我國首批新冠疫苗預計接種5000萬人次,首針將於1月15日接種完成,第二針於2月15日完成。具體仍待官方發布為準。
No.1
專家:不建議新冠疫苗和HPV疫苗同時接種
哪些人不適合接種新冠疫苗?接種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接種時有哪些注意事項?……近期,新冠疫苗接種注意事項也成為公眾的關注重點。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關於接種新冠疫苗禁忌表示,不建議同時接種HPV疫苗(宮頸癌疫苗)和新冠疫苗。同時由於沒有相關的臨床試驗數據,孕婦也不建議接種新冠疫苗。
由於新冠疫苗研發時間較短,還沒有針對新冠疫苗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的研究結果,無法確定同時接種兩種不同類型疫苗的安全性以及免疫效果。因此,王華慶不建議同時接種兩種不同類型的疫苗。
王華慶還提示,不建議發熱患者、慢性病發作期患者、急性病發作患者、孕婦等群體接種新冠疫苗。
在接種新冠疫苗後,受種者需在接種點留觀30分鐘,以防出現急性過敏性反應,留觀無異常後,方可離開。若離開後,受種者出現了高熱超過38.5攝氏度,或局部紅、腫大小超過2.5釐米,需及時向接種醫生報告,並儘快去醫院就診。
No.2
如何看待疫苗副作用
近日,疫苗副作用引發關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於19日在一份新冠疫苗接種指導意見中介紹,首批新冠疫苗於13日發往美國各州後,目前全美已有27.2萬人接種,6人在觀察期內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得到了及時治療。美疾控中心提示,接種第一針新冠疫苗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人,不應再打第二針。所謂嚴重過敏反應者是指需要接受腎上腺素治療或住院才得以緩解症狀的人。
目前FDA批准了兩款mRNA新冠疫苗,一款是由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聯合研發,第二款新冠疫苗由美國莫德納生物技術公司與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合作開發。
陶黎納介紹,「有很多人對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有些懷疑,實際上這個擔心是大可不必的,疫苗與平時使用的化學藥物是不一樣的,化學藥物的劑量是較大的,進入體內代謝機制比較複雜,可能會造成肝腎損傷或影響胎兒等,而疫苗的劑量是很小的,並且只是刺激免疫系統,不含活微生物體的疫苗最多也就是會出現與免疫相關的不良反應,如面癱、過敏等,這些也是在預料之內的」。
我國新冠病毒疫苗有5條技術路線,包括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流感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mRNA疫苗、DNA疫苗)。
「滅活疫苗可以說是最成熟的疫苗技術,像現在兒童接種的脊灰滅活疫苗、A肝滅活疫苗、手足口疫苗、狂犬病疫苗等都是滅活疫苗,狂犬病疫苗連孕婦都能接種」,陶黎納說,「重組蛋白疫苗已經非常成熟,包括B肝疫苗(30年應用歷史)、戊肝疫苗、宮頸癌疫苗和帶狀皰疹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技術也有幾年的應用歷史」。
「mRNA疫苗是一個新技術,在緊急獲批之前全球使用人數沒超過10萬人,相對其他技術的疫苗來說,其安全性風險要大些,但也不至於有預想不到的不良反應」,陶黎納說。
來 源 / 新華社、科普中國、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