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5月21日電 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20日舉行記者會,遍數上任三年來成績並表達繼續執政意願。多家臺媒21日刊發評論文章,直指其「十個關鍵字」是空洞口號,民眾因兩岸關係僵滯受衝擊。
《聯合報》當天社論表示,若不是民進黨初選兩度為蔡英文延期,她可能已淪為「初選落敗者」。可見「三年有成」的自信只是誇口,連綠營支持者都無法說服。
文章認為,蔡英文三年前「5·20」風光上任,當時各界對她標榜的「進步價值」和「理性謙卑」充滿好感。豈料一落到實際,「進步價值」變成了自我設限,無力調整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理性謙卑」變成了冷酷傲慢,對人民怨怒充耳不聞。這是民進黨去年「九合一」大敗的主因。
社論舉例說,蔡英文不時向北京「嗆聲」、自詡「捍衛主權」,但民眾因兩岸關係僵滯受到衝擊。再例如,「年金改革」傷及軍公教群體,製造社會對立;「非核」造成電力供應岌岌可危,火力發電對環境汙染嚴重;「勞基法」修法翻來覆去,時至今日許多產業無法有效經營。
「但蔡當局拒絕認錯。」社論表示,華而不實的「關鍵字」暴露蔡英文主政「務虛」「好名」。
輔仁大學特聘教授何思慎在ETtoday東森新聞雲撰文提到,蔡英文上臺後「親美、拉日、抗陸」,兩岸之間缺乏「九二共識」基礎,臺海緊張局勢升高。三年來的實踐證明此路不通,蔡英文能否迷途知返,考驗其智慧。
《中國時報》時政記者專欄「主筆室」強調,蔡英文的講話顯露其沒有接受批評的肚量,奢談化解對立。中時電子報專欄作者劉心月認為,蔡英文「四處奔波、老王賣瓜」,執政三年就是「假、大、空」。文章指,蔡英文稱國際經濟預測機構IHS Markit預測臺灣今年GDP增長率為2%,為「亞洲四小龍」之首;卻隻字不提其它機構所作預測,臺灣幾乎皆敬陪末座。
TVBS民調指,蔡英文就任之初的「蜜月效應」是其執政高峰,隨後每況愈下。關於其就職三周年的民調顯示,滿意度只有36%,不滿意度高達54%。立場偏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亦顯示,46.8%的受訪者不滿意蔡英文施政方式,高於贊成比例。另一偏綠媒體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結果顯示,過去三年民眾對蔡英文執政表現滿意度整體呈下降趨勢,從破五成降至31.1%。
旺旺中時集團所作有關兩岸關係的民調指出,民眾對民進黨當局執政三年兩岸政策的不滿意度為56%,滿意度為31%;認為其繼續執政兩岸關係「變壞」的接近六成。有超過45%的受訪者認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關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