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了一條新聞,報導了黃莊那邊的教育亂象問題,作為曾經的黃莊教育者,勾起了我無限的回憶。
北京海澱區,海澱黃莊,地處中關村寶地,不僅是北京的科技中心,也慢慢發展成了教育中心。
周邊有人大附小、首師大附小、中關村三小等近30所小學;有人大附中、海澱實驗中學等40餘所中學;還有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多座高等學府。
2014年,我來到了海澱黃莊某英語培訓機構就職,第一次走進海澱文化藝術大廈時,我內心就不禁感慨,這裡的教育機構好多啊。
作為新到任的教學主管,我的職責是要在短時間內理清課程體系,這一理,便嚇了我一跳。這裡教的主要是是4年級到初三的學生,但他們學的教材的難度,卻更像是高中生該學的。
這裡的孩子們每年都要參加考試,不是學校的期中期末考,而是劍橋英語通用五級考試。每個家長,每個孩子,每天嘴裡都在念叨著KET、PET、FCE。
程度較好的孩子最多也就是考到三級的FCE,偶爾有孩子能考到四級的CAE,但是即便是三級的FCE,也已經相當於雅思6.5分的難度了。
還在讀小學的孩子,要考到雅思6.5分,一時間我有點受到衝擊。
這是我第一次教海澱區的孩子,之前教過西城區的孩子,那幾年,西城區的孩子大多在學劍橋少兒英語、新概念、三一口語,也有考劍橋五級的,但是並不多,而且大多是考到二級PET。
我還教過朝陽區的孩子,那裡的孩子大多也是在學劍橋少兒英語和新概念。
根據以前對同齡孩子的了解來看,我很好奇海澱的孩子英語真的這麼好嗎?
我很快開始進班聽課,挨個班聽,一來是了解每位老師的授課情況,二來是了解學生。我發現,每個班都還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分化,有完全能跟上老師步調的學生,也有不太聽得懂的學生。
那些完全能跟上老師的學生,英語水平確實很好,看著他們用英文侃侃而談,幾乎沒有太大的錯誤,我內心就在感慨,他們的英語水平超越同齡人這麼多,如果能繼續堅持下去,那將來必能有所成就啊。
同時,我也心疼那些跟不上的學生,他們在努力地聽講,但是聽不懂,常常聽著聽著就不知道老師講到哪裡了。每次被叫到回答問題,都無法給出答案,怯怯地坐下,他們的心裡陰影面積隨著每一次的課在逐步擴張。
不同於之前所在的機構,大多是周末上課,黃莊這邊,一周七天都在上課,周一到周五是晚上,學生放學後過來上課。周末則是從早8點能一直上到晚10點。
每次課都是3個小時,周一到周五的晚上,他們要從6點一直上課到9點。面對這樣的安排,孩子們被家長要求,要儘量在學校利用自習時間、課間時間把家庭作業寫完。6點上課前的那段時間,也是孩子們狂趕作業的時間。有的孩子寫不完作業,那就只有9點放學後回家寫了。
累的不只是孩子,家長看起來更累。這裡的家長都會陪著孩子上課,很多家長會給孩子帶點吃的來,讓孩子趕快填飽肚子好上課。但是家長們出現的目的,可不是僅僅是照顧孩子這麼簡單。家長們是來聽課的!
上課鈴響起,家長們也會掏出筆記本,坐在教室的後排,認真聽老師講,認真做著筆記。還會時不時地看看自家孩子,發現孩子不認真了,就會立馬提醒。
原本我是負責做課程改革的,並沒有打算代班授課,後來有位老師突然離職,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老師,於是自己頂了上去,這一帶就是一年。
我的班級跟其它班級情況一樣,孩子們學著很難的內容,有的孩子基礎好,學得不錯,有的孩子完全跟不上。每次課家長都會跟著記筆記。
我曾試圖想改變點什麼,我找跟不上的孩子的家長聊天,我想知道他們每次也都跟著聽課,難道看不出孩子的真實情況嗎?聊天的結果是,家長很了解孩子的情況,心裡著急,但是也無奈,長此以往就變成了妥協,他們覺得別的孩子都在學,我家孩子也得學啊,能學多少是多少吧。有的家長甚至還給孩子報了不止一個英語班,想著慢慢總能跟上吧。
我以前的教學理念是,充分利用上課時間,讓孩子在學校就把該學會的學會,回家留適當的作業加以鞏固。但是在黃莊,每次課必須學完一整個lesson,不然學期結束這本書講不完那就是教學事故了。為了趕進度,上課不能講太慢。更無奈的是,家長們在聽課,他們覺得老師講得慢了,會不滿意,甚至是催促。上課時,我想讓每個學生都來表達一下自己,但是有的孩子說得慢,這時有的學生會等不及,有的家長也會等不及。家長們的心裡是,老師您就講乾貨,我們回家會盯著孩子學的。慢慢的,既然家長都願意自己教了,那老師還會說什麼呢。
那一年裡,周一、周三、周五,每晚都是9點下課,11點多才到家。每個周六和周日還都要上4個班的課。別人休息的時間,我都在上班,根本沒有時間跟朋友聚會。
我的班還算少的,有的老師不怕辛苦的,會把周一到周五的晚上排滿,周末也每天從早上到晚。
當時,我就覺得黃莊的孩子好辛苦啊,黃莊的家長好辛苦啊,黃莊的老師也好辛苦啊。
於是,帶班一年後,我辭職了,我重新換了一份周一到周五,每天早9晚6的英語教學產品研發工作。
今年,隨著對教育市場亂象的嚴查嚴打,希望黃莊的孩子們、家長們、老師們可以輕鬆一點吧。
同時,作為多年的英語教育者,也想發出一些理智的聲音。
第一, 英語要學,並且越早學越好,不要因為聽到「減負」,聽到「嚴打」,聽到小學不考英語等,就覺得正好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就乾脆不學英語了。要知道,等初中在開始學,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就晚了。並且,改革後的英語高考,其實在難度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將來英語成績的好壞直接決定孩子能進什麼等級的大學,相信這個很多家長早已知曉。
第二, 英語的學習一定要始於興趣,先讓孩子喜歡英語,喜歡後,一切都會變得很輕鬆了。怎麼讓孩子喜歡呢?輕鬆的氛圍、具有親和力的老師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選擇適合孩子學習難度的課程,讓孩子能學會,有成就感,孩子就會更喜歡。比如說,一個成年人去學車,跟教練相處的特別愉快,很喜歡教練,但是考試總不過,這種情況下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懷疑教練、懷疑考試,甚至是產生再不過就不學了的想法。而如果教練好,又能學到東西,順利通過考試拿到證,那這就是一次成功的學習經歷了,會讓學員覺得哪哪都舒服,特別有成就感。所以,孩子的興趣可不僅僅是哄著他高興這麼膚淺的,而是要讓他有實實在在的成就感。
希望瘋狂的黃莊可以退退燒,希望整個社會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都可以再多一些科學的思考和理智的判斷,還教育以淨土。
還記得那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嗎?無論教什麼,其實都是在教人為人,所以要深懷良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