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羅振宇2021年跨年演講的主題是——「長大以後」。
他在闡述「數位化狂飆突進的時代如何避免『困在系統裡』,是『長大以後』必須面對的挑戰之一」這個問題時,舉了北京十一聯盟總校李貴希校長的事例。
作為名校,十一學校有一所很好的圖書館,李校長上任後,要求把圖書館大部分的書搬到教室。李校長聲稱他做這項改革的起點,是想改造一個職業,那就是:圖書管理員。
各位,我先跑個題。看到圖書管理員(這裡主要指學校的圖書管理員)這幾個字,大家想到的應該是幾位戴眼鏡的大叔或大嬸:閒閒地坐在桌子後面幾張破椅子上,喝著茶,偶爾用眼角餘光瞄幾眼圖書館裡的讀者;有人借書還書時,遞書、收書,公事公辦,像個機器人;下班時間快到了,匆匆把書架上的書整好,把還書箱裡的書歸位。
我估計,在李校長心目中,圖書館管理員應該也就「長這樣」,所以,他要求把圖書館裡的書搬進教室。這樣的要求之下,圖書管理員得重新武裝自己。因為,不同的班,上不同的課,不同的老師,需要不同的書,為了配合好每個老師,你需要不斷地跟所有老師交流,動態調整所有的書本。如果你再負責點,你還得去了解市面上還有哪些好書新書更適合某堂課。還有,在有限的預算之內,怎樣到貨更快?怎麼優化登記流程……
所以羅振宇說,這個圖書管理員職業生涯的天花板從此就被掀開了,甚至還有可能在被打磨幾年後自己去創個業,比如開個書店,比如創辦一個出版機構。
這場跨年演講長達四個小時,我唯獨對「把書搬進教室」這件事饒有興趣,因為,我就是一個圖書管理員,是一所完中的圖書館管理員。這是我到廈門後從事的第一份工作,所有得知這一消息的親朋好友都認為這份工作非常非常適合我,因為在大家的想像中,愛看書的我從此將過上一方桌、一杯茶、一本書的好日子。
如果我說在圖書館上班一年來是我閱讀量最少的一年,恐怕沒人相信!你,幹什麼去了?我嗎?我不是在路上(五小時通勤)就是在圖書館忙著呢。
我們學校的圖書館也是翔安區圖書館的分館,樓上樓下共有一千多平方米,館內藏書四萬七千八百多冊(包括區圖配送的和學校新購的),學校原有舊書九萬多冊,報刊雜誌有一百七十多種,還有內置有三千冊的電子圖書借閱機及內置圖書上萬冊的雲屏閱讀機。
「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樣子。」衝著詩人博爾赫斯這句話,作為圖書管理員,我們也不忍心天天一杯茶、一本書悠閒度日。
十一校長剛上任時問了圖書管理員一個問題:「假設有學生因太愛看書,把書直接給拿走了,你會怎麼辦?」管理員給了個標準答案:這不是違反校紀嗎?性質很惡劣,一定得嚴肅處理。結果李校長來了個靈魂拷問:「身為一名圖書管理員,你到底是對書負責?還是對人負責?」
這個問題真是直擊靈魂呀!我想起一件事。
6月份我接管圖書館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每天中午午餐過後至十二點四十分這段時間是進館人數最多的時段,大部分是初中部學生。這些學生中,初一的小朋友因為新鮮好奇,他們大都三五成群先是穿梭在各排書架前,選好書後,一起坐在沙發或四人桌上邊看邊討論。初二、初三的學生進館後大概有三種情況:一是上廁所,他們覺得圖書館的衛生間比學校任何別的廁所乾淨、寬敞。二是閒逛,圖書館環境優美,「逛累了」還可以在沙發上歇歇。三是看書和借書,這些是真正喜歡閱讀的孩子。
初一的小朋友在經過我們工作人員幾次提醒後,漸漸不再邊看書邊討論。閒逛的孩子後來看到大部分同學進館來都是在看書,也不好意思再煞風景。就是那些蹭衛生間的孩子,一直都是成群結隊,屢教不改,還經常趁機在衛生間嬉鬧。
無奈之下,我只好在十二點到十二點半間把衛生間門給鎖上(圖書館斜對面五十米外就有公廁)。我原計劃是先鎖一段時間,只為了拒絕那些單純上廁所的學生進館,可是,沒幾天就遭舉報。學校領導打我電話批評我不應該把衛生間門上鎖,說對學生的不良行為不能「堵」而應該「疏」。
大禹治水的故事我懂,可現實是我們只有三個工作人員,無法專門安排一個人每天站衛生間門口跟學生講道理,何況進館蹭衛生間的並不是同一個人。當然,我也的確想拒絕這類學生進館。對於不讓學生進圖書館上衛生間這件事,也許我是錯的,但是,對於那些違紀行為,我也是零容忍的,因為,我要對閱讀中的孩子負責!
還有一件事,我不知道是否也得被「靈魂拷問」。
學校圖書館裡的雜誌,因為沒貼標籤和晶片,所以學生不能外借,通常每半年我們就把前半年的過刊收起鎖柜子裡,架上只放當月和半年以內的刊物。當我發現常常有學生來問雜誌能不能外借時,我就私自決定(至今還未向領導匯報)可以外借。條件是一周內歸還,不損壞、不遺失,在登記表上寫上姓名班級。
這樣做的結果是越來越多學生來借雜誌,並且都是如期歸還,沒有損壞沒有遺失,還一個勁地對我們表示感謝。如果我選擇對「書」負責,那麼把雜誌鎖進柜子是最萬無一失的,但是我選擇了既對「人」負責,又對「書」負責。我希望「書」能真正履行它的使命,讓更多的「人」能得到它的滋養!
我想,身為圖書管理員,把圖書管理好,讓圖書保持完好、整潔、有序是我們的工作職責之一,所以,有學生因為太愛看書把書拿走當然是要受到處罰,處罰是為了讓學生學會約束自己。不過,作為圖書管理員,最重要的職責,我想應該是如何最大程度發揮圖書的利用率,發揮圖書館的利用率。
前不久,學校接受文明校園複查,其中對圖書館的要求是利用率要高。我能提供的只是系統上這一年來學生借閱量的數據。而這一年因為疫情,圖書館一直沒對外開放,所以系統上的數據很不盡人意。我一直很擔心這項會被扣分,雖然我認為我們學校圖書館的利用率已不算低。
十月份重新開館後,到圖書館上閱讀課的班級越來越多,最多的一周有16個班級上了18節課。起初有幾個班級的帶課老師可能是覺得既然是把學生帶出了教室,就沒有必要像在課堂上一樣「縮手縮腳」,以至有些孩子高興地忘乎所以,閒聊、閒逛、躺沙發……我跟老師溝通後他們都很配合,開始關注紀律。就在閒聊、閒逛、躺沙發現象越來越少時,我們都發現了一個「奇蹟」——越來越多的孩子在認真看書了!
中午十二點到兩點,很多高中部學生都在圖書館作業和休息,他們中很多孩子現在已經習慣了先從書架上取一本書閱讀會兒然後再做功課。有兩對小情侶,每天中午都到圖書館安安靜靜地看書。在圖書館裡戀愛,這真是青春年華裡最好的風花雪月!
我認識一個初三的孩子,上學期我有監考過他兩次,是最後一個考場的考生,全程都側著身子坐立不安,我提醒他多次,還老大不高興。一天,我看見他跟幾個同學邊說笑邊往圖書館走來,我正準備起身去「迎接」這個特殊的客人,卻見第一個踏進大門的他突然轉過身,把食指放在唇邊,示意後面的夥伴安靜。那一幕,真是讓人感動!
……
這些,難道不能算是圖書館的利用率嗎?一所漂亮的圖書館,吸引越來越多的孩子,越來越多孩子越來越喜歡看書,我想,這應該是學校領導花巨資建造這所圖書館的初衷。那麼,我們還有什麼必要去為系統上可憐的數字而傷神?當然,利用率的提高,意味著圖書管理員的工作量增加,可是,這又何妨?
我的職業生涯差不多已到盡頭,沒有天花板可掀,工資也低得可憐,但是,認認真真做好手頭的每一件事,是每個人最基本的職業素養,是對別人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2021年,任重而道遠。
許久沒更文,感謝您的不離不棄!感謝您的閱讀!祝福您新年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