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如何應對嬰幼兒和兒童中暑?從症狀辨識、預防到中暑處理

2020-08-26 一米育兒

周末去表妹家玩,大熱的天,家裡不開空調也就罷了,還給3個月的兒子包裹得嚴嚴實實,伸手去摸寶寶的後背,溼漉漉的。

我跟表妹說,這樣寶寶會中暑的,表妹大驚:「啊?不是大人才會中暑嗎?再說,中暑不都是曬的嗎?寶寶也沒出去曬,在家裡咋就有可能中暑了?」

我說:『』當然不是了,嬰幼兒各系統本身就發育不完善,體溫調節功能也不如大人好,再加上皮下脂肪厚,散熱功能差,其實是比較容易中暑的。即使不帶寶寶去室外的高溫環境,室內溫度高、溼度大、不通風的情況下,也可能發生中暑啊。『』

一米育兒繪製


表妹還是表示疑惑,好吧,那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兒童中暑哦。

一、不管是在室內還是室外,寶寶都有可能發生中暑

中暑是指人體在高溫或烈日下,引起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散熱功能障礙,產熱大於散熱,使體內熱量積聚過多,而引起一系列高熱、頭暈、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等症候群


高達70%的中暑,風險歸因於溼度過高,其次是太陽輻射增強(20%)和溫度升高(10%)。

機體對以上情況未適應時,體內產熱超過散熱量,這是發生中暑的主要機制。


中暑的高危人群:

  • 老年人
  • 嬰幼兒
  • 兒童
  • 慢性疾病患者
  • 從事高溫作業者
  • 戶外工作者
  • 戶外體育運動項目者等


在中暑的高危人群中,嬰幼兒體溫中樞尚未發育成熟,對外界環境溫度變化的調節能力差,兒童應對熱應激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也有別於成人,所以,嬰幼兒和兒童也是中暑現象的高危人群。

寶寶容易發生中暑的環境:

  • 夏季室外氣溫高、太陽毒,寶寶如果長期暴露在太陽底下,會導致體溫上升,容易發生中暑。
  • 夏季室內(或其他密閉空間)通風不暢、氣溫高、溼度增加的話,寶寶也容易發生中暑現象。


以下寶寶更容易發生中暑:

  • 肥胖、超重的寶寶:這類寶寶體內含水量少,容易中暑。
  • 患有急性病期間的寶寶:如寶寶患有胃腸炎、發熱等,本身體內可能含有致熱源,讓機體產熱加速,可能會因為不利於散熱而更容易發生中暑。
  • 有慢性病的寶寶:如患有心臟病、營養不良、腦功能障礙等寶寶,容易出現負荷過重、脫水後電解質紊亂、體溫調節不利等情況,而更容易發生中暑。


中國公眾防中暑衛生健康指南


那怎樣才能知道寶寶是不是發生了中暑呢?

二、寶寶啥樣是中暑?巧識症狀會辨別,及時發現不耽誤

在國家衛計委公布的《預防中暑核心信息中》,根據中暑後的表現,將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重度中暑三個類型,對寶寶的中暑的識別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1.先兆中暑

在天氣炎熱時,如果發現寶寶出現乏力、活動減少、反覆大汗、噁心,自述口渴想喝水、頭暈、眼睛視物不清、走路不穩、耳朵響、胸口悶等不適時,考慮寶寶出現了先兆中暑的情況,應快速識別並處理。

2.輕度中暑

除了先兆中暑的表現,寶寶還有面色潮紅,皮膚表面發燙、灼熱,體溫達38℃以上,同時可能出現嘔吐、面色蒼白、皮膚表面出汗伴溼冷時,這是輕度中暑的表現。

3.重度中暑

寶寶在出現先兆中暑和輕度中暑表現的基礎上,如果出現痙攣、腹痛、體溫大於38.5℃、昏厥、虛脫或者休克的表現時,應高度警惕出現重度中暑,嚴重時可出現死亡,需要立即送醫院進行診治處理。

根據中暑的嚴重程度和表現,還可以將中暑分為中暑高熱、熱水腫、熱暈厥、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等,其中,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一般被認為是重度中暑,起病迅速,伴休克、電解質紊亂、體溫調節中樞障礙等嚴重情況,應立即送寶寶至醫院就診處理。

重度中暑


在以上中暑類別中,熱射病最為嚴重,是由暴露於高溫環境引起的,特別常見於不能避開炎熱環境的較年幼兒童以及有影響體溫調節的基礎慢性疾病的患者,比如每年都會有年幼兒童被鎖在車內導致死亡的例子,我們需要重點關注。

小拓展:其他熱相關疾病

1.熱疹

熱疹,就是我們平時所熟知的痱子,在新生兒、嬰幼兒及兒童中均常見。

痱子是由於高溫悶熱環境下,汗液不易蒸發,導致汗腺導管口阻塞所致。寶寶常因此而發生瘙癢。

痱子引起的皮損有晶型粟粒疹、紅色粟粒疹、膿皰性粟粒疹等。

痱子

當寶寶出現痱子時,應該將寶寶帶至涼爽的環境中,採取減少出汗的措施,如穿寬鬆的淺色衣服、洗溫涼水澡,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就可以緩解。

如果寶寶感覺瘙癢、撓抓時,可塗抹爐甘石、痱子粉等,嚴重時遵醫囑口服抗組胺藥來減輕瘙癢;個別情況下,痱子可能引發皮膚感染,應在醫生指導下採用抗生素治療。

2.嬰兒捂熱症候群

嬰兒捂熱症候群也叫嬰兒悶熱症候群,是指因保暖過度或捂悶過久而發生的一系列以高熱、脫水、缺氧繼而昏迷、呼吸、循環衰竭為表現的一組症候群。多見於1歲以內的嬰兒,尤其是未滿月的新生兒,嬰兒捂熱症候群不僅發生於夏季,冬、春、秋季均可見。

表現:

  • 因過分保暖,體溫上升,可達40~42℃
  • 全身大汗、衣服溼透
  • 拒絕吃奶
  • 嚴重時出現煩躁不安、昏迷、尿少等脫水症狀,甚至並發呼吸和循環衰竭、休克等嚴重併發症


嬰兒捂熱症候群應立即給予減少包被、帶至通風涼爽環境和溫水擦浴、降溫貼等散熱、降溫處理,同時要保持呼吸道通暢,一旦發現寶寶有意識障礙,應立即送醫院進行救治。

一米育兒繪製


兒童中暑及與熱相關的疾病,大部分可以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和寶寶活動環境的改善來預防,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三、關注這5點,寶寶中暑早預防,輕鬆度夏不擔憂

在照護兒童及嬰幼兒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以免寶寶發生中暑或者發生熱相關性疾病:

1.嬰幼兒應合理餵養,適量補水,少吃冰冷食物

嬰幼兒應堅持母乳餵養,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6個月左右的寶寶,應該及時添加輔食,但首次添加輔食要避開天氣最炎熱的時段。

如果是考慮斷奶或者轉換輔食的寶寶,也可以推遲一段時間,避過炎熱的夏季,以免寶寶出現不適。

兒童飲食注意應清淡、不宜暴飲暴食,以免增加消化道的負擔。

高溫時,應給寶寶多喝白開水,大量出汗後可以喝適量的鹽開水,以補充流汗丟失的電解質。選擇新鮮的蔬菜水果,但要分量多餐食用,避免一次食入大量瓜果,也易引起不適。

少吃雪糕等冰冷食物,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

一米育兒繪製


2.嬰幼兒應減少包被,寶寶穿衣厚度應與大人差不多

不能給嬰幼兒包裹的太緊太厚,帶寶寶外出時,使用柔軟、透氣性好的小包被適當包裹,注意不要蒙住寶寶的口鼻,應保證寶寶呼吸通暢。

寶寶穿衣服厚度應與大人差不多,寶寶正確的穿衣標準是與大人一致,或者比大人多一件,媽媽可以多用手摸摸寶寶的後頸,如果後頸溫度適應,不出汗,就說明寶寶衣服穿的剛剛好;可以選擇吸熱少的淺色衣服;寶寶睡覺時候可以系個肚兜,以避免脾胃受寒而導致腹瀉的發生。

3.降低室內溫度

夏天應保持室內溫度在26℃左右,每日開窗通風,保持室內乾爽,家內溼度保持在55%~60%。

炎熱時,應適當開空調或者電風扇調節溫度。

4.高溫時應避免室外活動

高溫時室外運動,兒童中暑的機率會大大增加,且一旦中暑,嚴重程度更高。據統計,在青少年運動員中,中暑是繼創傷致死和心源性疾病致死之後的第3大致死原因。大約2/3的事件發生在8月,體質指數高(即超重或肥胖)似乎構成更大風險。

所以,當室外溫度大於35℃以上時,應該儘量避免帶孩子進行室外活動,選擇早上或者傍晚比較清涼的時候出去。出去時,應該給寶寶帶夠足量的水、戴帽子、使用兒童防曬霜、準備好小毛巾或者溼巾。


5.不要讓兒童待在炎熱的汽車內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越來越普及,夏天將年幼兒童單獨留在車內而引發慘劇的報導屢見不鮮。要知道,即使天氣不是特別炎熱,密閉車廂內的溫度也會快速升高,夏季車內溫度能達到50~60℃,有些汽車車內甚至能達到70~80℃。而據估計,體溫若達到42℃,兒童就極有可能遭受嚴重的熱相關損傷甚至死亡。

1999~2007年間美國發生的231例在封閉車內因高溫熱死的孩子中,被遺留在車內的時間介於0.25~16小時,平均4.6小時,悲劇的發生僅僅需要短短的15分鐘

所以,千萬不要將孩子單獨留在車內!!

作為家長,應該做到以下3點,以避免此類慘劇的發生:

  • 嚴防將寶寶單獨留在車內:全面看護寶寶,在此類事件中,超過87%的寶寶是被無意中「遺忘」在車內,這警告我們,家長在看護寶寶時,千萬不要分神,也不要讓寶寶離開自己的視線,嚴防將寶寶單獨留在車內。
  • 進行安全教育,學會呼救:從小對寶寶進行安全教育,千萬不要獨自在車內玩耍,也要教會寶寶使用車內的喇叭、開關汽車門鎖開關、在汽車擋風玻璃處呼救、藉助堅硬物品敲擊汽車窗戶等自救方法,以備不時之需。
  • 停車時,應鎖好車門,避免有孩子進入汽車內玩耍而導致意外的發生。


聽到這裡,表妹已經早就給寶寶解開了包被,只給寶寶穿了一身柔軟的嬰兒爬服,寶寶小手高興地揮來揮去。

我輕輕一笑,繼續和表妹說:「同時,我們也應該了解兒童中暑急救處理方法,如果寶寶一旦發生中暑,立即給予處理。」

四、兒童中暑怎麼辦?簡單這4步,及時處理保平安

當身邊有寶寶出現中暑,應做好以下處理:

1.將寶寶轉移到清涼處

懷疑寶寶中暑時,應立即停止運動,迅速把寶寶帶離高溫場所,移至通風陰涼處,如天然蔭涼處、有空調的車輛、有空調的建築物或房間等,解開寶寶的衣服散熱,並讓寶寶平躺保持呼吸道通暢

嬰幼兒首先要解開包被降溫,更換汗溼的衣被。

家長們注意不要集中在寶寶周圍,應該空出足夠空間,以保證寶寶能夠呼吸到新鮮空氣。

2.採取冷水溼敷及溫涼水擦浴等方式降溫

可以使用水浸泡的毛巾或者冰涼的降溫貼敷在寶寶的額頭,使用溫涼水擦洗寶寶的身體,用扇子扇風、開電風扇等也可以,但要注意風力不易太大,或者不要直吹,以免引起感冒。

較小的嬰兒應給予溫水擦浴,時間不宜過久,注意動作輕柔。

毛巾包裹冰塊放在寶寶頸動脈、股動脈、腋窩等處降溫,但要注意觀察局部皮膚,防止造成凍瘡。

一米育兒繪製


注意:

1.不要用酒精擦浴,酒精擦浴可能導致皮膚吸收而使寶寶酒精中毒,應避免使用。

2.給寶寶降溫時不要過快,如果寶寶的溫度在38℃以下,應該避免冷水擦浴(可溫水擦浴)、電風扇直吹等;如果是熱射病等嚴重中暑,可用冷水擦浴以快速降溫。

3.適量補充水分

給寶寶補充水分,可以選擇含有一定鹽分或者小蘇打的清涼飲料、運動飲料、西瓜水、綠豆湯等。

注意:

  • 不宜給寶寶一次大量補充水分,應該少量多次飲水,以免引起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 不能補充咖啡等刺激性飲料。

4.隨時觀察寶寶的反應,表現為重度中暑或不適加重時,立即送往醫院進一步診治處理。

先兆中暑、輕度中暑的寶寶在以上處理後,不適一般會緩解。

為了避免意外,在以上處理的同時,應密切觀察寶寶的反應、體溫、呼吸等情況,做好將寶寶送往醫院進一步診治的準備,一旦寶寶出現肌肉痙攣、皮膚溼冷、體溫高於40~41℃、意識障礙、行走困難等重度中暑的表現或者原有不適逐漸加重時, 應立刻送醫院就診,送診路上應該幫寶寶採取舒服的體位,保持呼吸道通暢。


聽到這裡,表妹撫撫額頭,長籲一口氣說:「哎呀,就一個小小的中暑,原來有這麼多學問啊。」

是啊,寶寶中暑是不分地點的,高溫、高溼度的環境以及不當的看護都可能致使寶寶中暑,我們應該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為寶寶提供和選擇安全、舒適的生活、運動及玩耍的環境,學會辨別寶寶中暑的症狀,一旦發生中暑,及時處理,為寶寶的健康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如何預防中暑——中暑的症狀及處理辦法
    什麼是中暑  中暑是指高溫環境下,由於熱平衡或水鹽代謝紊亂等而引起的一種以中樞神經系統和/或心血管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  另外,提醒各位車主,離開停車場時不可將兒童和寵物留在車內。嬰幼兒、6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人群更易發生危險,應格外關注,及時觀察是否出現中暑徵兆。  1.先兆中暑:頭痛、眼花、耳鳴、頭暈、口渴、心悸、體溫正常或略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 中暑有哪些症狀 如何預防中暑
    中暑的症狀  1、先兆中暑症狀  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37.5℃),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噁心、嘔吐、胸悶、心悸、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等。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 預防中暑看過來:公眾高溫中暑預防與緊急處理指南
    提高公眾自我防護能力是預防和減少高溫中暑發生的重要幹預途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編寫了《公眾高溫中暑預防與緊急處理指南(2014版)》。①高溫引起的不適、疾病或死亡是可以預防的;②老年人(>65歲)、嬰幼兒和兒童、慢性疾病和精神疾病患者、從事戶外工作及戶外體育運動項目的人員等是高溫中暑的高危人群;③涼爽通風的環境是防止高溫引發的不適、疾病、甚至死亡的最好保護措施;④當氣溫達到≥32℃時,應儘量留在室內並保持通風,避免正午出行,或長時間在戶外停留;
  • 夏天孩子中暑怎麼辦?簡單方法4步走,及時的處理保娃平安
    很多家長到了整日高溫的大夏天,依然不開空調,只因為家裡有小孩子,怕孩子受涼。所以從裡到外包裹的無比嚴實,背後溼漉漉也毫不在意。你說"這樣會中暑的",他們會認為"難道不是只有大人才會中暑嗎?難道不是曬過太陽才會中暑嗎?寶寶在家好好的怎麼會中暑呢?"
  • 「高燒」天氣如何預防中暑?專家支招預防中暑有三招
    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記者鄧華寧、王賓)近日我國多地迎來高溫天氣,且持續時間長、局部強度大,天氣酷熱,很容易引起中暑。針對持續不退的「高燒」天氣,國家衛生計生委專家從中暑症狀、救治方法、高溫作業防護等方面,向公眾科普如何預防中暑。
  • 中暑有什麼症狀?中暑怎麼辦?該怎麼預防中暑?
    所以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中暑的這些小知識,一起來看文章了解一下吧~(網絡配圖)中暑的症狀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漸進的。先兆中暑症狀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輕症中暑症狀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
  • 西安已出現多起因中暑的死傷事件 十措施預防中暑
    近日西安連續出現40℃左右的高溫天氣,是高溫中暑及食物中毒的高發時期,全市已出現多起因中暑的死傷事件。7月21日,西安市疾控中心發出預警提醒市民:做好自我防護,儘量避免和減少在高溫時段外出,預防中暑發生;注意飲食衛生,謹防毒蘑菇食物中毒。
  • 夏至已到警惕中暑,提前預防中暑是關鍵,3招教你預防中暑
    中暑是由於患者長時間在高溫的環境下導致的體內水和電解質等物質發生紊亂導致的,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救治很可能出現嚴重的後果,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因此,掌握中暑的急救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中暑有什麼症狀?起初中暑會有頭疼、頭暈、口渴、汗水、四肢無力酸、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嚴重中暑後,可引起陽光暴曬後突然發高燒一段時間並伴有耳鳴、噁心、頭痛、嘔吐、嗜睡。突發中暑如何急救?發生中暑時,一定要給予患者快速的降溫。
  • 煙臺1天平均7人中暑 五種中暑類型及處理方法
    120急救指揮中心專家提醒,如果出現頭暈、心悸、乏力、胸悶、精神不集中等先兆中暑症狀,應迅速到通風的地方休息,幫助身體散熱,並及時補充水分、鹽分。如果出現先兆中暑症狀還不引起重視,繼續勉強工作,很可能發展成重度中暑,甚至危及生命。
  • 夏天如何預防中暑?幾個措施和蛋白粉的作用要知道!
    那麼,夏天如何預防中暑呢?以下幾個措施需要做好:1.做好防曬在夏天的時候,需要儘量避免在中午陽光最強烈的時候,去戶外進行活動,如果有事情一定要出門的話,建議要帶上遮陽傘,也可以塗抹一些防曬霜,當然帶上充足的水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在家裡的話,也要準備一些防中暑的藥品,當出現中暑的症狀時,可以第一時間吃藥預防。2.
  • 中暑的症狀 出現這些症狀多是中暑所致
    在炎熱的天氣之下,中暑是十分常見的問題,嚴重時甚至會致人死亡,所以如何預防中暑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事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中暑的症狀以及中暑了怎麼辦,希望能夠幫助大家預防中暑、遠離中暑這一危險的病症。中暑的症狀當出現下述這些症狀時,一定要小心,因為這很有可能說明你已經中暑了,如果我們沒有採取相應的措施,很容易導致身體遭受嚴重的損害。
  • 中暑的症狀 需知道這些預防方法
    夏天是非常熱的季節,很多人在夏天工作的時候都會導致中暑。那麼中暑的症狀有哪些呢?哪些人容易得結膜炎呢?預防中暑的方法有哪些呢?中暑了怎麼辦?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中暑的症狀中暑通常是在夏日酷日暴曬或高溼度的特別環境下發作的一種急性病。常常呈現頭昏出汗、口渴、發熱、胸悶、心慌及四肢沒有力量,乃至呈現噁心吐逆、面無人色、昏厥等表現。
  • 三伏天如何預防中暑?
    近日北京持續高溫天氣,大家在用各種方式防暑降溫,媒體也在不斷提醒預防中暑。那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中暑。何謂中暑?處理: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先兆中暑或輕度中暑經適當處理,數小時內即可恢復;中暑後的處理1、發現自己或他人有中暑症狀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多飲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
  • 專家支招:「高燒」天氣如何預防中暑?
    針對持續不退的「高燒」天氣,國家衛生計生委專家從中暑症狀、救治方法、高溫作業防護等方面,向公眾科普如何預防中暑。有關專家介紹,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功能障礙,高溫作業和夏季高發。具體說來,人的體溫受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控制,人體通過皮膚血管擴張、體內血液流速加快、排汗、呼吸、大小便等散發體內熱量。
  • 如何預防高溫中暑和食物中毒?市衛計委疾控中心來教你
    中暑的發生主要與氣溫、溼度、日照、勞動強度、高溫環境暴露時間、體質強弱、營養狀況、水鹽供給有關。輕症中暑可表現為頭暈、頭疼、全身乏力、心悸、動作不協調等,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等。  (二)中暑的高危人群  老年人、嬰幼兒、兒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
  • 夏季快到了,如何預防中暑?
    ,因體溫調節障礙導致的中暑3、身體有散熱方面的障礙的情況,如一些飲酒者,老人等,而導致中暑主要就是體內產生的熱量過多過快,多於散發的熱量,而且沒什麼風的情況下,容易中暑二、既然知道了中暑的原因,我們就要對症下藥1、在天氣炎熱的情況下,要保持涼爽
  • 中暑的症狀是什麼 怎麼治療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症狀的總稱。夏季是中暑的高發期,中暑後若不及時處理會引起不可預知的後果,必須及時治療。  3、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並無噁心、嘔吐,可以找些解暑的藥物,緩解症狀。如何沒有解暑藥物,也可以用含鹽的清涼飲料、茶水、綠豆湯等。  4、人工散熱:可採用電風扇吹風等散熱方法,但不能直接對著病人吹風,防止造成感冒。  5、用冷溼的毛巾覆在病者的頭上。將海綿浸漬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來擦拭身體,儘量扇涼以降低他的體溫到正常溫度。
  • 中暑急救:中暑的症狀及中暑後的急救措施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中暑的症狀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漸進的。輕症中暑症狀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
  • 「健康小貼士」高溫中暑的預防與處理
    在炎熱的夏季,高溫、強熱輻射天氣會造成人體體溫的調節、水鹽代謝、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出現一系列生理功能改變,一旦機體無法適應,引起正常生理功能改變,則可能造成人體體溫異常升高,從而導致中暑。中暑有些什麼症狀?
  • 高考來臨中暑「突襲」?預防中暑的關鍵在於補充水分
    預防中暑的關鍵在於補充水分 2020-07-03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