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裡面有劉曉慶?!」
這個發現成為不少人重回影院二刷《八佰》的理由。8年籌拍、230天拍攝、4次撤檔,2020年國內院線回歸第一炮的《八佰》雖歷經磨難,但戰果斐然,上檔11天,票房突破20億。
電影啟用超5000名演員,雲集張譯、王千源、姜武等7位影帝和3位影后,陣容強大到連劉曉慶這樣的藝術家只能在電影裡「打醬油」。
《八佰》將視角集中於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以歷史上四行倉庫保衛戰為藍本,譜寫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救亡戰歌,雖是戰爭戲,但電影卻展示一副危難之際的眾生相:四行倉庫中有著一群或麻木、或偷生的逃兵潰兵,對岸則是燈火通明的繁華世界,有軍官、有流氓、有戲曲班子、有大學教授,更多的是像「蓉姐」這樣在亂世中討生活的賭場老闆。
劉曉慶飾演的「蓉姐」並非傳統意義上被戰爭裹挾的底層人民,她掌管蘇州河岸的賭場,也是大上海有名有姓的人物,面對這場當時前景不明的戰爭,她從隔岸觀火、坐收漁利的市井小民成長為捨生取義、散盡家財的義民,蓉姐的轉變用劉曉慶的理解就是「中國不能亡的同仇敵愾」。
作為億萬平民百姓中的代表,劉曉慶飾演的蓉姐,註定不是電影的主角,實際上的戲份更是少得可憐,正面鏡頭被刪減得只剩下三分鐘,預告片中蓉姐面對四行倉庫落淚的鏡頭也被剪去,如果不是片尾演員表赫然寫著劉曉慶姓名,大家還以為蓉姐這個角色其他人客串的。
可就算只有三分鐘的戲,演技精湛的劉曉慶也能出彩,不少人對蓉姐踢門的鏡頭印象深刻,雖是個背身戲,卻有股子無法忽略的英氣,妥妥的大上海女中豪傑的派頭;
一個抖動的背影,就傳達出親信刀子捨生取義後的悲痛。
客串的戲份並不能為劉曉慶帶來實質性的讚揚與好處,卻為她惹了不少麻煩。有網友在網上曬出劉曉慶額頭大包的路透照片,立刻被無良營銷號利用,說成是劉曉慶整容的後遺症,加上她的戲份大量刪減更坐實了「劉曉慶整容後遺症爆發,影響拍攝」的說法。
可實際上,所謂的「整容後遺症」是演員敬業的勳章,原來在拍攝蓉姐劈開柜子、取嗎啡送去戰場的戲份時,因為跑得急,劉曉慶與群演迎面相撞,額頭起了個大包,在官方放出的7秒視頻中,劉曉慶受傷後緊急冰敷,在導演管虎和其他演職人員的緊張注視下,她本人對自己受傷並不在意,反倒怕因冰敷影響拍攝進度。
在傷勢緩解後,劉曉慶立刻上場,用兩個小時的時間完成拍攝。如此敬業的國寶級演員卻被外界詬病,參演了票房20多億的電影,戲份又被刪減,費力不討好的劉曉慶,真的值得嗎?
值得!劉曉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沉痛歷史不能忘記,慶幸生活在和平的今天。作為當代影人,參演這部英雄史詩,意義非凡。」
擁有傳奇人生的劉曉慶出道多年,一直是榮譽與非議的結合體,人們妄議著她的感情經歷、嫉妒著她的青春永駐,但有一樣大家無法否定,那就是劉曉慶對藝術的執著和對職業的態度。
在粉絲吹捧自家寶貝吊威亞、反季節拍攝有多辛苦、敬業時,老一輩藝術家在用生命追求影視效果的最佳呈現。
《八佰》裡撞了一個大包,對劉曉慶來說真不算什麼,還是新人的她曾為在《南海長城》裡爭取一個角色,敢從軍艦的甲板上往跳海裡,也是這股勇氣讓劉曉慶順利獲得角色,進入影視行業。
《楊門女將之軍令如山》在沙漠取景,遍地黃沙和高溫暴曬對每個演員都是考驗,當時已經成名的劉曉慶對這種條件適應力max,不僅苦中作樂,還教同組演員四川話,轉移大家的注意力,一同拍攝的張栢芝在採訪中表示「曉慶姐是我見過的最能吃苦的女演員。」
滿分的敬業既來自於劉曉慶對表演的喜愛,更是她那股「絕不向困境低頭」的體現。作為中國最傳奇、最富爭議的女演員,劉曉慶一生大起大落,巔峰時不忘初心,低谷時更能爆發出超乎常人的毅力。
浴火重生後,劉曉慶沒有因為面子而放棄表演,從全國知名的影后到橫店群演,劉曉慶咬牙向前衝,不管是客串還是配角,她來者不拒,即便演丫鬟她也能從一句「小姐請喝茶」,揣摩出多樣表演模式,這位「物美價廉」的影后是多少劇組爭相邀請的對象,片酬也從50元漲到幾百,終於在2010年她還清欠款。再憶低谷時,劉曉慶也能笑對人生,這種堅韌與霸氣,相當難得。
劉曉慶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即便已過法定退休年齡,可以享受人生,但劉曉慶依舊以自己想要的狀態活躍在戲劇舞臺上,她的人生本就是一個奇蹟,既然異於常人,就必然能超越時光、迸發出最耀眼奪目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