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線類地圖
二、對比類地圖
圖表圖示類材料題
這一類的材料題的材料包括圖片、圖表、圖示、地圖、漫畫等內容,形式新穎,信息容量大,綜合性強且跳躍性大,因此這也要求學生讀題時一定要認真審題,清楚準確地理解材料中反映的各種信息,解讀這一類材料時注意要將「標題」與材料結合起來。
1.第二次世界大戰是20世紀人類的一場夢魘,它的發生與終結告訴人們和平來之不易,值得我們珍惜與守護。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每一(籤字國)政府各自保證對與各該政府作戰的三國同盟成員國及其附從者使用其全部資源,不論軍事的或經濟的。﹣﹣《聯合國家宣言》
材料三:2014年6月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再次以戰敗國身份出席法國官方紀念會,共同緬懷70年前的那場登陸戰。﹣﹣CCTV新聞頻道《老兵齊聚諾曼第 相逢一笑泯恩仇》
材料四: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此處供奉著日本二戰期間犯下戰爭罪的戰犯靈位),引發中、朝、韓等國強烈譴責,美國對此也表示遺憾。﹣﹣新華社
請回答:
(1)材料一漫畫反映了當時美國政府對戰爭持什麼態度?後來哪一事件的發生將美國拖入戰爭?
(2)材料二《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有何意義?材料三中「70年前的那場登陸戰」發生在什麼地方?
(3)對比材料三、四,分析德日兩國對待二戰歷史問題的態度有何不同?
(1)觀望的態度;珍珠港事件。
(2)標誌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以後,反法西斯國家相互支援,協同作戰,戰鬥力大大增強,逐漸扭轉了戰爭形勢;諾曼第。
(3)德國正視歷史,反思歷史:日本歪曲歷史,否認侵略戰爭。戰爭與和平時人類永恆的旋律。
【解析】本題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是20世紀人類的一場夢魘,它的發生與終結告訴人們和平來之不易,值得我們珍惜與守護為切入點,以四則材料為依託,綜合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太平洋戰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諾曼第登陸,題目設計既注重基礎性,又注重概括性和開放性,對學生答題能力要求較高。
(1)仔細觀察圖片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一漫畫反映了當時美國政府對戰爭持觀望的態度;後來珍珠港事件的發生將美國拖入戰爭。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戰,偷襲太平洋美國基地珍珠港,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第二天,美國對日作戰,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規模進一步擴大。12月8日,美國對日宣戰,緊隨其後,對日宣戰的有中國、英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2)據材料「每一(籤字國)政府各自保證對與各該政府作戰的三國同盟成員國及其附從者使用其全部資源,不論軍事的或經濟的」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代表在美國華盛頓籤署《聯合國家宣言》,保證將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聯合起來,打敗法西斯國家,標誌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以後,反法西斯國家相互支援,協同作戰,戰鬥力大大增強,逐漸扭轉了戰爭形勢。據材料「2014年6月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再次以戰敗國身份出席法國官方紀念會,共同緬懷70年前的那場登陸戰」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三中「70年前的那場登陸戰」發生在諾曼第;1944年6月6日,經過長期周密的準備,美英軍隊在法國的諾曼第登陸,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諾曼第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作戰行動
(3)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對比材料三「2014年6月6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再次以戰敗國身份出席法國官方紀念會,共同緬懷70年前的那場登陸戰」、四「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此處供奉著日本二戰期間犯下戰爭罪的戰犯靈位),引發中、朝、韓等國強烈譴責,美國對此也表示遺憾」可知,德國正視歷史,反思歷史:日本歪曲歷史,否認侵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