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統計年鑑公布了2019年全國性別比例。與往年的情況差不多,中國人口的性別結構仍然是男性多於女性,這種情況在10-24歲年齡段尤為突出。眾多網友紛紛表示,這是對未來適婚人群的「單身警告」。
性別結構的失衡必然會影響到未來人們的婚姻和就業。不過,網友們更不滿的是,「重男輕女」的狀況並沒有得到明顯改善。說好的性別平等呢?
數據顯示,在31個省份中,四川省的性別比為96.7(女性多於男性),為中國性別比最低的省份。但2019年天津市性別比將達到123.2,男女比例將達到1.2:1。總體而言,全國性別比較前些年來說有所下降,但男性人口71527萬人仍比女性人口68478萬人多3049萬人。
在正常生育環境下,出生人口性別比在102~107之間。但從「2019年不同年齡段性別比」表可以看出,0-24歲五個年齡段的性別比遠遠高於正常出生條件下的性別比。這些異常數據的背後,是中國長期存在的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
即使在「男孩和女孩都一樣」的口號被喊了很多年之後,一些家庭仍然只想要男孩,而醫療技術(胎兒性別的B超檢測)的發展為這些人提供了「生育性別選擇」的機會。
雖然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但這種思想仍然廣泛存在。過去,中國人對兒子有嚴重的偏愛。有些人會選擇多生幾個孩子,以便生下一個能「傳宗接代」的兒子。如果生女孩就繼續生,直到有了兒子。不想多生孩子的家庭還會選擇把女孩送到別人家。
後來,在生育政策出臺後,為了保證生出來的是男孩,可以通過B超技術的輔助進行檢測,這也為「生育性別選擇」創造了條件,部分女嬰流產,男嬰順利出生。在一定程度上,這是造成新生兒性別失衡的原因之一,「少生」也是出生性別比偏高的催化劑。
雖然「婦女平等權利」在網絡上的呼聲很高,但現實情況正如性別比例數據所反映的那樣,重男輕女的思想依舊是深入大多數人的人心。
近日,河北女嬰墜樓事件引發網友熱議。她才4個月大,可以她的父親鄭某卻放棄了治療,是什麼讓他狠下心放棄自己的親生女兒?通過採訪了解到,鄭某也承認自己確實有重男輕女的想法,並且還說「生女孩和生男孩是不一樣的」。
當被問到為什麼看重兒子卻不關心女兒時,鄭某在接受採訪時說,祖輩的很多技能都是男女老少傳下來的。即使女兒是兒子養大的,女兒結婚後,付出的越多,心裡越難過,孩子也姓別人。
這種「傳統」觀念至今仍影響著許多人。雖然網絡上關於婦女平等權利的呼聲很高,但現實的變化過程卻相對緩慢。
從「求男不求女」的角度,曾多次禁止非法胎兒鑑定和人工終止妊娠。因為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導致「單身漢」變得越來越多。如何扭轉男多女少的局面是同樣是許多國家需要面臨的大問題。不僅是中國,東亞圈其他國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別失衡。
在韓國,有法律將非法鑑定胎兒性別定為犯罪。醫生透露胎兒性別將面臨最高3年監禁和1000萬韓元的罰款。
在中國,開放二胎,鼓勵自然分娩狀態下的多胞胎生育,也是平衡出生人口性別的平衡手段。然而,通過政策扭轉性別不平衡的效果是有限的,它也被視為一種臨時而非永久的解決辦法。
事實上,根治的方向是比較明確的。主要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使婦女的平等權利從口號變為現實,中國幾千年來一直有「重男輕女」的觀念,要想改變,任重而道遠啊。
免責聲明:親愛的原創作者您好,本文中有少許的內容篩選自網絡,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告知,我們會馬上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