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19年11月22日,教育部關於《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公開徵求意見。《規則》提出教師懲戒權包括「批評、留校、不超過一堂課的站立、適當的體育訓練」等。有人說,這為教師懲戒學生提供了法律依據,有利於教師正常履職,避免「孩子犯了錯,說不得、碰不得、惹不得」現象。有人說,如果懲戒權濫用,很可能出現有錯即懲,小錯重懲的情況,對未成年人造成傷害。也有人說教師懲戒權的界定,需要進一步細化、明晰,並要社會各界參與。
對此,有關部門來到立仁中學準備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學生、教師、家長代表的意見。請結合材料內容,在學生、教師、家長中任選一種身份,寫一篇發言稿,闡述你的觀點與思考,並提出希望與建議。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寫作指導】
本題考查審題和寫作能力。
審清題幹要求: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作文,話題聚焦當下教育熱點——「教育懲戒權」。命題並未糾結於教師是否應有懲戒權,而是在認可教育懲戒權前提下,讓考生思考如何使教育懲戒權得到更好的落實,也就是談對於《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的看法。
材料首先對規則裡關於教育懲戒權的一些具體內容加以提示,然後從三個角度(有人說)提示學生的思考方向。第一種說法,主要談及規則制定對教師履職的意義;第二種說法,談及教育懲戒權相關規則在運用時可能存在的問題;第三種說法,提及教育懲戒權規則尚不完善,需要不斷修正、改進,以求更合理清晰。考生可選取其中一個或多個角度加以分析。
寫作時,要注意把握任務情境。從題材上看,要求考生寫一篇座談會的講話稿,從任務要求上看,既要有自己的觀點與思考,又要提出希望與建議。從身份和對象來看,要求選取學生、教師、家長中的一種身份,對象主要是面向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兼及在座的其他成員。
試題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具有較強的思辨性與應用性,能夠考查學生理性剖析能力、解決現實問題能力
規避幾個問題:
1.審題偏差
①圍繞教師是否該具有懲戒權立意行文,偏離材料重心。
②「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泛泛談規則的意義,沒有突出材料的核心思想一一教育懲戒權
2.任務落實問題
①沒有身份意識,分析教師、家長、社會在落實教育懲戒權中的作用。
②未審清題幹要求——「廣泛聽取學生、教師、家長代表的意見」,必須圍繞關於《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的內容而談。任務完成欠缺,能闡述觀點與思考,未提出希望與建議。
3.思路狹窄
①內容空泛,缺乏具體清晰、旁徵博引的思維角度。
②邏輯混亂,條理性差,論據單薄,不能運用橫向、縱向、反向等思維。
4.文體不明。沒有講話稿的格式,語言空洞乾癟,缺少號召性和感染力。
關於演講稿:
演講稿寫作的創意在渲染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演講是心靈溝通,情感互動。演講稿的寫作需要渲染情感的技巧。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1.反覆申訴
當年馬丁路德金的演講「I have a dream」(我有一個夢想),可以說在演講稿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極具震撼力,他在臺上說到「yes,we can」,臺下幾萬名觀眾也同時高呼「Yes,we can.」,甚至使「yes,we can」風靡一時。
2.巧用修辭
一篇好的演講稿,一定離不開修辭。比喻、排比、誇張、擬人、反問等修辭方法的巧妙使用,能給演講稿畫龍點睛的作用,也會引發現場觀眾的強烈共鳴,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就職演講中, 集中了邱吉爾的飽滿深情的愛國之情,簡單、質樸的語言裡包含了排比、反問、比喻等修辭手法,充滿了力量。
3.提煉警句
富有文採和哲理的警句,能夠引發人們思考,給人鼓舞與教育。因此有經驗的演講者,常常把所要闡述的重要思想,提煉成警句,顯示思想之光和文採之美。
參考立意:
1.規則來了,熱烈歡迎。
2.明確教育懲戒權是社會的進步。
3.無金箍,不成佛。
4.懲戒是素質教育的鈣質,規則是行為的規範。
5.懲戒乃師之擔當,規則乃教育的保障。
6.教育懲戒是護,規則頒布是守。
7.教育懲戒必要,制定規則可行。
範文:
規則,是教育懲戒的保障
尊敬的各位領導、家長、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很榮幸能夠作為家長代表在本次座談會上發表自己的淺薄見解。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一輩子都是潑猴。我很贊同這句話,如果老師放任孩子不管不教,調皮搗蛋任意妄為,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都不難想像吧!
中華五千年,有源遠流長的文化教育,每一個年代都會有著約束時代的法度。這就告訴我們自古以來都有都有戒尺、懲戒、規則,懲戒讓人更早學會了什麼是擔當,什麼是責任。
然而這樣的教育方法延續了幾千年,培養了無數的飽學之士、國家棟梁。從古代詩人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孟子到李白、蘇軾、歐陽修……以至現代的詹天佑、梁思成、林徽因……再到今日的俞敏洪、馬雲、秦玥飛……哪一個沒有挨過老師的戒尺?哪一個不是在戒尺下長大的?哪一個不是在戒尺的訓導中成才成功成名的?
曾幾何時,教育主管部門發布這樣那樣的文件、條款、規範,不能體罰、變相體罰學生,不能侮辱學生人格尊嚴等,雖然無可厚非,但結果卻是讓老師們不敢管學生,原因是有些家長在孩子犯下錯誤受到老師懲罰後去討罰老師,以致有關教育部門會為了平息家長而無原則的去處罰富有責任感的老師,這樣的情況長此以往,又會有哪個老師還會冒天下之大不韙甚至是生命人身安全而去嚴加管教犯錯誤不好好學習的孩子們呢?敢問大家,在如此背景下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又怎能順利實現呢?
俗話說:鞭子不響,學問不長。為什麼孩子犯了錯家長能打,但作為對孩子的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老師就不能有分寸的、小小的懲戒一下?特別是對於那些屢教不改、屢犯不止的孩子,是沒有多少道理可講的,你再春風化雨,再苦口婆心,再循循善誘,耳提面命,諄諄告誡能起多大作用?
可見,教育在任何時代都離不開懲戒,它與說服教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個沒有法律的社會,會出現很多做了壞事還理直氣壯的人;一個沒有懲戒規則的教育,就會出現很多違反學校規章制度還言辭咄咄振振有詞甚至蠻不講理沒理辯三分的熊孩子。
正所謂:無規距,不成方圓。所以我支持老師手中的戒尺,並且認為相關教育部門制定的法律條文可以再放開一些,唯此才能讓我們的孩子身心健康以至茁壯成長順利成才。希望《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能早一天頒布,讓面對叛逆、不聽話、屢教不改的問題生們不再心有所怵、束手無措、無可奈何地徒然嘆息。我期待規則能早日出臺,別再讓恪盡職守一心為好的老師們流汗、流淚又流血,溺愛出敗兒,嚴師出高徒,有震懾力威嚴性的教育懲戒權是課堂上老師們施展教育手段的最好保障。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可用素材:
1.教育,已在今天的社會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使人進步,使人明智。而教育懲戒,是教育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有了教育懲戒,可以讓教育更進一步地發揮好處,可以大張四維,振興國家。
2.《禮記》有云:「四維不張,則國亡矣。」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它代表著人們的價值觀、廉恥觀以及道德品行。教師在教育懲戒的幫助下,帶領學生走上正軌,磨鍊其品質,進而大張其四維。
3.教育懲戒,可制止和消除學生的不當行為,幫助學生改正錯誤。而對學生過度寬容,則會造成無盡的傷害。多少學生由放鬆變為放縱,多少學生對自己的過錯不以為意,多少學生憑藉教師的寬容肆意頂撞教師?「民之於國,則如木之於林。若無良木,則無茂林」,民族的樹林需要良木,可人非聖賢,便需要依靠教育懲戒,來敦促學生、警醒學生,使他們朝著品學兼優、明辨廉恥的方向發展前行。
4.魯迅曾寫啟蒙老師壽鏡吾老先生,「他有一條成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這也便是教育懲戒中最重要的一點,正確地使用教育懲戒,方能將其作用發揮到最大化。教育懲戒,便應像壽鏡吾老先生那樣,偶然有而不常有,同時給學生留下嚴肅形象,使懲戒規則成為幫助學生嚴而律已的工具。
5.當然,教育懲戒這方面的制度還不夠完善,或者說,還不夠深入人心。家長因教師打罵學生而大鬧學校的事件在全國已經見多不怪。許多家長仍未意識到教育懲戒對學生們的好處,而只看到了自己的孩子難受、抱怨。所以,只有當懲戒意識深入人心後,教育懲戒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大張四維。教育家曾說過:「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是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是一顆心點亮另一顆心。」我相信,有著教育懲戒的良好發揮,教師們能夠更好地用心點亮學生之心,大張四維。
行文結構:
首先開頭段亮明身份(學生),說表示榮幸或感激之類的敬語或客套話。然後分析「教育懲戒權」的意義,如對自身改正錯誤、深刻認識問題的意義,對創設良好學習環境的意義,剖析自身的特點,比如在獨生子女背景下的嬌慣任性、意志力缺乏、行為習慣不好等問題,指出教育懲戒權規則的矯正作用。再結合自身體驗,分析某些懲戒權的改進方向,如細化什麼錯誤適用罰站,什麼錯誤適用體育訓練,在懲戒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體狀況,因人因事而異。最後再次表達對教育懲戒權的支持,出臺《規則》後,教育發展的願景。
若站在教師身份上,則分析擁有「教育懲戒權」在教盲管理方面的意義。如,管理層面,從課堂秩序維護、學生身心發展、創設優良育人環境等角度分析意義;教師層面,提升責任意識,管理擁有底氣,對改變犯錯誤學生不敢管的現狀的分析。提出希望與建議:如,加強細化規則,明晰「懲戒」與「體罰」的界限,使教師操作更加方便,加強師德素養提升,保證《規則》落實「不變味」。最後表達用好「懲戒權」規則,立德樹人的態度。
若站在家長身份,表達對「教盲懲戒權」的支持,從家長角度分析其意義。如,賦子教師權力,是對教師履職的尊重,有力於弘揚尊師重道風尚,「教育懲戒權」是對家長溺愛造成孩子身心發展問題的矯正手段,有利於孩子成才。提出希望與建議。如建立家校溝通體制,讓家長明確《規則》及其意義,以減少、避免「校鬧」等情形出現;又如,對細化那些懲戒需要告知家長,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再次表達對「教育懲戒權」的支持,對老師的信任!
【點睛】
技巧,可以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
1、題目緊貼材料
俗話說:「題好一半文,文好題先行。」作文擬題是十分重要的。題目自擬其實就是考查考生的擬題能力。擬題的一般要求是:概括內容、觀點鮮明、新穎別致、簡潔生動。能在第一時間抓住評卷老師的眼球,博得好感,佔據獲取高分的良機。
2、適當運用名言警句
引用名言警句切忌濫用;要與作文材料關係密切,概括或者深化主旨;語言要簡潔,一般控制在一行字以內為佳,寫出幾十字往往弄巧成拙。
3、開頭緊扣主題
材料作文的開篇最好能夠扣合材料,入題迅捷,觀點鮮明,語言精練。在分析材料的基礎上,順勢明確立場,語言乾淨。這就是閱卷老師希望看到的開篇。
4、結尾申明主題
如果前面的環節考生都沒有把握住,那麼,結尾就是最後一次結合材料的機會,處理得當,仍可力挽狂瀾,使文章提檔升分。但遺憾的是,有一小部分考生行文至結尾仍然沒有貼合材料,錯失最後的良機,令人感到非常惋惜。結尾不僅要在形式上照應開頭,而且在內容上貼近材料的核心,從而把文章從「不切題」的深淵中打撈上來。
寫作文需要主題鮮明,貼近材料;開頭要先聲奪人,結尾要互相照應。
2020年唐山市期末市統考文言文閱讀+古詩詞鑑賞
2020年高三語文唐山市期末統考現代文閱讀:《鐵魚的鰓》許地山
2020年唐山市高三語文期末考試論述類+實用類文本閱讀
高三語文寒假複習:歐陽修《蔡君山墓銘》
宿老師講現代文閱讀:王安憶《阿芳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