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學生出國交流機會多多

2020-12-13 人民網教育

 

人民網北京5月25日電(記者林露 實習生張安)近日,東華大學教育處副處長姚衛新在做客人民網時介紹了東華大學學生出國交流的三種主要類型,他表示,學校不僅留學生規模大,本校自招的學生出國交流的規模也相當大,費用也比較低廉。

姚衛新表示,東華大學學生出國交流的類型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學習交流,學生一般到對方的學校學習一個學期或者兩個學期。目前,全校大約和30多所學校有常年的合作機制,有的已經合作過多年,建立起了非常成熟的交流機制。

第二種是實習交流,東華大學在許多國家開發了實踐基地或者企業,每年會派大量學生到國外企業去實習,這也符合東華大學對實踐環節的強調。

第三種是遊學項目,往往時間相對較短,一般在兩周到三周左右,學生利用假期到某個特定的學校學習當地文化和少量課程,這是學校為了滿足各類同學出國學習、體驗文化、跨文化交流的需要而開發的項目。

姚衛新說:「學習交流和實習交流的費用是比較低廉的,或者說基本是免費的,學生出國的時候主要負擔食宿費和交通費。在實習交流中,企業則會支付一定的補貼給學生。對於短期遊學項目,學校會根據實際情況收取少量費用,但主要也只是交通、食宿類的費用。」

此外,姚衛新還告訴記者,東華大學還有一種在校內建立的類似於出國的交流機制。他舉例說,學校的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有大約1/3來自國外的留學生和2/3本國招的學生,這些學生在一起學習、一起生活,老師也大多數來自國外,所以,雖然不出國但是類似出國。另外,學校還有一些中日合作、中德合作的項目,這些項目的學生會先在本校學習一年或者兩年,餘下的時間則到國外合作的學校學習,學習結束後可以獲得對方學校的學位。

相關焦點

  • 浙江大學一年600學生出國交流
    然而這一事件在浙江大學校內略顯平靜,因為這只是該校啟動研究生教育國際化戰略的一部分。事實上,從去年初開始,作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浙大加大了研究生教育國際合作的力度,初步形成了一個含有研究生教育國際化模塊的培養方案。記者從浙江大學研究生院培養處獲悉,2006年,浙大公派出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交流、考察的學生就有600多人,在全國名列前茅。
  • 煙臺大學與臺灣東華大學交流合作又有新發展
    華夏經緯網10月7日訊  9月24日,煙臺大學5名交流學生順利抵達臺灣花蓮,開始了在東華大學為期一個學期的學習、生活。這是煙臺大學首批派往臺灣高校的交流學生。他們是經過學校認真、嚴格地選拔,最終選取了經管學院、化學院以及光電信息學院王浩臻等五名品學兼優的學生。      煙臺大學與東華大學早在1998年就開始接觸互動。
  • 【交換生項目】臺灣東華大學
    學校名稱:東華大學Dong Hwa University學校官網:
  • 疫情期間出國留學難怎麼辦——來東華大學與加拿大卡爾頓大學合作...
    因此,本項目將在保證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錄部分符合特定條件且有出境計劃或意向的中國學生,雙向選擇,擇優錄取,為學生提供國內求學機會。1東華大學東華大學地處中國上海,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之一,致力於建設「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學」。
  • 東華大學2022年國際商務碩士(MIB)招生簡章
    東華大學地處中國上海,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東華大學原名中國紡織大學,創建於1951年,是新中國第一所紡織高等學府,是中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之一。經過69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已成為工、理、管、文、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有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致力於建設「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學」。
  • 最新資訊|東華大學2021年國際商務碩士(MIB)招生簡章
    東華大學地處中國上海,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東華大學原名中國紡織大學,創建於1951年,是新中國第一所紡織高等學府,是中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之一。
  • 東華大學2021年國際商務碩士(MIB)招生簡章
    一、院校介紹 東華大學地處中國上海,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東華大學原名中國紡織大學,創建於1951年,是新中國第一所紡織高等學府,是中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之一。
  • 搜狐十佳國際預科學院候選名單:東華大學萊佛士國際設計學院
    為儘快融入國外高校的教育模式,越來越多的學生傾向於在國內完成預科課程,而國內預科的學習內容也日益豐富,越來越多的國內預科學院、留學服務機構預科中心為有意出國留學的學生接受全球化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通過原汁原味的國外教學模式和合理的評價體系,全外教授課,多渠道留學,有效地提升了學生錄取大學的層次,幫助學子最終實現遞進錄取。
  • 致無法來臺的陸港澳學生一封信⊙趙涵捷(國立東華大學校長)
    各位同學:我是國立東華大學趙涵捷校長,很遺憾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展得如此嚴重,導致兩岸三地交流的大門暫時關閉了,有些同學已經回到東華,正在學校宿舍做14天的自主居家檢疫,也有同學則因為衛生安全政策因素已無法來臺,相信你的心中很鬱悶且焦慮,對此校長完全能感同身受,同學不能回來,校長同樣很難過。
  • 「東華大學的,你急啥?」
    在網上看到一個東華大學學生家長的提問:兒子大二,對考研一點兒想法都沒有,怎麼辦?我去瀏覽了一下這個問題下面的答案,絕大多數都拋開東華大學這個前提,灌了幾句不痛不癢的雞湯。什麼考研不是唯一的選擇,什麼尊重孩子的選擇,等等,這些話隨便用。
  • 東華大學2003年答考生問
    3、東華大學目前有哪些辦學特色?    1)建立較完善的學士--碩士-博士培養體系,每年有4%以上的優秀本科生可免試直升碩士研究生。    2)自2002年入學新生起,全面實施學分制,學生可自主安排學習進程,擴大自由選擇空間。允許學生選修與自身專業不相關的科目,為知識的複合交叉創造條件。
  • 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來我校走訪交流
    12月14日,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王新厚一行來訪我校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雙方開展座談交流。座談會在實驗十七樓308會議室召開,我校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機械工程學科帶頭人安琦教授等出席會議。座談會由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楊強主持。
  • 東華大學「青雨網絡文化工作室」新媒體學生團隊
    伴隨著網絡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微信、微博、等為代表的新媒體已經成為高校學生交流、互動、學習的重要渠道。東華大學積極適應新媒體發展趨勢,打造由校方微信、校方微博為主的新媒體陣地,輻射校易班、學院部處等一批二級單位新媒體平臺,探索基於「首批教育部大學生網絡文化工作室」——東華大學「青雨網絡文化工作室」的新媒體學生團隊建設。
  • 東華大學2017年MBA招生簡章
    2014年,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入編光明日報出版社《中國最具價值30所商學院》。2015年,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入選騰訊商學院「2015年度最具創新力MBA院校」。2016年,東華大學MBA項目獲得《中國最具價值50MBA》。
  • 卡爾頓大學MBA@東華——深藏不露的牛校在呼喚你
    卡爾頓大學校園裡有著發達的地道系統,連結著校內所有的教學大樓與10棟學生宿舍,學生們可以利用地道應對雨雪天氣。校園內的標誌性建築DuntonTower還是渥太華市的第二高樓。沒關係,東華大學早在2004年就推出了東華大學-卡爾頓大學合作MBA項目,幫你實現「西遊」夢想!
  • 東華大學專訪:一切以學生的發展和成才為中心
    「一切以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才為中心」-專訪東華大學研究生部主任柯勤飛教授採訪/本刊記者 蒙令華  攝影/鬱銀東華大學是從2003年進入松江校區的,全校12個學院中,除都市型的服裝藝術學院、開設有MBA、EMBA經管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以外,其他學科均已經搬遷過來。
  • 蘇蓉:學校注重學生全面發展 出國深造機會選擇多
    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創業課程納入學生必修學分  人才培養是高校的中心任務。據蘇蓉介紹,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除了辦學培養目標是「寬口徑、厚基礎、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學校還非常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形成了特色教學培養方式。在教學培養的基礎上,學校非常注重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
  • 東華大學新銳設計師作品發布
    上海時裝周作為推廣展示時尚設計與創意的舞臺,一直為業界所矚目;作為服裝設計師搖籃的高等學府,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一貫致力於學科交叉與綜合時尚人才的培養,鼓勵學生追求精緻、卓越與創新。今年,東華大學再次與上海時裝周聯手於4月12日晚在靜安800秀發布了東華大學新銳設計師作品,集中展現「東華新銳設計師」培優支持計劃成果,其中一名優秀設計師的作品將在6月代表東華大學參加在倫敦舉行的倫敦畢業生時裝周。
  • 復旦人看世界︱2019年優秀學生寒假出國出境交流資助項目
    項目依託早稻田大學EDGE課程,進行授課以及相關企業訪問、實地考察等。幫助學生了解目前商務形勢,培養創新思維,讓學生了解國際化創新型人才的素質要求和相關的基本知識。自2012年起,復旦大學先後推出了「農村貧困地區招生專項計劃」和「騰飛計劃」,通過招生政策的傾斜讓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的孩子們有更多機會進入復旦求學。
  • 東華大學與長寧僑商會共建大學生實踐基地
    東華大學與長寧僑商會共建大學生實踐基地 2013-07-04 09:07:16 來源:亞洲紡織 近日,東華大學學生就業服務中心與寧僑商會分會共建的大學生實踐基地籤約儀式在東華大學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