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國四川省地震相對頻繁?

2020-10-18 艾伯史密斯

中國一共有23條地震帶,在四川周邊就有好幾條;而四川龍門山斷裂帶比較活躍,也是造成幾次強震的原因,比如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3年4·20雅安地震等等,都和龍門山斷裂帶的活動有關。


在10多年前,我們很少聽到地震的消息,比較著名就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似乎在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中小地震接連不斷,比如就在2019年12月18日08時14分,四川內江市資中縣就發生一起5.2級地震,部分人還通過網絡通信提前收到了地震波即將到達的倒計時。

我國四川省屬於地震的高發地區,我們來看中國地震臺網實時公布的數據,在中國境內也就四川出現的頻率最高:

對於3級以下的地震不注意的話感受不到,4級地震會造成懸掛物的大幅擺動,5級地震能使門窗作響,6級地震能讓人站立不穩,從中國地震臺網公布的消息來看,四川地區兩三天就會出現一次小震。

從地理位置上看,印度洋板塊向北運動,嚴重擠壓了歐亞板塊,導致青藏高原緩慢抬起,然後抬起的高原向東又擠壓四川盆地,於是在四川盆地和龍門山的相接處將會積蓄應力,當應力達到一定值時就會導致地殼的斷裂,從而引發地震。

其中龍門山斷裂帶,就是青藏高原擠壓四川盆地形成,長約500公裡,寬度有70公裡,受青藏高原的擠壓作用,龍門山斷裂帶西側的地殼有60~70公裡深,而東側只有不到50公裡,使得這個斷裂帶非常活躍。

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就是龍門山內部的應力釋放導致,目前,印度洋板塊還在以每年15釐米的速度向北移動,歐亞板塊還會繼續受到擠壓,四川附近的地質活動還將在未來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四川成都不在任何地震帶之中,所以基本不會發生地震,只有周圍發生強震時,地震波會對其造成一定震感。

預測地震是世界性難題,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地震防範工作,還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提前預知地震波的到達,然後做好相應防備。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四川頻繁的發生地震,四川地震都分布在什麼地方
    導語:四川又發生地震了,這回是5.7級。據中國地震臺網最新消息,四川宜賓12月16日12時46分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同天晚上,該地又發生了3.2。四川一直是我國地震高發區,為什麼四川地震如此頻繁呢?因為這裡屬在比較活躍的歐亞大陸地震帶上。
  • 地震為什麼總發生在四川?我國地震多發區都在哪兒?
    長寧地震儀器烈度圖這次地震烈度也較高,據四川省地震地震局的儀器烈度圖,震中地區烈度可達8度,相當一部分地區可達7度,因此造成震中地區有較大破壞和人員傷亡。四川處於我國南北地震帶,是我國地震多發區之一。那麼我國地震多發區都在哪兒?地球上地震發生的地方是不均勻的,地球上有兩大地震帶,一個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另一個是歐洲地中海到南亞的地震帶,大部分地震都發生在地震帶上。另外在板塊內部也有幾個地震活動區那就是北美洛基山區,中國蒙古大三角區,伊朗地區和南歐地區。這些地區地震活動比其它地方要強得多,全世界大地震幾乎都發生在這些地區。
  • 山東煙臺發生3.2級地震,為什麼地震越來越頻繁?
    問:為什麼這些年來大家紛紛覺得地震越來越頻繁了?目前,隨著網際網路越來越發達,信息傳遞越來越快,我們了解信息也越來越及時,以前也經常地震只是我們沒有及時了解。根據地質數學考察,現階段地球板塊運動並未處於高峰時期,地震的頻率相比於以前也並沒有明顯的增高。問:地震頻繁,我該擔憂嗎?
  • 讀中國主要地震帶分布圖,尋找我國地震災害風險較低的地區
    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的西岸地區,兩大地震帶對於我國都有影響。我國的西南地區的喜馬拉雅山脈和橫斷山脈地區就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經過的區域,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在南北方向上碰撞擠壓,形成一系列呈東西走向的地震斷裂帶,以及橫斷山脈地區南北走向的地震斷裂帶。與此有關的地震帶包括喜馬拉雅地震帶、青藏高原地震帶、西北地震帶、南北地震帶、騰衝-瀾滄地震帶、滇西地震帶和滇東地震帶。
  • 臺灣海峽發生6.2級地震,震感明顯,為什麼臺海地區頻繁地震?
    臺灣海峽發生6.2級地震,震感明顯,為什麼臺海地區頻繁地震?26日臺灣海峽6.2級地震,地震發生在海上,福建浙江廣東好多地方都有震感。看了一下新聞,這次地震大概是中強地震,屬於板內地震(發生在歐亞板塊內部)。
  • 四川省地震應急預案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四川省防震減災條例》、《國家地震應急預案》和《四川省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1.3 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應對我省發生的各類地震事件以及我國大陸其他地區發生的特定地震事件。
  • 我國五大地震帶分布,你家在地震帶上嗎?看完要當心了
    地震的破壞力大,一旦發生就可能造成嚴重的人身財產損失。你知道,中國哪些地方處於地震帶上嗎?全球有三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全球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些地區。歐亞地震帶,從地中海一路延伸到喜馬拉雅山脈,橫跨歐亞非,影響面積廣泛。
  • 四川省地震局和阿壩州防震局:從未隱瞞地震信息
    針對網上"地震部門故意隱瞞地震預報信息不報"的猜疑,四川省地震局和阿壩州防震減災局有關負責人5月15日在接受四川新聞網採訪時說,他們從未隱瞞地震信息。據悉,省地震局5月9日在"四川防震減災信息網"上登載了一條信息:《阿壩州防震減災局成功平息地震誤傳事件》。
  • 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發生5級地震,我國西南地區為什麼多發地震?
    我國西南地區為什麼多地震?一方面由於我國人口眾多,很多地區都人口十分密集;另一方面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社會財富快速增長,所以自然災害的發生對於我國的損失,特別是經濟損失也在不斷的加強。在自然災害的防禦當中,地質災害的防禦是較為困難的,特別是地震和火山噴發災害,往往具有突然性,很難預測,而我國是一個地震災害比較多發的國家。2020年5月18日21時47分在雲南昭通市巧家縣(北緯27.18°,東經103.16°)發生了5.0級地震,震源深度約為8千米,而後在5月19日,又發生了3.5級的餘震。
  • 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發生5級地震,我國西南地區為什麼多發地震?
    我國西南地區為什麼多地震? 一方面由於我國人口眾多,很多地區都人口十分密集;另一方面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社會財富快速增長,所以自然災害的發生對於我國的損失,特別是經濟損失也在不斷的加強。在自然災害的防禦當中,地質災害的防禦是較為困難的,特別是地震和火山噴發災害,往往具有突然性,很難預測,而我國是一個地震災害比較多發的國家。
  • 地震專家:中國處在兩大地震帶的交匯處導致地震頻發
    新華網消息 中國地震局原副局長、地震專家何永年5月26日下午走進新華網演播室,就地震的預報有關話題現網民進行了在線交流。何永年在訪談中介紹說,最近西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印尼支帶比較活躍,而我國所以地震頻發是因為我們處在西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這兩大地震帶的交匯部分。以下是答問實錄。
  • 我國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啟用 地震後7秒內警報
    原標題:我國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啟用 地震後7秒內警報   7日,記者從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獲悉,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經過近1年半的建設,目前已建成並於當日投入運行,將為首都圈民眾和地鐵、化工等重大工程提供地震預警服務。
  • 我國地震活動處正常活動水平 水庫不會引發大地震
    目前,大批救災物資已抵達九寨溝地震災區,災區群眾也陸續領到帳篷,開始了帳篷裡的「新」生活。新華社記者薛玉斌攝我國地震近期是否進入活躍期?水庫有可能引發大地震嗎?11日,新華社記者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厚群以及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劉傑,專家們對我國大陸地震活動情況等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我國地震近期進入活躍期?
  • 全球三大地震帶 兩大地震帶影響我國
    根據全球構造板塊學說,全球有三大地震帶,其中兩大地震帶影響我國。 貴州大學地質構造學教授杜定全說,根據全球構造板塊學說,地殼被一些構造活動帶分割為彼此相對運動、大小不一的板塊。
  • 地震、滑坡和泥石流並存,為什麼我國雲貴高原地質災害多發?
    我們以地質災害在我國的分布為例,我們發現有些地區地質災害相對較少,比如我國的長江中下遊平原地區,幾乎沒有什麼地質災害;而我國的雲貴高原,卻是地質災害多發的地區,包括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災害都非常普遍。雲貴高原雲貴高原是我國地質災害多發的地區,特別是雲南省更是地震多發,造成生命和財產損失。
  • 地震預報那些事兒︱我國的地震預報
    地震預報是向社會公告可能發生的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範圍等信息的政府行為,是防震減災工作的基礎。我國的地震預報研究和實踐以邢臺地震現場工作為起點,經過幾代地震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既有預報成功的喜悅,也有預報失敗的陣痛。
  • 5個月地震13次,近些年松原為什麼總地震?
    昨夜的地震讓許多東北的朋友陷入了不眠之夜,許多人抱著個被子就跑出去,在街頭露宿一頁。而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8日1時50分,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根據地震災害快速評估結果,可能有人員傷亡,造成千餘間房屋受損。而哈爾濱和長春每次都震感強烈,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當地地震局官網顯示,今年截止五月,加上這次地震,松原已發生13次地震,近些年松原總是地震,而哈爾濱和長春每次都震感強烈,這是為什麼呢?
  • 首發:半島地區屬頻繁地震帶 青島不會發生強震
    青島新聞網5月9日訊 今天下午,市地震局應急救援處處長王月輝做客網絡在線問政時透露,半島地區是山東省地震活動相對頻繁區域之一,每年均會發生幾次3--4級地震,小震活動頻率與地震地質構造有關,所以以小震群活動居多,震級未超過5級。而青島市不具備發生強震的地質構造背景,屬少震弱震地區,因此不會發生強震。
  • 四川省彭州市發生4.8級地震
    四川省彭州市發生4.8級地震 【字體:大 中 小】   據四川地震臺網測定
  • 國際合作 促地震災區森林植被恢復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19日訊(記者安顯韜)2009年底,四川省39個重災縣林業生態修復項目累計開工59個,完成林草植被恢復165萬畝,修復林木種苗基地10640畝。為了促進四川省5.12汶川大地震災區森林植被恢復工作持續開展,「中日技術合作四川省地震災後森林植被恢復示範項目」3月19日在成都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