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退出統一高考理由充足 不推進改革將影響社會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進入2014年,有關高考改革的話題越發熱鬧,在各地和全國推出的高考改革舉措中,英語的問題尤為突出。從調整英語聽說的分量到英語退出統考,進入社會技能等級考試,整個過程似乎讓人目不暇接。其實,就中國高考的改革而言,相關的調查、研究和實驗已經有了豐富的積澱,今天再沒有實質性的推進,則必然會影響整個中國教育和社會的正常發展。

先從英語要退出統考來看,改革的理由比較充足:

第一,以往高考的三門主項——語、數、外,均屬工具類,而多數國家為語、數、科,其導向和效果的差距不言自明;

第二,支撐國際化、現代化的新內容,如計算機、外語等,即便不進入統考,歸入社會技能等級考試,也並不影響其發展和受重視程度;

第三,中國的外語教學本身問題較大、效率極低,學生從幼兒園到博士階段,甚至到考公務員、考職稱,多受困於外語,在教育資源和學習精力的耗費上也十分驚人,而多數國家的做法是加強社會和各行業的翻譯服務,而不是選擇全民終身被外語困擾;

第四,作為對教育和整個社會有巨大導向作用的高考,過分強調外語,已經引發了很多問題,如學生的外語好過中文、對英語國家的了解勝過對祖國的了解、多數學生因外語學習成效低下而缺少自信和興趣,影響了整體的發展;

第五,即便是在英語為官方語言之一的國家,英語也不是影響所有人生存和發展的門坎,而在中國,英語並非官方語言之一,語用環境並不充分,過分強調外語的導向幾近勞民傷財。

同時,我們還應該理智地看到,高考只是一個階段性、有限性的高校入門考試,而非人才品評、錄用的考試。因而,長期以來用科舉(相當於公務員考試)來類比高考,是會引發諸多誤解的,也會影響對高考改革的價值判斷。比如,至今很多人仍感覺,高考就是能一考定終身,而現實是讀到博士畢業仍可能找不到工作。所以,在推進高考改革的進程中,首先要使教育界和全社會正確認識高考的性質和局限,而不能無限地放大和扭曲高考的作用,使得高考的改革舉步維艱。

顯而易見,高考改革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內容的取捨、方式的改變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堅守公平、公正和科學的底線和原則。在中國初步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不僅高等教育的資源依然有限,且因為社會導向的偏差,還存在著極為嚴重的「結構性問題」,使本可以充分發揮作用的全社會高等教育資源未能得到充分認識和利用,以致使常態高考過熱、過於激烈。

還有更多的社會人群未能意識到,接受高等教育不必如此糾結。比如,在許多國家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過程中都著力發展短期大學、高職院校、廣播電視大學、網絡大學,並努力將這些大學與傳統的學術型高校通過學分互認建立起橋接關係,形成了寬進嚴出、因人而異的高等教育(學習)體系,也在相當程度上為相關改革減緩了壓力。

相反,我國的高等教育大眾化是過於倚重傳統的學術型高校,而其他類型的高校被邊緣化,難以發揮重要作用。中國的高等教育資源短缺和高考問題的重點是「認識問題」、「結構問題」和「體制問題」,而不應只局限於高考本身的技術和方法。所以,由各類問題激化的高考壓力是可以分而治之的,而不應僅在高考這一點上鑽牛角尖。

不可否認,中國以往的高考改革曾有很多重要的經驗與積極的探索,這些改革之所以會難以為繼或中途夭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社會的共識與支持,面臨了本不應承受的過大壓力。如果這一問題得不到緩解或調整,則高考困境難以擺脫。

面對未來三年,高考改革具體目標的實現,時限雖緊,但「認識問題」必須首先解決好,否則,改革的定位和思路就會陷於混亂與盲目,對利弊取捨的判斷就會急功近利,難以真正解決深層、關鍵的問題,也難以為正確的改革提供良好寬鬆的社會氛圍。

相關焦點

  • 英語退出高考影響了誰?
    原標題:英語退出高考影響了誰?   中國江蘇網8月26日訊 據教育部不久前公開的信息,2017年始,我國將執行高考新方案,其中包括增加語文的考試分量,英語則不再作為統一高考科目,而是改由社會機構組織考試,學生可憑最好的一次英語成績,供高校錄取時參考。那麼,此項改革是否會影響英語專業的學習?
  • 英語將退出統一高考轉為社會化考試 中考仍要考
    又一次傳來「英語退出統一高考」的消息。只是,這次又有了新的內容。  除了英語參加社會化考試、高中可多次考之外,前天,有報導稱,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說,高考英語將按等級計入。  昨天,新浪網發起了對英語改革的調查。在近3萬名網友中,67.4%的人贊成「英語社會化考試」。
  • 傳英語退出上海高考 改革方案的「概念化」誤讀
    近日,上海市相關部門向市政協部分委員通報了關於此輪「上海版」高考改革的相關情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內容是,以英語為主的外語將退出高考統考,變為社會化考試,有望打破「一考定終身」。對此,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表示,各地高考方案需待教育部總體方案公布,報經教育部審批後方可公布,但不排除上海等地已根據此前公布的相關改革思路精神,先行制訂方案草稿。(《新京報》2月13日)  這再一次引起輿論對高考改革方案的關注。對於上海高考改革方案,各種解讀都有,包括英語退出高考、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打破一考定終身、其他科目不考了等等。而實際上,這些解讀都存在偏差和誤讀。
  • 英語「退出」統一高考引發八大疑問
    在我國,教育改革可謂萬眾期待,高考改革更是重中之重。最近,教育部已制定完成有關考試招生改革的總體方案。改革舉措包括健全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制度、改革統一高考等,其中外語考試不再在統一高考時舉行,實行一年多考。一時之間,英語「退出」統一高考成為社會熱門話題。
  • 關於英語退出高考等高考改革的解讀
    比如2016年英語退出高考、2017年取消文理分科等等,那這些到底是真的嗎?【徵求意見稿】   2013年底,教育部表示擬於2017年實施高考改革試點,當時教育部是根據高考改革三年早知道的原則,宣布的這一時間節點。【高考改革三年早知道】   2014年2月12日,上海市最新高考改革草稿公布,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內容是,以英語為主的外語將退出高考統考,變為社會化考試。
  • 評論:英語「退出統一高考」是一種進步
    評論:英語「退出統一高考」是一種進步   總體方案和高考改革等配套實施意見將於明年上半年出臺。根據「三年早知道」原則,不會對未來三年內參加高考的學生產生大影響。配套實施意見現行試點,2017年正式推廣實施,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試招生制度。而在高考改革中,將探索外語考試不再在統一高考時舉行,而進行社會化一年多考。
  • 高考改革方案最快2017年實施 外語或退出統一高考
    12月7日,教育部網站首頁發布消息稱,教育部考試招生改革總體方案制定完成,將建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考制度。這則消息的出現引發了不少家長的猜測和議論:「以後高考就不考英語了?」、「明年我家孩子參加高考,會不會受影響?」
  • 思考:「英語退出高考」為何一再被誤讀 圖
    5月18日,顧明遠接受新華社採訪時回應稱,「英語2017年退出統一高考」系媒體誤讀,他的原話是「英語不再與其他科目一起在6月7、8、9日考試,而是由社會機構組織考試,學生高中三年可以考多次,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成績」。但媒體理解為「英語退出高考」,顯然不符合原意。顧先生指出,一切要以相關部門正式公布為準。
  • 顧明遠:「2017年英語退出統一高考」系誤讀
    昨日有媒體報導援引北師大教授顧明遠的說法稱,全國將在2017年執行高考新方案,英語不再參加統一高考,而語文、數學則成為兩門必考科目,且會在新高考中加重分量。在上述報導中,顧明遠提及前幾天教育部剛舉行過相關會議,「近期估計就要發文了。」
  • 教育部稱「2017年英語退出統一高考」系誤讀
    新京報訊 (記者許路陽)昨日有媒體報導援引北師大教授顧明遠的說法稱,全國將在2017年執行高考新方案,英語不再參加統一高考,而語文、數學則成為兩門必考科目,且會在新高考中加重分量。在上述報導中,顧明遠提及前幾天教育部剛舉行過相關會議,「近期估計就要發文了。」
  • 英語「退出」統一高考再受關注 英語社會化考試引發六大疑問
    他強調,「退出統一高考」並不意味著「退出高考」。英語考試要進行社會考試、等級考試,而且不僅僅考一次,最好的成績才算成績。  他解釋,英語考91分和考90分有什麼兩樣?可是,一旦算到總分裡,恐怕有幾千個人就排到後頭去了。但是,等級考試就沒有這個問題了,不用再分分計較。
  • 英語退出高考「是不可能的假設」
    但「英語是否退出高考」這一熱點問題被再次引發多方熱議。【謠言粉碎】保定教育考試院粉碎「英語退出高考」謠言11月25日是我省高考報名第一天,一則「河北中高考改革方案落地:英語將正式退出」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廣泛傳播。
  • 高考英語改革歷程!
    此後,高考英語科目經歷了幾個階段不同方面的改革變化。首先是英語學科在高考中分數權重的變化,從最初成績不計入總分到按100%計入總分,在1978至1983年間共進行六次調整。具體詳見表2-1:自1983年起,英語學科成績按100%計入高考總分並一直延續至今。恆定的分數權重體現外語在高考中的穩固地位,彰顯國家和社會的重視程度。
  • 2016年英語將退出高考 明年英語分數降至120分(圖)
    前段時間中高考改革引起了熱議,不少家長也都獻計獻策,現在中高考改革方案已經落地,據了解,2016年,英語將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兩天將沒有英語考試),但是學生的會考成績計入高考總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學生可以多次報考會考,最終以最好成績為準。【2014級入學高一學生課程變化】
  • 英語將「退出」高考?多地醞釀高考改革
    【口播】近日,北京、江蘇、上海、山東等省市相繼傳來的高考改革新政中,都將英語考試作為改革的重點。取消考試、降低分值、取消聽力……難道說英語真的要淡出江湖啦?  【解說】北京、江蘇、上海、山東等省市日前相繼傳來醞釀高考改革的消息。在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將英語考試作為改革的重點。
  • 英語退出統一高考引諸多疑問 一線外語教師下崗?
    英語退出統一高考引諸多疑問 一線外語教師下崗? 最近,教育部已制定完成有關考試招生改革的總體方案。改革舉措包括健全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制度、改革統一高考等,其中外語考試不再在統一高考時舉行,實行一年多考。一時之間,英語「退出」統一高考成為社會熱門話題。而由此引發的八大疑問,各方展開熱烈辯論。  疑問一:能否轉變「啞巴英語」現狀?
  • 上海高考改革方案草稿擬規定英語退出統一高考
    上海某媒體昨日報導稱,昨日上午,上海市相關部門向市政協部分委員通報了關於此輪「上海版」高考改革的相關情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內容是,以英語為主的外語將退出高考統考,變為社會化考試,有望打破「一考定終身」。
  • 受「英語將退出高考」傳言影響 萍鄉英語培訓市場遇寒流
    去年12月, 教育部網站披露了已經制定完成的考試招生改革總體方案的部分細節。其中,探索「外語實行社會化一年多考」,外語考試不再在統一高考時舉行的改革方案引發各界關注。萍鄉市一家外語培訓學校負責人表示,時至今日,儘管教育部相關具體方案還未出臺,但受此影響,萍鄉英語培訓市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
  • 別被「英語退出高考」 之類假新聞忽悠
    近日,一則新聞——《2017年英語將不再參加高考》在網上發酵,通過網絡傳播後,演變成《2017年英語將退出統一高考》。高考牽動人心,此條新聞的受關注度可想而知。但是不久,事件的當事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通過媒體表示:「英語退出高考」系誤讀。教育部新聞發言人也表態,教育部正在前期深入調研基礎上,緊鑼密鼓地研究制定和完善改革方案,先試點後推廣,以積極穩妥有序推進。
  • 中國教育報:「英語退出高考」為何一再被誤讀—新聞—科學網
    5月18日,顧明遠接受新華社採訪時回應稱,「英語2017年退出統一高考」系媒體誤讀,他的原話是「英語不再與其他科目一起在6月7、8、9日考試,而是由社會機構組織考試,學生高中三年可以考多次,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成績」。但媒體理解為「英語退出高考」,顯然不符合原意。顧先生指出,一切要以相關部門正式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