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印發《關於推進夜間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放寬管制搞活夜市。濟南將以泉城路、寬厚裡、老商埠、西市場、D17文化產業園等為基礎,打造現代都市夜遊購物示範街區,引導季節性夜市規範有序發展。
濟南如今的夜市都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濟南的「夜市地圖」。
「小南湖夜市」,混搭著先鋒創意和傳統文化的「小南湖夜市」,以一種獨特的格調,驚醒了老城區平靜的夜晚。
(濟南街拍 拍攝丨Vic)小南湖在哪裡?在老濟南人的俗語裡,它是百花洲的別名,帶有民間智慧的詩意,像很多城市中被遺忘的名字一樣。如今,在夜市經濟的概念下,「小南湖」復活了。
「一聲度」攤位前,琴師一段古曲覓知音;往西幾步遠,電子音樂、手鼓演出等音樂形式混搭,「和而不同」,頗有相得益彰的默契。手繪的團扇、蠟染的長裙,滿目琳琅地掛在路邊,文創產品直接投入市場。攤主卻也不來攬客,沒人吆喝,一切且隨他去。
街角,有人正在演著一部話劇,臺邊的行人駐足看上幾分鐘,又移步而去,也無人管票房咋樣。這裡既有下裡巴人,又有陽春白雪,他們共生於小南湖夜市裡。
(濟南街拍 拍攝丨Vic)但很多去過一趟的人,卻總覺得這裡令人印象深刻,從裡到外充滿了「文藝範兒」。這裡雖然名為「夜市」,卻並不以售賣為主。因此少了些「斤斤計較」的爭競,多了點「到此一遊」的坦蕩。簡而言之,這更像個「非理性」的、凝聚著文藝衝動的創意項目。
在小南湖夜市上擺攤的人,大多是先鋒文化的倡導者。也有一部分是剛剛畢業、或者正在上學的院校藝術生。原本,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工作和學習,互相之間也並不熟悉,但夜市讓他們結緣湊在了一起。
談及初衷,小南湖夜市的策劃人木影說,創立小南湖夜市就是想尋找一種久違的,屬於老濟南的「市井氣息」。他認為,藝術可以生存在舞臺上,也能在街頭出現,「大家對於夜市的第一印象,是親切的,喧鬧的。而把這些小眾的藝術形態,以大眾的文化方式表達出來,就產生了這樣的效果。」
對於夜市經濟,王立認為,小南湖夜市擁有很大的潛力,「濟南不需要一個只能擼串逛吃的步行街。未來,我們鼓勵大家一起努力,把小南湖夜市做成一個IP,擴大影響力。」
(濟南街拍拍攝丨Vic)從馬路到園區兩年,2017年5月26日,洪樓夜市一夜之間被取締,為了解決數百攤主的生計問題,相關部門在祝舜路環聯東方商貿城騰出了近千個攤位。兩年過去了,環聯夜市已經成為濟南目前規劃最大的夜市,在這裡做生意的近千個攤主已經很少去回想洪樓夜市的繁華。
(生活日報記者王鑫攝)晚8點,離環聯夜市開市剛過1小時,小吃街已經人擠人走不動道了,大排檔、烤魷魚、臭豆腐、麻辣燙、烤冷麵、涮毛肚……各種美食讓人目不暇接,顧客們穿梭在小吃街挑選自己喜愛的美食,攤位上也忙得不亦樂乎,每個攤位後面的小桌子都幾乎坐滿了人,還有人排著隊在旁邊等待空桌。這個景象,讓人不由聯想到當年洪樓夜市鼎盛時的場景。
「幹夜市的,哪有不辛苦的?」這是環聯夜市很多商家的心聲。
2018年下半年,攤主馬國臣和他的女朋友分手了,本來兩個人經營的攤子突然得自己幹,沒有辦法,馬國臣只能讓媽媽過來幫忙。「幹夜市就是得熬時間,我們年輕人還好,但是看著老人跟著一起受罪,心裡挺愧疚的。」馬國臣說,後來適應了,他自己一個人也能幹。「我就在旁邊給我媽支了個小攤賣菜煎餅,她和我一塊兒來,但到晚上十一點就讓她先回家。」
「現在基本是一天只有一頓飯,根本來不及吃飯,晚上不忙的時候就給自己做個袋袋饃吃。」馬國臣說,雖然市場規定凌晨兩點就可以收攤,但大多數攤主為了多掙點錢,都是熬到四五點,只要有顧客就不會走。
(生活日報記者王鑫攝)「夜晚才是我們的主場」周末的閒暇始於周五傍晚,天光漸暗,老商埠的熱鬧在交錯的光影中慢慢顯現。
老商埠裡有一家名叫江湖藝社的相聲劇場。過去,有「曲山藝海」之稱的泉城濟南是全國的三大曲藝碼頭之一,行走江湖的藝人們有這麼一個說法:北京學藝、天津練活、濟南踢門坎,山東快書、章丘梆子、梨花大鼓、五音戲、山東落子等民間藝術都曾在濟南這座城市興起。
「濟南是那麼有文化底蘊的一座城市,但為什麼遊客停留的時間不長?應該更多地考慮他們留下來幹嗎?」在後臺,剛剛表演完的班主王超對記者說,「這一次濟南要發展夜經濟,我認為不單單是對文化,是對方方面面起一個很大的帶動作用,是一個好事。」
邊莊美食城邊莊美食城自2009年開業,伴隨著周邊1萬3千餘戶的拆遷,如今只剩下12家規模較大的餐飲單位。記者隨機探訪了五家,營業最晚的至凌晨3點,並沒有發現「24小時飯店」。
深夜11點,記者走進一家飯店,不少客人還在酒桌上侃侃而談。劉薇(化名)是這家飯店的收銀員,她看了看電腦,「還有4桌沒結帳。」9點上班,下午2點下班,休息2小時後4點上班直至營業結束,劉薇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卻又喜歡「深夜食堂」的獨特感覺。
「做餐飲的都一樣,晚上客人比較多。」劉薇說,餐飲服務人員下班的時間都是不固定的,「一般9點廚師下班就不能點菜了,但我們要等客人吃完,有的時候能到夜裡兩三點。」
對於濟南的「夜生活」,劉薇笑著說這聽起來更符合年輕人的作息,作為一名濟南市民,她盼望濟南的夜生活能夠更加豐富,但作為一名餐飲服務人員,她也有些「糾結」:「可能我們會更忙了,擔心身體吃不消,但另一方麵店裡的生意也會變得更好。」
洪樓夜市原址化身24小時商街,2019年6月22日,濟南悅立方商業街盛大開街。濟南市歷城區有關領導、近百家品牌商家代表及數十家媒體參加了開街盛典,共同見證了濟南首家24小時潮不落街區的華麗登場。
悅立方商業街位於濟南市第二大商圈—洪樓商圈的花園路核心地段,與濟南印象城為近鄰,與百年洪樓、百年山大遙相呼應,形成洪樓商圈商業與人文的無縫結合,在維持自身持續消費能力的同時也對整個洪樓商圈的繁榮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悅立方街區的開業亮相為濟南人打造從白天到夜晚,不間斷的24小時體驗平臺,是濟南24小時商業領域中具有裡程碑式的全新突破,自此濟南進入24小時不打烊模式。
(生活日報記者王國青攝)多個街區近期推夜市濟南出臺推動夜經濟發展政策後,許多街道、街區都相繼拉開夜經濟發展序幕。
馬鞍山路特色街區
被譽為「最美林蔭路」的馬鞍山路兩旁有英雄山文化市場、新世界商城、英雄山人防商城等眾多商戶。自今年6月21日開始,馬鞍山路特色街區兩旁的一些商家開始延長營業時間,從原本6點關門變為9點之後。
「以前六點下班,這條街上立馬就沒人了,現在延長時間後,能吸引大家來這條街上遛彎、吃小吃,對我們餐飲業戶來說也是個利好。」在馬鞍山路上營業的一家羊肉串店老闆李喜邊說邊算了一筆帳,往後延長三小時營業時間後,店裡的收入每天也能增加千元左右,每月能多賺大約三萬元。
印象濟南:將舉行更多文藝演出活動
印象濟南是集美食、娛樂、購物於一體的綜合性商業街區,周邊常住人口比較密集,以上班群體為主,這就使得夜晚成為印象濟南的黃金時間。居民下班後來這裡遛遛彎,吃些美食、觀看水景噴泉已經成為一種常態,這裡有多種多樣的娛樂活動,主題客棧、特色小吃、文化歌曲等,可滿足居民不同層次的需求。
印象濟南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去年9月印象濟南開業後,客流量非常大,尤其是夜晚,加之舉行消夏晚會,有的營業場所持續營業到凌晨兩三點。現在濟南開展夜市試點,這也是我們的期盼。」
濟南華聯:重大節日將適時延長營業時間
槐蔭區西市場商圈以濟南市華聯為中心向外輻射,逐漸成為周邊市民購物、休閒、娛樂的場所。濟南華聯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嘉華購物廣場每天晚上都有很多附近居民前來消暑納涼,逛逛商場,吃著特色小吃,參與商場不定期舉行的各種活動,這也逐漸成為居民的一種習慣。每逢重大節日,商場將適時延長營業時間,促進帶動夜經濟發展。
「我們小吃店經營很多年了,看到報紙上說發展夜經濟,真的很高興。也希望能推出更多的活動吸引人氣,我們也能跟著多賣貨。」店主李女士興奮地說。
長清大學城:創新商圈娛樂設施
長清大學城作為創新創業活力區,依託20萬大學師生形成配套生活設施。「試點夜市放寬特定時段擺攤管制,能吸引更多的商販前來經營,增加消費力。」相關負責人表示,年輕學生是大學城商業街主要消費群體,各式各樣的新穎產品基本都能從這裡找到,豐富多樣的娛樂設施一應俱全。
三慶·青年城的創業小夥說,「有時我們加班到很晚,同事們聚在一起想吃個清淡的夜宵都不方便,如果能延長營業時間,對我們來說那就太好了。」一名大學城的同學也深有同感,「我是個夜貓子,很晚才睡覺,以後跟同學們有更多的時間去逛街啦,可以吃更多好吃的啦。」
芙蓉街:人流量增加,加強商圈安全管理
芙蓉街所處的泉城路街道辦事處自從知道市裡下發發展夜間經濟的文件後,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對芙蓉街加強安全管理。「平時芙蓉街的客流量就達到13萬人次,一旦夜間經濟發展起來人流量會更大,我們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安全的管理。」泉城路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說,從另一方面講,對發展夜間經濟也是十分贊成期待的,希望後期能將芙蓉街的歷史文化融入到商圈中,對商圈有一個更好的管理,吸納更多的消費者,以促進夜間經濟的發展。
「大部分上班族白天沒時間逛街,發展夜間經濟就給了上班族一個休閒的場所,對商家來說營業額也會提高。」芙蓉街商戶郭莉說。
寬厚裡:延長營業時間,打造集市酒吧一條街
世茂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經理張淼說,寬厚裡主要從三個方面推動夜經濟發展。
首先,延長夜間營業時間,尤其是小吃夜宵一類延長至24點,酒吧營業時間至凌晨3點,為來往市民、遊客提供美食美酒。
其次,在街區內打造集市,閒暇時看看集市上的奇珍異品,欣賞一下空中懸掛的油紙傘,逛累了就在大石墩上小憩一會兒。
再次,將街區內約20家酒吧打造成酒吧一條街,夜晚時酒吧亮起燈,一把吉他、一個麥架、一副充滿故事的菸酒嗓,就可以唱到天亮。坐在黑虎泉旁一邊乘涼一邊感受遠處傳來的音樂,整個夜晚都會顯得別有一番風情。
高新區:重點打造漢峪金谷、美蓮廣場、萬達金街等商圈
對於夜間經濟的打造,濟南高新區可謂反應迅速。6月19日晚,高新區第一時間召開會議,部署全區培育夜經濟相關工作。
記者了解到,高新區將根據城市發展需求適當放寬夜間管制等政策支持,儘快爭取相關扶持資金,保障工作有力推進。同時,要點面結合、打造亮點,充分發揮有基礎的商圈示範帶動作用,重點提升打造漢峪金谷、美蓮廣場、萬達金街等商圈,培育高新區示範街區,進一步豐富夜間經濟消費新業態,滿足夜間文娛消費需求。
住在萬達金街的張女士聽說要發展夜間經濟很是期待,「在合理的規劃與規範下,各種小吃街還會繁華起來,個體經營者也會增加收入。而且對於高新萬達附近的上班族來說是件好事,夏天逛逛夜市,買買小吃太幸福了。」
來源|齊魯晚報(qiluwanbao002)記者於悅、張琪、王傑,生活日報(shenghuoribao)記者李震、李明吳雙陳紅瑞
編輯:丸子
(原標題:《濟南最新版「夜市地圖」等你趕場!這裡有屬於濟南夜晚的煙火氣和文藝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