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計時1天,湖南宣布湖南工程學院、長沙學院、湖南文理學院、湖南城市學院和湖南財政經濟學院5所高校調入一本錄取批次,至此,湖南一本院校增至22所。
首先,讓我們來檢驗下這些學校的成色。就拿這次升一本的湖南財政經濟學院來說吧,該校前身為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2010年升本,10年後升一本,這個速度,不知道放在全國能不能排上號?開辦本科才十年,教學質量應該可以想見。
我不知道別的省一批學校有多少,我只知道我2004年高考那會,湖南還只有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可以算湖南的嗎?)、湖南師範大學、湘潭大學區區五所一本大學。其中前三所是985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是211大學,湘潭大學(我的母校)好歹也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16所文理工綜合性重點大學之一(雖然現在發展不盡如人意)。為什麼短短16年,就增加了17所一本大學呢?
地方教育部門熱衷於升一本呢?滿足高校的政績衝動是一方面。畢竟,升入一本,意味著在地方更大的話語權。但其實,更深層次的,應該是地方為了留住人才。畢竟高校升入一本後,對學生會有更大的吸引力。你想想,同樣的分數,去外省只能上二本甚至三本,留在省內可以讀一本,一般人會怎麼選擇?把學生留在本省,無形中也加大了畢業留在本地的機率。
人,特別是年輕人,才是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留住了人才,地方的教育投入才能有回報,地方經濟也就有活力。
同時,我國正在快速進入老年化社會,社保資金缺口很大。我國社保的現狀就是年輕人交社保供養老年人。年輕人就業後,公司、個人都要交社保,但暫時不需要支取,屬於進水,可以充實地方的社保帳戶。可以說,誰能吸引到更多的年輕人,社保帳戶也就更充足,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就越小,可以拿出更多資金髮展經濟,經濟發展的後勁當然更足。
當前,各地搶人大戰方興未艾,作為欠發達地區的湖南,升一本這一步棋能取得什麼效果,我持謹慎態度。畢竟,誰也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