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了2020年前三季度貿易進出口情況。
據海關統計,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0.7%;其中,出口12.71萬億元,增長1.8%;進口10.41萬億元,下降0.6%。
進出口逐季回穩,累計增速轉負為正
從規模看,前三個季度,進出口總值分別為6.57萬億、7.67萬億、8.88萬億元。進出口增速分別為-6.5%、-0.2%和7.5%。呈現第一季度大幅回落、第二季度止跌企穩、第三季度全面反彈的發展態勢。
前8個月累計出口實現正增長,前三季度累計進出口實現正增長。
其中第三季度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均創下季度歷史新高:
進出口8.88萬億元,同比增長7.5%;
出口5萬億元,增長10.2%;
進口3.88萬億元,增長4.3%。
出口展現較強的韌性,
防疫物資出口增長較快
前三季度,我國機電產品出口7.46萬億元,增長3.2%,增速較上半年提升5.5個百分點,佔出口總值的58.7%;其中,疫情對生活方式的改變帶動筆記本電腦、家電出口分別增長17.6%、17.3%。
同時,紡織服裝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2.59萬億元,增長5.4%,佔20.4%,其中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8287.8億元,增長37.5%。此外,醫藥材及藥品、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分別增長21.8%、48.2%。
出口展現較強的韌性,主要支撐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防疫物資拉動出口增長2.2個百分點。部分企業抓住疫情發生後防疫物資海外需求增長較快的商機,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和方向,出口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醫療器械、藥品合計1.04萬億元,增長36.5%。
二是「宅經濟」商品拉動出口增長1.1個百分點。我國消費類電子產品產業鏈、供應鏈優勢明顯,合計出口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家電等「宅經濟」商品8808億元,增長17.8%。
三是國內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出口訂單的增加。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生產端率先恢復,有效彌補了全球因疫情衝擊造成的供給缺口,部分企業出口訂單增加,也支撐我們出口的持續增長。
進口需求穩中向好,也支撐了進口值的回升
我國在全球率先復工復產,不斷鞏固擴大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的成果,國內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也帶動了進口回暖。主要是大宗商品和重點農產品進口量增加。
前三季度我國進口鐵礦砂8.68億噸,增加10.8%;進口原油4.16億噸,增加12.7%;進口煤2.39億噸,減少4.4%;進口天然氣7373.1萬噸,增加3.7%。
大豆、肉類進口增長較快,其中,進口大豆7452.9萬噸,增加15.5%;進口豬肉328.6萬噸,增加132.2%;進口牛肉157.2萬噸,增加38.8%。
出臺多項穩外貿措施,
營造外貿發展良好環境
一、改革創新促進貿易便利
我們全面推進「兩步申報」、「提前申報」、「綠色通道」及免到場查驗等便利化措施,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提高通關效率。
9月當月,全國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35.02小時和1.86小時,較2017年分別壓縮64.04%和84.87%,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均已連續5個月環比下降。
二、想方設法降低企業成本
通過減免進口滯報金、滯納金、免徵加工貿易貨物內銷緩稅利息等措施,累計為企業減免和節約資金近2億元。特別是使用關稅保證保險的進出口企業中,中小企業約佔70%,切實為中小微企業減負增效。
三、加快試點促進新業態發展
全面推廣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退貨監管措施,開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B2B)出口試點。鼓勵中西部、東北等地開展市場採購貿易試點。
前三季度,我國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1873.9億元,增長52.8%,市場採購出口5098.6億元,增長35.5%,新業態發展已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
四、多措並舉推動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大力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洋山綜合保稅區建設,加大自貿試驗區海關監管制度創新和複製推廣力度,推進全球維修和再製造業務在綜合保稅區內全面實施。
前三季度,全國綜合保稅區進出口2.34萬億元,增長15.1%,比外貿整體增速高14.4個百分點。
五、全力保障重點產品進口
持續擴大進口國家和商品範圍,新增批准5965家國外註冊企業,加大肉類、糧食、水產品、水果等重要農產品、食品進口保障力度。
前三季度,肉類、糧食分別進口1626.5億元和2533.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7.3%和20.7%。
三腳貓
電商
空運進出口,上三腳貓電商
百問不如一鍵,空運一網打盡!
熱門產品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