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大略》中提到: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要實現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必須重視教育的發展。
在臨沂,有一位齊魯名校長,他從1982年參加工作,2005年開始擔任校長。30多年的職業教育生涯,使他見證了國家職業教育日趨規範的發展歷程,見證了山東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及山東省職教高地建設的逐步完善。他就是臨沂市農業學校校長張波英。
在他的帶領之下,臨沂市農業學校不斷改革創新,事業蒸蒸日上,先後斬獲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國家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等榮譽。學校堅持在終身教育視野下辦學,與臨沂大學、淄博職業學院、臨沂職業學院等6所高校聯合開展「3+4」「三二連讀」辦學,實現了中職與本科、高職院校的貫通培養。
本期齊魯名校長,就讓我們一同走近這位有思想、有行動力的校長,發現他帶領臨沂市農業學校一步步成長的辦學智慧。
秉承初心
做一名「與時俱進」的校長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中職校長,張波英從小就有一個教師夢,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教育還不發達,農村孩子無緣接受優質的教育。但年輕的張波英勤奮好學,在小學、中學時期一直擔任班長,在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下,他對教育事業產生了崇拜,並在升學時堅定地選擇了師範專業,他說要像自己的老師那樣,教育好更多學生。
畢業後張波英進入學校工作,30多個年頭,他幾乎幹過了學校裡的所有職位,數學教師、班主任、教科主任、團委書記、教學副校長、副書記等,這些工作經歷都為校長工作打下了基礎。張波英認為:「只有當過教師,才能懂教學規律;只有當過班主任,才能把握學生心理;只有當好學校中層,才能學會上傳下達。這些能力,都是校長管理工作必須具備的。」
要做一名優秀的校長,光有豐富的工作經驗還不夠。校長不僅是一位管理者,更是一位思想者、實踐者,要有思考的深度以及行動的力度,要有胸懷教育夢想和敢為人先的氣魄。在學校的改革創新中努力發揮著引領作用。
為此,張波英在日常工作中始終堅持學習,以做一名「與時俱進」的校長為榮,與學生共成長。他常說:「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生思想活躍,視野廣闊,想得寬,想得深,也想得雜,涉及的問題常常超越他們的年齡。我們不僅要面對變化的學生,還要面對著變化的知識。只有不斷開拓自己的視野,完善自己,才能夠擔負起教書育人的重任。」
正是由於這份不斷學習的初心,張波英在教育工作中連獲好評,學校每次評議總是得票第一。他緊跟國家政策辦學,積極推進教育三制改革,成為全縣最年輕的業務校長。在回憶學校的發展之路時,張波英告訴我們,開始的時候學校的確遇到了很多問題。
攻堅克難
打破職業學校學生上升的「天花板」
眾所周知,職業教育發展「難度」比普通教育要大很多。臨沂農業學校一開始發展的時候也遇到了很多問題。
一是招生難。一直以來,很多家長都對職業教育有偏見,家長不認可,學生不願上。為了招生,張波英帶領學校教師走村入戶勸說學生,還經常吃「閉門羹」。當時,學校的老師用三個「千方」來形容招生工作狀況,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幹言萬語,歷經千辛萬苦。
二是缺雙師型教師。當時,職業學校的教師大多從普通教育學校轉來,老教師沒有技能;而新教師又沒有好的教學方法和經驗。現在這些困難都逐步得到了解決。張波英校長告訴我們:「這首先得益於各級黨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的好政策,打破了職業學校學生上升的『天花板』。」
一直以來,張波英緊跟國家政策辦學,積極落實國家對職業教育系列的好政策。尤其是職業學校的學生可以讀大專(三二連讀)、讀本科(春考、3+4)、讀研究生,升學渠道暢通了,學校的吸引力逐步增強。
其次,他還積極爭取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投資支持。學校基礎辦學條件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投放了系列項目,基礎能力、辦學條件越來越好,職業學校的校園越來越漂亮。
隨著學校辦學質量越來越高,家長逐漸開始認可這所學校。張波英說他至今難忘國家獎學金發放時家長那充滿自豪感激的眼睛,當時學校裡有一名學生王成浩國賽獲獎又升入本科高校,家長送來感謝信:「感謝職業教育的好政策,讓我們整個家族出了第一個大學生……」
家長滿意、社會認可,招生火爆容不下。多年來,在張波英的帶領下,臨沂農業學校先後創建了國家級重點學校、國家改革發展示範學校等一系列項目, 鍛鍊了隊伍,提升了內涵,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這一切都與他的教育改革息息相關。
在終身教育視野下推進學校多元化辦學
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
從一開始的名不經傳,到現在的國家級重點學校,張波英憑藉格局宏大的前瞻視野和敢為人先的氣魄,帶領臨沂農業學校,不斷進行教育改革,趟出了一條特色發展的新路子。
堅持以項目促發展。張波英校長介紹道:「從「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間,臨沂農校先後申請立項建設了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項目——綜合實訓樓、學生公寓樓、學生餐廳樓、圖書科技樓、創新創業中心樓等項目,極大改善了辦學條件。從2014年到2016年,莒南縣創建成為第一批國家級職成教育示範縣,促進了職業教育和社區教育的蓬勃發展。2012年到2014年,創建成為國家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內涵發展水平得以快速提升。2017年到2020年,又創建成為山東省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進一步強化了綜合素養教育。」
堅持終身教育視野下推進學校多元化辦學。堅持「六位一體」、一校多能的辦學特色,不斷拓展發展空間,逐步形成了以中職教育為主體,成人學歷教育、社區教育、「3+4" 本科教育、「三二連讀」專科教育、春季高考、實用技術培訓等多項職能並駕齊驅的辦學格局。
推進技工學校與臨沂農校融合發展。率先打破學校類型界限、條塊分割障礙,實現了場所、師資、資源、職能的融合、資源共享,集團發展。
不斷探索學校內部治理改革。實行校系兩級管理模式。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了教師工作積極性,激發了辦學活力。
縱觀臨沂農業學校的改革,從來都不是無的放矢,乍看改革之路似乎走得很快,但事實上,沒有一步不是深思熟慮,沒有一條不圍繞著教育的長遠發展。歷史選擇了張波英,也選擇了臨沂農業學校。舟至中流,擊楫勇進,改革驅動,發展為繼。展望未來,相信張波英校長會繼續帶領臨沂農業學校在教育這片沃土上愈走愈遠,為推動全省、全市職業教育大改革大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