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3年前發生急性心梗,當時血壓低至60/30mmHg,心率40次/分,情況十分危急。
經過及時的開通血管,植入支架,血流恢復正常。
進行後續治療後,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徵才逐漸恢復正常。
可是 ,兩年過去了,陳先生再次胸痛,心電圖提示急性心梗。
在送往醫院的路上,他的心臟停跳了。
即使醫生進行了心肺復甦,送到醫院急救後依然無法救活……
據陳先生妻子稱,陳先生覺得植入支架後身體沒事了,就偷偷停藥,飲食也不講究,勸都勸不了。
我們的心臟猶如一個大閘,每天掌管著7000-8000毫升血液進出。
心臟不能休息,只能持續不斷地工作。
如果這臺機器出現宕機的情況,血液無法正常流通,可能就要安裝心臟支架了。
但是,有人對心臟支架手術提出質疑,認為這是誇大療效,傷害極大的手術。
甚至有人稱之為「缺德手術」。
當然,這些說法肯定會遭到另一派人的反駁。
究竟心臟支架手術是「神話」還是「謊話」,這一場「口水仗」是時候來個了斷了。
國外淘汰的技術,我們還在用?
家醫君曾聽說過一件事。
一位將近七十歲的大爺,必須進行心臟支架手術。
但家屬不接受手術方案,理由是聽聞國外已經淘汰這種手術方式了。
即使醫生再作溝通,家屬還是選擇吃藥保守治療。
結果回家不久,老大爺突發心梗,還沒來得及送院就……
難道心臟支架手術,真如他們所說的那樣不入流了?
然而真相是……
前總統柯林頓、小布希都曾接受過心臟支架手術。
2018年,13億人口的中國心臟支架手術91.5萬例,3億人口的美國則超過100萬例。
如今,各國科學家還在研究可降解支架,目的是減少晚期再狹窄風險、不產生偽影、減輕患者對內植物的心理壓力、縮短現行抗血小板藥物應用時間。
由此可見,心臟支架仍未被遺棄,反而是在不斷地改良中,它仍是被廣泛使用的一種技術。
與此同時,又有另外一種聲音:只要安裝了支架就能高枕無憂。
甚至有人即使沒達到手術適應症,也要求醫生給自己安裝。
難道,心臟支架真的那麼「神」?
不是「神話」,只是正常的治療手段
心臟支架,並不能徹底把冠心病、心肌梗死治好,它只是把斑塊擠到一邊。
支架只是解決管腔狹窄的一種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如果患者出現相關臨床表現,且通過檢查明確冠狀動脈存在一定程度的狹窄,才考慮放置支架的問題。
醫學界有一句話「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
我國每年新發急性心梗50萬例,支架就是用來救命的,越早通血管,梗死的心肌越少,死亡率越低。
對於心絞痛患者來說,正規用藥或調整藥物,基本可以控制好症狀。
但如果藥物治療沒效果,仍有發作性胸痛,心肌明顯缺血,影響生活質量,則考慮放置支架。
至於常常談到的血管狹窄,也得根據實際情況討論。
一般達到75%以上的狹窄才可能需要支架處理,如果能通過藥物治療控制就先不放。
症狀加重,藥物難以控制,或狹窄程度達到95%甚至完全閉塞,就不要猶豫,放!
看到這,想必你們也很好奇心臟支架長什麼樣。
而且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心臟支架並不是打開心臟放進去的。
放置心臟支架,不需要「開心」
心臟支架又稱冠狀動脈支架,外觀是長管狀的,主要材料為不鏽鋼、鎳鈦合金或鈷鉻合金。
支架植入過程↓↓
以上就是心臟支架的模樣和手術過程了。
其實關於心臟支架,不少人還是存在疑問的,比如支架是否會移位、有沒有保質期、能否取出來、進口的一定比國產好嗎?
下面,家醫君就為大家解答~
支架還會動來動去?帶你走出心臟支架的誤區
1、支架會移位嗎?
一般3個月,支架就能跟血管完美融合,隨後即使是劇烈運動,也不能使支架移位。
2、支架的壽命有多長?
如患者遵醫囑做好護理措施,自身也不是易增生體質,那麼支架可能就一輩子暢通。
反之,可能隨時會出現血栓、心梗,支架就沒用了。
3、植入之後還能不能拿出來?
即使病好了,支架也肯定不能取出來。
支架進入體內後,會跟血管形成密不可分的整體,永久遺留在體內,除非是可降解支架。
4、進口的要比國產好?
假如血管較迂曲且直徑小,進口支架的通過性則較好。
如果不存在以上情況,患者可視錢包鼓癟程度自由選擇。
5、植入後不能做核磁共振檢查?
臨床常用的核磁共振磁力強度不足以使「撼動」支架。
即使是微微升溫,也對支架影響不大,更不會說燒傷血管。
6、支架手術就是搭橋手術?
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搭橋手術需要「開胸」,利用自身血管重新「殺出」一條血管通路,對患者傷害較大。
但搭橋手術費用較低,技術更成熟,從長遠獲益和手術風險看,搭橋優於支架。
心臟作為人體內的重要器官,為人類提供營養和生命支持。
然而,隨著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的變化,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持續上漲,成為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
即使大家對心臟支架仍會有不同的看法,但它能救命是必定的事實。
總的來說,心臟支架既不是「謊話」也不是「神話」,只有使用得當才能「正常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