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晶案的背後:為什麼沿海的山東,更像個內陸省份?

2021-02-17 智谷趨勢

世界上有一種小偷最可惡。

偷竊別人的人生,毀掉了窮人階層晉升的機會。

這種小偷就埋伏在你我的身邊,常常讓人防不勝防。

近來的蔥省尤為不平靜,從陳春秀,到王麗麗,再到苟晶,山東爆出了好幾起轟動全國的高考冒名頂替案。

而且,在2018年-2019年的山東高等學歷數據清查工作中,還有另外242人被發現涉嫌冒名頂替入學取得學歷,14所高校被捲入其中。

(來源:北師大教授董藩)

在這些令人髮指的情節背後,我看到了赤裸裸的人性之惡——有權有勢的家庭對窮人農戶「降維打擊」,一種自上而下無情碾壓。

從前陣子的合村並居運動,到如今的冒名頂替,蔥省的很多應對動作都很值得玩味。

在中國的沿海省份中,山東頗有些特別。

明明有3000公裡左右的黃金海岸,佔據全國海岸線的六分之一,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沿海省份,但卻沒有太多海洋文明的氣息。

從氣質上看,山東更像是內陸省份。這是為什麼呢?

讀懂了這個問題,我們也就能理解,今天所發生在山東的一切。

多年前我剛畢業的時候,考入國內一家一流黨報工作。

有一次到廣東某縣級市出差。晚上吃飯的時候,主座是當地的政協主席。我年紀最小,自然坐在上菜的位置,旁邊作陪的是一位鎮黨委書記。

這個縣級市在廣東出了名的人傑地靈,盛產官員。那位書記很自豪地跟我說,據他們統計,當地出了多少個廳級幹部、部級幹部。最大的官做到了天津市班子成員云云。

我內心感慨:真像是一個「小山東」啊。

北方有一句話,叫做「滿朝公卿半山東」。雖然有些誇張,但細細考究似乎也不過分。有人曾在2019年做過統計——

地方大員方面。355 名現任省級常委當中,山東人佔據了52 席,佔全國總數的 15%,超過亞軍浙江24人、季軍湖南23 人的總和。而且,在內地31 個省市區中,山東人當一把手的就佔了 8 個,接近1/4。

中央系統方面,山東人也是獨佔鰲頭。國務院各部委和直屬機構班子成員(副部以上)大概有249 位,山東戶籍的官員為35個,佔比14%。

來源:公眼觀察

這些都是山東寶貴的資源啊,多少地方夢寐以求。

山東本土官員想要做實事,搞一些大工程的時候,很容易做到「跑部前進」,推動項目審批通過,從而造福一方。

不過,它無形當中也會給山東造成一種後遺症,官本位思想比較濃厚。

有一個流傳廣泛的段子,在介紹本省的企業時,廣東官員會說,這是我們服務的企業;山東官員則會說,這是我們下面的企業。

此外,山東是孔孟之鄉,儒家文化的發源地。儒家所強調的「孝、悌、忠、信」,深刻影響了中華民族的信仰,奠定了中國禮儀之邦的文化基石。

不過,其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大家長思想,也給留下了尊卑有序,上下有別的等級觀念,對山東人的精神內核影響深遠。

讀大學的時候,我一個關係很好的兄弟是山東人,他經常自稱「老子怎麼樣怎麼樣」。一開始讓我很不舒服。

都是同齡人,憑啥你就是老子了,難道在你面前我就是個「孫子」?後來我才知道,這不過是山東漢子的豪邁用語,一種文化差異罷了。

但這種語言「符號」的背後,其實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北方黃土文明當中,一種根深蒂固的「上下觀念」暗示——你與我之間,並不平等。

而海洋文明的「開放包容」,其實就是建立在你我皆平等的基礎之上的。

有上下級之分,就會有「命令」。沒有等級之分,才會有「契約」。

當命令是通行證的時候,這個社會就會多一點欺負和碾壓。想要什麼東西,強行索取就行了。就像這一次集中曝光的高考頂替案中,有錢有勢的家庭把貧窮農戶摁在地上摩擦,就是能好長一段時間內平安無事。

(陳春秀的老父親對記者說:「他們就打聽我是個老農民,慫人。才出現這樣的情況。但凡我要是有一點能力,他們也不敢。」)

只有當契約意識盛行的時候,社會才會有相對公平的機制,人與人之間站在同一條線上對話。想要什麼東西,平等交換。

山東,恰恰在這一塊有所不足。

偉大的導師馬克思說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山東海洋文明的式微,跟它的經濟模式也有很大關聯性。

中國有很多地方飽受地少人多之苦。

當人口過度膨脹,遠遠超過土地的承載能力,生產的糧食養不了這麼多人的時候,這個世界就會啟動一種自我調節機制。按照馬爾薩斯的說法,會出現兩種方式來調和這種尖銳的矛盾。

一種是他殺,也就是發生瘟疫、天花等傳染疾病,來消滅人口。

一種是自殺,也就是人類內部發動戰爭,通過不同族群之間的徵伐,來減少人口。

歷史上的脈絡,概莫如此。

不過,過去潮汕、溫州、福建也有第三種應對方式——逃離,跑到異度空間去謀生。

無數人把腦袋別在腰間,遠渡重洋,到了另外一種陌生的文明。在那裡,學會接納別人,也學會被別人接納。

等賺起了錢,又會重新回歸故裡。就算回不去了,也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跟家鄉發生關聯,影響著家鄉。

這種出海闖蕩的精神,造就了中國南部沿海地區的海洋文明,形成了一種進取的、外向的文化性格。進而又演化出其他的精神內涵。

可以說,南部省份的海洋文明性格,跟當地的土地資源有很大關係。

你看看廣東、福建、浙江,莫不是一大片的丘陵地帶,可耕地空間十分狹小。像溫州的地形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土地資源比黃金還要稀缺。

(浙江)

(山東)

山東可不一樣。它地處華北平原,地勢幾乎一馬平川,可耕地資源多的不要不要的。加之氣候條件優越,山東歷史上就是傳統的農業大省,物產豐富,富甲一方。

發展到現代,山東的農林漁牧業產值常年全國第一,糧食產量常年位居全國前三位。壽光的蔬菜,榮成的鹽田,沂源的蘋果,章丘的大蔥……

當南方沿海地區因為山丘多,農地非常碎片化時,山東卻可以大規模集中化經營,效能甚高。

因此,山東僅用全國6%的耕地,就同時生產了全國8%的糧食、11%的水果和12%的蔬菜。

(蔬菜之鄉壽光,全縣20多萬個溫室大棚)

總結起來,山東歷史上是一個物阜民豐的大省。

這種自給自足的經濟,也造就了山東人的族群性格,比之廣東、福建這種物質匱乏的地方,少了一點冒險、開放的精神。

來源:圭海四記(2017年)

這一點,我們或許可以從僑胞的數量(不含港澳臺)當中窺知一二。

有人統計過,山東籍海外華僑華人約105萬人,佔比全省常住人口比例大概為1.1%,絕對數比中原的河南還要少。

相比之下,廣東有2000萬僑胞,佔比本土人口規模為19%,福建更為誇張,僑胞佔比數量高達41%。

山東沉浸在一種自我循環的農業文明當中,久而久之,也相對南海沿海要多一些封閉。以至於今天在深圳等地,是「法無禁止即可為」,在山東則是「法無授權不可為」。

如果說,歷史上廣東福建是在跟一個異域文明深度碰撞,山東則是跟一種帝都文化深度交織。

一個發生於外部,一個發生於內部。兩者的分野,造就了今天的不同。

山東,可謂含著金鑰匙出身。政治上它是盛產高官的搖籃,文化上是儒家文明的發源地,經濟上是物質豐富的產糧大省, 放在農業文明當中,哪一項不是站在了中華民族鄙視鏈的頂端?

不過,進入後工業文明之後,有些東西可能就有點格格不入了。

基於此,我們再來看今天各個地方的人口遷移,就顯得很有趣了——

2019年,經濟大省山東流出了近20萬人口,是全中國內地省市當中流出最多的地方。真是不看數據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來源 中新經緯)

雖然從常住人口來看,山東2019年末同比多出了22.9萬人,人口規模是正增長的。

但這個主要是因為山東太能生了。山東省是全中國除了廣東之外,最能生的地方。去年因此自然增長42.9萬人,填補了人口機械流失的缺口,從而「掩蓋」了大量人口遷出的事實。

(苟晶讀過的尖子班,出了八個博士五個教授,據說還有山東某市的局級幹部,妥妥的社會精英)

苟晶在濟寧高考兩次落榜後,跑到了浙江省白手起家,成為了一家童裝公司的合伙人。在杭州這個網際網路之都,苟晶進入了不需要拼關係的電商領域,創造了屬於自己的人生。

在山東失去的人生,苟晶在浙江尋回了。

而浙江這個省份,也是去年人口機械增長的全國冠軍。2019年共有84萬人選擇用腳投票,遷移進了浙江省。

這一正一負竟然有100萬人之多。真的是萬萬沒想到。

當然,今天的山東也在正視差距、向優學習。

2018年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新舊動能轉換動員大會上的講話振聾發聵。多個城市紛紛南下學習,青島對標深圳、濟南對標上海、濰坊對標南方5城,整個山東掀開了一系列轟轟烈烈的改造工作。

我相信,山東絕不會成為下一個東北。勤奮的山東人民一定會革新陳舊,變得越來越開放包容。

離東北化越遠,山東就離世界越近。

激情按壓,柔情掃碼

一個極有料的公號

大家好,我是本文作者黃漢城,就是你們熟悉的旺角黃局長,十萬級暢銷書《中國城市大洗牌》作者。最近我開了個人公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掃碼關注,下半年我會出我的第二本書,屆時想邀請你,作為第一批社群試讀用戶。

關注我,不漏掉每一篇精華文。

相關焦點

  • 空有連雲港等港口城市,沿海強於內陸的規律,為何在江蘇失靈了
    連雲港等港灣城市空著,沿海比內陸規則強,為什麼在江蘇省出故障了? 確實,全國其他省份沿海比內陸強,只有江蘇省、鹽城、南通、連雲港有長海岸線,有天然港口,但發展不夠, 像鹽城、連雲港一樣,基本上江蘇省是除宿遷以外最落後的地區。
  • 降水一般由沿海往內陸遞減,那為什麼有些沿海地區卻出現了沙漠?
    巨大的海洋不僅孕育了無數的生命,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海洋生態系統,而且廣闊海洋洋面的大量水汽蒸發是陸地降水的主要來源,所以在世界降水分布上有一條重要的規律,那就是「降水一般由沿海往內陸遞減」。沙漠居然與海洋為鄰也就是說,因為海洋是水汽的主要提供者,所以沿海地區通常離海洋較近,降水一般較多,氣候溼潤,而越往內陸,距離海洋距離越來越遠,降水不斷減少,氣候趨向乾旱。
  • 我國第二大經濟強省,有「沿海」的優勢,為什麼反成「軟肋」?
    中國第二大經濟強者,有「沿海」這個優勢,為何反成了「軟肋」我們都知道海洋裡的資源十分豐富,像我們熟知的石油,天然氣、煤、鐵、海濱砂礦等等。儲量卻十分豐富。而且沿海還做發展遠洋貿易,遠洋運輸等產業,固此,沿海省份和城市比內陸省份和城市都有一定的發展優勢。
  • 沿海省會城市福州,為何知名度遠不及內陸城市合肥?
    福州和合肥一個是經濟發達的福建省會,一個是經濟相對落後的安徽省會,一個是沿海城市,一個是內陸城市,合肥全年接待國內遊客1.28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1721.62億元, 福州市接待國內外遊客8233.3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170.38億元,合肥市比福州多接待遊客4566.69萬人次
  • 福建終歸是沿海省份,全國排名第八,下一步可能會超過湖北和四川
    福建作為東南沿海強省,一直是我國沿海中等偏弱的省份,浙江和廣東的經濟生產都比福建強,甚至內陸地區四川湖北河南的GDP都高於福建,所以福建的區位優勢似乎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當然,福建發展停滯的部分原因是臺海緊張,但近年來,由於藍海經濟時代的到來,福建沿海城市充分利用了自己獨特的資源,現在也逐漸開始發揮自己的全部實力
  • 為什麼內陸地區的人們常嚮往大海,而沿海地區的人們卻嚮往沙漠?
    生活在南方低緯度地區的人們冬季難得下雪,而生活在北方中高緯度地區的人們冬季寒冷漫長,大家都有換個環境過冬的興趣。塔克拉瑪幹沙漠從乾濕度角度來看,全球的降水總體而言是從沿海往內陸遞減的,特別是中緯度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比如我國從華北地區,到內蒙古高原,
  • 西南省份掀「無水港口熱」:數億投資架起內陸通海之橋
    作為沿海港口功能在內陸的延伸,無水港被寄予厚望。近幾年來,各地探索建設無水港漸成集聚之勢,尤其在西南地區,雲南、貴州、四川和重慶均已有無水港運營或正在建設。無水港不僅方便了內陸腹地的物流運輸,更重要的是,它對所在地區構築開放型經濟和優化產業結構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 巴基斯坦首都為何從沿海遷到內陸印巴邊境?
    ,同時也為了首都的安全,往往會將首都由沿海遷到內陸腹地,典型的例子如巴西遷都巴西利亞和澳大利亞遷都坎培拉。儘管深處內陸,但附近的克什米爾是印巴爭議地帶,雙方經常發生衝突,並且距印度邊境僅100多公裡,直接處在了印度遠程火箭的射程內。
  • 這道門,讓這個內陸省份「玩轉」全球朋友圈 | 工地上的春天
    贛州國際陸港  地處內陸腹地的贛南革命老區是一片紅色熱土,2016年,全國首個革命老區內陸港口「贛州港」正式開通。今年,贛州港還將實現多口岸直通、多品種運營和多方式聯運,貨櫃吞吐量突破100萬標箱,成為全國最大的進境木材集散中心和現代臨港產業完備、港城融合發展的綜合性國際內陸港口。特別策劃《工地上的春天》今天推出第六集《這道門,讓這個內陸省份「玩轉」全球朋友圈》。  搶回被耽誤的工期
  • 王雨磊案和苟晶案從未「反轉」:追求普遍的結果正義
    今天抽個時間,專門來「交待」一下之前寫作涉及的一些爭議。主要講最近的王雨磊涉嫌「強姦」女生案,以及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苟晶案。當然,我平時還會發一下人格志微博,特別是通過人格志視頻號,來把及時信息觀點發出來。今天文章不繞了,直接上乾貨,開局一張圖。
  • 我國的乾濕地區劃分,從東南沿海到西北內陸,從溼潤區變到乾旱區
    東南季風所攜帶的水汽,從東南沿海往西北內陸逐漸深入,但是由於我國面積巨大,來自太平洋的水汽,也難以深入到我國的西北地區,我國的年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地區的超過1800毫米,一直遞減到西北地區年降水量不足25毫米。
  • 一沿海城市一內陸城市,青島和西安兩個城市哪個城市更「發達」?
    導語:一沿海城市一內陸城市,青島和西安兩個城市哪個城市更「發達」?1,青島作為品牌之都,青島多個品牌早早走出了國門,享譽世界。隨著近代航海業崛起後內陸地區經濟衰弱更加明顯,東部沿海經濟及貿易的不斷發展使人口和物資被磁吸過去,沒有人口作為基數,沒有人才作為創新動力內陸經濟肯定上不去。現代陸路貿易落後,臨近的中亞各國氣候惡劣人口稀少經濟落後,這樣一個氛圍很難給中國西部經濟上的助力,而且東南沿海的發展也掏空了內陸地區的人和錢,作為內陸城市的西安也很難倖免。
  • 苟晶案:我們該以什麼樣的途徑抵達正義?
    昨天,山東苟晶案調查結果出來了。首先要點讚一下山東官方回應熱點事件的態度和速度,這讓處於輿情風暴中心的山東加分不少。調查結果大家都考到了,怎麼說呢,有意料之中,也有意料之外的。意料之中的是,苟晶1997年被冒名上學是事實。意料之外的是,沒有連續兩次被頂替,1998年是苟晶自己上的學。
  • 湖北省地處我國中部,並不是沿海省份,為什麼經濟實力依然強勢?
    湖北省地處我國中部,並不是沿海省份,為什麼經濟實力依然強勢? 來源:好吃的好玩的 原標題:湖北省地處我國中部,並不是沿海省份
  • 山東沿海與江蘇沿海,為何地形地貌差別這麼大,原來這才是真相
    山東省和江蘇省是相鄰的省份,兩個省有很大的不同,最明顯的區別是海岸線,整個山東沿海地區丘陵多,江蘇沿海地區海灘多,山東沿海地形,山東沿海地區主要指山東半島,古代世紀,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連接在一起,這個地區由於火山噴發和地殼運動形成了很多山地。
  • 問答 |東南沿海略帶鹹味的海風和西北內陸狂風捲起的黃沙,你更喜歡哪?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我國的國土面積有960萬平方千米,位於亞歐大陸東部,我國從東南沿海到西北內陸,自然環境差異巨大,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自然地理風光。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東臨太平洋,地處我國的東部季風區,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形成了典型季風氣候,夏季盛行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降水豐富;而冬季盛行來自內陸的西北季風
  • 國內取名奇葩的內陸省,把湖取名為海,遊客以為它是沿海省份
    國內也有內陸省,給當地的觀光地起名字的時候被稱為「珍」,那是一個風光明媚的雲南,在雲南省的旅遊名勝中,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海」,很多遊客誤以為雲南省是沿海城市,實際上,當地人給自己的湖取名為海,但是這個湖太大了,就像海一樣寬廣,用「海」這個字來表達。
  • 為什麼山東經濟那麼強 有實力且低調才是魅力
    這個問題有很多人好奇,還有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山東經濟那麼強,卻沒什麼存在感?那是因為山東比較低調謙虛哦。   山東經濟實力排第幾 而據相關資料顯示,作為第三經濟大省的山東GDP總量可與印尼相提並論,而印尼的GDP排名位列全球前20。   從經濟增長的速度來看,21個省市區的GDP增速在2016年放緩,其中甘肅降幅最大,達到1.2個百分點,降為7.6%。生產總值排名前三,基數較大的廣東、江蘇、山東,2016年的GDP增速都放慢了至少0.5個百分點。
  • 山東地圖的輪廓像一隻飛翔的鷹,不僅僅象徵了山東,也象徵了中國
    當我凝視山東地圖時,越看越覺得山東地圖的輪廓像一隻振翅飛翔的鷹。因為喜愛山東這種鷹的形象和其中的象徵意義。山東這種振翅飛翔的形象,不僅僅象徵了山東,也象徵了今日中國。這一形象更加深了我「山東是中國的縮影"這句話的理解。
  • 福建與相鄰的沿海省份廣東和浙江相比,有什麼經濟的特點呢?
    其實福建的地理位置還算比較優越,九個地級市有六個沿海,而且最關鍵的是基本的山都具備深水港的建設條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現在也建設了以龍巖為模範的高鐵中樞,經濟發展雖然不及其他幾個沿海發達的省份,但卻可以與內陸湖北、湖南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