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3 16:5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郎擎宇 通訊員 張璟琨
穆桑澤職業技術學校全景(資料圖)
7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基加利,開始對盧安達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訪問前夕,習近平在盧安達《新時代報》發表題為《中盧友誼情比山高》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到「穆桑澤職業技術學校已成為盧安達北方省最大的職業技術培訓中心」。金華職業技術學院自2013年以來就已開始與盧安達在國際教育等方面開展積極合作,並於去年7月與穆桑澤職業技術學校合作成立了穆桑澤國際學院。
7月22日,《人民日報》刊發《非常珍惜與中國的友誼》一文,文中介紹了金職院與盧安達的合作成果。同日,浙江新聞客戶端刊發《習近平點讚的盧安達職校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5年前就開始對其援助》一文,詳細介紹了穆桑澤國際學院成立過程。
近年來,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大力發展海外高職教育,在中非合作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就此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對金職院黨委書記胡正明進行了專訪。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黨委書記 胡正明
浙江新聞:我們知道,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於去年7月正式在穆桑澤職業技術學校掛牌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穆桑澤國際學院。貴校是在什麼背景下開展與盧安達職教合作的?
胡正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非歷來是命運共同體。長期以來,中非始終風雨同舟、相互支持。中非友好歷久彌堅,永葆活力,根本原因就在於雙方始終堅持平等相待、真誠友好、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盧安達駐華大使查爾斯﹒卡勇加也提到過:「盧安達的願景是發展以技術為基礎和以科學為導向的經濟,因此,我們主要關注開發人力資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繼續與中國在教育領域合作。」
作為全國百所示範高職院校之一,浙江省高職重點建設校的我校理應勇立潮頭,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和「南南合作」外交戰略有所擔當,有所付出,有所作為。2013年以來,我校本著服務國家「南南合作」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宗旨,積極發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積極推進我校高等教育國際化工作。
早在「十二五」期間,我校就提出了「一體兩翼、三促四化「的教育國際化方略,即:」一體「是以高等教育國際化為主體;」兩翼「是以留學生教育工作和中外合作辦學為雙翼;」三促「是指促進管理者、教師和學生等教育國際化理念的提升,促進兩岸高職院校教育合作,促進國(境)外交流生交換生項目發展;」四化「是指教學理念國際化、部分專業課程國際化、人員流動國際化和人才培養國際化」。
邁入「十三五」,我校又提出了「三穩三增三新」、「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即:「三穩」是中外合作辦學穩質量、留學生學歷教育穩增長、師資出國境培訓穩長期,「三增」是指兩岸交流增亮點、海外交流生增項目、外教管理增文化,「三新「指建設新平臺、拓展新合作、辦好新學院。
2016年,胡正明與盧安達教育部有關負責人籤署合作備忘錄。
浙江新聞:請您簡要介紹下與盧方的合作歷程。
胡正明:事實上講,我校與盧安達政府的合作早在2013年9月就已開始。當時,盧安達時任教育部長文森特訪問我校,雙方籤署了合作備忘錄,決定從2014年開始實施五年合作計劃:盧安達每年向我校輸送留學生;我校派遣教師前往盧安達,推動當地高職教育發展。
2016年12月,我隨同金華市時任副市長林丹軍率領的金華市教育代表團訪問盧安達,與盧安達北省省長及穆桑澤職業技術學校校長等進行了會談,與盧安達教育部負責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的國務部長奧利維爾籤署了《幫助盧安達北省穆桑澤職業技術學校建設專業和管理學校的合作備忘錄》,提出最終建立盧安達海外分校,以其為起點,向中東非其它國家輻射,傳播中國先進的教育理念。這是我們學校高職教育「走出去」的目標,也是我們做高職教育的目標之一。
浙江新聞:貴校的教育合作項目從2013年開始到現在已經6個年頭了,是哪些因素促成項目順利有序高效進行呢?
胡正明:我們的教育合作項目能夠很好地堅持下來,與我們學校黨政班子定下來的實施策略和廣大教職工的嚴格貫徹執行是分不開的。我們認為,中外合作尤其是高職海外辦學一定是需要尋求政府的政策保障和企業的實踐與就業保障的,而學校作為類似「智庫」的存在,應專注於教育工作。
去年6月,盧安達人力資源發展部部長和穆桑澤職業技術學校校長專程訪問金職院,受到校長鍾依均一行的熱情接待。
一是我們始終與政府保持著良好的合作狀態:
2012年10月,盧安達青年領袖諾貝爾應我校分管外事工作副校長楊豔的邀請考察我校,拉開我校與盧安達政府教育合作的序幕;
2013年8月8日,楊豔副校長率團拜訪時任盧安達駐華大使恩加藍貝,並向其提出了職教合作事宜;
2013年9月25日,時任盧安達教育部長文森特訪問我校,與我校籤署職教合作備忘錄,內容涉及師資培訓和留學生培養;
2014年10月18日,現任盧安達駐華大使查爾斯和教育參贊盧文杰參加了學校高職辦學20周年校慶,並向新開館的校史館贈送了禮品,還看望了盧安達政府委託培養班的學生,大使表示期待和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在師資培訓、學生實習等方面展開進一步的交流和合作;
2015年11月24日,盧安達駐華大使查爾斯卡勇加一行再次蒞臨金華,時任金華市長暨軍民與之親切會見。會談中,暨軍民市長提出要加強與盧安達政府的合作。而中盧雙方也都非常珍惜這一政府平臺合作項目,希望能共同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服務並促進盧安達的經濟社會發展;
2017年7月,副校長楊豔帶團出訪盧安達,訪問期間,代表團在穆桑澤職業技術學校成功掛牌,並計劃於2020年前建成金職院穆桑澤國際學院。同時,新華社以《中國高校助力盧安達職業技術教育》為題進行了專題報導,盧安達國家電視臺、廣播電臺也進行了採訪報導,擴大了國際影響力。此外,代表團還拜訪了中國駐盧特命全權大使饒宏偉、大使館第一秘書張文平,了解並探討了中國對盧安達的援建情況及教育援助的實際要求。
2018年5月30日,首屆盧安達政府委託培養班32名學生順利畢業,將奔赴家鄉報效祖國,成為自己國家的棟梁之才。
二是我們與企業及第三方機構保持良好的合作狀態:
合作至今,我校在輸出智力與中國高職教育的同時,積極聯繫企業,尋找已經在盧方投資或是有計劃在盧方投資的相關企業,為我校「五位一體」的貫徹尋覓堅實的合作夥伴。
目前,我校已與金華愛司伯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恆華偉業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非洲媽媽聯合集團、江西漢騰汽車有限公司、上海容大教育、中教絲路等多家企業進行了洽談並達成不同程度的合作意向;與中非民間商會、浙江省服務貿易協會、金華市服務貿易協會等積極磋商洽談,申報了南南合作基金項目1項,金華市國際教育服務貿易重點建設項目2項等。
穆桑澤國際學院掛牌儀式。
浙江新聞:合作共進貴在踐行。請您簡要述說一下貴校與盧安達的教育合作具體是怎麼實施的?
胡正明:習近平總書記曾用四個字概括中國對非政策。他說,中國對待非洲朋友,講一個「真」字,開展對非合作,講一個「實」字,加強中非友好,講一個「親」字,解決合作中的問題,講一個「誠」字。作為中國高職教育的一份子,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選擇了職教領域的援非舉措,並一直用「真」「實」「親」「誠」踐行著中盧職教領域的教育合作。
2014年7月18日,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盧安達政府委託培養班正式開班,首批學生共有32名,其中,13名學習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12名學習通信網絡與設備專業,7名學習酒店管理專業。2016年初和今年4月,分別又有26名和20名盧安達政府委託培養班的學生來校留學。至此,我校共有盧安達政府委託培養班學生78名。
我們採取」1+3「培養模式,」1「指一年漢語言及中國文化教育,」3「指三年學歷培養,學制為4年。我們要求留學生在一年之內拿到HSK4級,以滿足專業學習的語言需求。待進入專業學習之後,以現代學徒制方式要求師帶生,同時安排英語較好的同學與留學生結對互助學習,並成立留學生漢語學習小組和技能學習小組以促進學習。學歷學習期間,我們還以課程教學、文化活動與文化體驗等方式積極推進中國文化的傳播,舉行留學生講述」一帶一路「故事、民俗村考察、博物館體驗中國文化、剪紙等民間技藝體驗、走進中國「新農村」、參觀文化博覽會、大學生經典誦讀競賽等等活動,增進留學生對金華、對中國、對中國民俗文化的了解,培養其對中國、對金華、對金職的感情。
留學生們學在金職,住在金華,樂在中國,已經與我們血脈相融!走到今天,他們也有著非常多的刻入骨髓的金華記憶!盧安達籍留學生學習刻苦,成績喜人。經過系列培養,有3名學生獲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氣與自動化大賽三等獎,2名學生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國際組二等獎。此外,他們還積極參加各類志願者活動及「夢行浙江」等活動,新華社、中新網、中國教育報、浙江新聞網等多家媒體爭相報導。
盧安達學生在學校農用機械實訓基地實踐。
浙江新聞:請您簡要說說貴校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願景。
胡正明:項目之所以成為好項目,是在於合作有貫徹、合作有持續,合作有深度。我們與穆桑澤職業技術學校的合作不僅僅是接收留學生的學歷教育,還包括了師資互派、海外師資培訓、參與盧方合作學校的管理等等工作。
我校圍繞這個項目在今年上半年就開展了相關一些活動:
今年3月,學校舉行了留學生實踐教育基地籤約暨穆桑澤國際學院實訓設備捐贈活動,我校正式籤約金華愛司伯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非洲媽媽聯合集團有限公司等兩家公司作為我校留學生實踐教育基地。此外,金華愛司伯機電科技有限公司還向我校穆桑澤國際學院捐贈了兩臺新型多功能直聯式二輪拖拉機用於實踐教學。2014級盧安達籍留學生更是第一時間要求成為愛司伯的實習生,希望能夠把這一項技術帶回國內並傳播給更多的盧安達人,助力盧安達農業發展。
今年4月,我校派出吳維昕和朱紅亮兩位老師前往盧安達穆桑澤職業技術學校。他們的任務是作為管理幹部籌建穆桑澤國際學院,具體內容包括招收留學生、開展技能培訓、開展盧安達及其周邊地區勞動力市場調研、推進校企合作共同促進高職教育發展等工作。
首屆盧安達政府委託培養班畢業生在金職院舉行簡單的婚禮,副校長楊豔代表全校專門送上祝福。
今年5月,我校國際教育學院與浙江省服務貿易協會共同申報了南南合作基金委項目,該項目的核心就是獲得南南合作基金用以推進穆桑澤國際學院建設。
今年6月,我校派遣的吳維昕和朱紅亮兩位老師完成了盧安達勞動力市場調研,《盧安達勞動力市場調研報告》(初稿)已經形成,目前正在進一步完善中。
今年6月底,我校接到了穆桑澤職業技術學校艾米力校長發來的幫助其培訓職業教育師資的函,我校鍾依均校長也代表學校回復,熱烈歡迎我們援助學校——穆桑澤職業技術學校派遣師資前來交流學習。目前正在積極辦理相關手續,我們合作學校的恩根多·克萊門特、艾拉多庫達·金波和莫加博·克萊門特等3位老師將於今年10月來到我校進行為期3個月的師資培訓學習。
總之,我校穆桑澤國際學院是2017年正式掛牌,但是工作以前已經在做,掛牌後更踏實地在做,今後我們還將實實在在地做。我想說,「踐行中國高職教育『走出去』,我們有自信,也一直在路上!我們的目標,當下是結合漢語和職業技術培訓,幫助盧方培養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以後是為盧安達及其周邊國家,乃至整個非洲和更多需要我們「金職模式」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幫助!我們也將繼續努力,爭取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南南合作』戰略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