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獻叢書》首本《上海故事》新書發布會舉行

2020-12-13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758日,《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獻叢書》首本《上海故事》新書發布會在上海新華書店靜安店隆重舉行。本書由上海通志館、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整理編譯,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出版。

 

201611月,由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發起,上海通志館和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合作承擔的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獻叢書工程正式啟動。《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獻叢書》主要收集、整理和翻譯曾在近代上海工作、生活的外國人撰寫的關於上海的出版物。

 

近代上海是中西文化高度交匯之地,既引進了大量的西方文化,也留下了海量的記載上海的外文文獻,包括近代在上海的外國人出版的數量可觀的與上海有關的報紙雜誌與書籍,如歷時一個世紀的《字林西報》等。這些近代上海的外國人,身為當時歷史的親歷、親見、親聞者,有的甚至是重大事件決策者,重大工程的設計者、建造者,或管理者,他們留下了大量的珍貴資料。當時來上海訪問、旅遊的外國人,不僅有羅素、蕭伯納、泰戈爾等世界文化名人,還有大量的普通人士,他們中的不少人留下了很多關於上海的觀感、遊記等。

 

這些外文文獻,是了解當時上海和舊日中國的豐富的第一手資料。不僅具有史料價值,而且也反映出這部分具有特殊中國生活經驗的西方人士對於上海的觀感,是另一種視角看近代上海和中國,使我們可以更全面、系統、深入地挖掘上海史志資料,復原上海歷史,重構上海城市記憶。因此,這些外文文獻是上海地方志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在上海地方志文獻中的獨特價值。整理、翻譯、出版這些外文文獻,可以進一步發揮上海在地方志文獻方面的獨特優勢,完善上海地方志的文獻基礎,推進地方志整理開發,以及為研究上海史、中國近代史、中外關係史提供重要參考。同時,對搜集、整理「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與上海的交往歷史,為今天「一帶一路」戰略提供歷史借鑑。

 

《上海故事》編譯出版標誌著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獻整理編譯出版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該書共收錄有六部上海開埠早期英文文獻,均為稀見且價值較高。

 

《上海故事》僅是《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獻叢書》的首部。根據叢書工程規劃,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上海通志館將與上海社科院歷史研究所進一步緊密合作,繼續廣泛搜集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外文檔案、報告、資料彙編以及遊記、日記、回憶錄等,系統地整理翻譯,並依照英、法、德、日文等不同語種分別編製成書。按照分階段、成熟一部出版一部的原則,計劃在5年內完成第一階段編譯工作,預計出版8—10部,第二部《上海租界及老城廂素描》已基本編譯完成,爭取儘快出版。《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獻叢書》工程的實施,將進一步凸顯上海地方志工作的特色和優勢,充分發揮地方志「存史、育人、資政」的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上海推進二輪修志任務 全力打響地方志文化...
    圖片說明:《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獻叢書》(近代)——《上海故事》《上海租界及老城廂素描》《環滬漫記》《中國假日行》  一、保護性開發利用  市區地方志機構認真履行存史功能,做好歷史文獻整理工作,形成文獻整理保護系列成果。  市級成果包括:(1)舊志系列,已出版《上海府縣舊志叢書》11卷36冊,《上海鄉鎮舊志叢書》15冊。(2)《民國上海市通志稿》系列,已出版第一冊。
  • 書展在即,上海新書發布會推薦百種精品圖書
    2019上海書展即將開始,剛剛,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張元濟講堂舉辦2019年(夏季)上海新書發布會,會上發布了100種上海精品圖書書目。圖說:《走進中國戰艦叢書》 官方圖近年來,隨著網絡傳播愈加發達,出版社與書店一般圖書信息對接已趨常態化,然而出版社的專業圖書信息發送並不是很通暢;實體書店賣場日益多元化,隨著文創、咖啡等加入,賣場有效陳列圖書面積減少,如何第一時間陳列新書、進行閱讀推廣活動、營造新書話題等,都是出版社、實體書店急需溝通、探討的問題。
  • 「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視頻  2020年6月18日10:00,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新聞發布會。歡迎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大國發展興盛,必然要求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實現軟實力和硬實力相得益彰。
  • 《魯迅著作初版精選集》新書發布會舉行
    魯迅著作初版精選集   10月19日《魯迅著作初版精選集》新書發布會在北京魯迅博物館舉行。發布會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北京魯迅博物館主辦,北京金哈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中央編譯出版社副社長邢豔琦在發言中介紹了這套叢書的源起和出版情況;魯迅博物館館長楊陽就本套叢書的稀缺情況做了介紹;著名藏書家謝其章評價:這套叢書更像是工藝品,有很好的收藏價值;著名作家解璽璋也在會上呼籲大家:從閱讀魯迅先生的著作開始了解魯迅!與會專家、學者對這套《魯迅著作初版精選集》的出版給與了高度評價。
  • 《自然趣玩屋》新書發布會舉行
    2017年1月14日,《自然趣玩屋》新書發布會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探索中心舉行。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袁彬,上海科技館副館長、上海自然博物館管委會主任姚強出席發布會並致辭,會議由本書主編、上海自然博物館管委會副主任、展教服務處處長顧潔燕主持。
  • 上海名字從何而來?為什麼要叫「上海」不叫「下海」
    今年上海書展期間,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將推出3個系列11本新書,包括上海舊志整理系列3本、上海地情普及系列5本、《上海灘》叢書系列3本,地情資源開發成果豐厚。上海老照片  在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中,《上海源》《蘇州河》《黃浦江》《老城廂》《古名鎮》是今年首推的5本。許多新上海人渴望了解上海,不僅想了解上海的今天和未來,還想了解上海的昨天。
  • 上海首發託育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叢書
    圖說:託育職業道德叢書 採訪對象供圖 上海市託育服務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叢書新書首發式暨託育機構管理人員培訓啟動儀式日前舉行。這套叢書由職業責任、職業規範、人文素養、心理健康和安全意識5本分冊構成,它的出版填補了國內託育服務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培訓教材的空白,有助於上海乃至全國託育服務人才隊伍的職業化與專業化水平的提升。 今年9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上海市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這是全國首個託育服務行動計劃。文件中特別提出要「加強培訓,完善隊伍。
  • 「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首發首次推出英文版《紅旗渠...
    6月18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新聞發布會,該省首部以河南文化元素為主題的中英文雙語套書——「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首批10個分卷已出版完成,包括《中醫》《漢字》《農業》《古都》《少林功夫》《太極拳》《「人工天河」紅旗渠》《焦裕祿》《絲綢之路》《
  • 2018上海書展活動預告(商務印書館)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120年紀念版)新書對談會8月15日  10:45—11:45西陽光篷活動區2009年起,我館陸續出版「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叢書收錄上自晚清下至1980年代末中國原創學術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地理學、心理學、科學史等眾多學科。
  • 《深夜樹洞:大學生與心理諮詢師的書信對話》新書發布會在上海書展...
    《深夜樹洞:大學生與心理諮詢師的書信對話》新書發布會在上海書展舉行 68封真實書信,以專業視角解答大學生們的心理困惑 來源:同濟大學出版社
  • 《哈爾濱猶太人檔案文獻彙編》新書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 2020年12月12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哈爾濱學院、黑龍江省檔案館協辦的《哈爾濱猶太人檔案文獻彙編》新書發布會在京召開。在中華大地上生活過的猶太人的資料保存方面,古代開封猶太人的史料已經完全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近現代歷史上上海猶太宗教公會檔案散失,唯有哈爾濱猶太宗教公會檔案留存在哈爾濱,而此檔案過去又從未對外開放,因此彌足珍貴。把猶太人在哈爾濱生活60餘年歷史進行系統整理,不僅對研究哈爾濱猶太人歷史至關重要,也是研究哈爾濱地方史一項不可或缺的內容。
  • 《桂學研究》叢書七卷本在南寧發布
    新書發布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武勇 通訊員 藍善康)2020年12月29日,廣西桂學研究會、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廣西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桂學研究院聯合主辦,灕江出版社有限公司協辦的廣西桂學研究會成立十周年座談會暨《桂學研究》叢書新書發布會在廣西南寧市舉行。
  • 2018上海書展:中國外文局首次「組團」亮相
    日至21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中國外文局(中國國際出版集團)首次組團參加上海書展,將攜5750餘種圖書參加上海書展,涉及20餘個語種,為在滬讀者帶去優質精品圖書。  精品圖書  此次書展是外文局第一次大規模以集團形象參加上海書展,展位300平方米,位於展覽中心主廳西側的陽光棚,展方組委會命名此館為「中國國際出版集團館」。
  • 2018上海書展|閉幕了,今年書展留下哪些亮點
    主題類圖書如:《讀懂新時代》、「讀懂中國」叢書、《鍾揚文選》、《鍾揚紀念文選》、《鍾揚小傳》、《淞滬抗戰史料叢書續編Ⅲ》等;人文社科類圖書如《宋書(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二十五史簡明讀本》全十五冊、五卷本《中國美學全史》、「寰宇文獻·西方博物學大系」、「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120年紀念版分科本等。
  • 外文出版社在上海書展舉辦兩場新書推介會
    本網訊(記者李婧璇)在今年的上海書展上,外文出版社共舉辦了兩場有分份量的新書推介會。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與新中國共同成長的中國外文局,將「講好中國故事」作為自己的使命與擔當,該書中英誦讀版的推出是我們對外傳播領域的一次創新性嘗試,廣大讀者可以用英語表達《論語》中的名言,向全世界傳播中國文化與文明。
  • 《荊楚名師系列叢書》又推新書
    9月6日,在湖北省外文書店舉行的《荊楚名師系列叢書》新書首發式上,武漢市解放中學教師吳又存說,自己要用一輩子上好一門課——思政課,努力當好學生的引路人。去年1月,由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主辦、湖北教育出版社承辦並發起組建,「荊楚名師」專家委員會和名師團隊在漢成立,旨在搭建合作交流平臺,更好地發揮教育專家、名師及優秀教研員在基礎教育中的示範作用。
  • 2020上海書展,上海文藝出版社有哪些新書
    首部全景展現上海抗疫的紀實文學《第一時間》、「回歸上海」的《收穫長篇專號2020春卷》《收穫長篇小說2020夏卷》、首次集結5本亮相的「讀城」系列、首次推出的「作家餐桌計劃」……在2020上海書展,上海文藝出版社將攜旗下品牌機構——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故事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上海咬文嚼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打造一場滿溢書香的文化盛宴。
  • 這場新書新詩新詞新曲發布會在崇明舉行,獻禮明年花博會
    這場新書新詩新詞新曲發布會在崇明舉行,獻禮明年花博會 2020年11月10日,上海崇明陳家鎮文化館,「頌瀛洲、迎花博——陳洪法新書新詩新詞新曲發布會」舉行。本文圖片均為主辦方提供詩賀盛會迎花博,歌贊瀛州頌家鄉。
  • 「中國語文教育研究叢書」新書發布暨研討會在渝舉行
    10月17日,「中國語文教育研究叢書」新書發布暨研討會在渝成功舉行。本次新書發布暨研討會由廣西教育出版社、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雜誌協辦。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顧振彪,山東師範大學教授、全國語文學習科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曹明海,語文報社副總編輯、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任彥鈞,揚州大學文學院講師、博士後鄭昀等叢書作者進行了新書發布會專題發言,並與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衛東、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王鵬偉、重慶市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王方鳴、海南省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吳益
  • 大型科普叢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 亮相上海書展
    ,上海九久讀書人攜手人民文學出版社,面向少兒讀者推出了一套大型科普叢書——「46億年的奇蹟:地球簡史」,並於書展首日,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心舉辦了新書首發分享會,就少年兒童的科學教育和科普閱讀等話題進行了一番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