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更重視好創意

2020-12-19 中國青年報

    大三學生孫國偉的創業計劃正式宣告失敗。他無奈地搖著頭,即使自己是北京科技大學創業者協會的會長,也與大多數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一樣,難逃「失敗」的命運,「大二時就組建了團隊,策劃書也寫出來了,連風投都找過了」。可是就在不久前,孫國偉的團隊「散了」,「如果能有創業成功人士或者專業人士的指導,結局也許會不一樣」。

    事實上,在他打退堂鼓以前,一名「見多識廣」的老師就曾預言——一個假期過後,那些原本激情澎湃的學生創業團隊會「死掉一大半」。

    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日前公布的《全國大學生創業調研報告》顯示,4551名受訪大學生中,有逾80%的受訪大學生對創業「有興趣」,接近半數的受訪者(49.1%)打算「自己創業」或「和朋友共同創業」。

    然而,僅有11.1%的人曾有參加過創業輔導或大賽的經歷。大多數人會像小孫一樣,在缺乏創業指導和專業培訓的情況下,放棄原有的創業打算。

    為什麼評委總說「太稚嫩了」

    李金濤是北京大學國際投資管理協會會長,他所在的協會經常組織一些在校大學生創業競賽、風投與創業大學生面對面之類的活動,把資金方、項目方請到一起互通有無。

    「你們的想法太稚嫩了。」這是他最常聽到的資金方和大賽評委對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的評價,「公關、市場調研那些最基本的技能還沒掌握,就想辦一個大公司?」評委的意思很明確——沒有參加過基本的培訓,你們還沒準備好。

    近年來,全國各地的一些學校已經開設了大學生創業培訓的相關課程,但同學們反映這些課程「有上頓沒下頓」、「缺乏實際指導」。「如果能有過來人做一對一或一對幾的指導,針對性更明確一些會更好。」李金濤身邊特別缺少成功創業的榜樣,他有很多在投行、金融機構工作的師兄師姐,卻鮮有創業成功的同學。

    有一次,他把北大西門一家餐館的小老闆請來給同學們講創業經驗,效果出奇地好,「就在我們身邊的、平凡的創業者,沒有什麼高新技術、高風險投資,但很實際」。

    調查顯示,「提供資金、項目雙選平臺」(58.3%)、「專業培訓」(49.7%)和「年輕創業者座談」(32%)是大學生們最希望獲得的3項創業相關服務。

    當被問及「希望創業指導課程的內容偏重於哪些方面」時,60.4%的受訪者需要「人際交流與溝通技巧」,43.7%的人看重「市場營銷」,另有40.1%的人希望「開展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創業實踐活動」,此外,「財務、稅收、法律」、「案例分析」、「工商管理」等方面的相關培訓也受到關注。

    大學生要不要上街賣雞蛋灌餅

    上大學那會兒,北京理工大學的劉墜露曾有一個比較「雷人」的創業計劃——在校門口支個攤,賣雞蛋灌餅。

    他專門為此做了一個多星期的調研。賣雞蛋灌餅的啟動資金不到1000元,開業後每月能掙三四千元,遠遠高出自己那時每月800元的生活費,「只要能自食其力,大學生怎麼就不能擺地攤?」但他的想法早早地就被母親扼殺在萌芽中。母親的理由很簡單:「大學生創業應該有點技術含量、有些創意,為什麼要去搶靠擺攤養家餬口的困難群體的飯碗?」劉墜露畢業後,創辦了自己的文化傳播公司。

    面對同學們遞交上來的海量的創業計劃書,中國農業大學成才創業會會長尤策稍稍有些失望——大多數創業計劃就是賣賣服裝、小商品、盒飯之類的,很少見到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好創意。

    中國青年報記者發現,大學生們對創業創意的好壞尤其關注,多數人認為有「好的創意」是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有創意的」創業項目才能讓一些大學生為之振奮,繼而將其付諸實踐。相比之下,早前媒體集中關注的「政府出臺創業政策」的相關話題,反而並未受到準備創業的大學生們的過多關注。

    調查顯示,資金、人脈關係、市場環境、社會閱歷被認為是影響創業最主要的客觀因素,僅有20.7%的受訪者關注政府出臺的鼓勵創業的政策。而在創業啟動資金的來源上,50%以上的受訪者把期待放在合作夥伴或者自己身上,僅有30%的受訪者寄希望於「申請官方創業基金」,不到20%的人選擇「風險投資」。

    在被問及「如何看待國家關於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時,有22.6%的受訪者表示「政策很好,但與我關係不大」,有2%的人「已經親身感受到了政策帶來的好處」。

    要生存,還是要創新

    8個月內「燒」了50萬元投資資金後,清華大學畢業生李明輝和他的創業團隊決定轉方向了。

    與其他有興趣創業的大學生相比,李明輝是幸運的,他有幾個能夠提供長期幫助和輔導的創業導師,有一個可行性很強的、有創意的創業計劃,還有願意提供創業啟動資金的投資者。按道理,他的創業之路應該一路順暢才是。

    實際情況是,即便具備了上述所有令人稱羨的創業資源,他還是會面臨「要創新,還是要生存」的矛盾抉擇。

    在移動電子商務開發研究領域「燒」完50萬元投資後,李明輝把創業方向從較前衛、較有創意的移動電子商務領域轉到了更為基礎的領域——網際網路網站建設,投資僅10萬元。原本持有的對創業的各種想法和計劃被徹底推翻,幾年後,他以一名創業「過來者」的身份告誡「後來者」,「創業一定要先生存下去再說」。

    他的公司在基礎網站建設領域得到一定積累後,兩年前又開始移動辦公領域的技術研究,現在每年的營業額約數百萬元,「創業首先要有合適的項目,不一定要多麼有創意、多麼創新,但一定要確保能生存下去。其次才是人脈關係和執行團隊等問題。」

    調查中,「市場意識」、「創新精神」、「責任感」和「合作意識」被認為是影響大學生創業最主要的幾項主觀因素。

    「一個創意好不好,最關鍵是看其有沒有傾聽市場的需求。」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教授、數字媒體研究所所長高文指出,大學生在決定創業之前,最需要考慮的不是「怎麼做」,而是「做了以後,有多少人會要」。他認為,多數本科生前3年學的是基礎課程,有創意的好點子一般要在進入研究階段的第四年甚至研究生階段才會產生,他覺得創業的最佳時機是碩士在讀階段,「跟著導師做些項目,在實踐的過程中或許會產生一些好的點子。」

相關焦點

  • 大學生創意創業項目大賽決戰鹽城 好落地,才是真的好創意
    曾有報導說一個大學生400字的簡歷寫了24個錯別字,那麼現場的您,能否順利讀寫這些生僻字?」11月30日,在鹽城師範學院,2017年大學生創意創業項目大賽決賽現場,當來自福州大學的大四學生吳躍在路演屏幕上打出這些字詞時,現場發出一片噓唏聲。不僅生僻字,現代人習慣了電腦,提筆忘字。
  • 北京市大學生創業設計競賽 大學生創業,聚焦創意和可行性
    把孩子的塗鴉變為實體作品;通過一副眼鏡帶你置身旅遊勝地;廢棄品DIY親子體驗館;自動列印草坪圖案的草坪機……在北京市大學生創業設計競賽上,這些學生的創業項目得到了在場評委的一致好評。大學生創業的創意和可行性成為評委的關注點。
  • 昆明醫科大學2021年大學生創新創業創意大賽,你準備好了嗎?
    ,昆明醫科大學將組織2021年大學生創新創業創意大賽。2021年「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網際網路+」主賽道按照項目特點分為現代農業類、製造業類、信息技術服務類、文化創意服務類、社會服務類等。「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分為公益組、商業組。2021年大學生創意大賽:分為書畫攝影作品、文化創意設計作品、數字文化產品等三類。
  • 上海大學生創意、創新、創業高峰論壇在滬舉行
    搜狐財經訊(羅為加)9月7日,圍繞「社會創新視野下的文創+網際網路」這一主題,2016上海大學生創意、創新、創業高峰論壇在滬舉行。線上藝術品交易平臺藝券網同期舉行上線儀式,全力支持上海大學生「創意創新創業」,並以網際網路+文創模式,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一體化服務。
  • 我校在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總...
    西工大新聞網9月1日電(桑環宇 張東巖)由教育部主管、全國電子商務創新產教聯盟主辦、河南科技大學承辦的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全國總決賽於8月20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總決賽開幕式現場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是我國影響力最大的高水平電子商務類學科競賽
  • 超有創意的大學生創業,超乎你的想像!
    大學生創業的熱度不用多說,每年都會有著各種針對大學生創業的新聞報導,今天就給大家聊聊在網上看到過比較有創意的大學生創業項目。一、校園技能班看了小標題會不會有點小朋友的問號?利用網絡去組建有才藝培訓、表演的渠道,再和同學談好分成,就這樣默默的當中間商,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渠道變多,讓更多的同學參與,自己賺的錢也多了。
  • 比創新賽創意共創業!鄭州航院承辦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三創賽...
    7月25日,由全國電子商務創新產教聯盟主辦,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承辦,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商學院、創新創業中心協辦的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河南賽區選拔賽開幕式在河南省大學生就業創業綜合服務基地成功開幕。
  • 創意手工DIY丨大學生自主創業,正!當!時
    在此背景下,鼓勵大學生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成為新時代各高校的重要舉措。但大學生剛剛步入社會,由於各方面經驗不足,很容易導致以下問題:一、大學生創業劣勢01 市場經驗不足市場經驗不足,一直都是大學生創業的劣勢。
  • 大學生創業的優勢
    隨著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邁向「大眾教育」,現在各大高校的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也是日益嚴峻,每年的畢業生數量遠遠超過了崗位的空缺,大學生創業也是今後發展的趨勢那大學生創業有什麼優勢呢?創新優勢大學生在這個20出頭的年紀 ,有著比較強的領悟力和學習力,善於接受新鮮事物,思路更加活躍,創意也更加的新穎,能將學到的知識很快轉化成行動力。知識優勢大學生也是比較具有高層次的知識,是知識、智力、活力相對來說比較密集的群體,享受了專業領域內所學、所需要提升的知識,更具有領域的專業能力。
  • 創意,創新,創業!
    創新引領未來創業成就夢想12月19日我校第二十三屆「航空工業南京機電」大學生「創意·創新·創業」文化節中我校榮獲4金1銀2銅金獎數位列全國第五自大賽設杯以來連續四屆捧得「優勝杯」續寫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賽場上的「南航現象」
  • 大學生想創業有什麼好的項目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聊一下大學生創業的這個問題。其實作為一名大學生,如果你能想著去創業去賺錢,這首先就說明你是一個比較有上進心的人。因為現在的大學。一般人都是怎麼過的?一般都是打打遊戲。或者說是交交朋友。就這樣荒廢的過去了,當然也有一些專注於學業的。
  •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在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總決賽中獲一等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樹華 通訊員 梁斌8月22日,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總決賽在河南科技大學落下帷幕。商丘職業技術學院選派孫參運、王小平老師指導,經貿系學生王碩、殷路輝、田可為等組成的「騎兵電商」團隊,以河南省省賽總季軍的優異成績,殺入全國總決賽。經過激烈角逐,學校參賽的「速賣通運費模板助手」項目最終斬獲全國總決賽一等獎。
  • 拼創意展風採!2019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
    決賽現場 新媒體工作室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6日14時56分訊(楊川)6月5日下午2時,2019年重慶工商職業學院「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學院(華巖校區)創意九龍眾創空間舉行。
  • 總理點讚海南大學生創新創業 海南創客創意逐個看
    我省大學生創新創業之舉獲總理點讚  「創客」們有哪些創意一起開開眼  在老師和同學眼中,曾南春是一名具有實幹精神的大學生,他勇於創新敢於創業,並帶動身邊一群人走上了一條不同尋常的徵程。  曾南春說,他趕上了好的時機,成為海南大學創新院首批學員。在大二上學期,他成功研發出保溼便節花盆,並於2009年4月成功申請獲得了國家專利。他參加過第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先後獲得省級一等獎和全國銀獎等多個獎項。
  • 大學生創業好的項目有哪些,大學生創業項目推薦
    在國家的政策的鼓勵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了自己創業,很多大學生在畢業時都不是一心想著去找工作上班,而更多的大學生內心都有自己的想法,那麼在如今社會的創業浪潮中,有哪些項目比較適合大學生創業呢?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種比較適合大學生創業的項目。
  • 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海南選拔賽
    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海南賽區選拔賽(中級賽、高級賽)於7月19日在海南大學舉行。 上午7月19號8時,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海南賽區選拔賽下午18時,進行了發獎儀式和閉幕式,至此,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
  • ...九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校園賽的通知
    為了積極備戰全國及山東省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決定舉辦第九屆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校園賽,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一、大賽簡介根據教育部、財政部(教高函[2010]13號)文件精神,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以下簡稱三創賽)是激發大學生興趣與潛能,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創意思維、創業能力以及團隊協同實戰精神的學科性競賽
  • 徐工電商受邀出席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大賽
    6月16日,在中國礦業大學南湖校區圖書館報告廳舉行了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江蘇賽區選拔賽暨第二屆江蘇省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大賽開幕式,徐工電商公司受邀出席並致辭。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江蘇賽區開幕式全國"三創賽"江蘇賽區選拔賽由教育部主管、江蘇省教育廳指導、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商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
  • 【三創賽】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
    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參賽隊報名時間:2020年10月15日-2021年1月31日根據教育部、財政部(教高函[2010]13號)文件精神,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以下簡稱「三創賽」)是激發大學生興趣與潛能
  • ...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4月20日晚7點,「未遲數字杯」第八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選拔賽於經管學院MBA樓A0305盛大舉行。本次大賽響應教育部、財政部文件的精神,旨在激發大學生興趣與潛能,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創意思維、創業能力以及團隊協同實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