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落下帷幕,很多學生走出考場的時候,一掃昨日數學「考砸」的陰霾,有說有笑,紛紛找老師報喜。下面,筆者結合今年的最新高考題目,為廣大師生分析未來高考的命題趨勢及備考策略。
閱讀方面,以全國I卷為例,文章選材新穎時尚,難易分布合理,內容積極向上,充滿人文關懷和科技感。四篇文章分別考察了暑假招工啟示(應用文)、老師鼓勵小男孩登臺演講(記敘文)、人工智慧鍵盤(說明文)、旅遊開發與環境保護(社科文)等話題。每篇文章都有比較明確的主題,如果考前專門進行過「抓主題」的訓練,四篇文章並不難看懂。雖然個別文章較長,但如果考生懂得如何在文章中識別有效信息、避免無效信息和幹擾信息,也能很快找到答案。筆者曾說,閱讀的命題趨勢是「新」,記敘文考新故事、說明文考新東西、議論文考新觀點、應用文考新形式。只有學會理解新信息,才算真正掌握閱讀能力。
完型填空方面,一卷考到了非洲吉力馬札羅山的汙染問題,二卷考察了主人公和一條流浪狗之間的感人故事。儘管文章略有難度,但是每道題目都符合典型的命題規律,包括局部話題一致、轉折關係、復現關係、主謂動賓搭配等。這就告訴我們,完型填空的命題趨勢依然是「合理」——進一步減少模稜兩可,更多在字裡行間設計線索。相比閱讀理解,其實完型填空才真正考察了學生的精讀能力。想要20道題目全做對,整篇文章一字一句都不能丟掉。因此,完型填空才是高分學員必爭的高地。
語法填空和短文改錯方面,今年的考點相當中規中矩。繼續以「實用」為趨勢,語法學家稍有爭議的東西一律不考,英美百姓日常使用的東西紛紛現身。事實上,無論是語法填空還是短文改錯,都有固定的「考點」。高考為了保證「知識覆蓋面」,每個語法考點最多考1~2個,所以你永遠不會看見一篇語法填空考了滿篇的定語從句,也不會看到一篇短文改錯通篇只考非謂語動詞。高考語法的考點,16字就概括完了,那就是:「名動形副、介連冠代、並列邏輯、固定搭配。」每個考點背後有哪些分支、哪些變形,都是固定的。比如,經常有學生抱怨短文改錯看不出錯在哪裡,其實只要先改完一遍之後,默念16字口訣,看看還有哪個考點沒出現,然後只要盯住未改出錯誤的句子、刻意找這幾個考點就行了。筆者學生裡常有一節課把短文改錯從只能改出三四個提高到輕鬆改出八九個的,靠的就是這套方法。
英語作文是很多老師和同學關注的題型,同時也是最容易準備的題型。在今年的高考中,全國一卷考察了申請信,全國二卷考察了告知信,全國三卷考察了邀請信,都屬於高考常見的命題形式。全國卷英語作文在過去十年間,除兩次特殊情況外,考的全是書信。(兩次特殊情況,一次考了提綱作文,一次考了通知,前者像極了告知信,後者像極了邀請信,只要去掉書信開頭結尾的特殊格式就行了。)而所考書信無非申請、建議、感謝、道歉、告知、邀請、求助、諮詢、祝賀、投訴十種。只要把這十種書信的套路套話造好、背好,到考場上自然能夠腹有詩書、胸有成竹。
筆者常說,真正專業的應試備考,應該跳出題海、著眼於題目背後的方法和考點,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千變萬化的棋盤上有著不朽的規律,瞬息萬狀的球場上有著永恆的套路,雲譎波詭的遊戲中有著固定的招數。同樣,看似變化多端的高考題目背後,也有不變的玩法!從這個意義上講,高考和玩遊戲是一樣的,普通同學一頭扎進題海就出不來,而高手早就看完遊戲攻略、瞭然一切玄機。所以,多做題只是「苦行」,越行越苦;學規律才是「靈修」,越修越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