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紅的"24小時健身房"網友不看好 呼籲健身房"早開門"

2020-12-15 東方網

  原標題:深夜健身可能為健康減分

  據《勞動報》報導:由於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鍛鍊時間少,現在,很多都市年輕人的身體都處於亞健康的狀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意識到這一點,紛紛加入「夜練」隊伍,隨著24小時健身房開設,一股「深夜健身熱潮」在上海漸漸掀起。

  那麼,深夜健身真的有利於身體健康嗎?24小時健身房真的適合每一個人嗎?深夜健身,究竟是對身體加分還是減分?帶著種種疑問,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違反自然規律是養生大忌

  姬中平是某藥店的坐診中醫,畢業於中醫藥大學中醫內科專業,有多年中醫坐診經驗。他告訴勞動報記者:「夜晚,尤其是深夜,是各臟器休息的時間,這個時間健身,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對於一些都市上班族,特別是一些加班族來說,更需要多休息,保證睡眠。

  中醫講究時辰和經絡,認為不同時辰對應不同的經絡。在「十二時辰養生理論」中,23時到凌晨1時是子時,子時膽經最旺。凌晨1時到3時,是丑時,丑時對應肝經,是肝修復的最佳時間。

  「這個時間段應該進入深度睡眠,讓肝膽排毒。如果這個時間不睡,甚至劇烈運動,會消耗膽氣,嚴重的會出現怯症,也就是我們說的抑鬱症。」

  姬中平表示,現在年輕人普遍存在著熬夜晚睡的情況,這其實是健康養生大忌,中醫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健康無小事,人還是應該適應自然規律,並且遵守自然規律。」

  另外,科學飲食也非常重要。健身時,會消耗體內大量的水分、糖分等,尤其是劇烈運動後,人體乳酸會升高。姬中平建議,健身後可以選擇補充一些升糖指數低的水果、蔬菜、豆製品等,如黃瓜、番茄、蘋果、柚子,這些食品可以中和運動後體內釋放出的酸性,消除疲勞。

  很疲憊的情況下不能健身

  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的劉欣主任表示,現在國內外的研究,並沒有明確的科學依據證明夜晚健身是完全有害的、不可為的,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建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對於從事IT、網際網路行業的人來說,加班可能是常有的事。他們長時間處於晚睡晚起的狀態,對於這類相對比較規律的加班族,深夜健身也未嘗不可。」劉欣表示。

  當然,每個人體質不同,生活規律也不一樣。劉欣告訴勞動報記者,我們現在強調的體育鍛鍊,很重要的目的是對抗一些疾病的威脅。多數人健身,還是為了健康,而不是像運動員一樣,為了提高成績,「什麼時候運動、練什麼、怎麼練,都應該講點科學。要多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注意強度、方法和運動量。」

  健身房作為盈利機構,其全天候開放,必然面臨著運行成本的問題。夜間安全保障是所有24小時健身房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對此,劉欣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是否有完善的管理體制?深夜時間,健身房人員配置會不會減少?是否有足夠的人能提供足夠的服務保障?包括深夜健身後回家時的安全問題,這些可能都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除了24小時健身房外,如今,夜跑、夜騎也越來越流行。「深夜健身,是針對某些特殊人群。如果下班之後已經非常疲憊,還要像完成任務似的再去健身,就沒有必要了。」劉欣表示,24小時健身房開放本身,是為了給更多人跨進健身房創造條件,「但不是鼓勵每個人都要深夜健身,還是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而定。」

  對於突然走紅的「24小時健身房」,大部分網友在歡迎的同時,普遍對安全問題比較擔憂。有網友表示,凌晨時分並不是很安全,建議有更多健身房早點開門,為更多人健身提供方便。

  隱患大,優勢小?

  網友對於24小時健身房不看好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安全」二字。在無工作人員、無教練指導,甚至無其他顧客的情況下,一旦發生運動傷害或意外時,可能會因無人施救造成人身安全隱患。

  同時,不少網友提出擔憂,許多店內往往只有一道門禁,深夜安保工作的薄弱,可能也會使獨自前往鍛鍊的顧客對環境安全產生疑慮。網友「二哈」表示:「大半夜的多不安全,萬一被槓鈴砸死算誰的?萬一槓鈴被扛走算誰的?」

  在深夜或凌晨健身,是否真的有利於身體健康,也成了網友們熱議的焦點。一位名叫「捏住鼻子」的網友表示,這可能還與中國的傳統習慣有關,畢竟「熬夜鍛鍊和早睡養生的理念有點衝突」。

  網友「賈海濤」也發出了自己疑惑:「健身是為了身體健康,晚上就是要休息睡覺的,捨棄睡覺而去健身,我覺得南轅北轍。」甚至還有網友激烈直言:「凌晨健身容易猝死」。

  英國《每日郵報》的24小時健身房報導中,列舉了英國本土健身房的例子,他們設置了緊急按鈕,用戶隨時可以按下按鈕來通知值班工作人員,避免了因為值班人員少、通知不及時而可能釀成的悲劇。

  成本高,需求少?

  網友「大頭幫主」表示,自己於2015年起在廣州創辦了某品牌健身房,主打社區24-7運營概念。他表示,24小時健身房「看似簡單,實則其技術門檻,遠高於傳統商業健身模式,隱形研發成本和運營測試成本高昂」,而「國外的成熟經驗並不能簡單套用在中國國情中,在巨大的經營與生存壓力下,暫時還處在摸索階段。」

  對於網友「需求太小、不適於本土化」的討論,「大頭幫主」提出的解決辦法則是「精簡」:「這種精簡,絕對不是指你要選哪些器材,提供哪些操課,要聘用幾名教練,要不要配發毛巾和飲用水;而是從項目的根源性環節就要開始,從選址、採購,直到運營,全方位地檢討。」

  24小時健身模式之所以能逐漸走進大眾視野,自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市場需求。只是,在0時到6時只有零星人士健身的情況下,如何更準確、更貼心地得到消費者青睞?

  網名為「ConnieConnie」的白領,一席話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不要求24小時,為啥不能早上6點開門,健身完洗個澡就能去上班,還不用在馬路上奔跑吸尾氣,多好多好!」

相關焦點

  • 古德菲力健身24小時不打烊的健身房,開啟夜間生活新方式
    中國未來的健身市場仍然是千億級的,「輕健身」模式越來越受歡迎,24小時自助健身房的出現,滿足了這種消費需求,也代表了一種新的趨勢。古德菲力健身在深圳開設了兩家24小時健身房。古德菲力健身24小時健身房董事長張春山接受央視CCTV2採訪時表示:「古德菲力健身為全民健康運動竭盡全力,全方位滿足上班族的「夜健康」需求,打造高品質運動空間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體驗,未來還將開設更多24小時健身體驗店。」對相當一部分上班族來說,合適的健身時間更有吸引力。而24小時不間斷的營業時間使其成為不少上班族選擇的理由。
  • 成都共享健身房來了:全程自助按次消費 24小時營業
    ●網際網路+健身房●支付靈活●價格優惠●24小時營業  王林 本報記者 寇敏芳  近日,成都市民李鑫友來到家門口的共享健身房,打開手機APP,掃碼,開門。這個名為「趣跑吧」的共享健身房開在社區裡,掃碼就能鍛鍊。  在成都,這樣的共享健身房已有近百家。
  • 能24小時掃碼健身,無人值守的共享健身房如何打造?
    假如樓下有一個能24小時掃碼健身且無人打擾的自助健身房,你會進去體驗一下嗎?近些年來,24小時自助健身、按分鐘計費、線上自助購買年卡、月卡等這種24小共享健身房在全國各地大中小城市興起。王先生說:「24H都能掃碼健身,非常的適合我們這些適合這些時間不固定的健身愛好者。」按小時或是按次計費,相對於傳統健身房來說,隨時隨地想健身就可以去健身,不用擔憂,非要辦張年卡才可以進入健身房。隨著共享健身房系統的不斷完善,用戶在手機上就可以輕鬆實現店內的各種消費。
  • 日本人不愛運動,24小時健身房卻受歡迎,中國遊客:會圈錢跑路嗎
    在幾天的行程中,我發現日本的24小時健身房很多,但傳統健身房幾乎是沒碰到。作為一個不愛運動的國家,除了街頭巷尾的24小時健身房,日本的很多公園裡經常能看到不少人在跑步。就以大阪為例,如果你去大阪城公園溜達一圈,你會在這裡發現許多跑步的日本人,就連跳廣場舞的都有。
  • 24小時智能健身房興起 注意安全問題
    體驗:無人化管理+24小時營業近日,記者來到海珠區潤田雅苑,這裡新開了一家24小時智能健身房。相較於傳統健身房,這裡面積較小,器械數量較少且沒有衛生間和淋浴間,但配備有基本的跑步機、橢圓機、史密斯機、小飛鳥綜合機、槓鈴等。該門店設有智能門禁,需提前下單後方可進入。
  • 平涼市中心城區健身房陸續開門
    原標題:我市中心城區健身房陸續開門 跑步機至少要隔一臺才能用 記者 楊曼藝 進入3月後,不少行業都進入了「復工」模式。不扎堆,遠距離。也是各行業復工時的常態。近日,記者了解到,我市中心城區健身房陸續開門營業。
  • 智能健身房,是潮流還是噱頭?
    三月不減肥,四月徒傷悲。隨著穿短褲、露美腿的夏日漸漸逼近,不少人開始四處尋覓健身班報名。不過,現代快報記者發現,如今南京的街頭、寫字樓,出現了不少24小時智能健身房,運用了人臉識別、智能手環等技術,確實讓人眼前一亮。智能健身房報名的人多麼?專家對於這類健身房的前景怎麼看?
  • 杭州24小時健身房火了
    24小時餐廳、24小時便利店、24小時書店……從三四年前開始,杭州出現了24小時營業的健身房。就在前不久,樂刻運動發布了一組杭州人的健身大數據,讓記者驚訝的是,在其龐大的會員人群中,竟有十分之一的人選擇在深夜健身。
  • 全球連鎖健身房24 Hour Fitness正考慮破產可能性
    24 Hour Fitness正背負沉重的資產負擔。作者/晟傑編輯/GymSquare編輯部在疫情重創下,全球大型連鎖健身房24 Hour Fitness,正在考慮申請破產可能性。事實上,早在去年IHRSA發布的2018年全球健身房排行榜中,24 Hour Fitness就分別以442家的門店數量,和近350萬人的會員數兩項上,位列第四和第二名。但是,更多的門店數量也就意味著,疫情停擺期間,對支出的壓力更大。
  • 探訪滬上24小時健身房 深更半夜有人來這裡出出汗
    他告訴記者,自己雖然工作不規律但還是會堅持每天鍛鍊一個小時,「以前沒有24小時健身房時,會在小區裡跑跑步,然後在房間裡練練啞鈴,現在能在健身房鍛鍊感覺更有氛圍。」與傳統健身房有著明顯區別,24小時健身房更多地與「網際網路+」、「自助」、「共享」等概念聯繫在一起。記者體驗後發現,通過微信公眾號購買了會員卡之後,馬上就可以開卡使用。
  • 「24小時健身房」進駐杭州購物中心 可自助管理
    即便是更注重實際效益的健身房,也可以玩得很炫酷。有一家倡導「微健身」概念的健身館,眼下正陸續進駐杭州各大購物中心,城西銀泰城、水晶城、運河上街城市奧萊……在這裡,不辦健身卡,不設收銀臺,一部手機就可搞定選課和預約,還實行24小時自助管理。
  • 24小時開放,可網絡預約教練……廣州這樣的健身房越來越多
    夏天到了,去健身房裡減肥塑形的市民也越來越多。記者走訪發現,24小時智能健身房正在廣州興起。根據訂單,一人一次1小時、1.5小時、2小時健身時長的費用分別在9.8元、14.93元和26.83元。下單成功後,向智能門禁掃訂單二維碼,即可進入健身房開始運動。「這是一個以健身房為載體、真正24小時的共享空間,」該健身房創始人鍾潛告訴記者,智能健身房是通過智能系統來做到無人化管理,通過網際網路方式把教練、客戶和場地做連接。
  • 24小時智能健身房賣點何在:支付靈活 價格優惠
    60%的健身俱樂部存在不同程度虧損  24小時智能健身房賣點何在  第二看臺  實習記者 崔 爽  近日,央視新聞報導了「健身房倒閉潮」,稱「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地區三個月以來有超過20家健身房倒閉,國內60%的健身俱樂部存在不同程度的虧損問題」。
  • 24小時智能健身房現身重慶 採用按分鐘收費行動支付
    採用全時段營業按分鐘收費行動支付模式 智能健身房24小時健走下去  重慶商報-上遊財經記者 談書  重慶商報訊 1月6日晚上9點半,健身愛好者吳先生和妻子拿著健身包走進時代天街的一家健身房,他掏出手機掃了掃門口的二維碼,識別之後進場。
  • 開業後的健身房
    在歷下區和平路上,一家健身房的門頭也亮起了燈。工作人員說,3天前他們就開門了。受疫情影響,各家健身房的開業時間相應推遲。不過,幾日前還是處於閉店期的健身房,近日有的已經恢復營業,開門納客。文/圖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 施娟「終於開業了」記者來到這家健身房,在門外便能聽到動感音樂。「你好,是過來健身的嗎?請做個登記,量下體溫。」
  • 24小時智能健身房什麼體驗,你試過嗎?
    夏天到了,天氣的緣故人們很熱還不願意吃飯。不少人覺得夏天新陳代謝快,想趁著夏天減減肥塑性一下。於是健身房成為了首選,現在人們的生活也是好了,去健身房也不是一件不能支付的事情了,況且現在健身房形式也變化了,智能健身房你聽說過嗎?
  • 24小時健身房蘇州開出多家門店 深夜健身爆發驚人消費力
    記者 張健攝本報記者 張黎麗 凌欣煒眼下,夜經濟已成為蘇城街巷熱議的名詞,城市的夜,正變得越來越長,也越來越精彩,主打全時段、智能化、高性價比的24小時健身房再次進入大家的視線。2017年底,蘇州開出了首家24小時營業的健身房。
  • 智能健身房究竟是什麼?
    1.智能健身房主打無人概念智能健身房很多公司理解為無人概念,市面上流行一些「無人值守」的健身房/健身倉,主要特色是掃碼開門進入自主健身,裡面沒有工作人員值守,無人化健身房將是未來健身行業的一種趨勢,但這並不是絕對的。
  • 24小時連鎖健身房Anytime Fitness出售亞洲業務
    北京商報訊(記者 藍朝暉)5月27日,有消息稱,全球24小時連鎖健身房Anytime Fitness亞洲業務已被亞洲財團Inspire Brands Asia(IBA)收購,領投方為Exacta Capital Partners,共同投資方為Aura Group。
  • 荷蘭阿姆斯特丹:健身房開門,工作人員認真貼標記線提示社交距離
    當地時間2020年6月30日,荷蘭阿姆斯特丹,當地一家健身房開門,工作人員現場張貼大量標示提示健身愛好者保持1.5米的「社交距離」。6月30日,荷蘭阿姆斯特丹,當地一家健身房開門,工作人員現場張貼大量標示提示健身愛好者保持1.5米的「社交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