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奇心害死貓。真相有些時候會讓我們無法接受,但依舊渴望真相。
戴維,親子鑑定師。從戴維口中得知,在他11年的親子鑑定生涯裡,經手的案子超過一萬八千多起,其中平均每四個案例中就有一個不是親生的,會對平均四千五百個家庭造成糾紛。作為鑑定師,將結果如實告示家屬是最基本的,但是後果卻是每個鑑定師最為難的。
中國人是講究血緣關係的,古代的滴血認親,雖然是閒扯的毫無依據的親子鑑定,和三國時期的滴骨認親,所以,自古以來,中國人就特別在意血脈這件事。現在社會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大家也知道古人的滴血認親不科學,開始了DNA鑑定。這樣的技術發展,在一定的條件下沒辦法去很好的評定它的好壞。試想,當一名男子拿到鑑定書的那一刻,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心情可想而知;如果是自己的,這樣懷疑妻子,恐怕內心還是會有一絲愧疚。但是,對於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找回自己的親生孩子來說,卻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事情的本身就具有兩面性。
網絡上有很多調侃這種事件的例子。比如:一天兩個老人閒聊著,談到自己的孫子起了爭執,其中一個老人說,我起碼能保證,孫子是我女兒親生的,你的兒子能保證你的孫子是親生的嗎?雖然是個笑話,讓人看完,不免泛起一些笑意。雖然是個小段子,但是我們也看到了親子鑑定在某種意義上的重要性。所以一般去做親子鑑定大多數是男子,畢竟普遍群眾是很注重血緣、倫理關係的,至於鑑定結果出來之後會怎樣影響一個家庭的發展,這都是後話了。
但是在有些地區,大家並不是很關注這件事。在雲南少數民族現在仍是處在一個母系氏族的社會環境,仍然保留著走婚的傳統,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由自己的母親撫養長大。雖然這些年這樣的傳統正在慢慢地改善,也逐步向一夫一妻制發展,但是依然存在。
愛情、婚姻是我們一生中終將面對的事,而忠誠也是一個重要的宣言,就親子鑑定本身是無可厚非的,而結果牽扯出來的就不再是那麼簡單了。誰都希望了解真相,但是結果呢?所以你認為親子鑑定有沒有必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