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晚報訊(記者 黃欣雨 實習生 李柳楊 通訊員 李茂春)株洲市今年被確定為湖南省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首批試點區域。12月21日上午,株洲市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動員會議召開,這標誌著株洲文化與旅遊資源普查工作正式啟動。
我市成為全省兩個普查試點之一
為科學推進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工作,今年省文旅廳採取試點先行、有序推廣的辦法,確定了株洲市、湘西自治州2個市州為普查試點。
資源普查,是文旅融合的現實基礎。此次普查分為文化資源和旅遊資源兩大部分,文化資源包括地方戲曲劇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物(不可移動文物、可移動文物)、公共文化資源4大類;旅遊資源包括地文景觀、水域景觀、生物景觀、天象與氣候景觀、建築與設施、歷史遺蹟、旅遊購物(文創產品)、人文活動、紅色旅遊9大類。
普查成果將於明年7月發布
此次普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株洲市專門成立由16個部門及10個縣市區組成的普查工作領導小組。普查工作共分為六個階段,將於2021年7月,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對外發布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試點成果並同步實現成果對外開放共享。
據了解,普查範圍主要包括株洲市行政範圍全域11262平方公裡,10個縣市區(炎陵縣、茶陵縣、攸縣、醴陵市、天元區、荷塘區、蘆淞區、石峰區、淥口區、雲龍示範區),103個鄉鎮1387個行政村,以縣市區為單元並下沉到社區和行政村。
加入網紅打卡地等新興文旅資源
為確保資源普查工作成果質量,株洲市在推進資源普查工作中,還十分注重創新。
針對株洲特色,對「紅色旅遊資源」和「工業旅遊資源」開展普查創新,充分依託信息化技術,對市域範圍內的旅遊區、各級行政區的旅遊資源單體進行調查、記錄、評價和研究。
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普查將適應文化和旅遊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對美食、音樂、體育、網紅打卡地等新興文旅資源也考慮在內,「這些新發現的文旅資源,不僅將帶動全市的文旅產業發展,在文旅帶動扶貧方面,也將產生重要的經濟效益,與群眾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