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剛剛看了《誤殺》,這部19年12月上映的票房超過十億的電影一上映評論就是兩邊倒,極度推崇的有,極度貶低的也有,不過總體風評還行,豆瓣評分7.7(嗯,對於新出的片子這個分數還不錯了,現在觀眾越來越挑剔了)。
現在說這部電影似乎有點太晚了,畢竟是幾個月前上映的。沒辦法,因為我比較懶,看電影都是要排檔期的——其實就是看心情。總之,昨天百無聊賴看了這部電影,作為觀眾,說幾句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總體評價我可以給5星。雖然我是個很寬容的觀眾,5星在我眼裡並不等同神作,但也不是隨便給的,對於懸疑片至少要達到以下要求:劇情不狗血,不能侮辱觀眾智商,推理符合邏輯,畫面音樂符合情節氣氛,節奏明快不拖沓,演員不跳戲。《誤殺》在這些方面處理得都還不錯。
有些人會噴它是翻拍自印度的《誤殺瞞天記》,我沒看過,所以不做評價,不過倒犯不著因為這個就直接鄙視它吧,翻拍也並不意味著不好,也有不少觀眾說翻拍得非常成功,很多方面更勝原作。此處咱們暫不討論,就談這部《誤殺》吧。
首先說演員。老實說,除了肖央,其他的演員的作品我沒怎麼看過,所以就不一一贅述了—— 其實肖央的作品我也看得不多,最早知道他是因為筷子兄弟的那部微電影《老男孩》,還有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那時候只知道筷子兄弟,不知道肖央。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後來他又在唐人街探案系列裡頻頻露臉,我才把這個名字記下了。
「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 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 ,任歲月風乾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 。」現在一看到這歌詞就忍不住哼起來有木有。當然還有風靡全國的廣場舞神曲《小蘋果》咱就不提了。(沒看過的朋友注意,下面有劇透。)
在《誤殺》裡,肖央飾演一個來賽國(泰國的化名吧)17年的普通網絡設備承包商李維傑,為了隱瞞妻子和女兒的誤殺案件,利用手法和警方周旋,類似高智商犯罪。
情節上,當大女兒把警察局長的兒子幹掉的時候,我馬上聯想到了《嫌疑犯X的獻身》的劇情走向,後面確實也是那樣,利用時間差為自己做不在場證明。只不過,他用的手法是通過混淆別人的記憶來為自己做假證,這一點嚴格來說有些不縝密,很容易出疏漏啊。畢竟只隔了一個禮拜,時間上太近了,要有一點誤差就全盤皆輸了——一家之言,如果是我哪裡漏掉了什麼細節的話,看官們可以給我指證。
不過就電影表現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中間一家四口被單獨盤問的情節節奏很緊湊,警察的盤問方法全都被完美預測,每個人在李維傑(肖央飾演)的指導下都做出了無懈可擊的回答。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女警察局長(陳衝飾演)也是個精明的人物,她得知李維傑非常喜歡看電影,便讓人去查李維傑的記錄,看到其中有一部《蒙太奇》,瞬間就豁然開朗,識破了李維傑的時空交錯的詭計。對於這位女警察來說,只要知道了真相,其他的就不重要了,直接抓上人刑訊逼供。李維傑被一頓胖揍,女警察把小女兒拉到另一個地方,哄騙她,只要你說了,一切都會變好的,爸爸不會再挨打,否則,你就會成為孤兒。小女兒於是便說了。那天他們埋屍體的時候,她在陽臺上看見了。
於是,接下來,氣氛愈加劍拔弩張。一大堆警察衝到李維傑家裡,搜查後花園的墓地。
灰暗的天空,傾盆大雨直瀉而下。得到消息的人群騷亂著——那墓地裡可埋著他們的親人!
警察冷漠地執行著秩序。他們很快找到了那個被動過的墳。警察們冷笑著,李維傑的妻子和大女兒卻已經絕望了。雨水順著他們的臉頰流下,鏡頭被無限地放慢,似乎不想那一刻來臨。
警察挖出了一個袋子。袋子裡面是一隻死羊,正是之前有個警察跟李維傑衝突的時候打死的那隻。全篇電影羊出現了四次,分別為李維傑拋車的時候,羊看到了;和警察衝突的時候,羊被警察洩憤開槍打死;墳墓裡挖出來的羊;後面在佛堂,豔麗陽光下,一隻羊悠閒的踱步。
看過許多影評才知道羊和基督有一些關係。我是不太懂啦,但看電影的時候只想著羊在裡頭確實在附加什麼啟示意義。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這一點是比較成功的。
案子本可以告一段落的,因為警察局長激起民憤導致暴亂,從而導致她和她正在競選市長的丈夫下臺了。李維傑便可以就此逍遙法外,但他選擇了自首。他說人是他誤殺的,並且把藏屍地告訴了警方。
很多人說這個結尾很爛,或許是為了過審才強行「自首」。這個見仁見智吧,自首前有個片段,陽臺上,妻子拿著小女兒的試卷給他,說小女兒考了100分,你承諾給她買琴的。試卷的分數其實是修改過的。也許這就是他自首的原因吧。謊言終究是謊言,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兒走上一條歪路,就像警察局長對自己的兒子那樣。所以我覺得這個結尾也不會太突兀,雖然說,也不是什麼完美大結局,明明是那個強姦犯的錯,為啥要他背鍋呢?
可世界就是這樣啊,沒什麼非黑即白的,也並不是所有的事都有個答案,都那麼理所當然。影片剛開始的時候,肖央對店老闆講了個越獄的故事,人沒能逃出來,藏在了一個棺材裡。店老闆不解地問:「這就沒了?」李維傑說:「非要逃出來才是好結局嗎?」這暗示了最後結局。其實還有很多細節都沒剖析,反正也不是專業的,看了電影隨便寫點兒。有什麼感想的朋友懇請不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