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投訴維權,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上午跟老媽視頻的時候,老媽期間嘆氣說:現在娶媳婦太貴了,咱們這邊太缺女孩,導致女方條件越來越高,別說長相出挑個子出挑,就是稍微醜點,基本條件都是有房有車有存款,就連二婚帶著孩子的都是分分鐘就找下家。這就苦了男孩了,稍微普通一點,家裡條件一般找對象就不好找。
原來當地的很多大齡男青年都尚未結婚,說媒的人越來越少,條件不給力,當地的老太太們見面就抱怨「女孩子太少了!」
生娃時都想要男孩,娶媳婦抱怨女孩少
我結婚之前生活的地方,存在著嚴重的「重男輕女」的現象,雖然當地人們對待女孩也很好,並沒有出現女孩被虐待的現象,但是人們的老一輩父母的觀念中是:一定要生個男孩,沒有男孩這個家就到此為止了。
大家理想的狀態是「兒女雙全」,如果是兩個兒子也不錯,但是如果是兩個女兒,大多數人想方設法也要再繼續生。
因為父母一代人的這種觀念,當地男女比例失調很嚴重,很多適婚男青年都找不到女朋友。
這樣一來適婚女青年就格外吃香,女方找婆家基本要求是「有房有車有存款」,那些達不到這個條件的,基本上都是光棍,或者是找一些帶著孩子的單身媽媽,即便是後者也是在這群光棍中的翹楚。
在當地父母給兒子買房子、給兒子結婚娶媳婦是傳統風俗,所以當地有兒子的父母到如今唉聲嘆氣,抱怨女孩太少。
父母這一代人真的只想好事了,當初都願意要男孩,現在女孩自然少,這都是因果關係。
男女比例逐年上漲
早在60年代的時候,我們國家的男女比例就呈現出失衡的狀態,10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中,這個比例是106.6,到了1982年,這個數字是107.2,而到了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時,男女比例高達111.3,這還不是終點,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男女比例是116.9,2008年底六次人口普查,男女比例高達120.56。
而頂峰值還沒有到達,2014年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大陸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3376萬人。
最新的數據還沒有出來,但是專家很早就預測到了20年之後,將會有超過3000萬的適婚單身男青年被「剩下」。
適婚男青年數目如此之多,跟以下這些因素分不開
1、「重男輕女」種下的根
適婚男青年很難找對象,主要一個因素就是適婚女青年數目相對來說比較少,少的一方選擇性就多了,而對於多的一方被選擇的苛刻性就大了。
這就是「矮子裡面選將軍」,優秀的都被挑走了,剩下的沒有匹配對象。
2、女性的社會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以前女性到了適婚年齡,父母就想著把女兒嫁出去,而對於女性來說,只有結婚之後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那個時候的女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男性的「附屬」,很少有女性靠著自活著的,幼時靠父母,成年後靠夫君。
現在則不同了,女性的社會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地位提升了,社會價值提升了,結婚已經不是唯一選擇。
3、女性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再有就是,女性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管社會地位如何變化,如果女性的觀念中依然是結婚生子,其實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是不影響結婚這件事的。
事實上,很多女性更願意做職場女性,不願意把自己早早地就圍在婚姻中。
這也是為什麼一線的大城市有那麼多大齡未婚女青年的原因,寧可選擇單身,也不將就。
想要改善後代人的比例現狀,從改變當代父母的觀念開始
男女比例數據逐年上漲,90後、00後,男孩壓力倍增,父母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後代依然處在這樣一個環境中,首先要改變我們的個人觀念。
男孩女孩都一樣,重男輕女的思想首先就應該剔除,這是為後代著想,也是對孩子負責。
「延續香火」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在當下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實在是不應該再抱有這樣落後的觀念了,即便是女孩依然是生命的傳承。
想要自己老年順遂,老有所依,關鍵不是生男生女的問題,關鍵是要看對孩子的教育結果,孩子被教育得好,性格純良、懂得感恩,一定會報答父母,孩子性格乖戾、缺乏教養,就是養再多的兒子,父母老年也是悲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