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7月7日正式開考,眾多學子將開啟人生的另一段旅程。這是高考開考日時隔17年後,首次在7月7日進行。這一變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首次高考至改革開放前
高考多在七八月份舉行
新中國成立以後的第一次高考是在1952年。彼時,我國的文盲率達80%,黨和政府在廣大工人、農民群眾中有組織地開展識字比賽、實物教學等全民教育活動,開展了第一次全國掃盲運動。與此同時,針對專業人才教育,在全國所有高校實行了全國統一招生考試。1952年的全國首次統一高考,時間是8月15、16、17日進行,為期3天。
隨後的1953年、1954年,高考時間都定在8月份。1955年至1965年這11年裡,高考時間都是7月份,時間並不固定,如1955年至1957年這三年裡,高考時間都是7月15日到17日,而1958年的高考時間則是7月18日至20日,1959年和1960年又變為7月20日至23日,1961年至1964年則是7月15日至17日,1965年的高考時間則又變為7月10日至12日。
1973年的高考是文革十年中唯一一次高考,時間是7月中下旬。
1977年,鄧小平復出後主持恢復了高考,當年的高考時間是1977年年底。1978年高考則又重回7月,在7月20日至23日舉行。

1979年到2002年高考7月7日至9日進行
改革開放以來,從1979年開始到2002年這20多年裡,高考時間較為穩定地在7月7日至9日舉行(其中,1983年高考例外,為7月15日至17日舉行)。2003年高考從7月的7、8、9日,改到了6月7、8、9日進行。
今年是時隔17年後,高考首次重回7月7日舉行,主要原因在於受到疫情影響,出於疫情防控需要作出了改變,體現的則是「明知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的古訓。
針對2003年高考時間從7月改到6月,當時有關人士稱,高考時間提前,可有效地緩解高溫天氣和自然災害對高考的不利影響,有利於考生的身心健康和提高考試質量。
2020年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人,比2019年增加40萬。全國將設考點7000餘個、考場40萬個,安排監考及考務人員94.5萬人。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表示,2020年高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的一次有組織的集體性活動。
2020年06月19日,在教育部召開介紹2020年高考防疫及組織實施等工作安排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張佐良介紹,各級公安機關將結合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進一步簡化工作流程,優化警力部署,開通服務考生的三個綠色通道。
每年高考都有感人的事跡讓我們映像深刻,今天江蘇徐州發生了一起感人事件,該考生高考前突發闌尾炎手術,碭山警方:你安心高考我們為你護航。

有人把2020年稱作「最難」的高考
學校普遍延期開學,學生進行網課學習。
全國的學生都在進行網課學習,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很多高三學生都覺得身上的壓力很大,高考也會產生很大的難度。
有多難安徽省黃山市因洪澇語文,數學延期

作為學生來說,其實要理解今年的高考政策,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全國範圍都在停課,對於高三考生的衝擊是比較大的。這是一個普遍的情況,每個高三考生都經歷過了,所以今年高考對於考生來說還是比較公平的。再說了,今年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也給了考生多了一個月的複習時間,也算是有所挽救。
2020年的高考有相同也有啊同,超額寒假,雲端開課,高考延期,但不變的是乘風破浪,為夢想而奮鬥拼盡全力。一往無前!三年的奮鬥將成為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每一刻都閃閃發光。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作者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