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橘和香瓜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可是我這次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水果,長得酷似醜橘,但是卻又幹又癟沒有水分,氣味比香瓜還香,卻生吃又苦又澀,只有支撐蜜餞才有人吃,這個水果的名字叫做香櫞,它是一種南方特有的水果,雖然香櫞的產量很大,可是在南方卻一直被當綠化植物。這是為什麼呢?
香櫞是一種南方特有的水果,它的外表坑坑窪窪的,長相還很像醜橘,也有點像佛手瓜,雖然有這樣一個好聽的名字,可是大家都說它中看不中用,它的成熟期在9月到11月之間,香櫞成熟之後,果皮散發出誘人的清香,這種果香沁人心脾,所以在古時候,香櫞一直是香料的原料。
香櫞切開之後,裡面並沒有什麼果肉,直接吃又苦又澀,所以大家對這個水果沒有什麼好感,可是香櫞這個水果的價值,其實還是很高的,尤其是藥用價值,香櫞中含有揮髮油,這種油性物質有助於腸道的疏通,可以讓人排出腸道積氣,此外香櫞中還有人體所需的維生素C,能有助於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除了剛剛說的那幾點之外,香櫞最大的一個價值就是藥用價值,香櫞全果都可入藥,有化痰除溼的功效,所以人們不能浪費這種有用的水果,就將香櫞醃製成蜜餞,具體製作步驟如下,將新鮮的香櫞洗淨切片。晾乾水分之後,用糖炮製,醃製幾天之後,蜜餞就做好了,就像我們平時買的檸檬片一樣,香櫞蜜餞不僅可以泡水,還可以直接吃,都是口感很好的。
香櫞的種植可以說是比較簡單的,不過有一個硬性條件就是必須生活在南方,香櫞喜歡溫熱潮溼的氣候,不耐嚴寒,不過香櫞是小型的植物,不僅可以作為果樹種植,而且還可以作為盆栽種植,因為香櫞是半野生的植物,所以只要光照溫度水分比較合適,我們自己在家也是可以養著觀賞的。
另外很多人買香櫞並不是為了吃,也不是為了種植觀賞,而是為了放在家裡的佛龕前面供奉,因為香櫞在佛教中有多子多福,富貴繁榮的意思,所以很多居士常常會買一些香櫞放在家中,為的也是個吉祥。那麼大家吃過這個香櫞嗎?如果沒有,去雲南的時候一定要買一些帶回家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