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家長煩惱小孩有蟲怎麼辦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哪些情況需要驅蟲?驅蟲藥該怎麼吃?還有一些特別注意事項。
孩子哪些情況需要驅蟲?
如果出現以下這些情況,家長要在醫生指導下驅蟲:
1.孩子出現肛門癢,在集體生活中發現其他孩子有腸道寄生蟲,如蟯蟲等;
2.孩子大便中發現蟲卵或成蟲;
3.孩子出現貧血等其他疾病,檢查發現有腸道寄生蟲存在。
可以自己給孩子驅蟲嗎?
有的家長一看孩子肚子痛,就認為是孩子肚子裡的蟲子在「作祟」,忙不迭地找來驅蟲藥給孩子吃。家長若想給孩子驅蟲,最好帶孩子到醫院,遵醫囑用藥。
腸道寄生蟲病,是小兒常見病,為了給孩子打蟲,不少家長便會自行選擇給孩子服用驅蟲藥。
對此專家提醒,在用驅蟲藥前必須經過大便化驗,弄清體內是否存在寄生蟲再決定是否用藥。盲目服驅蟲藥,會讓寄生蟲產生或增強抗藥性,給以後驅蟲增加難度,而且驅蟲不當可能會使蛔蟲竄進膽道引起急性膽道蛔蟲症。
一般來說兒童驅蟲,半年一次就足夠了,不要頻繁吃驅蟲藥,因為即使是毒性低、易代謝的驅蟲藥,吃多了也會對兒童的肝、腎造成損害。
圖:攝圖網
年年打蟲,有必要嗎?
打蟲不是常規性的。一般來說,生活條件、環境較差的地區,如果孩子不能常常做到飯前洗手,可以考慮選擇適當時機服用驅蟲藥,如果生活衛生條件好,孩子又能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就沒有必要常規服用驅蟲藥。
圖:攝圖網
雖說孩子不用每年吃打蟲藥,但並不等於說不用管這事了,因為如果感染了蛔蟲,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不小的傷害。蛔蟲如果鑽進膽管,會引起膽道蛔蟲症、膽管炎、膽囊炎;鑽入闌尾,會引起蛔蟲性闌尾炎、腹膜炎;鑽入肝臟,可引起肝膿腫;如果蛔蟲互相盤結成團、堵塞腸道,就會出現蛔蟲性腸梗阻,嚴重的會導致腸壞死。這些情況都會嚴重威脅孩子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一定要重視,發現孩子出現感染蛔蟲的表現,一定要及時檢查,及時打蟲。
圖:攝圖網
驅蟲有年齡要求嗎?
兩歲以下的兒童,肝臟發育尚不完全,而大多數驅蟲藥中都含有影響肝功能的成分,服用後會造成孩子的肝功能損害,引起轉氨酶升高和厭食症。兩歲以下兒童防治腸道寄生蟲病的最好方法就是注意生活衛生,切斷接觸蟲卵的來源。
圖:攝圖網
再次強調一下:
如何預防寄生蟲?
1、 不喝冷水,不吃生食和不潔瓜果;
2、 飯前便後要洗手、勤剪指甲;
圖:攝圖網
3、 徹底煮熟食物,尤其是燒烤或進食火鍋時。
4、 教育小兒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習慣;
5、 最好給兒童穿死檔內褲睡覺,以防止他們抓撓肛門;
6、 定期清洗玩具,或用0.05%的碘液擦洗玩具;
7、 加強水源管理,避免水源汙染;
8、 不隨地大小便,加強糞便無害化處理,不用新鮮糞便施肥;
9、 農村應推行糞便無害化處理,在田裡工作時須穿上鞋子;
10、加強家畜管理,城市不養雞、鴨、鵝;
11、託幼機構、學校應定期檢查糞便,及早發現寄生蟲病兒,以利徹底驅蟲。
圖:攝圖網
專家提醒
1、孩子腹痛有多種原因,首先要排除外科急症,驅蟲治療前首先明確診斷,根據寄生蟲的特點選擇用藥。
2.為使藥物充分接觸蟲體,宜空腹服,同時不能吃消炎藥,驅蟲藥中含有毒素,與消炎藥相結合可能會發生化學反應,對健康不利。
圖:攝圖網
3.驅蟲藥本身無導瀉作用,且孩子腸蠕動弱,不利於排出毒死的蟲子及殘餘的藥物,因此應根據孩子年齡大小、體質強弱,在服藥數小時後吃一些緩瀉藥物,但要注意的是一旦有了腹瀉的效果應立即停服。
4.大多數驅蟲藥需經肝臟分解代謝,對於兩歲以上兒童來說,肝臟已經發育完全,適量用藥不會產生不良反應。但兩歲以下兒童的肝臟還在發育之中,驅蟲藥中所含的一種叫甲苯咪唑的物質會對孩子造成肝功能損害,一定要慎用。
5.有些寄生蟲病不能單純依賴服藥治療,如蟯蟲常在肛門周圍或直腸排卵,父母可在每晚的十一二點用手電照孩子肛門,如果看到有白色的成蟲或蟲卵,則可用棉花棒擦去,連續擦幾天,可以不用吃藥,也可以用中藥百部煎湯外洗。
6.有的家長,一發現孩子面黃肌瘦、食欲不振,未經檢查便認為有蟲,盲目給孩子服驅蟲藥後不見蟲體排出,又再服,以致影響了孩子的健康。其實只有在查了大便確定有蟲卵時,才能給孩子服驅蟲藥,一般只服一次,不能連服。
綜合:廣州日報、武漢兒童醫院武漢市婦幼保健院、大河微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