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長江不信命:曾被斷言活不過25歲,又因矮被嘲,卻逆襲成小品王

2020-12-13 騰訊網

「濃縮的都是精品」,在1996年的春晚舞臺上,潘長江憑藉小品《過河》中這句自我調侃的臺詞,讓全國億萬觀眾記住了他。

在同時代的趙本山、陳佩斯、黃宏等大腕級明星接連淡出春晚後,潘長江獨佔鰲頭大放異彩,成為當之無愧的「小品之王」。

但就是這樣一個儘可能用每一部作品給觀眾帶去歡笑的喜劇人,卻在兒時就一直等待著死亡的降臨。

他5死就被醫生判了死刑活不過25歲,好不容易趕走死神,又因個矮遭受歧視,找不到工作娶不到老婆。

矮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傷人自尊,也能讓人強大。潘長江選擇了後者,他將劣勢轉化成優勢,以被調侃的丑角形象屹立於舞臺之上。

上天丟給他一副爛牌,他硬是憑著自己的實力絕地反擊,將命運徹底翻牌。

被醫生斷言活不過25歲

1957年,潘長江出生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縣,父親潘林生和母親王晶平都是評劇演員。

原本幸福的童年在5歲那年出現轉折,潘長江患上了一種絕症——尿崩症。醫生直接判了死刑,「這孩子的病沒辦法治,他最多活不過25歲!」孱弱的他開始在死亡的魔咒中艱難成長。

潘長江6歲那年,一家人搬到遼寧鐵嶺生活,父母找到當地一位老中醫為他針灸治療。每次幾十根銀針扎進皮膚時,他都忍住不喊疼,反而安慰母親:「媽,你別怕,我不疼。」幾次之後,潘長江就不讓母親相陪,獨自就醫。

對於這個判了死刑的兒子,父母只希望他有生之年活得輕鬆快樂,所以不願他從藝,因為「做這行太苦」,但潘長江還是義無反顧地走上了這條荊棘之路。

父親不教他,他就偷偷自己學,父親不讓他練功,他就背著父親練。終於在一次「偷練」過後,潘長江受了傷,「十個手指頭纏滿了紗布,紗布上浸滿了血」的回家了。父親一眼就看透,無奈妥協了。

潘長江更加積極的練功和治療,他一直告誡自己,不能吃喝等死,不管多麼難,一定要活下來,突破25歲的生命極限!

也許是強大的求生意志力嚇退了病魔,也或許是針灸起了作用,潘長江的怪病漸漸痊癒了!多年後,潘長江還時常調侃這段灰暗的人生經歷:「我五六歲時就開始等待著死亡的降臨。」

因為得病影響了發育,潘長江只有1.59米的身高,而他的幾個兄弟都長得人高馬大。男人太矮會不受待見,特別是在東北人眼裡,一個男人身材矮,簡直是缺陷。

父親對此很著急,性格樂觀的潘長江卻表示,「只要能掌握一身本領,小個子照樣能頂天立地!」對他而言,死神都能戰勝,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坎!

1976年2月,年僅40歲的王晶平放棄了自己熱愛的表演事業,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讓兒子接班。潘長江這才有了一份工作。

工作難尋,媳婦更是不好找。因為其貌不揚,身材矮小,潘長江父母曾拎著禮品四處託人給他物色對象,可都嫌棄他矮。

潘長江就不明白了,這些姑娘為什麼光看外表不看內心呢?他不信邪,堅信會遇到一個懂得欣賞自己的女人。

1980年,潘長江在一次表演時認識了楊雲。他覺得她漂亮大方溫柔,正是自己要找的人。正巧,楊雲想報考縣評劇團,來找潘長江的媽媽學習表演。

從此,楊雲就經常到潘家學習評劇藝術,而潘長江時不時秀一下自己的才藝。每次楊雲上完課,他又總是體貼地送她回家。隨著交往的深入,楊雲發現這個小夥子雖其貌不揚,但幽默風趣善解人意。

就在兩人墜入愛河時,楊家父母卻表示堅決反對,理由是潘長江個子太矮,本身在小劇團工作也沒啥前途,根本配不上楊雲。更何況,根據習俗,歷史上忠臣楊家將是被潘仁美給害死的,所以潘楊兩家不能結親!

潘長江毫不氣餒,他開始經常往楊雲家裡跑,這位從小被呵護長大的孩子甚至幫著楊家幹農活。漸漸地,楊雲的家人開始接受女兒的這位「袖珍」男友。

1981年8月,潘長江和楊雲舉行了簡樸的婚禮。

婚後夫妻恩愛,就連後來給女兒取名,也結合了夫妻倆的姓,叫做潘陽(楊)。至於常被調侃的夫妻身高差,潘長江笑言:「我倆雖然落差較大,但心靈距離為零!」

甘為丑角殺入春晚

所謂家和萬事興,有了楊雲做賢內助,潘長江便將全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他雖然想盡辦法演好自己的戲,可是評劇在那時並不受人關注,而憑他的外形想要出人頭地更是難上加難。思前想後,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改演二人轉,揚短避長,當丑角。

老天給了自己一個有缺陷的身體,何不把它當優勢加以利用?說幹就幹,潘長江很快就憑藉勇於扮醜在二人轉的舞臺上站穩了腳跟。

1984年,在當地已小有名氣的潘長江應邀參加全省優秀小戲大賽。就是在這次比賽上,潘長江和趙本山相遇了。

潘長江表演了二人轉《四聖巧戲豬八戒》,趙本山表演了《摔三弦》,兩人的節目都獲得了優秀獎,並先後被調到了鐵嶺市民間藝術團。

1986年,兩人第一次合作,表演了《大觀燈》。此戲一炮走紅,火爆到一連演了200多場,場場爆滿。因這齣戲,兩人走出鐵嶺來到瀋陽,並迅速紅遍東北三省。

1989年,潘長江演的二人轉《豬八戒拱地》獲第三屆國際青年戲劇節「個人表演金獎」,他被譽為「東北醜王」。趙本山也沒閒著,1990年首次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火遍全國,取代潘長江成為東北的代名詞。

自己能演、能唱、能跳、能翻,而且是科班出身,趙本山能上春晚,我咋就不行?難道就只在東北受歡迎?眼看自己被同時起步的搭檔超越打壓,不服輸的潘長江又有了新的奮鬥目標。

僅過了兩年,潘長江就憑藉小品《草臺班子》,殺入春晚劇組。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先後表演了《過河》《同桌的她》《將愛情進行到底》《網購奇遇》等作品,成為春晚的常駐嘉賓。

小品界的優秀喜劇丑角並不少,如果說陳佩斯塑造了鮮活的城市混混形象,趙本山走「白雲黑土」的農民路線,那麼潘長江則塑造了另一類人物——其貌不揚但熱心腸的普通人。

這跟他標誌性的外形有很大關係——個頭矮,尖劉海,微胖,動作滑稽,臉上總是掛著憨厚的笑容。尤其是身高,潘長江小品中的笑料大部分集中在對他身高的調侃上。

和蔡明合作後,調侃變成毒舌,「小陀螺」「七個白雪公主和一個小矮人」「土豆」,每次吐槽都引來觀眾的哄堂大笑。

小品《想跳就跳》的編劇之一是蔡明的兒子丁丁,丁丁在編寫臺詞的時候,曾一度擔心調侃太過惡毒,有傷自尊。比如蔡明說潘長江的那句「沒想到,你人是微縮的,心還是猥瑣的」。潘長江得知後大呼沒事,「我就是敢於不要臉,都要面子了哪還能有笑點啊。」

潘長江不在乎,但女兒潘陽卻很難過,她經常上網看新聞,越看心裡越壓抑,不滿網友貶損父親。潘長江安慰道,「爸爸是喜劇演員,喜劇要帶有一些諷刺的東西,最終觀眾笑了,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等你長大了,也一樣會面對各種是非,要有面對壓力的信心和決心。」潘陽恍然大悟,不再理會閒言碎語,而是以父親為傲。

敢於直面自己的缺陷,潘長江這個曾經患過絕症的小個子,最終成為舞臺上的「小品之王」。

結語

如今,事業上小品影視全方面發展,家裡面妻賢女孝幸福美滿,潘長江可謂是事業愛情雙豐收。

回望過去,已經年過六旬的潘長江表示,「這輩子,有喜歡我的觀眾,有我摯愛的妻子和女兒,我已滿足了。」

對於會不會一直上春晚,他表示順其自然,提到同樣從鐵嶺走出來的老搭檔趙本山,他滿是遺憾,「趙本山的地位誰也撼動不了,他是喜劇大師,如果他以後不演小品了,真的很可惜。」

相關焦點

  • 潘長江:被斷言活不過25歲,因個子小四處碰壁,如今成人生贏家
    潘長江,是喜劇表演藝術家,小品演員,1957年出生在黑龍江省。他出生在一個梨園世家,母親王晶平均為遼寧地區的評劇演員,從小接受藝術薰陶,唱念做打四功樣樣都會。在1984年的時候調入鐵嶺市民間藝術團主演了《四聖巧戲豬八戒》。1987年與莫岐等人合演了《八旗子弟》,還演唱了主題曲《兩妞》。
  • 潘長江憑藉1996年春晚小品《過河》一夜爆紅後,曾一度想要離婚
    潘長江憑藉1996年春晚小品《過河》一夜爆紅後,曾一度膨脹到想要離婚。對此,他的妻子楊雲不哭不鬧,只用了一件事便將他打回了原形。潘長江1957年出生於黑龍江一個梨園世家,父母都是評劇演員。5歲那年,潘長江得了一場大病,被醫生斷言活不過25歲。最終他用驚人的信念扛了過來,但身高也永遠停在了1米6。在認識妻子楊雲前,潘長江因為個人的藝術天賦受到不少女孩的青睞,但都沒有下文。後來在一次下鄉演出時,經母親介紹,潘長江認識了鄉裡的臨時打字員楊雲,兩人還算投緣,一來二去,便有了感情。
  • 潘長江的另一面:曾住廁所8年,只有8平方米
    潘長江一個小個子,精力旺盛,說說笑笑,我真的很佩服東北那群堅持做喜劇的人。也許因為他們的地理環境因素,小品、二人轉等藝術形式都是出自當地。趙本山、宋小寶、沈騰、馬麗等一批喜劇演員也由此誕生。通過喜劇小品,他們甚至改變了命運,實現了人生的逆轉。潘長江在喜劇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的經典劇作至今仍被模仿傳唱。
  • 他是潘長江的恩師,是東北喜劇小品創始人,去世都鮮為人知
    他是潘長江的恩師,是東北喜劇小品創始人,去世都鮮為人知大家應該對喜劇演員潘長江非常熟悉了,他的表演每每讓人捧腹大笑。本身就出生在梨園世家的他,非常擅長流行民歌,甚至現在很多的歌手也是延續了他的一部分風格。更是現在喜劇界的半壁江山的存在。
  • 網友喊話潘長江別上春晚:我看煩了你的小品
    網易娛樂11月26日報導 日前,有網友在某社交平臺上喊話潘長江,跪求潘長江離開春晚的舞臺。該網友表示:「求求您今年不要上春晚好不好!我看煩了你的小品!」11月25日,潘長江本人也對該言論進行了回復。潘長江表示:「謝謝您,我儘量,不過若是節目組非讓我上的話,就只能麻煩您不看春晚了!」
  • 潘長江經典小品《過河》的女主角,居然是她?如今57歲風採依舊
    如今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相聲演員、小品演員以及脫口秀演員,不過很多人都覺得趙本山和潘長江的小品是一代經典,無論多少年後拿出來依舊會逗得大家捧腹大笑的那種。不過,有一位女演員,她曾經比趙本山、潘長江的名氣還大,雖然已經離開了春晚二十多年,但只要在圈內提到,大家立馬肅然起敬,她就是閻淑萍。
  • 從巔峰到階下囚,拒趙本山拜潘長江的魏三,今因母親「破屋」惹爭議
    但是母親一直生活在自己的老房子中,因為老人都比較念舊,不但不願意去大城市生活,就連剩菜剩飯還不捨得扔。一炮走紅魏三從小出生在貧困農村,16歲的時候便輟學開始接觸二人轉,十幾歲的年紀跟著師傅走街串巷演出。
  • 20次登春晚,身高1米6曾被12個女孩倒追,今說唱《過河》寶刀未老
    1957年潘長江出生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一個梨園世家,其父母均是遼北地區的評劇演員,所以潘長江自幼就接受了唱、念、做、打四樣基本功,跟在父母身後比手劃腳的他,還真是有模有樣的。1984年在父親的幫助下,被調入鐵嶺市民間藝術團的潘長江,因為身高問題,總是飾演一些丑角的他,當時還被稱為「東北醜王」。
  • 可憐的柯藍:曾被斷言活不過38歲,又遭李亞鵬背叛,47歲仍未婚
    4月25日,柯藍在微博上發聲「簡單粗鄙不體面,沒關係,你們高興就好。」疑似暗指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羅志祥事件。與眾明星的陸續站隊不同,她沒有選擇加入哪一派別,而是秉著清醒的態度告訴大眾,「一個社會的倒退,就是所有人都關注於別人的私領域,而不關注於公領域。
  • 蔡明、潘長江春晚小品催淚 馮鞏相聲展現父女情
    蔡明、潘長江春晚小品催淚 馮鞏相聲展現父女情 2015-02-07 17:25:48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責任編輯:張曦 2015年02月07日 17:25 來源:北京青年報
  • 她憑小品《過河》爆紅,名氣不輸趙本山潘長江,卻毅然選擇了隱退
    明星跨界何其多,二人轉演員、小品演員跨界的也不在少數,宋丹丹、潘長江、趙本山、範偉、閆學晶等大咖都活躍在熒幕上,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曾兩上春晚,與趙本山合作《老拜年》,與潘長江合作《過河》,她的名氣比趙本山、潘長江的名氣還大,雖然已經離開了春晚二十多年,但只要在圈內提到,大家立馬肅然起敬,她就是閆淑萍。
  • [大腕聊春晚10]潘長江:近年春晚小品不敢諷刺
    潘長江:因為小品都是說說說,你上來演一個小品也是說說說,他上來演個小品也是說說說,就覺得小品本身這個東西,一年、兩年、三年、四年可以,如果時間長了(觀眾)可能會有一種「視覺疲勞」,尤其我以前是搞戲曲出身的演員,可能從舞蹈和唱腔方面,比其他的小品演員可能要好一些,尤其我長得再「小巧玲瓏」一點,因此就搞了這麼一個小品,可以說是「音樂小品」,也可以說是「歌舞小品」,也可以說是
  • 央視春晚小品「老面孔」只剩下4人,沈騰馬麗「雙賈」成中流砥柱
    央視春晚小品「老面孔」只剩下四人,馮鞏、蔡明、潘長江、郭冬臨,沈騰、馬麗帶領開心麻花逐漸成為喜劇接班人,而賈玲賈冰「雙賈」成喜劇新秀中流砥柱。唱歌跳舞都是傳統節目,歡度春節少不了,魔術就是錦上添花,而只有小品相聲才是話題度最高的節目,這更是不可替代的。
  • 《跨界喜劇王》潘長江突然開掛,載歌載舞找回春晚《過河》水平
    文/馬慶雲最近幾年來,潘長江老師突然一改往年低調只上春晚的態度,積極活躍在各大衛視喜劇綜藝的舞臺上。也因為這位喜劇老藝人努力拼搏的精神,而獲得不少觀眾的認可。在《跨界喜劇王》第三季的舞臺上,潘長江老師突然成為常駐嘉賓,也再次引發大家的興趣。
  • 400萬分之1的女孩,曾被斷言活不過4歲,如今卻……
    今年18歲的她,以607的分數成為四川外國語大學的新生之一,隨後有很多媒體報導徐瑞陽。「輪椅姑娘」、「殘疾大學生」、「學霸」、「身殘志堅」……這些詞,成了貼在她身上的標籤。她叫徐瑞陽。關於她的報導,這些年來並不少。
  • 個子矮但不氣餒,盤點娛樂圈中幾位身高不過165cm的男明星
    馬修·摩伊,155cm,因扮演情景喜劇《破產姐妹》裡的餐館老闆李韓而一炮而紅。這個五短身材、五官爆萌、死活跟不上時尚潮流的奇葩角色,在每一集中都不停接受女主角的無情吐槽,既要經營好餐館生意,還要想盡辦法管理一幫毒舌員工,在劇中是寵物一般的存在,也深受觀眾喜愛。
  • 「鏡面人」曾被斷言活不過15歲 結婚生子創奇蹟
    小朋友趁著媽媽不留意,扭過身親了一下她的臉頰。兒子3歲,已經和媽媽一樣高了。眼下的甜蜜與溫馨,是蘇曉琳一次次與命運抗爭的結果。她一出生就被斷言「活不過15歲」,可如今已過而立之年,還有了一個健康活潑的兒子;她身高不足1米,但靠著自學苦練,找工作、創業、寫書、錄節目……她說,把自己的故事講出來,希望能給更多的人力量。
  • 春晚與潘長江搭檔,人稱「過河小妹」的閆淑萍,如今怎麼樣了
    央視春晚,作為全國最大的「造星」舞臺,從這裡走出不計其數的明星大腕,因小品走紅的明星也有很多,比如大家熟知的趙本山、宋丹丹、潘長江、黃宏、陳佩斯等等。他們都憑藉春晚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人物,雖然她們都逐漸退出了風光靚麗的舞臺,但他們給觀眾留下的笑聲仍保留人們的記憶裡,不曾遺忘。
  • 喜劇人背後的辛酸:潘長江半夜在河邊,拿繩子上吊自殺、跳河未遂
    後來潘長江去唱二人轉,而他很有天賦,很快就適應了。之後他和趙本山合作了《大觀燈》從而火了,而後又去了日本參賽拿了個人表演金獎,還有了「東北醜王」的稱號,雖說這個名聲不太好,但也確實能說明潘長江在東北喜劇的地位。
  • 當年潘長江春晚小品《三號樓長》,直播前要刪掉,多虧趙本山
    也正是因為這臺晚會關注高,而語言類節目又是重中之重,所以小品相聲往往歷經無數次的彩排,經過無數次的修改,才能夠最終在除夕夜呈現給大家。在2001年的春晚上,觀眾看到了潘長江的小品《三號樓長》,這是一個與潘長江的經典小品《過河》類似的音樂小品。除了潘長江之外,還有閆學晶和黃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