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城取決於綜合實力。
城市WEEKLY 原創內容,轉載需授權。
作者 |史凱
誰將成為北上廣深之後,中國的第五城?
Vol. 01
強勢崛起的「新一線」
眾所周知,北上廣深四座城市是中國的一線城市,這幾個城市的位置無可動搖。
目前,中國官方只明確了「一線城市」這個叫法,至於人們平時所謂的「二線」「三線」「新一線」「準一線」「四線」「五線」等等分類叫法均為非官方明確。
在北上廣深之後,誰將成為中國第五城,還存有很大的爭議。當前,人們一致認為未來中國第五城將會從強勢崛起、發展潛力和前景廣闊的「新一線」城市中產生。
目前「新一線城市」都有哪些?根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2020年15座新一線城市依次為: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
這些城市中,有些被給予了很大的呼聲。比如有人認為成都應該排名第五,有人認為第五城應該是武漢,有人表示支持杭州,而重慶、天津、南京的呼聲也此起彼伏。
綜合來看,第五城競逐基本上集中在「成都、武漢、重慶、杭州、南京」這五個城市。但誰將成為中國的第五城,難分伯仲。
Vol. 02各有各的優勢與短板
放眼「新一線」城市,其中有的是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之中,有的是區域的中心城市或重點城市。在競逐第五城希望最大的五個城市中,成都、武漢均為國家中心城市。
成都地處西南,是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西部經濟、文化、交通、金融的中心,也是內陸通往西藏的門戶城市,是西部大區駐外機構,金融機構,科研實力最強的城市。
成都連續多年排名「新一線」城市榜首,2019年GDP約1.7萬億,位居國內第7,處於「不強也不弱」的中遊水平。成都的人口總量2000萬,其中戶籍人口1600萬,外來人口400多萬,均接近北京和上海。
從成都的城市規劃布局可看出成都的野心龐大,高新區與天府新區競相發展,多個重大產業布局東部新區。雙流國際機場加之目前在建的天府國際機場,擁有兩個超大型國際機場的成都,與京滬相媲美。
在競逐第五城的眾多城市中,成都一直以來的呼聲都很強烈。與成都不相上下,競爭最為激烈的當屬另一「國家中心城市」武漢。
作為華中地區的第一大城市,武漢是該地區經濟、文化教育、交通的中心,擁有地理位置的絕對優勢。從中國水運規劃圖來看,武漢的樞紐地位將更加顯著。中國黃金水道主要是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然而兩大流域的連接,無論是通過湘桂運河還是粵贛運河,武漢都是十字路口。
從武漢的規劃發展來看,武漢新區有三個:規劃面積578平方公裡的光谷新區、規劃面積560平方公裡的漢口北新區、規劃面積368平方公裡的濱江新區。
人均GDP方面,2019年全國副省級城市人均GDP排名,武漢以135136元排名第5,領先於重慶、成都、西安、鄭州。
2018年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行榜中,武漢排名第五,僅次於「北上廣深」,一度超過成都和杭州。因此,有人認為武漢成為「中國第五城」是實至名歸。
武漢與成都對比,短板在於,GDP規模和人口吸引力兩大方面,武漢稍比成都遜色一些。近年來,成都營商環境、吸納人才、獨角獸企業入駐等方面都在不斷提升。2019年,京東數字科技集團發布的《2019基於京東大數據的中國人口遷移和城鎮化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從北上廣一線城市流出的人口很多都去了成渝地區。
而武漢的優勢在於地理輻射範圍要強於成都,另外,在211高校數量上,武漢7所,僅次於北京、上海、南京,碾壓一線城市廣州、深圳,成都則為5所,985高校武漢成都的數量一樣多。
成都的短板在於,1600萬的常住人口折射出的經濟總量僅1.7萬億,這個數字不是很亮眼。另外,成都有著豐富的人力資源,但各產業相對不是很突出,大型知名企業仍然相對欠缺,民營經濟大而不強,多而弱。
可以說,武漢、成都都有著競逐第五城的強大競爭力。在成都、武漢之後,被人們討論最多的是重慶、杭州、南京。
網紅城市重慶,以「8D魔幻城市」的獨特風格和強大的旅遊資源為著稱。2019年GDP規模城市中,深圳排名第五,重慶的GDP僅落後22.83億元。從GDP來看,奮力崛起的重慶直追北上廣深。
南京與杭州都是省會、副省級城市,以及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這兩個城市的競爭不相上下。
從GDP來看,南京2019年GDP14030.15億人民幣,2020年前三季度GDP10601.61億元;杭州2019年GDP15373.05億人民幣,2020年前三季度GDP11567億元。總量GDP杭州勝於南京,但人均GDP南京高於杭州;人口方面,南京2019年常住人口850萬人;杭州2019年常住人口1036萬人,杭州人口比南京多了近200萬。
近年來,杭州在經濟、城市建設、文化等方面發展很快,且擁有一大批獨角獸企業。在經濟方面,杭州尤以網際網路、數字經濟、新經濟為突出。
努力奔跑的南京,今年上半年,其經濟總量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躋身國內城市十強。南京的科教創新資源雄厚,發展前景不可估量,持續三年建設「創新名城」,但南京最大的短板在於土地資源短缺。
從南京的發展規劃來看,南京堅持「東西南北中」協調並進,進一步拓展城市空間、提升城市功能,形成「一核三極」的空間架構和功能布局。
Vol. 03第五城取決於綜合實力
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更看重綜合實力,比如經濟、教育、醫療、交通、城建、文化、人才吸引力等等方面。
業內人士認為,第五城競逐不能單靠經濟總量來取勝,應取決於城市的綜合實力。從綜合實力來看,有很多人認為,南京的綜合實力很強。從綜合實力來看,「成都、武漢、重慶、杭州、南京」這五座城市更加難分伯仲。
「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成都排名第一,武漢落選。而且,成都連續多年獲得「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稱號。近年來,成都人口流入日漸增長,當前成都打造「公園城市」,更加宜居的城市環境氛圍將更有助於吸引人口流入。
之所以被評選為「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房價日益走高、「新一線」城市也逐漸爆發的當下,成都1.5萬元均價左右的房價,在全國房價綜合排名中,約20名左右。
業內人士認為,相對適宜的房價是成都的優勢,未來值得進一步發展的是可提供的就業崗位要增多,這樣成都的優勢將更大。
與成都相比,重慶吸引旅遊人口可謂在全國名列前茅。如今,要說國內最火的旅遊城市,當屬重慶。2019年國慶黃金周,重慶共接待遊客2000多萬。
當前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以及成渝雙城戰略,西部最強的兩座城市聯手打造西部第一增長極。兩座城市都在積極轉型升級,逐漸崛起。
將視線從西部轉向東部,南京和杭州的綜合實力比拼可謂一番勢均力敵地較量。
從醫療水平方面來看,南京三甲醫院數量38家,杭州20家,南京幾乎比杭州多一倍;高等教育方面,南京985大學2所,211大學8所;杭州985大學1所,211大學1所,南京完勝杭州;從地鐵運營裡程來看,南京地鐵運營裡程378公裡,杭州地鐵運營裡程206公裡,南京完勝杭州。
縱觀當前競逐「第五城」呼聲最為熱烈的這些崛起中的「新一線」城市,可謂各有長處與短板,各個城市都具有強大的競爭力,未來誰將成為北上廣深之後的中國第五城,很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