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如何運轉的?

2020-12-13 礪器悟道研習社

一、大腦基本結構

腦幹

大腦中最原始部分,負責指揮四肢和其他器官,履行最基本的功能。很多低級脊椎類動物、爬蟲類及魚類也都有腦幹,所以這個分區也稱爬蟲類腦。

完全沒有學習能力,輔助人類作出本能的衝動反應。

緣腦

比腦幹稍先進的系統,又稱大腦邊緣系統。負責讓身心保持一種健康的狀態,猴子,海豚,奶牛等哺乳類東西也有緣腦。

工作原理相當於一個過濾器,收到信息後判斷和篩選信息,如果信息是積極的,對大腦產生愉悅感,就會進入大腦皮層,如果信息是消極的,為了保持身心健康,就會阻止信息進入大腦皮層。

大腦皮層

是最晚進化形成的大腦分區,平時所說的大腦,它是人類所特有的腦部分區。

功能主要包括:語言、邏輯分析、分類整合、推理辯論、創新發明、決策和執行等。

具體結構

額葉 負責語言運動情緒

頂葉 負責觸覺邏輯空間識別

枕葉 負責感知辨認和記憶

顳葉 負責加工視覺信息

二、大腦是如何運轉的?

短時記憶的產生

眼睛、耳朵等器官接受的信息會變成電信號傳到大腦,腦細胞接受外界的電信號生長出新的突觸,這些新的突觸又會連結到下一個神經細胞上,而下個神經細胞又會連結到下下個神經細胞上,經過不斷連結,大腦中就形成了一條神經通路,而電信號就順著這條神經通路到達海馬體,暫時保存下來,我們的短時記憶就這樣產生了,這樣的短時記憶只有幾秒鐘。

長期記憶的產生

如果重複的加強信息的輸入,信息會沿著原來的神經通路到達海馬體,相鄰的神經元細胞也會建立連結。這使得電信號的傳遞更有效率。在電信號反覆傳遞作用下,該信息從海馬體轉到了大腦皮層儲存,這時長期記憶就產生了。

掌握一項技能的本質

隨著練習和應用的進一步加強,神經通路上的絕緣層——髓鞘層,漸漸變厚,電信號的傳遞不受幹擾更有效率。因為我們大腦有無數條神經通路,彼此交錯,當電信號在神經通路上移動時,會受到其他電信號的幹擾,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會在軸突的外面包上一層厚厚的絕緣層,這就是髓鞘層。髓鞘層越多,電信號的傳遞越準確。

學習和練習可以增加神經通路

大腦的聰明程度與否,與腦神經細胞連結數量有直接關係。從腦科學來說,學霸只是擁有更多的神經通路。而這些神經通路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來達成。每個人的神經細胞數量相差無幾,關鍵在於神經通路,而神經通路可以通過學習來建立的,並且可以通過練習來強化。

構成腦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神經元細胞上有很多突起,用來和其他神經元相連,進行信息的接收和傳遞

樹突:接收刺激,將神經衝動傳遞到細胞體

軸突:信息從胞體傳出來到達其他各細胞

一個細胞的樹突和另外一個細胞軸突相連。

神經元主要是通過接收和傳遞神經衝動來進行交往的。

大腦的學習過程

獲得:神經元建立聯繫,初步形成神經通路的過程。

精細加工:以有意義的方式發展大腦中聯結事物的複雜神經通路的過程。

形成記憶:記憶痕跡在大腦海馬體中產生(短期記憶),然後上傳、儲存在大腦皮層中(長期記憶形成)

總結:大腦的學習能力受到神經元數量、神經連接強度、及以此形成結構的穩定性。

相關焦點

  • 原來是大腦超負荷運轉
    ADT是由大腦超負荷運轉所引起的,目前在很多公司肆虐。ADT最典型的表現是注意力渙散、內心狂躁和缺乏耐心,被ADT侵擾的人分不清事情的輕重緩急,難以條理分明地做事,這些症候可能會導致原本很有才幹的管理者表現越來越糟糕。ADT既不是疾病,也不是性格缺陷。它是我們的大腦接收到太多需要分配時間和注意力的指令時做出的自然反應。
  • 資訊時代,網際網路人怎麼保持大腦的高效運轉
    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受限於大腦容量、能量供給等因素,我們大腦所能利用的資源是一定的。那麼,在資訊時代,網際網路人怎麼保持大腦的高效運轉呢?縱觀整個人類文明,人們在農業時代的時間最長,每天大多時候都在田間。
  • 3個關鍵點幫你揭秘《大腦的故事》:大腦如何發育,又如何影響你
    三、我們是如何依靠大腦做決定的上面講了大腦如何影響我們對外界的感知,那麼大腦的運作是否會對我們的內在特質,尤其是我們的個人決策有影響呢?我們很容易學會走路,但如果要讓你用慢動作去演示如何邁出收回每一步,每條腿抬起的角度,用的力道,落地的方位,恐怕很難做到。但這一切,對大腦的無意識運轉來說,則輕而易舉。我們可以一邊走路,一邊聊天,或者一邊看電影,一邊吃爆米花,我們既不擔心走路摔倒,也不會擔心爆米花送不到口中,這一切都是因為大腦的無意識在我們無法察覺的地方,時刻運轉著。
  • 大腦經常處於高速運轉搜索單詞的狀態?
    大腦經常處於高速運轉搜索單詞的狀態?中國大陸的自助旅遊者要走向世界,除了籤證的問題外,最大的問題便是語言障礙。這個問題甚至比籤證問題令更多人卻步。在當今世界上,英語已經無可替代地成為了國際語言,法語在大部分地區已不能與之爭雄,即使在曾為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的越南、寮國、柬埔寨,旅遊從業人員基本上都使用英語。
  • 朝破譯大腦運轉密碼邁進!深圳先進院解析了首個完整腦神經突觸三維...
    人類大腦只有10%左右被利用了,其他90%左右未利用,探索人類大腦的工作機制,揭秘這未被利用的部分,正是人類科學研究最偉大的挑戰之一。 大腦的內部究竟是何模樣?千億個腦神經元是如何工作的?近日,深圳先進院的科學家在破譯大腦運轉密碼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 5G的「大腦」怎樣實現高速有效的運轉
    打開APP 5G的「大腦」怎樣實現高速有效的運轉 曹煒 發表於 2020-04-24 10:10:33 在這樣的背景下,5G網絡內部和網絡間的信令交互必然出現井噴,如何提供簡單高效,可以持續演進的5G信令網一直是各大通信標準組織研究的議題。
  • 如何迅速讓大腦清醒——快速提神
    現如今高壓生活、高挑戰的工作,讓我們的大腦每天不停的運轉,工作量之大可謂是應接不暇,再加上休息不好,久而久之會出現無精打採、頭昏腦脹的情況,這就是大腦疲憊,如何才能讓疲勞的大腦迅速清醒,使疲怠的精神興奮起來呢?
  • 單日峰值可處理超過160萬訂單,京東物流是如何保證高效運轉的?
    由於京東「亞洲一號」是一次性規劃,分步實施,隨著京東「亞洲一號」在全國各省會城市不斷開設,保持火力全開,高效運轉,5年折舊過後京東物流履約成本必定會大幅下降。具體來看,京東物流又是如何保證高效運轉的?京東「亞洲一號」堆垛機京東東莞「亞洲一號」,近50萬平米的建築面積、22公裡長的分揀輸送系統、每天超過160萬的包裹總量、自動立體倉庫可同時存儲超過2000萬件中件商品……而能達到這一驚人成績,正是京東自主研發,不斷迭代、進化多年的智能體系」,支撐著東莞「亞洲一號」流暢高效運轉。
  • 英媒公布身體運轉周期表:大腦成熟需要25年
    時間如同一把尺子,丈量著世間萬物的運轉周期。大到天體運行,小到草木榮枯,都在自己的生命軌跡中運轉不息。人體也是一樣,每個器官的生長、衰老、變換也有一定周期,掌握了它,就能更好地依此養生保健。大腦成熟要25年。英國愛丁堡大學發育神經生物學教授普賴斯說:「大腦就像一套電話系統,主要線路已經接好,但更精細的線路還需要仔細安裝調試,而人生的前3~4年就是進行調配的關鍵時期。」到了青春期,除了前額葉皮層外,大腦已經發育得非常充分了。前額葉皮層是一個與想法和控制衝動有關的關鍵部位,到25歲才發育完全,或許這能解釋青少年行為的不可預測性和冒險傾向。
  • 《紐約:一座超級城市是如何運轉的》
    《紐約:一座超級城市是如何運轉的》作者:(美)凱特·阿歇爾譯者:潘文捷版本:南海出版公司 2018年4月香蕉和魚如何跨越千山萬水抵達你的菜籃?日常基本生活不可或缺的電,從哪裡如何到達你家?自來水從郊區的水庫到達家家戶戶前經歷了什麼?城市人每天產生的數萬噸垃圾都去了哪裡?身處城市中的我們,一定都好奇過這些問題的答案。在這本圖文並茂的「紐約傳記」中,我們不僅能得知一座超級城市是如何運轉的,更會透過城市的表象,看到一個背面的、地下的、隱蔽的城市內核。
  • 貧窮如何改變大腦
    你會在科學課上看到這樣的照片——一張根據功能進行劃分的人體大腦剖面圖。其中在大腦的最前面部分,也就是前額正後方的位置,是大腦前額葉皮層,負責處理問題、確定目標和執行任務。它與大腦邊緣系統一道合作。大腦邊緣系統內部相互聯繫,更靠近大腦的中心地帶。
  • 關於大腦運轉的四個常見誤區
    編者按:你可能也聽說過「人類的大腦只使用了10%左右,我們的大腦尚有90%等待開發」這樣的說法,但這並不是真的。人類大腦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先進和複雜的器官,雖然數百年來人們試圖研究和揭開人腦之謎,但我們對它的了解仍然有限。正因為如此,人們對大腦仍存在種種誤區,本文列出了四種常見說法,看看有沒有你聽說過的吧。
  • 「超強大腦」運轉起來
    隨著應用的不斷開發與完善,超算服務著科學研究、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成為解決人類難題的「超強大腦」。如何扭轉產業應用不夠的局面,將「制好」優勢轉化為「用好」優勢,是我國超算亟待解決的問題。「用,不是簡單的用,而是要對機器性能、功能、使用方便性,包括需要什麼樣的系統軟體、應用軟體等提出要求,這些要求正是我們研製超級計算機的目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聯想集團首席科學家祝明發指出,只有讓產學研用結合,才能有效帶動超算健康發展。
  • 杭州城市數據大腦運轉一年 你感覺到它的聰明了嗎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杭州已經探索出了一條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治理城市問題的新路徑,並在交通治堵領域取得了全國乃至全球的領先地位,這就是杭州城市數據大腦。  在2016年雲棲大會上,杭州城市數據大腦正式啟動。一年多來,這個大腦運作得如何?未來它將如何進一步成長壯大,改變我們的生活?  昨天,杭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向記者介紹了相關情況。
  • 孕期是如何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
    這本書不同於其它的育兒書籍,作者從一個母親的教育從受孕開始追蹤孩子大腦發育相關的情況,結合以生物學家的研究精神,以真實的研究數據來揭示大腦的發育過程,以及大腦如何受環境和經驗影響的。因其結合實際的母親視角讓這本充滿了研究結果的書籍並不會晦澀難懂,然而讓我欲罷不能。可以說擁有了這本書整個的孕期和5歲前真的不用焦慮了。
  • 寶寶雙手越靈活,大腦運轉就越快,也會越聰明
    眾所周知,手和大腦是密切相關的。手指的運動可以影響大腦的許多功能區域,從而促進嬰兒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熟悉寶寶手部發育的特點,訓練寶寶的手,培養一個"靈巧"的寶寶。這樣長大的孩子將來會變得越來越聰明。那麼如何幫助寶寶在家鍛鍊手指,讓寶寶的大腦發育付出一半的努力呢?下面的答案是一個接一個地給你的。
  • 如何刺激大腦發育,開發大腦?這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大腦開發是系統工程 大腦,是人身體上最重要也是最精密的器官(沒有之一),大腦的健康和正常發育與我們每個人的健康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我們對於大腦的認知也在隨著醫學以及其他相關學科的不斷發展而不斷提升。
  • 都說人類大腦僅開發了10%,是什麼限制了大腦,完全開發會怎樣
    很多人都說,我們的大腦僅僅只開發了10%,那到底是什麼限制了我們大腦被開發呢?看過電影超體的朋友都知道,主角斯嘉麗.詹森由於藥物的作用導致大腦被開發到了百分之百,在逐漸開發大腦的途中,斯嘉麗也變得像超人一樣,擁有各種我們所不敢想的超能力。
  • 如何走出失戀陰影?聽聽大腦怎麼說
    原標題:如何走出失戀陰影?聽聽你的大腦怎麼說本文由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授權轉載。失戀陰影難以擺脫,這其中有強大的神經因素和生理因素在作祟。
  • 人到了60歲大腦就會萎縮?用好3招,還大腦「年輕」
    隨著年齡增長,各種器官功能減退且組織萎縮,大腦也是如此。大腦萎縮一般好發於老年人身上,也常見於部分腦發育不良的嬰幼兒和青少年患者。尤其是60歲之後,20%以上的老年人伴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症,這是大腦萎縮的表現。人到了60歲大腦就會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