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們還在考慮孩子上公校還是私校好時,一項澳洲最新的數據調查卻顯示道:
公校和私校並不能決定你孩子的成績好壞,決定學生成績好壞主要在於你上學的地區!
如果你居住在雪梨西部或者西南部,那麼你家孩子學校的 Naplan 成績幾乎可以肯定低於全澳平均水平。
相反,如果你居住在北岸、北部海灘、東區或者西部中心地區,那麼幾乎所有學校的平均成績都會高於全澳平均水平,無論是公校還是私校都是如此!
Macquarie University 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全澳各地的學校進行空間分析後,發現:在2008年至2018年期間,相比於公校或私校的因素,學校所在的區域對於學生 NAPLAN 成績的影響要更大。
根據學校位置,在澳洲每一個大城市學校和邊遠地區,以及及大城市內部的學校之間都有一條清晰的教育差異分界線。
該研究的核心成員,麥考瑞大學博士生Crichton Smith這樣說道:
「結果真的讓人難以面對。」
「不但各城市存在差異,城市內部也存在教育差異,優勢地區的學校成績都幾乎高於平均線,而弱勢地區學校基本都低於平均線。」
以雪梨為例,位於位於雪梨以北的「拿鐵線」,173所學校的5年級閱讀成績的平均分都高於全國平均線,13所學校接近全澳平均線,僅僅只有7所學校低於平均線。
而在雪梨西南部,有多大104所學校低於全澳平均線,32所卡在平均線上,僅僅只有10所學校高於平均線。
從上圖中不難發現,兩級分化趨勢明顯。研究者還發現在2008年至2018年間,雪梨北區和東區的成績和西部和西南地區相比,它們之間的成績更加懸殊。
這也揭示了澳洲在社會教育上存在嚴重的兩級分化情況!
此外研究還發現,基於地理位置的鴻溝差距還在不斷增加,並且很難看到能有一個政策方案來解決或者彌補這麼大的差距。
面對區域教育差異如此嚴重的情況,Grattan 研究院的學校專家Peter Goss 這樣說道:
「社會經濟優劣勢以這樣的地理方式呈現出來,說明了我們澳洲城市社會化分層的嚴重性。」
「這可能和學校或老師的實力教學等相關,也可能和房價高昂難以交易的城市構成變化相關,這些變化都加劇了分化。」
地理對比體現出的是家庭層面和同學群層面的兩種優劣勢。如果你的同學群受到良好教育,你通常也學得更好。
簡而言之就是:經濟越富裕的地區,學生越能享受到優質教育,從而更有可能刺激本地區經濟發展;反之,則是弱勢地區越差,學生所享受的教育資源約稀缺,該區發展越慢。
而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城市不同地區的差距越大,社會發展也就越不平衡!
西澳教育部戰略績效執行主任 Peter Titmanis 說,研究人員用地區來表明學校的優劣水平,這可能過於膚淺且存在不公平現象。
他還告誡學校和學生不要太在意他們所在的區域!
新州教育廳發言人則表示,正在通過識字和算數政策來改善成績,包括針對於表現差的和低 SES 學生 的輔助支持。
該發言人還表示:「都是統一採取按需分配的撥款方式來資助學校,而且處於弱勢地區的學校還會接受更多的撥款。」
但,Peter Goss 反駁道,根據按需撥款標準設立的目標,澳洲弱勢學校所得到的撥款依然不足。
面對這一尷尬調查結果,在政府尚未能有政策解決之際,各位家長們應該知道該如何為自家孩子擇校了吧!
優勢教育=區域位置+區域位置+區域位置!
如果你想了解澳洲教育最新動態歡迎關注公眾號:澳洲中學,或者掃下方二維碼,加入「澳洲中學諮詢群」和家長朋友們一起交流孩子教育問題。
全方位為家長、老師和學生打造一個專業的教育交流平臺!
教育改革熱點、實用校園信息、新鮮活動、擇校指南等一網打盡。
讓你足不出戶,即可了解澳洲中學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