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築夢起航
——2020屆畢業生梁家偉
夢想,可以從育明開始。在梁家偉同學看來,高中學習,正是為了夢想努力的過程。在育明高中,你可以找到許多實力強勁的夥伴,每人都有擅長的各方面能力,正是他們的存在,才會不斷激勵著你保持努力從不鬆懈,在互相競爭中提高各自的能力。
梁家偉同學在第32屆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初賽中獲得省一等獎併入選省隊,決賽中獲得國家二等獎及清華大學自主招生最優惠政策;在第33屆全國中學生化學競賽初賽中獲得省一等獎併入選省隊,決賽中獲得國家一等獎併入選國家集訓隊;在2019年北京大學金秋營中獲得一等獎。
只談梁家偉同學的經歷,他在高中投入了大部分的時間學習化學競賽,在普通課程上花費的時間固然不少,但對於高中生活印象最深刻也最美好的回憶依然來源於競賽學習。
競賽學習中最難忘的回憶是夥伴的陪伴。從高一開始,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開始一起學習。競賽學習的過程,很難說是輕鬆。每逢周六或節假日,別人在家中休息,他們在學校集合起來一起學習。上下午至少八個小時的學習需要堅持兩年,學校實驗室又只有圓凳,久坐必然讓人不快。體活課從未參與,有時傍晚吃飯也只剩下殘羹。最難熬的還是寒暑假,到最嚴酷的時候,或許身披棉衣坐一上午渾身僵硬,或許只穿短袖在溽熱的夏天汗流不止。但他對競賽的回憶,最終剩下的還是許多美好:中午一起吃飯,飯後或許會踢踢球,下下棋來放鬆,在一天的學習中顯得尤為珍貴。外出培訓,大家自覺在教室上早晚自習,他們總是第一波抵達教室又最後一波離開,考完試的晚上互相交流直至面紅耳赤,每天中午在一起討論哪家外賣好吃。停課以後,只有幾人在實驗室作伴,安靜的看書做題和時有的討論就是停課生活的全部,傍晚大家會一起去操場活動,用運動衝散一天的疲憊。
給梁家偉同學的學習最大的幫助還是各位老師的指導。他們的競賽教練李士生老師常常在他們上課時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坐在競賽教室裡一起陪伴他們,每次外出培訓都會仔細考慮,希望他們能有所收穫。在停課時,李老師關心每一個同學的心理狀態,在梁家偉同學急功近利或是疲憊懶惰時點醒他。班主任錢紅微老師知道他在競賽中投入了很多精力,幫助他與任課老師溝通,告誡他要平衡好高考學習和競賽學習之間的關係。各科任課老師在他的學習過程中也給了他很多支持,在他不擅長的科目給他了仔細地教導,認真解答了他許多問題。
在梁家偉同學與其他學校的同學交流中,他發現育明高中提供給了他們很好的學習條件,有單獨的實驗室教室作為他們的活動區域,還有老師為他們解答疑惑,在學校會請來教授為他們傳授知識,在非工作日會安排他們一起學習。這些在他們看來習以為常的事情,在有些學校的學生看來是極好的條件了。了解這些情況後,他會更加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
梁家偉同學在競賽前並沒有接觸更高級的知識,但對化學研究的方向與內容有一些大致的了解。這些了解更能激發學習的動力。尤其是競賽入門時,大部分知識較為艱澀,需要有興趣指引才能堅持閱讀。還有一些同學通過培養晶體,完成一些小實驗培養了興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競賽學習與其他學習在我看來最大的差別是需要更多的思考。刷題和重複練習都比不上思考所能產生的進步。單純的興趣或者成就感會讓你的理解浮於表面,深層次的思考才會提升水平。
在梁家偉同學進入育明高中學習時,能力與態度都有著很大的欠缺,是育明高中的老師和同學幫助他提升了自己的水平,讓他懂得了知識的力量,做人的道理。他非常慶幸自己能夠進入育明這個大家庭,在這裡學習的三年,每一段經歷都是他寶貴的回憶,同學們的陪伴和老師們的鼓勵是他奮鬥至今的動力源泉。育明高中是心中的一座燈塔,是同學間友誼的橋梁,是年輕學子們一展才華的舞臺。伴著梁家偉同學走過三年的春夏秋冬;母校,載著他駛向知識的海洋;母校,啟迪他揚起遠航的船帆;母校,把他腳下的道路鋪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