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滿江紅·寫懷》 宋·嶽飛
2、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宋·蘇軾
3、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雨霖鈴·寒蟬悽切》 宋·柳永
4、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秋》 宋·李清照
5、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客中行 / 客中作》 唐·李白
6、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宋·晏殊
7、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七首》 唐·王昌齡
8、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從軍行七首》 唐·王昌齡
9、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無題二首》 唐·李商隱
10、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李白
11、 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涉江採芙蓉》 漢·佚名
12、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李憑引》 唐·李賀
13、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蘭溪棹歌》 唐·戴叔倫
14、 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 宋·蘇軾
15、 兔苑詞才去不還,蘭亭水石空明月。《將進酒·金尊莫倚青春健》 唐·陳陶
16、 芝蘭此日不傾倒,南山白石皆賢人。《將進酒·金尊莫倚青春健》 唐·陳陶
17、 禹廟蘭亭今古路《蝶戀花·禹廟蘭亭今古路》 宋·陸遊
18、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銅仙人辭漢歌》 唐·李賀
19、 木蘭能承父母顏,卻卸巾韝理絲簧。《木蘭歌》 唐·韋元甫
20、 今者見木蘭,言聲雖是顏貌殊。《木蘭歌》 唐·韋元甫
21、 木蘭抱杼嗟,借問復為誰。《木蘭歌》 唐·韋元甫
22、 父母見木蘭,喜極成悲傷。《木蘭歌》 唐·韋元甫
23、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憶江南·春去也》 唐·劉禹錫
24、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夢江南·蘭燼落》 唐·皇甫松
25、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浣溪沙·端午》 宋·蘇軾
26、 息徒蘭圃,秣馬華山。《贈秀才入軍·其十四》 魏晉·嵇康
27、 漸粲然、光彩照階庭,生蘭玉。《滿江紅·遇東坡於齊安》 宋·蘇軾
28、 綠塘搖灩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蓮花》 唐·溫庭筠
29、 江頭橘樹君自種,那不長系木蘭船。《春別曲》 唐·張籍
30、 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美女篇》 魏晉·曹植
31、 好乘浮雲,佳期蘭渚東。《長幹行二首》 唐·李白
32、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行路難·縛虎手》 宋·賀鑄
33、 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戲為六絕句》 唐·杜甫
34、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老將行》 唐·王維
35、 蘭露重,柳風斜,滿庭堆落花。《更漏子·柳絲長》 唐·溫庭筠
36、 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清平樂·候蛩悽斷》 宋·張炎
37、 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嗟。《望海潮·洛陽懷古》 宋·秦觀
38、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 宋·歐陽修
39、 正蘭皋泥潤,誰家燕喜,蜜脾香少,觸處蜂忙。《沁園春·宿靄迷空》 宋·秦觀
40、 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橈。《少年遊·參差煙樹灞陵橋》 宋·柳永
41、 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 唐·柳宗元
42、 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踏莎行·情似遊絲》 宋·周紫芝
43、 蘭徑薰幽珮,槐庭落暗金。《夏日遊山家同夏少府》 唐·駱賓王
44、 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重過聖女祠》 唐·李商隱
45、 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鸚鵡洲》 唐·李白
46、 待得江餐閒望足,日斜方動木蘭橈。《江南二首》 唐·陸龜蒙
47、 登樓眺遠,見賀蘭,萬仞雪峰如畫。《念奴嬌·雪霽夜月中登樓望賀蘭山作》 明·
48、 願妳妳、蘭心蕙性,枕前言下,表餘深意。《玉女搖仙佩·佳人》 宋·柳永
49、 莫道顏色如渥丹,莫道馨香過。《花》 唐·黃滔
50、 木蘭之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江上吟》 唐·李白
51、 千裡其如何,微風吹蘭杜。《同從弟銷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唐·王昌齡
52、 蘭氣燻山酌,松聲韻野弦。《聖泉宴》 唐·王勃
53、 粉霞紅綬藕絲裙,青洲步拾蘭苕春。《天上謠》 唐·李賀
54、 花徑不通新草合,蘭舟初動曲池平。《春雨二首》 唐·李建勳
55、 幽蘭不可儷,徒自繞陽春。《詠雪》 唐·駱賓王
56、 若待秋霜來,蘭蓀共何有。《花》 唐·戴叔倫
57、 夕陽秋更好,斂斂蕙蘭中。《夕陽》 唐·鄭谷
58、 桐露珪初落,蘭風佩欲衰。《秋思三首》 唐·陸龜蒙
59、 秋菊堪餐,春蘭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宋·辛棄疾
60、 蘭生不當戶,別是閒庭草。《贈友人三首》 唐·李白
61、 餘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宋·辛棄疾
62、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憶江上吳處士》 唐·賈島
63、 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新荷葉·薄露初零》 宋·李清照
64、 紅蘭莫笑青青色,曾向龍山泛酒來。《庭前菊》 唐·韋莊
65、 幽蘭生前庭,含燻待清風。《飲酒·幽蘭生前庭》 魏晉·陶淵明
66、 寂寞草中蘭,亭亭山上松。《短歌行》 唐·馮著
67、 巧沁蘭心,偷黏草甲,東風慾障新暖。《東風第一枝·詠春雪》 宋·史達祖
68、 踏遺蘭署跡,聽起石門思。《雪》 唐·李洞
69、 若至蘭臺下,還拂楚王襟。《風》 唐·李嶠
70、 閒蕩木蘭舟,誤入雙鴛浦。《生查子·長恨涉江遙》 宋·晏幾道
71、 新燕又雙,蘭心漸吐,嘉期趁取花朝。《望海潮·側寒斜雨》 宋·呂渭老
72、 行殿幽蘭悲夜火,故都喬木泣秋風。《題遺山詩》 清·趙翼
73、 蘭衣蕙帶,為我獨立萬尋岡。《水調歌頭·寄語山阿子》 宋·汪莘
74、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豔妾動春情。《春遊曲》 唐·長孫姓
75、 一葉蘭舟,便恁急槳凌波去。《採蓮令·月華收》 宋·柳永
76、 憶生平、既紉蘭佩,更懷椒。《賀新郎·端午》 宋·劉克莊
77、 波面澄霞,蘭艇採香去。《祝英臺近·荷花》 宋·高觀國
78、 桃蹊牽往復,蘭徑引相從。《蝴蝶》 唐·齊己
79、 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撼庭秋·別來音信千裡》 宋·晏殊
80、 堪恨蘭堂別離夜,如珠似淚滴樽前。《蠟燭》 唐·羅鄴
81、 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鬱金蘇合香。《莫愁歌》 南北朝·蕭衍
82、 揚芳歷九門,澹蕩入蘭蓀。《嘲春風》 唐·溫庭筠
83、 傾蓋金蘭合,忘筌玉葉開。《遊兗部逢孔君自衛來,欣然相遇若舊》 唐·駱賓王
84、 楚子不作,蘭今安在。《清平樂·蘭曰國香》 宋·張炎
85、 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開愁歌》 唐·李賀
86、 言石曾非石上生,名蘭乃是蘭之類。《石蘭》 宋·梅堯臣
87、 漁燈明遠渚,蘭棹今宵何處。《應天長·平江波暖鴛鴦語》 五代·毛文錫
88、 拂拭腰間,吹毛劍在,不斬樓蘭心不平。《沁園春·張路分》 宋·劉過
89、 雪霽牆陰,偏覺蘭牙嫩。《蝶戀花·南雁依稀回側陣》 宋·晏殊
90、 方領蕙帶折角巾,杜若已老蘭苕春。《南園》 唐·李賀
91、 錦裡芬芳少佩蘭,風流全佔似君難。《有贈》 唐·崔珏
92、 梅市舊書,蘭亭古墨,依稀風韻生秋。《望海潮·四之二》 宋·秦觀
93、 風吹芳蘭折,日沒鳥雀喧。《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 唐·李白
94、 蘭衾猶有舊時香,每到夢回珠淚滿。《木蘭花·初心已恨花期晚》 宋·晏幾道
95、 蘭草自然香,生於大道旁。《古樂府·蘭草自然香》 漢·佚名
96、 門外垂楊岸側,畫橋誰系蘭舟。《木蘭花慢·恨鶯花漸老》 宋·万俟詠
97、 揮刃斬樓蘭,彎弓射賢王。《出自薊北門行》 唐·李白
98、 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於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唐·李白
99、 燕子歸飛蘭泣露。光景千留不住。《清平樂·春來秋去》 宋·晏殊
100、 不須更奏幽蘭曲,卓氏門前月正明。《聽趙秀才彈琴》 唐·韋莊
感謝關注,與你一起愛上韻律之美。
歡迎朋友們點讚,轉發,評論,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