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非常嚮往宇宙,即便科技有限,也無法了解浩瀚無垠的外太空,但也正是這種未知才推動者人類進步。對天、地、人的誕生,古人一開始都是基於神話,《山海經·大荒南經》上說: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在神話的演繹下,古人對一些自然變遷也常常會引用神話,屈原《天問》中提到: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意思就是月圓、月缺是月亮死而復生,此後還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一類的傳說。
要說月球,古人可是留下了不少的詩詞,從科學的角度來講,月球是地球一顆天然衛星,它能夠平衡地球的自轉、穩定地軸、控制潮汐、觀測時間等,蘇美進入冷戰之後,人造衛星的開發也步入了一個新篇章。
196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人造衛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能夠迅速與地面進行交換、轉發信息,同時也可以獲取地球大量的遙感信息,想要發展載人航天,人造衛星是必不可少的。
我國也在1970年4月發射了東方紅1號人造衛星,截止到1992年中國成功發射了33顆不同類型的人造衛星,在人造衛星技術的推動下,「衛星鍋」也開始出現了,即便是90後,衛星鍋也是一大回憶。
所謂的衛星鍋,就是接收人造衛星一個金屬拋物面,一般來講,衛星鍋口徑越大,節目的信號越強,接收的質量也越高,自從衛星鍋開始出現,電視節目也變得豐富起來,最勾起回憶的就是就是星空衛視。
星空衛視是我國最早開設的以娛樂節目為主的電視綜藝頻道,2001年正式在廣東開播,2003年之後,星空衛視慢慢普及到全國各省,對許多孩子來說,《動漫先鋒》是必看的一檔節目。
《灌籃高手》《魔兵傳奇》都是那時候最經典的回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美國、韓國劇場,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衛星鍋也開始退出歷史舞臺,一向物美價廉的衛星鍋為什麼會被禁用呢?它到底能看到什麼?
想要接收更好的信號,衛星鍋的安裝往往都會安置在樓頂和一些偏高的地方,若是遇到大風大雨,容易被掀翻,龐大的衛星鍋也很容易砸傷人,不僅如此若是遇到雷雨天氣,衛星鍋的電磁場會吸引雷電,瞬間的強電流不僅會燒毀家電,更有可能造成人身傷害事故。
考慮到成本、安裝等各方面的因素,用戶都要求衛星鍋口徑越小越好,但接收同樣的節目,有些不同品牌,同樣尺寸的衛星鍋卻無法勝任,這就好比:既要馬兒跑得快 又要馬兒不吃草。
不過這還不是最大的隱患,衛星鍋是接收人造衛星提供的信息,它無法過濾掉所有的節目,有時也會接收到一些不健康的內容,其中就包含了一些暴力內容或一些其它的,這種節目也會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甚至還會影響未來的身心發展,我們都小看了衛星鍋的能力。
為了保護青少年心理健康,也是為了保障更多人的人身安全,這才禁止安裝衛星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