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中的畫家正在手繪一幅人像素描,但特別的是,他不僅是用右手畫,連左手也同時拿著另一支鉛筆同步進行!(關注小編,還有畫家雙手作畫的視頻)這可不是一般畫家能做到的。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原來,他創作的目的,是要向他的偶像達文西致敬,因為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傳奇天才藝術大師是有名的雙撇子!
雙手同時進行的素描跟單手素描得到的效果的確不同——由於在筆觸的運用方面增加了不同方向,同時融入左、右的角度,使得整體畫面更加強了紋路肌理的層次感、物體的重量感和景深等等。
他向「追求卓越」的藝術家精神致敬
這位畫家是年輕的美國藝術家馬克·吉伯遜,他跟達文西也有幾分相似之處,他們都多才多藝,同時涉獵不同創作領域並展現過人才華。吉伯遜除了擅長運用精細寫實的手法描繪人物及風景外,還精通古典鋼琴、樂器製作和吉他演奏,並且從事新世紀音樂創作。
在這幅作品中,吉伯遜還寫上偶像的兩句名言,傳達他對這位大師超凡藝術見解的尊崇。
上方寫著:「我們的知識全來自觀察。」這句話還有沒寫出的後半段:「所以,藝術家的主要任務就是,盡其所能用最精準客觀的描繪,表達眼中所見的自然景物。」
虛心、熱切地觀察並學習大自然的種種,然後忠實地呈現所見,永遠是達文西留給後世畫家的經典指導原則。
右邊寫著:「藝術品永遠沒有完成的一天,只有被放棄的時候。」對達文西來說,不斷追求自我突破,不滿足於現有成就和認識,應該是所有創作者都應該學習的精神吧。
多才多藝的達文西一身是本領,他同時在人文藝術和科學研究方面實踐探求真理的精神,謎一般的聰明才智堪稱超越時代,直到現在仍然是藝術史學家和科學家樂於研究的對象。
有趣的是,與達文西並稱文藝復興「畫壇三傑」的米開蘭基羅和拉斐爾也都是雙撇子。
左右手皆靈活的天賦
除了左手較利的左撇子(約佔人口12%)之外,還有少部分人擁有雙手同利(俗稱雙撇子)能力,能隨心所欲地同時運用雙手進行高難度的肢體動作。根據統計,100個人只有一個具有這種能力。
在需要高度知覺和行動統合能力的領域(例如音樂、藝術和運動),雙撇子的表現更突出。本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以及美國開國元勳班傑明·富蘭克林等都是雙撇子。
美國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如絲·普洛柏的研究指出,「雙撇子」對周遭環境改變的敏銳度和情緒反應的調適能力優於一般人,他們比一般運動員擁有更矯健的肢體協調能力。在棒球、劍道、武術、溜冰等體育項目中,很多知名好手都是雙撇子。
雙撇子或能聽見色彩
雙撇子還可能具有一般人沒有的特殊能力——聯覺。聯覺是源自古希臘語,由希臘字根「共同」和「感覺」所組成,表示某一種感官刺激會連帶地自動觸發另一種感官經驗,大約每10萬人中有1人具有這樣的能力。
他們可以「聽見」不同的顏色,從數字解讀不同的人格特質,能聯結不同的感官經驗加以解讀。
關於聯覺的經典例子,是音樂家李斯特在1842年指揮德國威瑪管弦樂團排練時的小故事,那時他脫口而出說了句:「各位,拜託請你們演奏得更藍色一點!」結果,指揮的指令讓團員們一頭霧水,到底什麼叫做演奏得更藍色一點?然後,他又要求樂團的演奏「不要這麼玫瑰色,因為這首曲子應該是深紫色」。
也許大家會認為,雙撇子擁有兼具感官和行動反應的腦部統合能力,肯定在學校一帆風順、如魚得水,但並非如此。由於他們的靈活度不體現在單一的感性或理性思考能力,一般的智力測驗無法測驗出他們特殊的多重能力,使得一些雙撇子在學校體制裡反而被埋沒了。
一項芬蘭研究發現,在調查研究樣本裡的87名雙撇子(總樣本數是8,000名高中生)中,9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語言和數理能力障礙,使他們在注重語言能力的學校教育裡表現不如其他人。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左右手都非常靈活的雙撇子呢?一起來分享他們的有趣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