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姜浩峰
你以為北京大學長這樣?
當然,這沒什麼錯。但我也可以說,北京大學長這樣——
▲北大牛津郡分校
這真的不是牛津大學。而是位於英國牛津郡的北京大學首個海外校區,據北大稱,這是中國高等學府第一次以獨資、獨立經營、獨立管理的形式走出國門開辦的海外校區。
北京大學英國校區,是擁有三棟主要建築、一座塔樓、一個小湖和15英畝(約6萬多平方米)土地的莊園。將於今年夏天正式開學。
學生主要來自英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這裡,他們將修讀北京大字的金融學、管理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和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兩年的時間裡,他們將先後在北大英國校區和北大深圳校區學習。
「120年前,中國人向英國、美國等國家學習,創辦了中國近代第一所綜合大學『京師大學堂』,即北京大學前身。兩個甲子後,當年的『京師大學堂』來到英國高等教育的發源地,創辦了自己的校區。」北大英國校區負責人海聞如此說。
▲寮國蘇州大學2014級本科生畢業典禮
不過目前看來,北京大學還不是中國高校海外辦學中第一個吃螃蟹的。早在2011年,蘇州大學就跨出了國門,在寮國首都萬象開辦了寮國蘇州大學(Soochow University in Laos)。
寮國蘇州大學網頁上的介紹稱,這是寮國政府批准設立的第一所外資大學,也是中國政府批准設立的第一所境外大學。
開辦七年來,寮國蘇大參照中國高校標準和模式,舉辦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碩士和博士)教育,其中本科教育學制4年,研究生教育學制3年,同時開展中文及其他各類高級技能培訓,學校面向寮國及中南半島區域招收各類學生。根據寮國的國情和實際辦學情況,寮國蘇大和中國蘇州大學緊密合作,採用「1+3」、「2+2」等聯合培養的模式選拔、培養寮國蘇州大學學生。完成學業並成績合格的學生可同時獲得老、中兩國畢業文憑。
▲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陳嘉庚塑像
與蘇州大學類似,去年11月12日,海南大學寮國分校在寮國萬象市巴巴薩技術學院掛牌成立,兩校籤署了《中國海南大學與寮國巴巴薩技術學院校際友好關係備忘錄》。
位於沙叻丁宜的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則於2016年迎來首批新生入學。
在知乎上,甚至有自稱是廈大馬來西亞分校的朋友回答網友提問——「至於大家最關心的學歷問題,其他幾個同學也回答得非常清楚了,我就再重申一下——馬校所授學位是得到中國和馬來西亞兩國教育部的認證的。最重要的畢業證——是和廈門大學本部的畢業證一樣的!!!不會有括弧內容!!!至少前三屆學生都是這樣的!!!」
這位知乎網友用了一連串的感嘆號,其意在表明廈大馬來西亞校區絕非山寨。
▲華東理工將到羅馬尼亞合作辦學
此類走出國門辦分校的中國高校,辦學形式也可以是多樣化的。
比如同濟大學,自2014年起,在義大利佛羅倫斯設立初期以暑期課程、短學期、短期培訓為主的海外校區。雖然不是搞本科、研究生學歷教育,一樣吸引了不少當地人。
另一方面,則有一些高校通過中外合作辦學的機會走出去。
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國際交流處副處長蘆琍琍介紹,截至2017年底,中國已有2400多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其中上海有188個。對外辦學已是中國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新趨勢,越來越多中國高校受到邀請「走出去」辦學。目前僅上海已有9所高校參與境外辦學,其中已成功開辦的項目17個,正在籌辦的7個。
最近的例子則是華東理工大學和羅馬尼亞錫比烏盧西恩•布拉加大學(簡稱錫比烏大學)4月10日在滬籤約,合作共建「華東理工大學錫比烏中歐國際商學院」。這是華東理工大學在海外設立的首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也是首個中國與羅馬尼亞共建的商學院。
▲錫比烏大學
錫比烏,是羅馬尼亞歷史名城,有著八百多年建城史。羅馬尼亞錫比烏大學校長約安•博恩德瑞(Ioan BONDREA)教授表示,希望與華理的合作,能以羅馬尼亞為樞紐,將中國特色的MBA項目引入中東歐國家,服務中東歐國家中資企業並為當地培養現代商業人才。
目前來看,隨著中國國力的日益強大,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收到廣泛關注,未來,更多的中資企業走出國門……如此等等,出境辦學的高校勢必會越來越多。
但高校海外辦學,也是有著較大挑戰的。
北大英國校區負責人海聞認為,主要挑戰來自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學校和政府層面。對學校來說,如果照搬現有教學和管理體制就有可能面臨競爭力不足的問題,較早開展國際化教學、積累相關辦學經驗,有助於在「走出去」時比較順利;對政府而言,境外留學生的認定、籤證及學籍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研究和解決。
其次是人才方面。管理隊伍和師資力量是中國高校「出海」的關鍵因素,因此,不僅要提升師資的整體水平,也要適應國外的管理體制,做到讓世界一流的學生願意來讀書、讓世界一流的老師願意來工作,這樣中國才能更好建設世界一流大學。
最後是資金方面。國外高校來華設立分校,如上海紐約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等,均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中國地方政府的優惠政策。但比較來看,中國高校「走出去」尤其是走入西方發達國家,當地政府不一定會有如此強度的支持。因此,如果採用獨資經營、獨立管理的境外辦學模式,籌集資金是關鍵要素之一。
專家指出,中國高等教育「走出去」仍要保持理性態度。
轉載請後臺聯繫周刊君,獲得授權!
轉載時,須註明作者、出處和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