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無芯局面?華為又一晶片專利問世,已通過國家專利審批!

2020-12-27 Tech道觀

晶片被「卡脖子」,實體清單幾乎成了華為2020年的關鍵詞,但是華為卻越挫越勇,自研成為了華為的最新突破口。而近期,也被爆出華為公布了晶片新專利。根據天眼查App顯示,華為在12月22日最新公布了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光傳輸設備及數字處理晶片專利,申請人的地址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華為總部辦公樓。據悉,該晶片主要是用於提高業務的傳輸性能

這也就意味著在卡脖子的前提之下,華為其實在逐漸做出一些技術的突破,此前在華為的智慧屏的電視之中已經發現,其實整個機身內部的很多元器件很多都已經是華為自產的,而且行業裡很多產品都無法繞開的德州儀器,華為目前也已經找到了解決辦法。

可以說華為目前在智慧型手機業務上受到重挫的前提下,已經逐漸將重心轉向了更多智能產品上,電視、PC、筆記本,還包括一些網際網路的產品。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說:沒有創新,要在高科技行業中生存下去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這個領域,沒有喘息的機會,哪怕只落後一點點,就意味著逐漸死亡

華為在海思晶片上投入了巨大的心血。早期的時候,除了華為自己,根本沒有企業肯用。依靠華為自己的訂單,海思晶片才有了大範圍的試錯空間以及隨之而來的迅速升級。

其實,將一款不成熟的晶片,用在自己的旗艦機上,很容易造成小馬拉大車的翻車局面。但正是這種創新的基因,和落後就是死亡的前瞻性。讓華為扛住了第1波晶片設計的壓力。

晶片是一個高度垂直分工的產業,從設計、製造到封裝測試,每一個環節都有相關領域的公司在負責。

即便只從設計的角度來看,華為海思也不可能完全從零開始,它購買了ARM的設計授權。就好像買了一個毛坯房,自己回去做裝修設計。

這個裝修設計的門檻也相當高。如果沒有強大的技術實力、長時間的技術積累、巨額資金投入,連給晶片做「裝修」的能力都不會有。越強大的技術,就能做越深入的設計。

「引進、吸收、消化、創新」這是海思的發展模式。從最後的結果來看,很有必要,也非常成功!

這些年,華為砸錢搞研發,已經取得了很多第一:通訊設備全球第一;網絡設備全球第一;核心路由器全球第一;5G專利數全球第一;在晶片面臨危機後,華為明顯加快了技術自研的速度,晶片專利只是一方面,此前21日,華為首發車載雷射雷達,也在向汽車領域繼續發力。

從某種程度上說,斷供華為,反而使華為更重視自研,所以,雪崩般的危機也並不完全是壞事。至少他可以讓企業拋棄盲目的自信,並迅速彌補自己的不足。加油,中華有為!

相關焦點

  • 華為突然宣布新專利,誰也沒想到,一切來得如此之快
    但這要怪華為沒有早點涉足晶片製造嗎?當然不能怪華為,因為本身很多產品的零部件都不可能由一個公司全部生產製造,更何況是晶片這種十分精密、尖端的產業鏈,不止是華為不能做到,放眼全球範圍內的晶片巨頭誰都不能做到。
  • A股明日風口:華為公布數字處理晶片相關專利
    利好板塊: 科創板相關概念股:廣大特材、金博股份、優刻得、天奈科技、奧來德3、華為公布數字處理晶片相關專利天眼查App顯示,12月22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增一條專利信息,專利名稱為「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光傳輸設備及數字處理晶片專利
  • 華為申請自研晶片專利:可提高傳輸性
    天眼查App顯示,12月22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增一條專利信息,專利名稱為「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光傳輸設備及數字處理晶片專利」。
  • 華為公布數字處理晶片相關專利
    天眼查App顯示,12月22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增一條專利信息,專利名稱為「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光傳輸設備及數字處理晶片專利」。
  • 華為這項專利通過!和劉海兒說拜拜?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一則「用於隱藏前置攝像頭的結構、攝像頭模組及終端設備」的專利。通過中國專利公布公告顯示,該專利是華為於去年3月18日申請的,而在今年4月14日正式公布,專利申請號為 2019203461050。
  • 中國穩坐晶片專利申請榜首 排頭兵中興通訊躋身全球30強
    中國晶片專利申請量在過去18年裡則實現了23倍的驚人增長,數量上中國已成為晶片專利申請第一大國。這與中國的專利申請總量連續5年蟬聯全球第一大環境相符。  據了解,QUESTEL報告以ORBIT專利資料庫收錄的99個國家及組織的專利數據為數據源,檢索截至2016年4月6日的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企業在晶片專利數量上已逐步趕上國外老牌企業。
  • 又一國產手機崛起:國內發明專利排名第二,僅次於華為!
    我國在科技領域上一直蓬勃發展,尤其是近年來,華為手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華為在技術上,還有專利上,都大放光彩。如今,華為手機在5G技術上擁有3000多項專利,可以說是領先於全世界的科學技術。但是在國內,厲害的不只華為一個公司,OPPO在最近幾年也在不斷地崛起。
  • 耗時8年,拿下113件專利,打造出中國最先進軍用晶片
    我國對於晶片的需求量非常的龐大,據悉在2019年我國在晶片的進口花費上,就高達三千多億美元,直接超過了石油的購買量。然而我國製造晶片環節是我國的一大短板,這兩年西方國家不斷的加緊晶片出貨限制,這也讓「中國芯」開始崛起,在晶片這件事情上,唯有自主研發,才能夠得以突破,擺脫這種壟斷性的局面。
  • 儘管川普各種打壓,美國仍將支付華為的5G專利使用費
    確定一家公司擁有多少專利-以及它們對行業標準的關鍵程度-將有助於確定誰將從下一代技術中受益最多,該技術有望徹底改變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手術和互聯房屋等發展。美國政府對華為的努力取得了成果。臺積電是蘋果公司和華為的主要晶片製造商。該公司正計劃在亞利桑那州建立一家工廠,以緩解國家安全隱患並將高科技製造轉移到美國。
  • 華為手機用360度全景VR相機的專利曝光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我們知道華為在下個月就將推出旗艦機型Mate 10系列。而最新消息表明,在華為Mate 10發布之際,華為似乎有新的產品同步上市。據美國專利商標辦公室(USPTO)透露,華為目前正在進行一項ENVIZON 360度全景VR相機專利申請,這款相機與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榮耀系列產品貌似不同,但目前細節信息仍處於保密狀態。華為手機用360度全景VR相機的專利曝光據介紹,該專利申請的產品描述為 「全景相機:相機鏡頭通過手機和電腦軟體進行控制」。這款產品的一大賣點是它適配智慧型手機。
  • 前瞻全球專利周報第16期:華為「測溫」手機專利曝光,未來或成新機...
    騰訊量子計算機專利曝光,涉及晶片處理器 騰訊量子計算機專利曝光,該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量子晶片、量子處理器及量子計算機,涉及量子技術領域。 索尼新專利曝光 或將推出新款 VR 設備 索尼旗下的一項新專利近日公開。這項專利涉及一款 VR 設備。據悉,這款 VR 設備可以讓用戶通過 PS5 主機來進行遊戲。根據專利描述,這款 VR 裝置可以通過傳感器信號來感知用戶是否正確佩戴了設備。
  • 從專利數量解釋中國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同步5G超越
    但從申請量可以看出,我國通信企業從數據上有了量的飛躍,已達到3000多件,PCT申請量提升到400多件,我國通信企業在智慧財產權領域努力扭轉被動局面。在4G時代,我國通信企業及研發機構日漸認識到將自有專利技術納入通信標準中的戰略意義及重要性,於是,在許多重要技術領域開展廣泛深入的研究,使研發實力不斷增強,專利保護意識日益提高。
  • 喵博士資訊|華為申請晶片專利;我國新增近700家量子領域企業
    使用SKT 5GX Edge後,App在連接雲時不再通過網際網路或地區統一網站,而是將快速連接到的運營商部署在數據中心的「WavelenthZone」,用戶將在AWS提供的相同開發環境中推出機器學習、物聯網、視頻遊戲、流媒體等領域的創新服務。此前,SK電訊和AWS已與20餘家網際網路公司開展服務驗證,提高了SKT 5GX Edge的技術成熟度。
  • 華為終於傳來好消息!華為霸氣承諾,核心技術才是話語權
    這兩年華為一直收到非常多不好的消息,尤其是在今年晶片再次遭遇限制之後,很多人又擔心華為如果被斷供晶片,就會面臨無芯可用的局面。我覺得近日華為終於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並且做出了霸氣承諾,也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是一切話語權。
  • 晶片大戰,中國砥礪前行,美國壓制華為,並且回遷晶片製造生產線
    在這個基礎上,集成電路問世,就是把電晶體和其他的電子期間都集成在一塊半導體材料上,這樣電路的體積進一步縮小,可靠性也提升了。在此發明的基礎上進一步商用,並且在設計水平和製造工藝上一步步提升。由於是美國的科學家最早發明的電晶體和集成電路,所以美國就佔了先機,註冊了有關專利。導致其他國家想要製造它,需要繞過這些專利,這使得其他國家的晶片行業發展緩慢。
  • 華為與聯發科籤訂採購大單 訂單金額超過1.2億顆晶片數量
    繼上周華為與高通達成一項新的長期專利授權協議,並向高通支付大約18億美元的專利授權費之後,8月4日,據中國臺灣媒體報導,華為與聯發科籤訂了合作意向書與採購大單,訂單金額超過1.2億顆晶片數量。
  • 風暴中的華為:麒麟9000晶片或成絕唱之作
    半導體製造等重資產投入型領域、重資金密集型產業,華為沒有參與。」或許沒有人會預測到,在全球一體化的時代,最底層、最基礎的晶片製造產業的缺失竟成了華為最大的掣肘。畢竟在這個領域內,晶片專利技術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無「芯」可用的華為手機未來將何去何從?
  • 中國專利數量已超美歐日韓總和,外媒:中國是經濟大國,專利大國
    圖片來源flickr以在歐洲為例,中國電信製造商華為以以2398件專利申請名列首位。德國電子康採恩西門子排名第二,韓國的LG、三星以及美國晶片生產商Qualcomm分列其後。分析認為,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中國經濟的強勢崛起,以及中國製造早已顛覆了粗製濫造,已實現精密化、知識化、科技化的領先地位。比如:
  • 華為有麒麟 小米有松果 國產專利晶片手機未來很美好
    說到華為手機,大家都會非常傲嬌地說麒麟CPU。確實,在走出國門,走進發達國家這一步而言,目前只有華為做得最好,因為有自主研發的專利晶片,這也使得在全球很多地方,華為的比三星還要賣得好。不過,作為一名愛國人士,肯定希望能看到更多國產電子商品,走向全球。
  • 華為公示新手機專利:十字型後置四攝+屏下攝像頭
    科技零接觸訊 9月18日信息,華為將會在本年度推出Mate40系列機型,作為華為的年度旗艦機型,應該會在相機方面有所突破,能夠提升手機影像系統的表現。而且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開始推出屏下攝像頭技術,在該系列機型正式發布之前,華為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CNIPA)提交了一款手機設計專利,機身背面有四個攝像頭,並採用屏下攝像頭解決方案。據悉,該該專利中供包含 24 張設計草圖,於2019年10月提交至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CNIPA),並於2020年9月18日獲得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