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裡,很多人家喜歡用滅蚊燈來防蚊滅蚊,但日前網上有文章說,滅蚊燈發出的紫外線對人體健康有很大傷害,甚至會造成一定灼傷。這是真的嗎?對此,多位專家表示,紫外線對人體確實是有一定負面影響,但如果合理使用,滅蚊燈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有限的。同時,在生活要注意「光汙染」,要有保護自己的眼睛、皮膚的意識。
滅蚊燈何以滅蚊
要想知道滅蚊燈對人體有無危害,就要了解滅蚊燈滅蚊的原理。現在市場上的很多滅蚊燈,基本上是光觸媒滅蚊燈。這種滅蚊燈使用光、味、綜合技術來捕殺蚊子。
蚊子是靠人體發出的二氧化碳氣息找到人的,當它們感覺到二氧化碳氣體流時便立刻向這股氣流飛去。而且蚊子具有趨光性,能吸引它們的是紫外光。滅蚊燈便採用蚊子最喜愛的紫外光來誘惑蚊子。360度發光,加上微溫效應,釋放出二氧化碳和氣流,模擬人體發出的二氧化碳潮溼氣息,誘使蚊子飛來,風機攪動周圍空氣形成渦流,使習慣隨氣流而飛的蚊子隨風而來,當蚊子一旦被吸進捕捉窗,那麼就難以逃脫風機形成的渦流,它們會被風機的渦流吸到捕捉器的底部,直至風乾而死。
浙江大學光電系光電子所副教授劉崇表示,光觸媒是對能夠光催化的材料的總稱。現在廣泛應用於對室內汙染的處理。目前應用較多的的光觸媒材料主要是二氧化鈦。光觸媒在光的照射下,會產生類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應,將空氣中的水或氧氣催化成氧化能力極強的羥基自由基和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活性氧等具有極強氧化能力的光生活性基團,可強效分解各種具有不穩定化學鍵的有機化合物和部分無機物,並可破壞細菌的細胞膜和凝固病毒的蛋白質載體,這便是它能夠殺菌、治理汙染的原因。
滅蚊燈長時間照射傷皮膚
滅蚊燈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影響呢?影響有多大呢?
目前市場上熱銷的多款家用紫外線、光觸媒滅蚊燈說明書顯示,滅蚊燈的誘捕燈發射紫外光,其波長在360—400nm(納米)之間。浙江大學光電子技術研究所副教授方偉指出,滅蚊燈發出的這個波段的紫外線對人體是有影響的,最大的影響就是把皮膚照黑,如果長時間暴露的話還可能造成皮膚老化等效果。
劉崇也表示,紫外線對人體的危害是肯定的。無論是什麼樣的紫外線,對於人體都是有傷害的。區別無非是作用時間的長短以及紫外能量的不同對人體的傷害大小不同而已。波長長的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弱一點,因為能量低。滅蚊燈的紫外線多屬於長波紫外線A光,波長介於315—400nm,可穿透雲層、玻璃進入室內及車內,可穿透至皮膚真皮層,會造成曬黑,也是皮膚老化、出現皺紋及皮膚癌的主因。UVA可再細分為UVA—2(320—340nm)與UVA-1(340—400nm)。UVA-1穿透力最強,可達真皮層使皮膚曬黑,對皮膚的傷害性最大,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特別在非夏季時UVA-1強度雖然較弱,但仍然存在,會因為長時間累積的量,造成皮膚傷害。此外,長時間紫外線照射也會導致眼部損傷。也就是說滅蚊燈的紫外燈波段對人體是有一定傷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