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 X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有一個很瘋狂的想法,就是與美國宇航局合作通過公司研發的星際飛船(StarShip)把人類送到火星上,預計未來輸送到火星居住的人類將超過100萬,事實上NASA早在幾年前就發布了「招募火星志願者」的海報,希望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建立人類在外星球的首個基地,而且未來期望通過人們的不懈努力把火星的環境改造成第二個地球,雖然人們對移民火星充滿了憧憬,如果人類在火星上生活的話將要面臨哪些情況呢?
其實對於火星上的生存環境,NASA的專家已經指出了人類將面臨的幾個困難情況:
1、火星三分之一的重力環境
雖然已有《火星救援》這類關於火星生活的科幻影視,但人類即便在火星上建立能生活的生態基地,也要隨時面臨只有地球三分之一的重力環境,人體在低重力環境下骨質會變得疏鬆,而且身體的肌肉即使保持鍛鍊也會面臨萎縮的現象,不過心臟輸送血液時承受的重力變小,人體會在適應環境以後個子會出現變高的現象。
2、火星的輻射環境
由於火星沒有磁場保護,帶有輻射的太陽風和宇宙射線會直接照射在火星地表,導致了整個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對人體致命的輻射,而且地球上的植物是無法在這種貧瘠的土壤裡生長的,以至於如果人類想要在火星上種植物都得放在特殊的容器中,而且火星的晝夜雖然也是24小時,但距離較遠的原因受到的光照遠少於地球,能在火星上生長的植物肯定與地球上的會有差異,可以說在火星土壤上直接種植是不可實現的事情。
3、火星的溫度變化
雖然與地球一樣也有四季變化,即使是夏季火星只相當於地球1%的大氣層也無法保持溫度,火星冬季的氣溫甚至會降到零下一百多度,而夏季即便是赤道上當太陽落山後溫度就會立刻降到零度以下,在這種溫差較大的環境下任何設備都將面臨嚴峻的考驗,NASA發射到火星的幾輛火星車都遇到了設備損耗嚴重的現象,如今「好奇號」不止幾個輪子破損嚴重,攜帶的設備出現多處無法運行的情況,而人不僅要面臨輻射環境還要面對比南極更冷的環境。
4、消化系統改變
即便人類能在火星上種植出食物,但在這種低重力環境下生長的任何生物都會與地球上有差別,同時人體內的消化系統和菌群環境也會隨著食物的變化而改變,人體會變得難以消化粗纖維的食品,更願意接受流體食物和能量更高的食物,近些年人類在空間站裡培育的植物發現有更強的耐受能力,耐受能力較高的植物或許未來能逐漸生長在火星地表慢慢改造環境,未來在火星上的人會有隻適應火星環境的消化系統。
5、人體適應火星的變化
適應火星環境的人還是在火星上出生的人都會與地球上的人有較大的差異,在火星上生活首先皮膚的顏色會變得更深,火星人會出現橙色的皮膚能有效抵抗輻射和較高的抗氧化能力,同時較低的環境會讓火星人變得又瘦又高,如果他們來到地球甚至很難站立起來,但更強的適應能力會幫助這些火星人去其它星球上開拓新的居住地,或許未來的人類也會逐漸適應在低重力環境下生活。
人類對於把火星環境改造成第二個地球早就充滿了幻想,事實上人類要面臨的困難非常大,而且在火星上經過多代繁育以後,這些火星人的DNA會產生一定的變化,那麼在火星生活的人們還能稱為人類嗎?
不過當科技達到一定程度後肯定會去探索宇宙的,人類移民到火星上還只是智慧文明踏出家園的第一步而已。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