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移居火星將面臨的5個現實情況,你還願意住到火星嗎?

2021-01-13 痴狂科學

Space X公司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有一個很瘋狂的想法,就是與美國宇航局合作通過公司研發的星際飛船(StarShip)把人類送到火星上,預計未來輸送到火星居住的人類將超過100萬,事實上NASA早在幾年前就發布了「招募火星志願者」的海報,希望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建立人類在外星球的首個基地,而且未來期望通過人們的不懈努力把火星的環境改造成第二個地球,雖然人們對移民火星充滿了憧憬,如果人類在火星上生活的話將要面臨哪些情況呢?

其實對於火星上的生存環境,NASA的專家已經指出了人類將面臨的幾個困難情況:

1、火星三分之一的重力環境

雖然已有《火星救援》這類關於火星生活的科幻影視,但人類即便在火星上建立能生活的生態基地,也要隨時面臨只有地球三分之一的重力環境,人體在低重力環境下骨質會變得疏鬆,而且身體的肌肉即使保持鍛鍊也會面臨萎縮的現象,不過心臟輸送血液時承受的重力變小,人體會在適應環境以後個子會出現變高的現象。

2、火星的輻射環境

由於火星沒有磁場保護,帶有輻射的太陽風和宇宙射線會直接照射在火星地表,導致了整個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對人體致命的輻射,而且地球上的植物是無法在這種貧瘠的土壤裡生長的,以至於如果人類想要在火星上種植物都得放在特殊的容器中,而且火星的晝夜雖然也是24小時,但距離較遠的原因受到的光照遠少於地球,能在火星上生長的植物肯定與地球上的會有差異,可以說在火星土壤上直接種植是不可實現的事情。

3、火星的溫度變化

雖然與地球一樣也有四季變化,即使是夏季火星只相當於地球1%的大氣層也無法保持溫度,火星冬季的氣溫甚至會降到零下一百多度,而夏季即便是赤道上當太陽落山後溫度就會立刻降到零度以下,在這種溫差較大的環境下任何設備都將面臨嚴峻的考驗,NASA發射到火星的幾輛火星車都遇到了設備損耗嚴重的現象,如今「好奇號」不止幾個輪子破損嚴重,攜帶的設備出現多處無法運行的情況,而人不僅要面臨輻射環境還要面對比南極更冷的環境。

4、消化系統改變

即便人類能在火星上種植出食物,但在這種低重力環境下生長的任何生物都會與地球上有差別,同時人體內的消化系統和菌群環境也會隨著食物的變化而改變,人體會變得難以消化粗纖維的食品,更願意接受流體食物和能量更高的食物,近些年人類在空間站裡培育的植物發現有更強的耐受能力,耐受能力較高的植物或許未來能逐漸生長在火星地表慢慢改造環境,未來在火星上的人會有隻適應火星環境的消化系統。

5、人體適應火星的變化

適應火星環境的人還是在火星上出生的人都會與地球上的人有較大的差異,在火星上生活首先皮膚的顏色會變得更深,火星人會出現橙色的皮膚能有效抵抗輻射和較高的抗氧化能力,同時較低的環境會讓火星人變得又瘦又高,如果他們來到地球甚至很難站立起來,但更強的適應能力會幫助這些火星人去其它星球上開拓新的居住地,或許未來的人類也會逐漸適應在低重力環境下生活。

人類對於把火星環境改造成第二個地球早就充滿了幻想,事實上人類要面臨的困難非常大,而且在火星上經過多代繁育以後,這些火星人的DNA會產生一定的變化,那麼在火星生活的人們還能稱為人類嗎?

不過當科技達到一定程度後肯定會去探索宇宙的,人類移民到火星上還只是智慧文明踏出家園的第一步而已。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人類是否可以在短期內移居火星,來看看科學家們怎麼說
    2020年7月23日,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代表了我國對於地外行星探測邁出了重要一步,那麼人類可能在不久的未來移居火星嗎?太陽系有八大行星,為什麼人類會對移居火星情有獨鍾呢?
  • 科學家為人類移居火星設計房子 外形似愛斯基摩人雪屋
    中國網新聞11月17日訊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為人類移居火星設計房子,房屋外形似愛斯基摩人雪屋。隨著地球生存空間逐漸縮小,如何移居太空逐漸成為人類急需考慮的一大問題。房屋材料主要為從火星土壤中獲取的原料,以及宇宙飛船的部分零部件。房屋外形似愛斯基摩人雪屋,屋內設有特殊裝置,能將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換成氧氣。房屋內還設有小廚房以及睡覺用的小床。小廚房裡內配有微波爐等家電。房頂還搭有支架,用於種植蔬菜,補充每日所需的食材。屋外還配備了巨大的信號收發裝置。房屋建造材料外形似磚瓦,可削弱火星表土釋放的微波。此次展出的房屋牆壁厚3米。
  • 火星上發現「水冰庫」,人類是否可以通過改造,加快移居的腳步?
    地球還能讓人類生存多久?火星上發現「水冰庫」,移居更近了!在地球環境日益惡劣的情況下,有很多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地球還能供人類居住多少年呢?因此科學家們將更多的目光放到了其他的星球上,比如金星,月球,火星等等,希望可以通過人類科技的改造,讓這個星球變成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相比於金星和月球,火星似乎是最佳選擇,因為在月球上根本沒有大氣層,人類在面對宇宙輻射的時候,根本毫無招架之力,而金星這顆星球上的溫度又高達400多攝氏度,人類的探測器登陸尚且困難,更不要說人類的皮肉之軀了,因此科學家們將火星稱為第2顆地球。
  • 對話「火星500」負責人 人類離火星究竟有多遠?
    人類真正登陸火星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和挑戰?「火星500」試驗中方項目負責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陳善廣揭秘這次模擬探索火星之旅。人類夢想中的新家園火星是目前相對適宜人類移居的行星記者:很多國家對火星探索抱有濃厚興趣,還有很多科幻電影和小說也是火星題材。為什麼大家對火星格外關注?
  • 100萬人送上火星你願意去嗎?至少三個條件達到才可能居住
    但是根據《太陽報》最新發布的科學報告指出,埃隆·馬斯克再次對火星的移居表態,那就是要把100萬人送上火星去,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目標,並且這個目標希望在他有生之年成功的實施下來。同時它表示「如果我們不加快步伐,那麼在去火星之前我肯定會死了」。所以說對於馬斯克來說,這確實成為了他的目標,同時最終也將建立一支由艦隊。火星的適合生存嗎?
  • 八大行星哪個更適合人類移居?火星絕非首選,金星才是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遠日行星離地球實在太遠,光照強度太弱,最高溫度都在-200度以下,人類無法生活。類木行星木星、土星是氣態行星,人類無法在其上面著陸。水星作為固態行星也是類地行星,但其離太陽太近,人在水星上看太陽的面積是地球上看太陽的3.8倍以上。陽光將水星向陽一面烤成火爐,接近500攝氏度的高溫將一切試圖接近水星表面的人造物熔化。
  • 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
    我們都很好奇偌大的銀河系裡,難道只有地球能夠有人生存嗎?有人會想我們什麼時候可以移居到其它星球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火星是否適合人類生存。火星的基本特徵火星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均半徑為1. 52AU,根據克卜勒第三定律可以計算出它的公轉周期T=1.88。
  • 人類到底能不能移民火星?矽谷高富帥:2050年送100萬人登上火星
    人類到底能不能移民到火星?這個問題我們有請馬斯克來回答!馬斯克說:我終有一天會將人類帶往火星,移民火星不再是電影裡的場景,將會真實地發生。馬斯克面對疑問如此說道:【如果我們把每個人移居火星的成本控制在200萬美元左右,就可以開創一個大市場。
  • 火星平原拍到「V字形」沙丘,火星人臉,大蟲子曾引起科學爭議
    而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在2020年,火星勘測軌道探測器(MRO)在火星的表面發現了一個非常奇特的標誌,這與我們現實生活之中看到的一種標誌非常類似,那就是——星際旅行》中星際艦隊的標誌。這引發了不少人的熱議,難道是我們火星上面已經出現了「星際艦隊」了,確實這張圖片看上去是有點誘惑力的。
  • 你願意去火星生活嗎?星際實驗室建造沙漠村莊以探討「火星移民...
    編譯 | 實習記者 馮蕊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於「火星移民」的嚮往。2013年,荷蘭Mars One研究所推出了2023年登陸火星、建立人類聚居地的志願者計劃,這是一張前往火星的「單程車票」。今年12月,「中國航天2020年硬核預告」也發布了火星探測項目,預計在2021年實現火星軟著陸。而在近日,「火星移民」又有了新進展。
  • 如果馬斯克真的實現火星移民計劃!那麼,至少有1萬國人移居火星
    5天前,馬斯克有些不順,由於特斯拉股價下跌,他從世界第2首富下降到了第3位。最為重要的是,他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進行了「星艦」原型的最新試飛,結果星艦爆炸成了大火球。夜間天空中的火星熒熒如火,亮度常變,令人迷惑,所以中國古代稱火星為「熒惑」。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登陸過火星,只有美國從1975年起先後5次發射探測器,並成功在火星著陸。
  • 專家稱移居太空可能性越來越高 火星或成首選(全文)
    專家稱移居太空可能性越來越高 火星或成首選地球上頻發的戰爭、環境危機、核汙染,使人們開始把人類未來的夢想建立在開發地球以外的空間上,世界各國紛紛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太空移民計劃,打算在其他星球上打造人類的第二家園。
  • 有比火星更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嗎?它的出現,讓科學家極力反對
    按照人類的發展進度,地球遲早有一天會被消耗殆盡,不管是資源上,還是人類居住的環境。所以,人類不得不做出妥協,開始尋找新的適宜人類居住的家園,這也就激發了人類對宇宙探索的激情。在高新科技的幫助下,人類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目前,人類主要的探測對象是火星。
  • 5臺火星車,連續25年探測火星,美國到底在火星上發現了什麼寶貝?
    美國想要獨自佔領火星嗎?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強國,美國一直把目光緊盯在火星上,2015年,美國就大膽地提出了移居火星的登陸計劃。從2016年開始,美國宇航局一直在不斷的向火星發射各種探測器,甚至有5臺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表面進行實地探測。
  • 「將來,發達國家的人賣掉房子就夠移居火星」
    【文/觀察者網 谷智軒】當地時間2月11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推特上透露了移居火星的票價,稱「有信心」未來某一天費用將低於50萬美元、甚至不到10萬美元,並且返程票免費。
  • 火星移居申請者已超20萬人 或於2025年登陸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制定火星移居計劃的荷蘭非盈利機構「火星一號」公司12月10日宣布,目前已經與美國航空航天製造商洛克希德-馬丁等公司籤署了合作協議,力爭2018年向火星發射無人宇宙飛船。「火星一號」公司表示,截至目前,已收到20多萬份「移居火星」的申請。
  • 未來人類殖民火星會形成火星共和國嗎?
    (火星上的三星連珠,木星,金星,地球)5,火星有資源。(火星離小行星帶很近)。6,晝夜更替跟地球也相似,有四季變換。太陽系內還有土衛二,木衛二,木衛六,同火星環境類似都是人類在不遠的將來有能力殖民的星球。
  • 《火星救援》馬斯克的移民火星計劃,離現實還有多遠?
    但是他卻幸運的活了下來,並且還開展了一場火星荒野求生。看到這電影裡生存的環境,可以想像到馬斯克移民火星計劃是一個很瘋狂的計劃,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但是馬斯克本身就不是一個尋常人,讓我們一起結合電影和現實的馬斯克的移民計劃進行對比一下,還有多大的差距。
  • 美國推出火星居住方案,通過3D列印技術,利用機器人在火星蓋房子
    導語: 美國推出火星居住方案,通過3D列印技術,利用機器人在火星蓋房子如今全世界都在對外太空進行著探秘,這其中就包括了對月球,火星等其他星球的研究工作。而最年來隨著地球環境的不斷被破壞以及人口的膨脹,於是科學家們就開始不斷的尋找著可以替代地球的星球,而最終的研究結果發現火星是除了地球之外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了,於是我們就加大了對火星的探索和研究,當然也是希望未來有一天,人們可以移居到火星上生活,為此來為地球減負。可是如果到了火星就會面臨很多生活上的難題,首先最簡單的住宅問題就是讓人非常頭疼的一個事。
  • 火星上竟然也有空氣,探測器已經登陸,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
    作為其中之一的火星竟然有空氣存在,人類的探測器已經登陸火星,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號稱第一大國的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末就已經成功登陸月球,現如今又將「稱霸太空」的目標轉向了火星,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實現登陸火星,但是美國已經率先完成,也已經拿到火星的第一手資料,並且預計在2021年3月「好奇號」會到訪火星,做最新的調查,比美國晚兩個月的中國「天問一號」也會在明年5月份成功實現登陸火星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