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主角
可能是
2019年無比火爆
2020年超值得期待的少兒雜誌
How it works 中文版《萬物》
適合8歲以上孩子
以及
所有對這個世界有好奇心的大人
它的編輯團隊非常厲害
是Scientific American
中文版《環球科學》的編輯團隊
不信來看一下它的「簡歷」
1845 年創刊,175 年歷史
164 位諾貝爾獎得主撰稿
從愛迪生到比爾•蓋茨都是忠粉
全球 15 個國家和地區同步傳播
全球350萬讀者、900萬網站用戶
數千科技精英智慧分享之地
630萬社交媒體用戶
中國孩子都很聰明,學習成績也很厲害,可是為什麼放到國際上橫向比較,總覺得缺少了一份開創精神和國際化視野。
什麼樣的孩子才能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成為頂尖工程師、人工智慧專家或是矽谷精英,甚至是可以改變世界的人?
是靠培訓機構和題海戰術嗎?
顯然不可能。
一定是對世界萬物有著無限好奇心的人。
其實孩子們天生就自帶好奇心屬性,如果爸媽能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能給孩子們更開闊的眼界,就能幫助孩子擁有更大的格局。
真正的理工學霸,大多不是上大學才接觸到專業學習,而是在廣泛的閱讀和探索中,鎖定了志向。
比如特斯拉的創始人 Elon Musk 埃隆·馬斯克,兒時就鎖定了自己一生的夢想——去火星,並最終成功的發射了地表最強火箭!
因此,讓孩子更早的接觸具有一些科技含量高、信息密度的讀物,也就是STEAM教育,可以讓孩子更早發現自己的興趣點,也更少走彎路,終身受益!
但是,中國少兒科普這一塊,目前還是是比較薄弱的。
目前國內流行的少兒科普,幾乎都是國外引進產品,比如Usborne的Look Inside系列、DK的少兒百科系列,這兩年國內也有比如小牛頓科學館系列、少年時之類的科普雜誌,讓人非常高興中國少兒科普的進步。
可是,在《How it works》這種世界大神級的雜誌面前,中國的少兒科普讀物真的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中外少兒科普讀物的差距在於:
1)完整的知識全局觀
維基百科介紹中對 How it works的介紹用詞是 the creation of a whole knowledge division。也就是說對於完整的科學一個清晰的認知,而不是碎片的認知。國內的科學家很難去給孩子寫讀物文章,所以科普雜誌的深度和廣度都會受到局限。
而《How it works》這種雜誌,歷史上竟然有164位諾貝爾獲得者撰稿,這種優勢,是國內少兒科普雜誌還需努力很多年才可能達到的。。。
2)邏輯清晰、美感的表達、專家的儲備
因為國內又懂科學又懂設計的專業人才真心有限,所以能把少兒科普讀物做得精美絕倫的,確實非常困難。而《How it works》雜誌的出版社團隊,發展了173年,所積累的人才、專家,是無與倫比寶貴的財富。
讓孩子喜歡看、想看、看得懂,讓科學變得有趣、可愛、平易近人,這其實是超級難的,看下面的目錄頁分類、色彩的運用,專家的卡司,就能明白。
這是How it works的官網,大家感受一下這個美感!
為什麼中國的少兒科普讀物在短期內很難超越《How it works》這種王牌讀物?
因為人家這一個月的雜誌,就能請到大英圖書館的科學史研究員、劍橋大學碩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生物醫學記者等。。。
給孩子的《萬物》雜誌,卻擁有世界究極抗鼎水準的科學編輯團隊,也是頂尖科普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科學美國人)的中文版《環球科學》雜誌的編輯團隊。
《科學美國人》是很多科學家、科技工作者特別喜歡的科學雜誌,也是國內難得的大發行量、超具影響的大眾科普雜誌。其科學素養和編輯水平是國內一流的。
《環球科學》部分撰稿人
而中國的少兒科普雜誌,真的請不起這樣的卡司陣容啊。。。
看內容橫跨七大學科,涵蓋環境生態、工程機械、太空探索、物理化學、歷史人文、生物醫學等方方面面。讓孩子知道每個問題屬於什麼科學範疇,科學全局觀就是這麼來塑造的。
所以。。。
如果你想給孩子選一本青少年科普期刊,那麼世界著名的少兒科普雜誌《How it works》是我們看到過的,全球大神級的期刊。無論是製作精良,還是內容全面,都沒有其他的青少年科普雜誌能超越它,而且,每期都是精品。
如果你主要是想讓孩子了解認知科學,並緊跟科學發展趨勢,開闊科學眼界。那麼這一本就足夠了。
適讀人群:8 歲以上孩子,以及所有對世界充滿好奇的人
作為全球神級少兒科普雜誌,《How it works》創刊僅10年就已風靡全球,在15個國家出版發行,受到全球青少年的熱愛與追捧。
下圖就是各個國家版本的How it works。
僅英國本土,《How It Works》發行量就達每月30萬份(英國每 5 個中小學生就有 2 個人訂閱它)!
它陪伴很多孩子長大,點燃他們心中科學的小火苗。
下圖中的這個孩子,睡前讀物也是它,而且是這麼多本。。。可見看得有多入迷!
中文版的《萬物》將原汁原味呈現英國原版《How it works》的內容精髓,確保科學性、準確性與趣味性。
內容夠廣博,又夠前沿、夠有趣,時效性強又有深度。
它給我們講述萬物背後運轉的科學,充分滿足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
雜誌由全球大神級的科學團隊 + 三維製圖團隊聯手打造,構建了完整、權威的科普知識圖譜!
▲《萬物》5月刊
而且 《萬物》的內容,經過大神級團隊的專業編排,幾乎可以對標小學和中學課程中的所有理工科目知識點。所以說8歲+可讀,如果是一直對科普知識比較感興趣的孩子,其實5歲就可以讀(跟爸媽一起親子共讀)
文章中的要點,科學編輯還將給出思維導圖、閱讀書單、科學課程,以及多媒體資源,讓孩子持續探究,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拿到樣刊隨手翻翻,就感覺 「哇塞,太Cooool了吧」
每期都有88頁,信息量滿滿
每月一期,直接寄送到你家
閃購價,只要 288 元
等於每本只有 20多 元,比一杯奶茶都便宜!
而孩子們起碼可以津津有味地讀幾天!
真的太值了!
這個品質,這個價格,
真的說,比很多STEAM的課外補習管用多了。
因為這是一個宏大的世界觀的輸入,
而不是局部知識碎片的灌輸。
自從2019年登陸中國後,國內的家長和孩子也不斷在跟我們反饋孩子及自己對萬物的喜愛,很多人多說,《萬物》是一本全家人都愛看的雜誌!
「只有萬物能讓我放下iPad」
「太驚豔了,內容涉及非常廣泛,孩子說感覺要找什麼都能找到似的!」
「國內任何一本科普雜誌無法匹及,成人都可以閱讀很長時間」
一年12期,按月寄送,直接寄送到家。3月下單,寄送的是2020年3月刊-2021年2月刊哦
我們編輯團隊的心聲是——如果這都捨不得買,真心說,爸媽可能還沒意識到自己孩子和別人差距的是什麼。。。
2020年12本雜誌+70節精彩的專業科學音頻,一年原價498元,
水煮閃購價僅僅 288元+ 3元/月運費,
每個月一杯咖啡錢,就能給孩子一個精彩紛呈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