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打著點滴參觀博物館 被稱「掛水哥」(圖)

2020-12-20 人民網福建頻道

「這是拿生命看展覽啊。」這兩天,一名遊客扛著支架,打著吊瓶,走向南京博物院老大殿的照片,在網上引發熱議,被稱為「掛水哥」。記者通過現場工作人員證實,這位遊客確實是掛著水來看展覽的。南京博物院希望找到這位遊客,並邀請他康復後再來一次,屆時將提供專人講解與服務。

「掛水哥」年齡在50歲左右

根據南京博物院遊客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回憶,事情發生在4月9日上午10點多。當時「掛水哥」身邊還有兩位女士陪同,先到遊客中心取票,翻看各個展館的宣傳冊。「應該是一位『掛水叔』了,年齡在50歲左右。」專職接待員王玉潔告訴揚子晚報記者,這位遊客扛著一個簡易的支架,上面掛著玻璃瓶,裡面藥液發黃、顏色較深,輸液管插進鼻孔裡。

王玉潔見狀,趕忙上去詢問。「請問您要不要租一輛輪椅?」「掛水哥」謝絕了。「我看見他有人陪同,而且精神不是太好,就沒再跟著,怕打擾了。」「掛水哥」一行人就出了遊客中心,回到廣場準備進老大殿歷史館。這一幕正好被路過的講解員張小姐看到,「從來沒有看見這樣的觀眾。」張小姐就悄悄從後面拍下這張照片。

雖然照片上只留了一個背影,但還是引起網友熱議。有網友感動於「掛水哥」的精神與毅力。但也有網友建議還是要理性。「南博不是短期展覽,希望掛水哥還是身體康復了再去,身體好了,看展的時間更長,看到的寶貝也更多。」

南博願意為他提供講解服務

南京博物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之前從未有過這樣的遊客進館參觀。「所以第一印象是非常感動。」記者了解到,南博關於安保的最新規定是:不能帶管制刀具、不能帶打火機等危險品,不能帶寵物。還有就是酗酒者、儀容不整、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能力且無監護人的,以及其他有礙展品安全和參觀安全的。「但這位參觀者顯然都不屬於上述各類,而且有人陪同,我們也不會阻攔他。」

南博的工作人員還在網上發帖尋找這位「掛水哥」。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希望「掛水哥」在完全康復後,再到南京博物院來看展,到時候會專門安排講解人員,為這位「特殊」的遊客服務。

相關焦點

  • 掛水哥打點滴逛博物館 南京博物院網絡急尋真人
    掛水哥打點滴逛博物館 南京博物院網絡急尋真人 2014-04-16來源:晨報綜合 掛水哥打點滴逛博物館感動網友,南京博物館網絡尋人。 資料圖6Qf瀟湘晨報網  最近,一張「掛水哥」打著點滴參觀南博的照片在網上火了。肩扛掛水杆,手拎藥水袋的「掛水哥」引發不少網友點讚,「身體的病痛阻擋不了對博物館的喜愛和對精神生活的追求」。6Qf瀟湘晨報網  這張照片是南博工作人員拍攝的。
  • "掛水哥"打點滴參觀南博 只為趕來看文物展覽
    「掛水哥」參觀南博時的背影 南博供圖    最近,一張「掛水哥」打著點滴參觀南博的照片在網上火了。    南博一位負責人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我們希望『掛水哥』身體康復後,可以從容地參觀南博,我們將給他做詳細的講解。」該負責人同時透露,如果「掛水哥」康復後再到南博參觀,將會獲贈神秘禮物。    最牛「掛水哥」,打著點滴參觀南博    9日,一個消瘦的背影引起了南博員工的注意。
  • 福州一醫師邊打點滴邊接診 「掛水哥」被點讚(圖)
    原標題:「掛水哥」邊打點滴邊接診被點讚 鄭溢聲邊打點滴邊為病人接診  圖由醫院受訪者提供   「福州某醫院主治醫生鄭耿耿同志,病倒了,但他堅持帶病出診,一邊掛瓶,一邊耐心地為來訪的患者朋友提供醫學診療服務。
  • 「亞洲皮鞋大王」劉洪義參觀江蘇南通華僑博物館
    「亞洲皮鞋大王」劉洪義參觀江蘇南通華僑博物館
  • 小記者走進青島消防博物館參觀 感觸頗多(圖)
      小記者正在參觀消防設備。  文/圖 半島記者 欒英傑  「黃島油庫爆炸威力這麼大,滾滾的火焰撲面而來,消防員還勇往直前,他們太勇敢了。」11日,《城陽新聞》小記者團來到青島消防博物館,參觀瞭望火樓、人力消防車、雲梯消防車、手抬機動泵、各種消防服等,還目睹了家庭火災還原的現場,觀看了1989年黃島油庫大爆炸的現場視頻資料。小記者們感觸頗多,「水火無情」的含義大家深刻體會到,不少小記者在觀看視頻時落下了眼淚,感慨消防員叔叔的工作很不容易,他們都是大英雄,他們都不簡單。
  • 醫學生打著點滴繼續學習,醫務人員被感動_關鍵幀_澎湃新聞-The Paper
    醫學生打著點滴繼續學習,醫務人員被感動 澎湃新聞記者:宮潤澤 編輯:陳鑫露 素材來源:相關人士 近日,河南新鄉。
  • 巧遊大英博物館 中國遊客的參觀建議
    不過,某些藏品如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只有特別的專家才能獲得一飽眼福的機會——《女史箴圖》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目前世界上僅剩兩幅摹本,其一為宋人臨摹,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所收藏,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館裡的摹本,它本為清朝皇宮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軍大尉基勇從圓明園中將其盜出並攜帶回國。
  • 在醫院打著點滴上網課,方艙女孩考上理想高中
    圖右為露露今年年初,露露的奶奶在家發燒,由於沒有咳嗽症狀,家人都沒認為是新冠肺炎。入院的前幾天,露露經常會感到乏力難受,只能躺著看網課,手上還打著點滴;沒有無線網絡,露露就用手機用流量。她說到:「醫院沒有桌子,我只能在床上學習,我覺得護士和醫生都很辛苦,他們要克服的困難更多,所以我就沒有跟他們要桌子。」在醫院期間,露露不僅成績沒有落下,每天還堅持體育鍛鍊。
  • 在美國參觀博物館有感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的倫勃朗自畫像 吳雲攝  參觀美國的博物館,首先會感嘆於博物館建立之不易。  「環球」博物館的建立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坐落在紐約曼哈頓中央公園旁,與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羅浮宮和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並稱世界四大博物館。由於歷史原因,另外三家博物館,要麼脫胎於王室的收藏,要麼成形於國家的扶助。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於1764年由葉卡捷琳娜二世建立,供她和秘友欣賞從歐洲市場買來的畫作,1852年開始對外開放。
  • 參觀珠海博物館
    2020年10月1日,珠海新的博物館開張了,地點位於香洲區海虹路88號,我一直想去參觀,今天終於成行了,今天的珠海,格外的寒冷,博物館裡人不多,現在讓我們徜徉文字之中,一起參觀珠海博物館吧!從博物館的入口轉門進去後,要出示健康碼,量個體溫,隨身包要過機檢查。
  • 參觀海戰博物館 勿忘國恥
    為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專題教育活動,12月25日虎門中學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虎門海戰博物館參觀,上了一堂有意義的黨性專題教育課。海戰博物館在2016年總投資了近5800萬元進行改造升級,展示面積4967平方米,展覽由七個部分組成,以全新視角展示鴉片戰爭這一反映中國歷史轉折的重大歷史事件。
  • 女醫生打著點滴給患者看病,被患者家屬拍下,卻說這是小的事情
    這兩天,安徽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一名女醫生打著點滴為患者看病的圖片被網友刷屏。圖片中一名戴著口罩的女醫生正在為一名孕婦看病,在她和孕婦之間有個點滴架,乍一看以為是孕婦在吊水,仔細觀察卻發現吊水的是女醫生。
  • 陝西歷史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等恢復開放 民眾有序參觀
    記者當日在陝西歷史博物館門口看到,已有不少民眾排起了長隊,依次通過掃碼、測溫、消毒等步驟,進入展館遊覽。遊客需全程佩戴口罩,排隊和參觀的時候保持1.5米以上的距離。往日熙熙攘攘的展館,此時有些空曠。工作人員稱,此次陝西歷史博物館恢復開放後,採取線上線下預約參觀,每日限額為2000人次,預約分為不同的時間段。
  • 參觀首都博物館 了解厚重北京歷史
    順義區沿河中學師生參觀首都博物館。圖為活動現場。學校供圖首都博物館展示了北京從原始聚落到形成城市的過程。同學們跟隨講解員有序參觀,講解員老師耐心細緻的給同學們講解了關於遼朝(契丹),突出了燕雲十六州的地位,而北京就是燕雲十六州中的」燕「。隨著歷史的演進,北京又進入了金朝時期。簡短描述了金朝崛起和遷都北京的歷史,尤其強調了1153年,金朝海陵王遷都燕京,從此北京成為了中國半壁江山的首都。
  • 齊齊哈爾市博物館參觀須知
    齊齊哈爾市博物館參觀須知 2020-10-19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參觀北京博物館完全攻略
    自80年代以來,這裡共舉辦了外國藝術作品展百餘次,年均參觀人數百萬人次。4.中國航空博物館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鎮010-6691 6919乘912路直達;或乘345、845路沙河北大橋站下,換乘945路航空博物館站下中國航空博物館是一座集航空博覽、航空科普、航空運動、休閒娛樂為一體的世界一流的航空博物館。
  • 雲參觀大英博物館
    圖 | 來自大英博物館官網你以為閉館就意味著不能參觀了嗎?那你就不知道了吧,虛擬參觀走起!精神糧食走起!閉館期間,大家仍然可以在官網上查看展廳介紹、進行虛擬參觀,並通過「Collection online」功能在線瀏覽博物館的400多萬件藏品。
  • 國家博物館參觀攻略(開放時間+參觀入口)
    國家博物館官網:http://www.chnmuseum.cn/  國家博物館近期參觀方式: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 免預約參觀  國家博物館近期開放時間:2019國家博物館暑期延時開放公告  最新消息:2019年7月28日起中國國家博物館每周日開放時間延至21:00
  • 白巖松參觀湖北省博物館 兩種身份切換自如
    白巖松參觀湖北省博物館 兩種身份切換自如發布時間:2020年10月30日 09:21 來源:楚天都市報 白巖松參觀湖北省博物館>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徐穎 蕭顥 通訊員黃敏)昨日下午,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來到湖北省博物館參觀。
  • 摸石碑聽古鐘 視障人士參觀博物館
    北京市文物局供圖4名視障人士受邀參觀北京兩家博物館,探索視障人群利用博物館新形式昨日,北京4名視力障礙者用「摸」和「聽」的方式,在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和大鐘寺古鐘博物館感受文物。這是北京市文物局宣教中心舉辦的「聞·悟北京」系列文博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