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說到無錫,你會想到什麼?無錫地處長江三角洲平原,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同時也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更是一座美麗的旅遊城市,擁有4個5A級景區和27個4A級景區。Now,現在跟著我的腳步,一起去領略這座城市的美麗吧!
2/花星球
最美不過黃昏,日落代表著浪漫的結尾,而花海又是生機勃勃的象徵,羅曼蒂克的意味不言而喻。當花海遇上一場日落,又會碰撞出怎樣美妙的火花?無錫就有一個九龍灣花彩小鎮,坐落於太湖之濱,佔地面積2123畝,涵蓋花朝園&花星球、九龍灣花都、花主題酒店三大主營板塊。
其中,花星球包含英式巖石花園、玫瑰花園、睡蓮園等花園,繡球、月季、紫藤、桃花、杏花、荷花、月季、大麗花、彼岸花、美人茶、茶梅等花卉應有盡有,一年四季開花的植物多達上千種,堪稱花的海洋。秋天,正是豐收的季節,也是花星球的高光時刻。我們乘著觀光車一路前行,就好像進入了童話世界一般,不由自主地被眼前的繽紛景象所吸引。
首先,我們「臨幸」的是粉黛亂子草,乍一看,就好像帶了粉色濾鏡的狗尾巴草;但由於面積達2000平方米,一共有80000株,放眼望去,宛如粉色雲霧海洋一般,蔚為壯觀。正因為粉黛亂子草既有軟萌的外觀,又有夢幻的色彩,一向被譽為「仙女草」,瞬間讓人少女心爆棚。
如此美麗的景致,無疑是一大拍照勝地,現在就是Show time,擺好Pose,調整好表情,就能收穫一張小清新的照片。
接下來,我們遊覽了巖石花園,顧名思義,就是在巖石上以種植高山植物或耐旱植物為主的花園。相比之下,巖石花園可能沒有一眼就吸睛的代表性花卉,但其本身就是一種奇觀,巖石和植物縱橫交錯,難解難分,奇幻感十足。如果擁有航拍視野,這種感覺會更加強烈,讓人一種進入了奇幻森林的錯覺。
此外,巖石花園還有一方睡蓮池,裡面種了不少睡蓮,與岸上的植物相映成趣,引人注目。
隨後,我們又在小山坡上邂逅了一片橘色花叢,不用懷疑,正是硫華菊花海。
如果將硫華菊比作一位姑娘,那麼,「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這句歌詞用來形容她最合適不過。的確,硫華菊不僅花大,而且色豔,花葉重瓣層疊,微風徐來,猶如舞動的裙擺,引來蝶蜂飛舞,令人嘖嘖稱奇。
最後,我們打卡了波斯菊。說到波斯菊,可能有人誤以為是格桑花,其實,兩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用工科男的話說就是「波斯菊是格桑花的子集」,換而言之,波斯菊只是格桑花的一個小分類。波斯菊屬於典型的小而美,嬌小玲瓏,花色明豔,特別招人喜歡。
當然,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無名英雄」,兀自在某個角落,等待著你去發現。
此時正好是傍晚時分,夕陽西沉,天邊的晚霞映襯著地上的花海,像是在悠悠歲月裡碰了頭,留下了不可名狀的美麗。
追逐著日落的方向,墜入花的國度,像五彩繽紛的萬花筒,撒滿了原野,匯聚成浪漫的海洋,瀰漫著秋日的芬芳。
3/靈山
說到靈山,也許你會想到《西遊記》中的靈鷲山,如來佛祖就住在山上的大雷音寺裡。不過,在現實世界中,也有一座靈山,位於無錫市太湖之濱,由小靈山、祥符禪寺、靈山大佛、天下第一掌、百子戲彌勒、佛教文化博覽館、萬佛殿等景點組成,乃是中國唯一集中展示釋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題園區。
相傳,唐代高僧玄奘自天竺歸來,受右將軍杭惲之約來到馬山,因見秦履峰之東峰與印度的靈鷲山頗為相似,於是賜名為「小靈山」。其後,杭惲修建了小靈山剎,並由玄奘的大徒弟窺基出任第一任主持,此處也就成了慈恩宗的發祥地之一。北宋祥符年間,改為「祥符禪院」,徽宗宣和四年升為寺。然而,該寺歷經風雨滄桑,屢毀屢建,如今煥然一新,成為太湖沿岸重要的佛教聖地。
步入景區,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氣勢恢宏的牌樓門,糅合了徽派建築、北方皇家建築與藏式建築的特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牌樓門正面懸掛著 「靈山勝境」匾額,為著名書法家趙樸初所題寫;背面則是用梵文書寫的「靈山勝境」匾額,由學界泰鬥季羨林親筆題寫。
穿過牌樓門,又會看到一座石牌樓,名曰「五智門」,高達15.5米,全部採用花崗巖建造而成,南北面刻有佛教「六度」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組大字。
緊接著,就踏上了菩提大道,儼然進入了一片清靜之地,兩側種有上百棵銀杏,因壽命極長,被譽為植物界的活化石,象徵著佛教文化源遠流長。
菩提大道的盡頭,即是九龍灌浴廣場。據佛教典籍《佛本行經》記載:佛祖釋迦牟尼一誕生就能說話會走路,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開出一朵蓮花。
該廣場以《佛本行經》為範本,在廣場中央修建了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大蓮花銅雕,巨大的荷花由四個威武的大力士託起,底部襯託著白色的圓形大理石水池,九條飛龍縈繞在四周,再現了「九龍灌浴,花開見佛」的絢麗場景。更有意思的是,九龍灌浴運用了「音樂噴泉」的形式,將這一段故事娓娓道來。當《佛之誕》的音樂奏響時,巨大的六片蓮花瓣徐徐綻放,一尊高達7.2米的金身太子佛像從蓮花中緩緩升起,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與此同時,九條飛龍的口中一齊噴射出數十米高的水柱,為太子佛像沐浴,場面之壯觀,讓人嘆為觀止。
這還不算完,噴泉周圍八組鳳凰的口中會流出淨水,按照佛教的說法,這是「八定水」,亦即佛教「聖水」,喝上一口,就能沾到福氣。
沿著石階往上走,很快就會看到一組大型浮雕,佛祖端坐正中,一手觸地,克服種種魔障,最終降魔成道。拋開降魔浮雕的宗教意義不談,整壁由紫銅鍛造而成,亦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品。
除了九龍灌浴廣場外,景區內還有一個阿育王廣場。阿育王之於印度,一如秦始皇之於中國,為孔雀王朝的第三任皇帝,幾乎統一了印度全境。與漢武帝「獨尊儒術」一樣,阿育王完成大一統後,開始「獨尊佛教」,印度佛教由此迎來了黃金時期,成為弘揚佛教的最大推手。廣場中央矗立著一根阿育王石柱,高16.9米,重達200噸,為罕見的手工雕刻石柱,堪稱「中國第一柱」。最頂端的四隻獅子面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意寓將佛教弘揚到四面八方。獅子下面刻有法輪和四種動物,分別為獅子、牛、馬及大象。
繼續走到佛手廣場,還會看到另一大奇觀:天下第一手掌,完全Copy了靈山大佛的右手,不管是形狀還是大小,都一模一樣。天下第一手掌可不是徒有其名,總高度為11.7米,相當於三層樓那麼高,寬5.5米,手指直徑1米,總重量達13噸。因佛掌的印相為「施無畏印」,寓意驅除眾生痛苦,且「佛手」與「福壽」諧音,故而有「摸佛手有福氣,摸佛腳有靈氣」的說法。
要想前往靈山大佛的腳下,須踏上登雲道,一共有216級,分為七個平臺,寓意「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其實,靈山大佛是由趙樸初親自主持建造起來的,由此形成了東方靈山大佛、南方天壇大佛、西方樂山大佛、北方雲岡大佛、中原龍門大佛「五方五佛」的格局。
不止如此,靈山大佛還創造了一項世界記錄,為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銅釋迦牟尼立像,通高88米,佛體79米,比樂山大佛還要高出19米。
站在佛腳下,你就會真正明白什麼叫做「高山仰止」,人好像變得特別渺小,但又不至於卑微,因為你總能感到一股信仰的力量。只要你願意相信,處處皆淨土,此身即是佛。
最後,我們去了梵宮,同樣是靈山標誌性的景點之一。梵宮依山而建,糅合了中國佛教石窟藝術及傳統佛教建築元素,總建築面積達7萬餘平方米。
梵宮由門廳、廊廳、塔廳、聖壇、三傳會議廳、千人宴會廳等組成,彼此獨立,卻又相互貫通,珍寶薈萃,流光溢彩,充滿著濃鬱的佛教藝術氣息。
值得一提的是,梵宮每天都會上演大型情景劇《靈山吉祥頌》,利用聲、光、電綜合演繹,講述了古印度藍毗尼國王子喬達摩為了追尋真理,毅然決然地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歷經十魔九難,最終覺悟成佛的故事。既已來到梵宮,又怎能錯過這樣一場好戲?
靈山,古剎,大佛,趁秋高氣爽,繁花還未開至荼靡,探尋佛國勝境,聽梵音一洗塵心。
4/拈花灣
南宋高僧釋普濟曾在《五燈會元》中記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拈花一笑,由此成了一大佛教典故,拈花灣亦因此得名。拈花灣由雲門谷、竹溪谷、銀杏谷、禪心谷、鹿鳴谷五條山谷組成,恰似一朵五瓣蓮花,又與「拈花一笑」的意韻不謀而合。
毫不誇張地說,拈花灣因禪而生,素有「淨空、淨土、淨水」之稱,集休閒度假及身心調適於一體,開創了「心靈度假」的新模式。
既然名為「拈花灣」,自然少不了花。在拈花灣的東面,有一大片坡地,名曰「梵天花海」。梵天本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後被引為佛教護法神,成為浩瀚廣闊的代名詞。
步入梵天花海,首先邂逅的是馬鞭草。說到馬鞭草,也許有人會將它和薰衣草混為一談,兩者確實像異父異母的「兄弟」,但還是有所分別,從花朵的形狀來辨認,一個像半球,一個像鞭炮。馬鞭草花色淡雅,一朵一朵連成一片,匯聚成淺紫色的花海,極具浪漫感。殊不知,在基督教中,馬鞭草被視為神聖的花,據說還有解除詛咒的妙用。
放眼整個梵天花海,要問哪種花最多,百日菊絕對能拔得頭籌。百日菊可以視為「母集」,擁有單瓣、重瓣、卷葉、皺葉等不同的「子集」,而且顏色各異,縱橫交錯間,就好像調色盤一樣,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
百日菊看上去不算小,但跟醉蝶花一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如果你以為醉蝶花只是葉大花大,那就錯了,它還有著超高的顏值,當花朵盛開時,總狀花序形成一個豐滿的花球,猶如翩翩起舞的蝴蝶,美麗動人。
可能跟其它鮮花相比,蒲葦顯得樸實無華,似乎缺少競爭力。不過,就像《孔雀東南飛》裡所說的:「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蒲葦就是堅忍不拔的象徵,任憑風吹雨打,絕不低頭彎腰,不禁讓人肅然起敬。
除了各種各樣的鮮花外,梵天花海裡還有兩個網紅級打卡地,分別是「心形造型」和「LOVE造型」。
對於人類來說,「心」是愛情的象徵,自然會對心形景觀保持著某種特殊的情感。梵天花海原本就是浪漫之地,再加上特殊造型的Buff,產生了「1+1>2」的化學反應,吸引了無數遊客前去拍照,定格美好的瞬間。
太湖之濱,靈山之畔,禪意小鎮,如風吹過樹梢,暈開了甜蜜的漣漪,於水天相接處,遇見漫山遍野的花開。
如果說梵天花海代表著自然風光,香月花街則代表著人文風光。縱觀整條街道,建築風格以唐風宋韻為主,古樸而又典雅,遍布著茶道、花道、香道、禪修會館,禪意儼然無處不在。
當然,最「突出」的建築還數拈花塔,高27.98米,乃是整條街的制高點。拈花塔屬於唐風木結構樓閣式佛塔,四方五層,由須彌座臺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玲瓏剔透,氣勢雄渾。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拈花塔竟有兩副「面孔」,白天像將士,威武莊嚴;但入夜之後,拈花塔便開啟亮塔儀式,燈光一層一層地亮起,仿佛遺世獨立的美人,風情萬種,美輪美奐。
夜色似乎是最美的裝飾品,不止是拈花塔,連同香月花街,都有一股不同於白天的美麗。當華燈初上,燈火璀璨,琳琅滿目的店鋪,熙熙攘攘的人群,交織成一股濃鬱的煙火氣息。
更有意思的是,除了亮塔儀式外,香月花街還有不少精彩的活動。比如說五燈湖,即是大型演出「禪行」的主要表演區域,每天晚上都會上演「花開五葉」,將音樂、噴泉、燈光、表演融為一體,只存在於傳說中的荷花仙子乘著荷葉舟,踏著夢幻華燈,徐徐地進入了人們的視線,如夢似幻,亦虛亦實。
再比如說微笑廣場的燈光秀,為「拈花微笑」主題文化的點睛之作,由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燈光總設計沙曉嵐團隊打造,結合水下舞臺裝置、全息數字影像屏、霧森、景觀環境藝術照明和高流明雷射投影五大視覺演繹手法,營造出360°沉浸式光影體驗。
燈光秀以科技為手段,以禪意為內核,將技術與藝術完美融合,帶來無比震撼的視覺享受。
生命是閃耀的此刻,在一個美好的夜晚,看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不亦樂乎?
5/蠡湖君來水上運動基地
說到蠡湖,就不能不提範蠡。蠡湖原名漆湖、五裡湖,為太湖伸入無錫的內湖,相傳春秋時越國大夫範蠡偕美人西施泛舟於此,湖因人而得名,園因湖而得名。基於對蠡湖的重視,當地政府斥巨資規劃建設了具有38公裡沿湖岸線、910公頃水域面積,以園林景觀為特色的蠡湖風景區。
其中,蠡湖君來水上運動基地位於無錫市唯一一個水上運動主題的開放性公園,囊括皮划艇、OP級帆船、槳板衝浪、龍舟等各種水上運動,曾榮獲蠡湖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基地、江蘇省體育旅遊示範基地、江蘇省十佳體育公園等多項榮譽稱號。蠡湖水上運動自2015年開展以來,就以其新穎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體驗,至今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
蠡湖君來水上運動基地每年都會舉辦各類水上運動項目比賽,諸如環太湖國際帆船拉力賽、全國青少年帆船聯賽、江蘇省皮划艇錦標賽、環太湖職工龍舟賽等,都獲得了圓滿成功。
第七屆長三角運動休閒體驗季亦是在此舉辦,來自長三角地區的上百名旅遊達人、新聞媒體記者和水上運動愛好者濟濟一堂,熱鬧非凡。
由於皮划艇相對簡單安全,容易上手,所以本次體驗季活動以皮划艇項目為主,還專門請了一位教練,通過一系列的教學後,便開始了新的徵程。
的確,面對一望無垠的蠡湖,如果只是靜靜地觀賞,似乎還欠缺點什麼,唯有親自參與水上運動,才能過足癮!
很多小夥伴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紛紛上了皮划艇,愉快地蕩起雙槳,體驗一番乘風破浪的樂趣。
暢遊在美麗的蠡湖之上,迎著習習微風,湖光山色盡收眼底,一切都是那麼的愜意,讓人流連忘返。
6/蠡園
俗話說得好:「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用在一代傳奇人物範蠡身上,最合適不過。範蠡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曾獻策扶助勾踐興越滅吳,成就霸業,又因看透了勾踐的為人,及時功成身退,轉投商海,三次成為巨富,又三散家財,世人對此讚譽有加:「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不過,普羅大眾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範蠡與西施之間的愛情故事。
相傳,範蠡功成名就後,攜西施泛舟歸隱於五裡湖西施莊,在美麗的湖光山色間,留下一段千古佳話。蠡園地處風光秀美的蠡湖之濱,因湖而得名,佔地面積123畝。民國初年,虞循真慧眼識珠,率先在湖畔建青祁八景,號稱「山明水秀之區」,後來幾經擴建,形成了如今的規模,囊括四季亭、西施莊、陶朱公館、千步長廊、春秋閣等景點,曲岸枕水,層波疊翠。
來到景區,就會看到古樸端莊的蠡園大門,由原漁莊大門改建而成的,上面刻有「蠡園」二字。
蠡園不算特別大,卻透著一股江南水鄉的韻致,兼有假山、流水、亭臺樓閣,掩映在青松翠柏中,雅趣盎然,美不勝收。
此外,在蠡園的東部,還有一座巨大的摩天輪,以蠡園為前景,摩天輪為背景,能拍出一張格調滿滿的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西施莊是蠡湖南邊人工堆砌出來的小島,分布著不少以範蠡、西施命名的景點,若是想要一探究竟的話,需乘坐遊船前往。
恰逢首屆範蠡文化節,我們一行人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演出,分為《夷光出世,西施浣紗》、《相遇相知,範蠡舞劍》、《家國天下,敬獻美人》、《吳王宮裡,木屐響舞》、《範蠡西施,攜手歸隱》五個篇章,將範蠡與西施一波三折的愛情故事娓娓道來,雖然歷經種種考驗,但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成為讓所有人都羨慕不已的神仙眷侶。
紅塵路,浮生情,流轉千年,譜成了一首絕世戀曲,撥動了有情人的心弦。
7/梅園
江南有三大賞梅勝地,分別為無錫梅園、蘇州鄧尉、杭州超山。無錫梅園全稱為無錫榮氏梅園,乃是「粉紗大王」榮宗敬、榮德生兄弟本著「為天下布芳馨」之宏願,於1912年在東山闢園,利用清末進士徐殿一的小桃園舊址,植梅數千株,故而得名。
如今,園中有梅樹4000多株,盆梅2000多盆,品種近40個,有不少是從蘇州、常熟、揚州、杭州、成都、武漢、安徽引進的。梅園集自然景觀、人文古蹟、名花異卉、園林建築及休閒健身於一體,主要分為三大板塊:以梅文化為主題的梅花景區、以園林景觀為特色的園林博覽園、栽種奇花異草的花溪景區。
可惜的是,此時正值秋天,無緣得見梅花盛開的場景。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我們雖然錯過了梅花,卻遇見了同樣美麗的百合花。恰巧不巧的是,景區已經舉辦了首屆百合花展,引進近20餘個百合花稀缺品種,種植10萬餘株,為華東地區首次大型百合花主題展。
途徑花壇花鏡、楓香林、楊巷等區域,便會遇見各種各樣的百合花,不乏像紅色門童、粉色阿爾布、佛拉明戈、沙漠橙、黃色尼莫、心弦這樣的優質品種,包括紅色、粉色、黃色、白色、紫色等,色彩繽紛,美不勝收。
百合花原本就花姿雅致,葉片青翠,又寓意著「百年好合」,自然深得人們的喜歡,故而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觀光。
更讓人驚喜的是,在百合花競相開放的區域,居然還掩映著一座荷蘭風車,瞬間將浪漫的格調推向極致。
置身於其中,就好像進入了童話世界,只有一片純粹的美好。
此外,花溪景區將小溪、淺灘、亂石等自然風光糅合在一起,並且種植了鐵線蓮、高山杜鵑、老鸛草、桂英、繡線菊等100餘種奇花異卉,構成了一幅引人入勝的畫卷。
值得一提的是,景區內還有一個園中園:古梅奇石圃,集天下古梅與奇石於一體,引進百年以上的老梅樹,配置松、竹、梅、蘭及其它花卉50餘種,兼有亭臺樓閣,環境清幽,逸趣橫生。
梅園比想像中還要大,但由於時間有限,我們並未細細地遊覽,最後參觀了一下梅園石刻。這裡本是梅園最初的正門,現在已經封閉,只留下榮德生親筆題寫的「梅園」二字,供後人憑弔。
縱目遠眺,還可以看到一座塔,亦即赫赫有名的念劬塔,乃是榮宗敬、榮德生兄弟為了紀念母親而建,取自《詩經.小雅》中的詩句「哀哀母心,生我劬勞」,為整個梅園的標誌性建築。
秋風送爽,如尋一處雅園,看得見青山,聽得見流水,聞得見花香,盡享愜意時光。
8/美食
來自秋日的美食大賞,於太湖之畔,邂逅江南風味,清香在舌尖綻放,盡得人間樂事。九龍灣花卉主題餐廳就像一扇門,向我們開啟了美食模式,好吃到停不下來。金牌醬椒魚頭王:酒店得獎菜,色香味俱全,非常下飯。
五彩斑斕糕:酒店自製點心,光是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
美味豆醬梭子蟹:酒店創新菜,營養豐富,新鮮可口。
三絲豆豉油太湖河鰻:具有太湖風味,肉質鮮嫩,味道鮮美。
珍菌法式鵝肝粒:酒店人氣旺菜,外酥裡嫩,香氣宜人。
花庭荷塘月色:蓮藕為酒店自種,綠色天然。
秘制醬烤果木牛:酒店特色菜,既保留了牛肉本身的原汁原味,又有著果木特有的香氣,口感一流。
玫瑰花酸菜魚:酒店花餚菜,創造性地將玫瑰花與酸菜魚相結合,頗具情調。
9/住宿
D1:入住九龍灣花卉主題酒店,毗鄰花星球,集花卉餐飲住宿、旅遊度假、商務會議、觀賞花園等於一體,是九龍灣花彩小鎮的重要組成部分。酒店佔據地利之便,兼得田園山水之境與四季鮮花之美,擁有獨棟花居18幢,掩映在綠樹繁花間,富有情調。而且,每一棟別墅都有兩間房或是四間房,彼此獨立卻又相互關聯,非常適合三五好友一塊前來,或是親子度假。房間裝飾偏溫馨風,主打暖色系,給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各種設施一應俱全,還附帶一個大浴缸,喜歡泡澡的朋友可以盡情地泡在熱水裡,洗去一身疲憊。
D2:入住拈花灣客棧.榮枯山房,拈花客棧有點類似於連鎖客棧,也就是說在景區內開了多家「分店」,散落分布於各個中心地帶。我們此次入住的是榮枯山房,辦理好入住手續後,就會有專門的接駁車送到客棧門口。榮枯山房走的是庭院風,自帶一個庭院,非常適合和朋友一塊聊天、喝茶、曬太陽。內部裝飾也不錯,古色古香,格調雅致,溫馨而又舒適。
10/實用信息
1、花彩小鎮門票:花朝園:40RMB,花星球:60RMB,聯票:80RMB。開放時間:08:30~17:00 。交通:乘126路、26路、4路公交車至劉塘橋站下。2、靈山門票:210RMB。開放時間:冬令時:07:00~17:00,夏令時:07:00~17:30。交通:乘空調88路、89路公交車至靈山聖境站下。3、拈花灣門票:120RMB。開放時間:4月1日~10月31日(周一~周四、周日):09:00~20:30,09:00~21:00(周五~周六);11月1日~次年3月31日:09:00~20:00 ( 周一~周四、周日),09:00~20:30 (周五~周六)。交通:乘88路、88路夜班、89路、馬山西環線至靈山勝境站下。4、蠡園門票:旺季:45RMB,淡季:30RMB。開放時間:07:00~17:30。交通:乘1、9、82、211、315、環蠡湖觀光專線至蠡湖站下。5、梅園門票:60RMB。開放時間:06:00~17:30。交通:乘2路、40路、53路、72路、83路、87路、88路、89路、106路、112路、310路公交車至梅園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