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事先得知,北京方面在售票前45小時即出現排隊人流,因此我以為上海體育場外也會有人排隊,甚至出現很鬧猛的場面,可到了現場才發現,安靜得連個蒼蠅也沒有(想想也是,38.6℃的高溫天,蒼蠅也休息去了吧)。為維護現場秩序,應對可能出現的購票潮,售票亭門口站著不少武警及警察。在烈日下轉了近兩個小時,我看到了一些前來探路的球迷,估計到了晚上才會有動靜,不得不先回了報社。晚上8:00,又去看了一下,依然沒有出現排隊買票的隊伍,我向報社匯報,回家了。
其實從當晚9:00起,上海體育場的售票處開始出現了預料中的候票隊伍。第二天早上6:00,我再次趕過去,發現隊伍不是很長。莫非上海市民對足球比賽沒有很多的參與精神?我腦子裡打了一個問號。然而僅僅過了半個小時,購票人群蜂擁而至,用事實打消了我的疑問。
倘若在那一刻,我擠進購票隊伍,應該在4個小時後或者再晚一點,就能買到奧運門票。但採訪任務在身,哪能假公濟私?作為第一個到場的媒體記者,我看到8:00一過,各路媒體同行「殺」過來,心中一陣激動:今天,咱無論如何也要採訪到第一個購到票的幸運兒。
原定9:00正式開始售票,然而據說是因為售票電腦系統聯不上,推遲了一段時間。排隊的人群紛紛發出不滿的聲音,畢竟是大熱天,對此我表示理解。9:15,排在前面的一位戴墨鏡的哥們再也受不了了———原以為9:05可以買到票的他,計劃最晚9:10去「釋放內存」(憋了一晚上不容易啊)。可沒料到等待的時間又要延長,他實在忍不住了,不得不跑向廁所。售票系統還算幫忙,沒有在他離開的工夫開啟。所以,他仍然是第三個買到票的幸運兒。我聽他講,他從前一天中午12:00就開始排隊了。真是一張珍貴的門票啊。
如果你在這位老兄買到票時剛來排隊,那麼恭喜你,照當時現場的情況來估算,大概在晚上6:00左右才能買到票。
然而,事實有時就是愛捉弄人,當所有的排隊者都以為晚上6:00會準時停止售票時,前方卻傳來好消息———延長售票時間。以至於最後一個幸運兒,居然是5:15才開始排隊的,總共花了不到兩個小時就樂呵呵地拿著票回家了。
這就是我眼中的奧足上海賽區售票的一個速寫,為了完成這個採訪,早上6:00到場,晚上7:00多收工,中間回了一趟報社,我和實習生錯過了兩次買票的機會。
在如此近的距離,兩次與奧運門票擦肩而過,呵呵,後悔麼?不,工作更重要。
最後,囉嗦地講講如何在這一天內買到4張奧運門票的最佳方案吧:早上6:00到場,11:00買到首場兩張票,下午5:00再次入場,7:00買到次場兩張票;以現在黃牛的行情,以每張150元、100元兩種價格計算,大約可以賺到500元。當我在晚上一邊泡著腳,一邊向老婆大人報這筆帳時,老婆嫣然一笑:「倒不是惋惜錯過了一次賺錢的機會。呵呵,錢可以再賺嘛。我只是覺得,花這麼多時間,到最後也沒能買到票,不能接觸一下奧運,真太虧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