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這個詞,是從識字以來直伴著我的一個詞,也是一個動作。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都是可能經歷的。人的記憶力有局限性。
相信大家都應該記得入職的時候,除了領取大家的辦公用品,還有一樣東西所有人也都有,那就是活頁筆記本。記筆記是我們從小到大都一直在經歷的事情,聽課記筆記,看書做筆記,考試複習做筆記,準備面試做筆記,開會做筆記,討論做筆記,甚至是看劇學語言也要記筆記!記筆記不僅可以讓我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更深刻地理解,更是一個可以讓你在之後需要的時候可以直接獲得它的絕佳辦法。
可能會有不少的人對於記筆記這種行為表示不能理解,想著這麼簡單的東西很容易就記住了,根本不需要動手。認為我把它們記在腦子裡就好了,還記筆記幹嘛?但是在每日繁雜的且龐大碎片化信息的工作中,你又能記住多久呢?筆記用來記錄關鍵信息,同時也是用來記錄細節。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也有人在培訓或是會議的時候拿手機及時拍下內容,結束時再找講師拷一下PPT課件……在一些人看來,記筆記的方式好像「落伍」了。認為「記筆記」僅僅是又抄寫一遍,而且浪費時間,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記錄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對於比較懶散的人來說,記錄能夠強迫自己主動學習,在記錄的過程中,記錄著可以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因為他們需要加工信息,在紙上或者手機上記錄重要的內容,而不是一段時間下來與日常自拍或是風景照等混合一起的眾多照片或是文檔。請回想一下,再回頭看所拍下內容或是收集的課件文檔的時間有多少。
做筆記的過程其實是消化知識、提升解題能力的過程。照搬的是別人的東西,並不能完全武裝自己的頭腦。因此記筆記不僅是在需要的時候將內容記下來,看筆記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不斷地將信息整合起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信息進行理解並將所有的信息都組合起來。這樣對於類似的信息的合併分析過程中,你對於記錄內容會有更多的思考,分析更有邏輯。久而久之,邏輯思維會更勝一籌。
而養成了良好記筆記的人,在記的過程中已經可以初步將需要記錄的事情和不需要的事情區分開來,在記錄的時候學會了篩選,並且清楚地了解什麼是應該記的,什麼又是可以直接忽略的,對於信息的判斷更快人一步。
「記筆記」是所有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習慣,培訓筆記,讀書筆記,會議筆記都是一樣。當前所談到的筆記,也並非是傳統的紙筆寫下來,現在的」筆記軟體「也很多,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就好。
除了傳統意義上的筆記,如大家平時用的手機,也是一個較為方便地記筆記工具。有一些比較好的應用適合日常的辦公與學習。如Evernote(印象筆記) 是目前推薦最多的筆記,確實也是非常強大的一個記筆記的軟體,多平臺可同步,很適合工作拿來用。
再如最日常的,微信筆記功能。工作中隨時拿出手機,通過微信筆記功能,直接在上面記錄會議要點,關鍵事項等等。微信筆記還支持添加圖片、地址、錄音等。同時由於微信筆記存儲至雲端,隨時自動保存,若自己未手動刪除,那麼它便能保持有效性,可以說隨時打開隨時關閉。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筆記並不是抄寫或是簡單的記錄,是需要回顧與整理的。一天下來,可以看看所記下的一些東西,要做的事情是否有遺漏?完成的事情是否與領導安排時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可以從原記錄中回顧分析。
記筆記從來都是老師在課堂上的口頭禪,我們不能忽視了記筆記的重要性,讓記筆記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