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校媒調查發現,大學生對自己的容貌滿意度評分呈現一定差異。55.29%的受訪大學生給自己的容貌打3分,認為自己容貌一般,24.73%對自身容貌較為滿意,打出4分,僅有7.87%表示十分滿意,選擇滿分5分;另有9.66%的受訪者表示不太滿意自己的容貌,2.45%表示非常不滿意。數據顯示,男生(12.77%)對自己的容貌非常滿意的比例高於女生(6.08%)。
常因長相和身材感到自卑的唐鈺琪表示,只要照鏡子超過1分鐘就能給自己挑出一堆毛病。在她看來,自己身上的許多部位都沒有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比如說鼻子不夠高,下巴短平,眼睛也是小小的。」唐鈺琪常因這些「不盡如已意」的「毛病」而煩惱,即便是下寢室樓拿外賣,她也要為自己化一個簡單的妝容,「沒有辦法接受素顏的自己。」
中青校媒調查發現,自卑心理(53.51%)、普遍流行的單調審美(51.68%)、過於期待他人認可(49.39%)、互相攀比的心理(47.51%)是導致容貌焦慮的主要原因。
就讀於播音專業的奕琨的顏值可以用「很能打」來形容。小學放學的時候,奕琨是走在最前面、舉著班級牌的女孩;中學運動會上,她是方隊引導員,這樣一個總被推在「舞臺中央」的女孩,卻被容貌焦慮困擾了長達10年之久。只不過,她的焦慮大多源於自己。
小學三年級時,奕琨翻看媽媽的時尚雜誌,第一次知道什麼是「三庭五眼」。她拿著平時用來算數的尺子對著自己的臉比劃,「當時發現自己五眼是達標的,但是三庭沒有達到黃金標準。」從小被誇著「漂亮」長大的奕琨第一次意識到,原來自己好像沒有那麼完美。
步入中學,被微博抓住眼球的奕琨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因為信息接收途徑變多,見到了更多「漂亮的小姐姐」,自此她的容貌焦慮「只增不減」。剛上大一時,好朋友建議「梨形身材」的奕琨少穿牛仔褲。雖然奕琨十分感謝朋友的建議,但這也讓她的容貌焦慮又添「一道難題」。
作為對自己的身材有著深度焦慮的大三女孩,計劃投身自媒體領域的左卓似乎一直在減肥。「如果你在微博上提問,一位身高165釐米的女生,體重多少才算瘦?他們會告訴你, 85斤。」因為學習和實踐中不時有出鏡的要求,鏡頭往往會將左卓「橫向拉伸」。和網絡上其他「博主」相比,她覺得自己顯得有些臃腫。
遲毓凱坦言,當前不少大學生受到容貌焦慮困擾主要由於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美即好,這是人的普遍印象。在求職等情況中,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容貌好會佔有一定的優勢。其次,當前社交媒介發達,信息發展速度飛快,個人對容貌的判斷受到社會大環境等外界因素的影響逐漸增多。「我們每個人每天接觸大量信息,手機網際網路信息佔用了我們生活中大部分時間。與此同時,網際網路能隨時隨地將世界上最好看的男性和女性形象呈現在我們面前。面對大量優勢形象衝擊,我們往往不自覺地形成主觀印象,認為世界上好看的男性和女性很多,但自己卻不是,甚至會覺得自己不好看,這是潛在的社會比較問題。」
此外,遲毓凱表示,因為醫學美容的發展,以及各方面的減肥案例等宣傳,會給人「形象可以通過自我努力加以塑造」的觀念。同時,將容貌與金錢、努力等內容掛鈎,「這樣的話如果一個人不美麗,就暗含著這個人沒錢去美容,懶惰、控制不住食慾,就意味著他意志力薄弱……這樣的營銷暗示更加容易催生人們的容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