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近六成大學生有容貌焦慮!為變美「Z世代」這樣「大作戰」!

2021-02-27 湖南教育電視臺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遲毓凱介紹,心理學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存在更為嚴重的容貌焦慮。同時,容貌焦慮呈現一定程度的年齡結構分層,「存在容貌焦慮問題的往往是20多歲的年輕人。」部分大學生過於關注自身,以自我為中心,更容易出現容貌焦慮問題,甚至由於容貌焦慮導致社交恐懼等情況出現,「比如有大學生因為起痘痘而不敢出門見人。」

  中青校媒調查發現,大學生對自己的容貌滿意度評分呈現一定差異。55.29%的受訪大學生給自己的容貌打3分,認為自己容貌一般,24.73%對自身容貌較為滿意,打出4分,僅有7.87%表示十分滿意,選擇滿分5分;另有9.66%的受訪者表示不太滿意自己的容貌,2.45%表示非常不滿意。數據顯示,男生(12.77%)對自己的容貌非常滿意的比例高於女生(6.08%)。

  常因長相和身材感到自卑的唐鈺琪表示,只要照鏡子超過1分鐘就能給自己挑出一堆毛病。在她看來,自己身上的許多部位都沒有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比如說鼻子不夠高,下巴短平,眼睛也是小小的。」唐鈺琪常因這些「不盡如已意」的「毛病」而煩惱,即便是下寢室樓拿外賣,她也要為自己化一個簡單的妝容,「沒有辦法接受素顏的自己。」

  中青校媒調查發現,自卑心理(53.51%)、普遍流行的單調審美(51.68%)、過於期待他人認可(49.39%)、互相攀比的心理(47.51%)是導致容貌焦慮的主要原因。

  就讀於播音專業的奕琨的顏值可以用「很能打」來形容。小學放學的時候,奕琨是走在最前面、舉著班級牌的女孩;中學運動會上,她是方隊引導員,這樣一個總被推在「舞臺中央」的女孩,卻被容貌焦慮困擾了長達10年之久。只不過,她的焦慮大多源於自己。

  小學三年級時,奕琨翻看媽媽的時尚雜誌,第一次知道什麼是「三庭五眼」。她拿著平時用來算數的尺子對著自己的臉比劃,「當時發現自己五眼是達標的,但是三庭沒有達到黃金標準。」從小被誇著「漂亮」長大的奕琨第一次意識到,原來自己好像沒有那麼完美。

  步入中學,被微博抓住眼球的奕琨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因為信息接收途徑變多,見到了更多「漂亮的小姐姐」,自此她的容貌焦慮「只增不減」。剛上大一時,好朋友建議「梨形身材」的奕琨少穿牛仔褲。雖然奕琨十分感謝朋友的建議,但這也讓她的容貌焦慮又添「一道難題」。

  作為對自己的身材有著深度焦慮的大三女孩,計劃投身自媒體領域的左卓似乎一直在減肥。「如果你在微博上提問,一位身高165釐米的女生,體重多少才算瘦?他們會告訴你, 85斤。」因為學習和實踐中不時有出鏡的要求,鏡頭往往會將左卓「橫向拉伸」。和網絡上其他「博主」相比,她覺得自己顯得有些臃腫。

  遲毓凱坦言,當前不少大學生受到容貌焦慮困擾主要由於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美即好,這是人的普遍印象。在求職等情況中,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容貌好會佔有一定的優勢。其次,當前社交媒介發達,信息發展速度飛快,個人對容貌的判斷受到社會大環境等外界因素的影響逐漸增多。「我們每個人每天接觸大量信息,手機網際網路信息佔用了我們生活中大部分時間。與此同時,網際網路能隨時隨地將世界上最好看的男性和女性形象呈現在我們面前。面對大量優勢形象衝擊,我們往往不自覺地形成主觀印象,認為世界上好看的男性和女性很多,但自己卻不是,甚至會覺得自己不好看,這是潛在的社會比較問題。」

  此外,遲毓凱表示,因為醫學美容的發展,以及各方面的減肥案例等宣傳,會給人「形象可以通過自我努力加以塑造」的觀念。同時,將容貌與金錢、努力等內容掛鈎,「這樣的話如果一個人不美麗,就暗含著這個人沒錢去美容,懶惰、控制不住食慾,就意味著他意志力薄弱……這樣的營銷暗示更加容易催生人們的容貌焦慮。」

相關焦點

  • 「容貌焦慮」上熱搜,顏值時代的職場女性該如何面對「標準美」?
    圖片來源:《魔鏡》網絡截圖女主也意識到這是個看臉的時代,不光要看臉,還要看胸、看腰、看屁股,甚至看腳後跟,顏值似乎成了某種話語權。她在劇中疑惑的問自己:一定得是巴掌臉嗎?一定得是九頭身嗎?一定得是筷子腿嗎?是誰定義了美的標準,這樣的標準又是為誰而定?
  • 「Z世代」的生涯焦慮該如何破解?| 新錦成錦囊
    在生涯規劃方面,「Z世代」主要表現出哪些問題和困惑?本期錦囊欄目,我們將和您一起探討關於「Z世代大學生生涯焦慮」的相關問題。Z世代:意指在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又稱網絡世代、網際網路世代,統指受到網際網路、即時通訊、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科技產物影響很大的一代人。
  • 「容貌焦慮」背後:不完美才是廣闊的美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近日,趙薇導演新作《聽見她說》第一集《魔鏡》上線,該集以一個自卑女孩的內心獨白出發,探討當代年輕女性普遍存在的「容貌焦慮」,引發觀眾廣泛共鳴。劇中齊溪扮演的女孩是一個熱衷化妝與自拍的「朋友圈集贊狂魔」,但外表豔麗的她卻一直隱藏著自己脆弱敏感的內心。「一定得是有胸有屁股還得瘦嗎?」
  • 容貌焦慮是什麼病?女孩子都對自己的容貌不滿意?
    美成這樣你告訴我自卑?那區花大概率可以直接自sha了看完她們是不是猛然發覺,原來並不是長得不夠好看的女孩才會焦慮、自卑,那些絕對稱得上美女的人也很容易對容貌感到焦慮。不得不承認,有一部分是因為審美畸形,認為自己把自己搞成這樣就是好看,我們普通人的審美無法達到她們的高度。但區花覺得這種只是過度整容人群中較少的一部分,那些大多數把自己硬凹成一眼假的整容臉,其實就是因為她們有容貌焦慮。
  • 夜思|女藝人最後悔的是整容:你也為容貌焦慮嗎?
    由是,容貌焦慮的話題再引熱議。在作者看來,外表的美醜沒有絕對的標準。不如試著屏蔽一些聲音,自己建立容貌自信。推薦給你,靜夜思。女藝人最後悔的是整容:你也為容貌焦慮嗎?但有網友說她「醜」,根本配不上「神仙姐姐」的角色,讓她一度陷入自我懷疑。更重要的是,那時候她的男朋友也說她醜,一句「為愛整容」斷送了她整個演藝生涯。那些否定的聲音,仿佛分外刺耳,一句一句鑽進她心裡。容貌這件事之所以會讓一個女性焦慮,並不在於她聽到的稱讚有多少,而在於她聽到的否定有多少。
  • 美的標準是什麼?趙薇新作《魔鏡》,探討當代女性的容貌焦慮!
    #你有容貌焦慮嗎# 什麼是美? 美的標準是什麼? 是誰定義了這個標準?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第一集《魔鏡》11月16日已於騰訊視頻上線,劇情從演員齊溪飾演的自卑女孩的內心獨白出發,探討關於「容貌焦慮」的問題。「容貌焦慮」是現在普遍存在的問題,你有容貌焦慮嗎?美麗的偽裝可能會遮掩住你與眾不同的閃光;但強大的內心,才是我們直面人生考驗的最強武裝。
  • 近九成大學生被皮膚問題困擾 解決「容貌焦慮」還需健康生活方式
    中國青年報社和丁香醫生對全國40所高校的12117名大學生發起調查,並發布《2020中國大學生健康調查報告》,結果顯示,皮膚狀態不好,是困擾大學生的首要健康問題(45%),高於睡眠不足(42%)、情緒問題(38%)、脫髮(30%)、肥胖(22%)等。中青校媒的進一步調查顯示,88.09%被調查大學生或多或少地擔心過自己的皮膚狀況。
  • 新消費時代「吃」的焦慮:如何挑逗Z世代的舌尖抓住胃
    的確,如今千禧一代似乎已成過去時,各大品牌主已經盯上了用奶嘴來點亮屏幕的光亮的α世代,但不可否認的是未來5~10年內擔負起消費中堅力量的將是Z世代群體,也就是95後、00後一代,而吃則是他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國際知名諮詢機構埃森哲發布的《2018中國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美食居於Z世代三大興趣關注圈之首。
  • 容貌焦慮&反容貌焦慮
    我覺得今年啊好像關於容貌焦慮的問題熱度很大啊,尤其是前一段時間的反容貌焦慮,然後我就想來說一說我的看法。第一次知道有容貌焦慮這個詞,是今年年大火的BM風,年輕小菇涼為了把自己塞進小碼的衣服裡,瘋狂減肥還有一個專門的BM身高體重對照表。說實話我覺得很驚訝,我們對美的認識好像有了越來越大的誤解,明明已經很瘦的小菇涼努力的減肥(怎麼?難道要皮包骨才美嗎?)。
  • 容貌焦慮,如何毀掉一個女孩?
    憑什麼就要遭受這樣的抨擊和侮辱?誰能想像她看到這些評論時候的心情?但這樣對於女性外貌的惡意,生活中比比皆是。曾有調查顯示,18歲到35歲的姑娘,平均每天照鏡子的時間為45分鐘。而每100個大學生裡,就有40個動過不同程度的整容。只有1%的人,表示對自己的外貌非常滿意。對自己外貌不滿意則佔了55%,非常不滿意佔了14%。這意味著,「容貌焦慮」在我們的生活裡,已經是隨處可見了。
  • 大學生考研意願調查:近九成有考研意願 近六成不會跨專業考研
    有多少大學生有考研意願?考研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會不會選擇跨專業考研?  近日,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就大學生考研話題,對全國770名大學生展開問卷調查。數據顯示,近九成大學生有過考研意願,近七成在大學前就有此想法,近六成不會選擇跨專業考研,超九成認為跨專業考研難度大,「想找一份更好工作」成考研主因,就業前景成考研主要看重方面。
  • 大學生脫髮調查:超5成大學生有脫髮困擾,熬夜失眠為主因
    日前,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643所高校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5成大學生有脫髮困擾,半數學生在大學期間開始脫髮,超7成學生處於輕微脫髮狀態,超6成學生曾採取措施緩解脫髮;近8成學生認為脫髮影響學習生活,超7成學生認為脫髮會讓心情變差;「熬夜失眠」「精神壓力大」「飲食不規律」成脫髮主要原因,超9成學生認為少熬夜能緩解脫髮。
  • 聽聽丨你有容貌焦慮麼?
    今晚我們來聊聊:你有容貌焦慮嗎?這背後包含一種容貌審判:在某些男性眼中,丁真單純靠「臉」出圈,火得沒有道理。他們還不甘示弱地發起「我比丁真帥」大賽,但越是這樣,越是證明一個事實:丁真,終於引起部分男性的容貌焦慮了。
  • 不要再容貌焦慮了,你活在別人眼裡的樣子真的不美
    最近熱搜又出了一個新詞,叫「容貌焦慮」。  「容貌焦慮」這個熱詞的意思,主要是因為對外貌的不自信,進而產生一種焦慮、苦惱、不自信等一系列壓抑和不開心的感受。  起因是趙薇拍的一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第一集《魔鏡》的這個片子,劇中從演員齊溪飾演的自卑女孩的內心獨白出發,探討關於「容貌焦慮」的問題。
  • 當代社會的常態:「容貌焦慮」,你有嗎?
    不可忽視的是,現在社會的女性審美其實在朝著扁平化、單一化的趨勢行進,也是這樣誕生了網紅臉這樣一個審美誤區。人們太過追求大眼小嘴、膚白貌美,以至於忽視了美麗的多樣性。為了迎合審美標準,為了不被大眾所落下腳步,為了出現在別人視野裡的時候被讚譽包裹……太多女性選擇盲目改變自己,花大量時間去塑造妝容、整容。
  • 超越「容貌焦慮」,開啟「自洽」人生
    「容貌焦慮」看似是女性成長中的絆腳石,當你超越之後就會發現,它其實也是墊腳石。當我們建立起正確的自我評價體系、形成了一個「內聚性自我」時,就不會為世俗潮流所裹挾,就能過上勝券在握的「自洽」人生。自信的女人最漂亮,即便你變老、變胖、變醜,依然是值得愛與被愛。你有「容貌焦慮」嗎?
  • 超越「容貌焦慮」,開啟「自洽」人生
    「容貌焦慮」看似是女性成長中的絆腳石,當你超越之後就會發現,它其實也是墊腳石。當我們建立起正確的自我評價體系、形成了一個「內聚性自我」時,就不會為世俗潮流所裹挾,就能過上勝券在握的「自洽」人生。自信的女人最漂亮,即便你變老、變胖、變醜,依然是值得愛與被愛。你有「容貌焦慮」嗎?
  • 丁真走紅後,男性也感受到了容貌焦慮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容貌焦慮是最近開始走紅網絡的一個名詞,指女性因為自己容貌的某些不足,不能迎合大眾主流審美中對於「好看」的定義而感受到的焦慮感,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真的影響人的心理健康。
  • 糾結於「容貌焦慮」,莫如接納最真實的自己
    日前,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第一集《魔鏡》上線騰訊視頻,該劇從演員飾演的自卑女孩的內心獨白出發,探討關於「容貌焦慮」的問題,隨之,「你有容貌焦慮嗎」也登上微博熱議話題榜首,高達5億閱讀量。容貌乃天生,並伴隨著一生,可是對於自己的容貌,我們似乎永遠都不滿意。
  • Engagement Labs:Z世代話題調查報告
    Z世代(13-20歲)為美國零售銷售額貢獻1/5(包括線上和線下),因此營銷人員也開始關注這部分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