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席捲全國,四十年前世今生

2020-12-20 騰訊網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巨潮商業評論】

文/董二千

編輯/楊旭然

「當今企業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

——彼得·德魯克《德魯克日誌》

彼時的團購仍是個新鮮事,但在發布會現場,王興卻說出了句自吹自擂一樣的斷言:「團購是超完美的商業模式」。

隨後幾年的時間裡,團購風風火火的發展起來,「千團大戰」結束之後,團購開始成為人們消費生活中稀鬆平常的一部分。幾年之後,「拼團購」與「社區團購」火爆,曾經消失在公眾視野中的團購概念捲土重來。

是團購概念的延伸,還是披著團購外衣的全新商業模式?大多數人對於美團、拼多多、興盛優選所做事情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尚不清晰。

但消費者確實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好處。聯合起來的消費者,對商家有了此前所沒有的議價能力,買賣雙方的交易流程變了,商品價格的形成機制也被打破了。

團購體現出來的本質,是集合更多的消費者去影響供給端,以獲得更低的價格。它的成功運行,一端要服務好商家,讓商家做到薄利多銷,一端要服務好消費者,讓消費者有便宜可賺。

會員制的Costco、美團、拼多多還有最近火熱的社區團購、直播帶貨,都可以算是團購的某種表現形式,只是很少有人從供應鏈的角度,去觀察這些林林總總的創新。

歷經數十年,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展現後,團購——C2M的商業模式,從需求端影響供給端的經營思路已經越來越清晰。其發展歷程,正是一曲零售結合網際網路進步、創新的發展史。

Costco的「團購」雛形

Costco通過低SKU、低價與會員制的方式獲得成功,並通過自有品牌深度介入供應鏈,可以被視作最早出現的團購業態之一。

2019年8月,Costco(NASDAQ:COST)在上海閔行開出中國大陸的首家門店,開業當天仿佛上演了一場大戲:停車需等待3個小時、轄區華漕派出所全員上崗開展安保工作、顧客在店內爭搶商品、因人流過多,下午暫停營業……

這種瘋狂採購的景象,則與其「量大、質優、價格低」的品牌印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甚至連雷軍也曾公開表示,有三家對小米影響深遠的企業,Costco就是其一,因為Costco讓他了解到,如何能夠將高質量的產品賣得便宜。

時間拉回到1983年,當年9月,第一家Costco倉儲店在西雅圖開業,自成立之初,Costco就堅持「儘可能以最低價格提供會員高品質的商品」,為此,其戰略方針一直是:低毛利率,最大化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即商家讓利給消費者的部分利潤)。

緊隨戰略方針變化的,則是企業內部的規定,熟悉這家企業的朋友可能對以下兩條規定並不陌生:

一是針對毛利率的,即所有商品的毛利率不超過14%,一旦超過這個數字,則需要匯報CEO,再經董事會批准(基本很難得到批准),財報也顯示,Costco在2020財年的毛利率為13%,遠低於沃爾瑪的25%。

另一條則面向供應商,一旦發現商品在別的地方價格更低,則該商品將永遠不會再出現在Costco的貨架上(這條規定在近來很火的直播電商中也頻頻出現)。

為此,Costco從一開始就選擇了嚴選模式,每個品類只提供兩三個品牌,一般不超過四個品牌,其SKU數量一直保持在3700個左右(沃爾瑪擁有數萬個SKU)。

一旦確認某個品類最具性價比的品牌無法在賣場銷售,Costco會自己尋找供應商生產同類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其自有品牌Kirkland的商品大多來源於此。

低SKU可以節省會員的挑選時間,降低會員選擇成本,同時也能夠從單一供應商那裡儘可能多的採購,並通過大規模採購獲得供應商的最低價待遇。

因此,Costco的單店銷售額非常高,導致其單個SKU的銷售數量很大,規模效應同樣使其擁有了強大的議價能力,和隨之而來的對顧客的低單價。

同時,較低的毛利以及大規模的包裝能夠幫助Costco實現存貨的高周轉,2018-2020財年Costco的存貨周轉天數為30天,顯著低於BJ’s和沃爾瑪。

資料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當然,會員制也是Costco發展過程中的另一大關鍵助力,不過其會員制的成功,本質上仍要歸功於:其商業模式確實長期有效地為消費者了提供高性價購物體驗。

簡而言之,Costco模式可以理解為線下的實物團購形態,以優質低價的商品,通過精選模式提升周轉率,進而以付費會員制實現盈利循環。

以過去15年為統計周期,不難發現電商對傳統零售業造成了相當大的衝擊。在此區間內,曾是全美第三大零售商Sears和大型百貨連鎖J.C.Penney先後宣布破產,實體零售板塊基本呈現一片萎靡。

與此同時,亞馬遜(NASDAQ:AMZN)市值暴漲了近80倍。

而Costco正是極少數在面臨亞馬遜等電商渠道衝擊下,依然能夠維持強勁增長的實體零售企業,雖然市值增速不及亞馬遜,但這15年間,其市值也翻了十餘倍。

Costco股價表現 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從服務團購到實物團購

網際網路化的團購業務更適合中國,但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與限制,本地生活服務團購的發展更加順利。

在首店大獲成功之後,如今Costco已確定將在上海開出第二家門店,並且還將落戶蘇州、杭州等地。

但對於Costco在華的發展,普遍存在著兩種觀點,支持方認為Costco模式能夠在高密度人口地區複製成功,而反對方的觀點,則普遍基於中國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便利程度。

真格基金合伙人張亞哲就曾表示:「Costco模式跟電商模式不是同一個體量級的模式,未來Costco依然會緩慢的成長,成為一個中產階級生活方式的必需品,但是人們大量的消費還是在網際網路上(完成的)。」

畢竟在團購這件事上,中國的網際網路化程度的確比歐美高得多。

2009年,在飯否網仍在存活邊緣之際,王興在北京華清嘉園的三居室中,向團隊描述他所找到的方向——「網際網路營銷已經從門戶網站模式走到了搜尋引擎模式,而接下來團購模式必將出現重大機遇,這種方式的美妙之處就在於,很好地融合了營銷與銷售兩個動作。」

廣大中小商家一般無力支付巨額的傳統網絡媒體推廣費用。因此,他們多在商家周邊學校、社區或者沿街發放宣傳廣告。

團購網站的出現,解決了商家兩方面的問題:商家不需要提前支付大量的廣告費,只需要按照銷售金額支付一定的推廣費;另外,團購網站確實能夠為商家帶來大量的用戶。

將商家廣告投入的開銷讓利於消費者,同時團購網站也可以分享到部分利潤,這就是美團(HK:03690)伊始的商業邏輯。

同時,美團也與海外的老師Groupon走了一條完全相反的路,團購行業的鼻祖 Groupon 是高毛利、高運營成本的商業模式。而王興經過摸索和思考,認為團購要做出規模和壁壘,要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低價格的服務;為此,公司做到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利。

2010年3月,美團正式上線,第一單銷售的商品是相當小眾的梵雅紅酒,當時賣出了79份,銷售額不到4000元。

千團大戰時期的故事已經被重複了太多次,在此也毋需贅言。但美團之所以能在最後勝出,除了一直以來對現金流重視的戰術之外,更關鍵的是當時堅守服務團購的戰略。

2011年,實物團購發展極為迅猛,很多團購網站將精力放在了化妝品、服裝等高毛利商品上,一度將服務團購晾在一邊。以當時的競爭對手拉手網為例,2011年9月,其商品類團購佔到總團購數目的80%左右.

而美團的服務團購收入,則一直佔到總業務量的90%以上。

在團購大戰如火如荼之際,王興也表示:「我相信本地服務跟商品團購,從根本上是兩種不同的電子商務。在商品的團購方面,淘寶聚划算在可預見的未來都是第一名。而我們一開始就非常明確,哪怕現在小,但是要做快速增長的NO.1,而不是一個非常成熟市場的第三、第四名。」

這主要是由平臺屬性所決定的,服務團購與實物團購的渠道運營、銷售模式、管理完全不同,僅僅扮演營銷平臺角色的團購網站,對商品質量水準和配送環節無法做到有效監管。

尤其在貨品管理方面,團購網站短板凸顯,這也決定了即便有能力自建物流倉儲,依然不能解決根本性問題。

美團股價表現 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當服務團購業務雄踞市場後,美團基於本地生活服務的優勢推出了外賣業務,資本市場也對其一路看好。

尤其是在2019年二季報,美團首次實現規模盈利後,其市值一路飆升,已基本穩坐中國網際網路界第三把交椅。

不過,市值屢創新高的美團,外賣也逐漸見頂,王興正亟需找到一條新的增長曲線。現在看來,它所下注的一條核心賽道正是實物團購,無論是對標拼多多的團好貨,還是對標興盛優選的美團優選,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失算的阿里,被放棄的聚划算

主打實物團購的聚划算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如王興所言,在線上實物團購初興起時,阿里可謂佔盡優勢。

在美團上線的當月,聚划算也低調上線,其主打功能即為實物團購,在商家、流量以及價格等團購業務的關鍵性資源上,「背靠大樹」的聚划算有著相當大的優勢,「200輛奔馳三個半小時團光,100顆克拉鑽一小時團光」等事例也證明了這一點。

數據同樣也證明了這一點,據官方披露,聚划算上線當日成交額僅為2094元,但截至2010年底,其總成交額已經超過5億元。到了2011年末,聚划算已實現其增長目標,總銷售額超過100億元。

但阿里並沒有抓住這波實物團購爆發的機會,這既有戰術執行的問題,也有戰略層面的錯過。

在戰術層面,2012年,阿里內部發起了大規模的「反腐」活動,聚划算更是其中的「重災區」,幾乎可以說聚划算內部呈現「塌方式腐敗」。

馬雲在內部會議上表示:「即便不要這個業務,也要守住阿里的價值觀。」

最終,查處違規員工28人,移送司法機關的員工7人,原聚划算總經理閻利珉因聚划算招商受賄54萬,於2013年被判7年。

在這之後,聚划算業績出現明顯滑坡。

在戰略層面,2013年之後,阿里電商業務中最大的兩個亮點則是手機淘寶(移動網際網路)以及天貓(B2C),某種程度上,這段時間阿里業務的核心成長邏輯是「消費升級」,即消費者願意為品牌付出溢價。

因此,在零售電商市場中,阿里的戰略是呈現「上移」趨勢的,下沉屬性更加明顯的團購業務,對於阿里來說僅是一種豐富業務的補充而已。

網際網路分析師裴培認為:「淘系電商的『天貓化』,不僅是出於對京東挑戰的回應,也帶有濃厚的現實財務意義:淘寶沒有佣金,而天貓有佣金收入;入駐天貓的高端品牌有更高的客單價、更充足的營銷預算;天貓品牌旗艦店參與各類促銷活動的積極性和能力,也遠遠高於淘寶C店和中小B店。」

更何況,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實物團購都稱不上是一個足夠好的賽道,基礎設施不完善,強有力的玩家有限。而輕視實物團購賽道的最終結果是,阿里如今不得不直面另一個強勁的對手——拼多多。

五環外主場

拼多多整合了大批被阿里、京東淘汰的製造業企業,通過微信引流服務低線級市場用戶,打開了電商行業的天花板。

2015年,淘寶啟動嚴厲打假行動,稱「一秒鐘下線24萬做假商家」。同年11月,京東宣布永久關停旗下二手平臺「拍拍」業務。

大量低端供應鏈企業被兩大電商平臺淘汰,突然之間失去了網際網路銷貨渠道。

更關鍵的是,在2008年「四萬億」刺激後,國內出現大規模的產能擴張,時至2015年,再疊加國內外市場需求萎縮,因此國內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

「去產能」成為了當時媒體報導的重要內容。天時地利之下,2015年9月,拼多多(NASDAQ:PDD)APP快速上線。

一方面,拼多多藉助微信流量迅速造成「病毒式傳播」,用戶對低價拼團模式(特別是下沉市場)喜聞樂見。兩周時間,用戶破百萬,四個月之後,付費用戶超千萬;

另一方面,在產能過剩的前提下,拼多多對接了海量白牌廠家,以此壓下商品價格。而這些廠家有大量都是被淘寶、京東刷下來的所謂「低端製造商」。

拼多多股價表現 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之後拼多多飛速崛起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了解。在業績層面,GMV從0到1000億,京東用了十年,淘寶用了五年,拼多多只用了兩年。

2019年8月,拼多多發布的二季報顯示,其營收同比增長169%,同時虧損大幅收窄,之後股價則一路走高。其最近一次的股價爆發(11月13日單日上漲20.41%),同樣也是由於三季報首次盈利。

顯然,資本市場熱烈的反應,是對這個實物團購的故事的確信。

對於拼多多的未來,黃崢曾自述:「未來的拼多多應該是一個現實和虛擬相結合的Costco和迪士尼的結合。也就是說,當你去那邊買性價比高的東西的時候,能夠非常開心,你出來的時候比進去的時候更開心,這是我們希望的。」

拼多多的成長道路上一直伴隨著許多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消費端,許多三四線城市的用戶的確是在拼多多上第一次擁抱電商,在生產端,中國製造業龐大的過剩產能中,也有一部分因為拼多多而重新得以運轉,甚至洗白上岸。

同時,拼多多也成為了中國零售電商市場不可忽視的一條「鯰魚」。在其刺激下,電商行業打開了用戶規模的天花板。

受其影響,2018年上半年,淘寶推出了一款名為「淘寶特價版」的APP,直接對標拼多多,聚划算也重新得到阿里的海量資源扶持。

同年3月,京東推出類似拼團的「京東拼購」,並開放獨立招商入駐。之後,京東拼購APP全新上線,並更名為「京喜」。如今,京喜甚至成為了劉強東親自掛帥的京東一號工程。

內卷下的兩極:直播電商和社區團購

直播與社區團購通過低價和集中訂單增加向上遊的議價能力,是團購領域的兩種新興業態,是目前最火熱的創業、投資領域。

拼多多的故事仍在上演,團購這件事也越發細分。

在「內循環」的背景下,團購已走出兩極:一方是非必需品團購的直播電商,另一方則是必需品團購的社區團購。

2017年12月,李佳琦入駐抖音直播賣口紅。兩個月漲粉1300多萬,這讓他獲得了進入淘系的入場券。

次年雙十一,李佳琦獲得了淘寶的扶持,並與馬雲一起直播PK賣口紅。直播開始時,李佳琦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口紅一哥」,馬雲在另一端介紹「大家好,我是口紅大哥」。

大家原以為以馬雲的人氣,就算輸也不會輸的很難看,結果直播結束時,馬雲以10:1000被碾壓,自此,「口紅一哥」迅速出圈爆紅。

從產業邏輯而言,直播縮短了品牌到消費者的分銷層級,通過規模帶來價格優勢。

更關鍵的是,在非必需品團購的領域中,直播電商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能夠更快、更大量地聚集起用戶訂單,從而搶奪上遊定價權。

中國消費者協會的數據也顯示,消費者積極參與直播電商購買,一方面是因為產品性價比高,另一方面則是產品信息豐富、信任主播推薦、用戶體驗更佳。

湖畔大學執行教育長陳龍也表示:「直播賣的最好的東西往往是更需要認知的東西,它需要消費者去更深地理解它的信息,需要更多在情感上認同。這種連接,這種認知是超越文字和圖片的,需要一個非常直接,有情感、有溫度的傳達。」

用粗鄙的理解就是,直播賣貨有更強大的「忽悠力度」。

拼多多的成功已經證明,在很多人沒有察覺到的地方,還有另一個中國。如果說以直播電商為代表的體驗性消費是大城市所熟悉的,那麼故事的另一面,則是以社區團購為代表的剛需消費。

2013年7月,嶽立華開始著手孵化電商平臺「興盛優選」。次年年初,在團隊搭建完成準備就緒後,興盛優選正式上線。

作為探路者,興盛優選花了四年時間,經歷門店自配送階段、網倉階段、配送站階段,才最終摸索出「預售+自提」模式。

現在看來,這種模式已被驗證可行。預售降低了生鮮產品的庫存損耗,也帶來了大量預付款,而自提則節約了大量的配送成本,如今入局的網際網路企業也大多採用「共享倉—中心倉—網格站—門店—消費者」的鏈路。

通過這種模式,社區團購模式能大大降低流通環節的成本,以此實現電商的再次下沉。如今興盛優選的客單價僅十幾元,但依然能實現盈利,靠的就是集中訂單的基礎上,面對下遊生產端強大的議價能力。

對於線下實體門店(即興盛優選的團長)而言,店主的主要訴求是增加收入和客流量,同時,最好不需要在庫存、人力等方面增加投入。

興盛優選的模式也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預售的主要品類是零售店沒有的商品,不會形成直接的競爭關係,而主打生鮮水果的品類均是剛需高頻的商品,自提也可以很好地幫助門店引流。

在此基礎上,社區團購業態迅速發展,僅以興盛優選為例,其副總裁劉輝宇透露:2019年興盛優選銷售額超過100億,預計2020年銷售額將突破400億。

團購改變了中國

團購在中國發展的十幾年,深刻的改變了中國人的消費習慣,成為了網際網路造富主戰場之一,並且為未來的C2M經濟打下堅實基礎,影響的深遠程度遠超想像。

從中產的Costco到白領的美團,再到低線城市的拼多多,最後到覆蓋農村的興盛優選,團購真正將更好的生活方式帶給了更多人。

一如黃崢所言:「消費升級不是讓上海人去過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讓安徽安慶的人有廚房紙用、有好水果吃。」

近期,輿論一直有關於科技創新和模式創新的爭論。但突破性的新業務,絕不局限於技術的發明及其商業化,它們成功的真正奧秘,在於把新技術和與之相配的強大商業模式結合在一起。

在需求側,中國消費者正進入一個轉型期,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特地強調要注重需求側改革,而這主要是依託網際網路帶來的消費模式變革,激發了國內市場的消費需求熱情。

全域角度看,消費者一定更追求商品的使用價值,也就是「性價比」,這在任何時候都是顛覆不破的規律。團購在這一點上,顯然有著極強的優勢。

在供給側,團購能夠大大加速重塑傳統流通渠道的進程,通過集聚需求的方式,壓縮流通過程中的分銷層級,減少價格加碼,進而加速流通渠道的進化。

更關鍵的是,集聚了海量的下遊需求之後,可以倒逼生產端改革的,這一點在農業方面尤其明顯。

美菜創始人劉傳軍很早就公開表示:「我們有一個基本假設,誰擁有巨大且穩定的需求規模,誰就可以變革中國農業;誰擁有撬動中國農業的支點,誰就擁有了打開了中國農業大門的鑰匙。」

黃崢在拼多多五周年慶祝活動上,也發出了類似的號召:「我們看到農產品上行依然很不容易,農產品生產和流通還亟待改善,很多資源一邊呈現緊缺狀況,一邊出現大量閒置。隨著我們農產品上行量的持續增大,我們對上遊和流通領域的影響日益變大。」

正如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所言:「真正的投資,有且只有一條標準,那就是是否在創造真正的價值,這個價值是否有益於社會的整體繁榮。堅持了這個標準,時間和社會一定會給予獎勵,而且往往是持續、巨大的獎勵。」

在這一進程中,王興、黃崢、劉傳軍、李佳琦、嶽立華們迅速成長,成為了新一代的網際網路創業富豪。

團購企業們也被越來越人所熟知,一起書寫著歷史。當美團、拼多多們的市值與估值屢創新高時,普及團購價值這樣的事,已經不再需要了。

參考資料:

1.《價值的創造與傳遞:對中國網絡團購商業模式的探索》,張喆,復旦大學出版社

2.《如何旗幟鮮明看好/看衰拼多多、Costco、盒馬和李佳琦》,虎嗅

3.《團購網的出路在哪?》王興

4.《拼多多崛起的深度復盤》,網際網路怪盜團

5.《李佳琦闖出的風口,為什麼把薇婭吹上了天?》,億邦動力

6.《湖畔大學執行教育長陳龍:中國消費正在發生的核心趨勢和邏輯》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席捲全國,四十年前世今生|社區團購|團購|costco|美團|...
    ——彼得·德魯克《德魯克日誌》彼時的團購仍是個新鮮事,但在發布會現場,王興卻說出了句自吹自擂一樣的斷言:「團購是超完美的商業模式」。隨後幾年的時間裡,團購風風火火的發展起來,「千團大戰」結束之後,團購開始成為人們消費生活中稀鬆平常的一部分。幾年之後,「拼團購」與「社區團購」火爆,曾經消失在公眾視野中的團購概念捲土重來。
  • 社區團購的前世今生
    彼時的團購仍是個新鮮事,但在發布會現場,王興卻說出了句自吹自擂一樣的斷言:「團購是超完美的商業模式」。隨後幾年的時間裡,團購風風火火的發展起來,「千團大戰」結束之後,團購開始成為人們消費生活中稀鬆平常的一部分。幾年之後,「拼團購」與「社區團購」火爆,曾經消失在公眾視野中的團購概念捲土重來。
  • 社區團購的那些危機
    每每提到社區團購,大家紛紛提出「撒下絕戶網,搞死普通人」的哀嘆,社區團購真的那麼可怕嗎? 賣菜大媽的菜攤會退出歷史舞臺嗎?對我們普通人會有怎樣的影響?帶著種種疑問,筆者不禁發出一聲哀嘆,資本退潮時,能夠再次趕上網際網路資本大戰,實屬不易。
  • 團購四十年
    原標題:團購四十年「當今企業的競爭,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隨後幾年的時間裡,團購風風火火的發展起來,「千團大戰」結束之後,團購開始成為人們消費生活中稀鬆平常的一部分。幾年之後,「拼團購」與「社區團購」火爆,曾經消失在公眾視野中的團購概念捲土重來。是團購概念的延伸,還是披著團購外衣的全新商業模式?大多數人對於美團、拼多多、興盛優選所做事情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尚不清晰。但消費者確實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好處。
  • 2019年全國社區團購平臺最新盤點
    2019年全國社區團購平臺最新盤點來源:聯商網2019-01-23 08:54與B2B、無人零售等進入門檻相對較高不同的是,社區團購由於本身較低的進入門檻,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在全國範圍內呈現出了爆發之勢,除華東、華南沿海地區外,西南、西北、東北等也開始出現區域性的社區團購平臺,而這部分社區團購平臺多由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或傳統商貿企業組成
  • 「天花」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天花」的前世今生 前不久,存放著天花病毒的俄羅斯國家病毒學與生物技術研究中心(英文縮寫為Vector)發生爆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有人甚至擔心,這次意外會不會導致「天花噩夢」席捲重來? 天花是一種烈性傳染病,病原體是聞風喪膽的天花病毒,它的傳染性極強且死亡率高。其中最為常見的大天花,死亡率高達20%至40%。
  • 北新涇的「前世今生」……
    北新涇的「前世今生」…… 2020-10-05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
  • 前世今生因果輪迴
    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我們生活在這美好的世界裡,人生在世是否真的會有前世與今生。每一個人都在猜想,都在找答案。如果真的有前世,就會想到有沒有來世。前世與今生如果真的還有今生,那麼今生無法報答的恩情等到來世再報 。人世間是如此美好,今生修來的福分是前世的因果。好人必有好報。前世的因果,決定了今生的命運。
  • 美團拼多多如此積極社區團購,拼的是資本,要的是流量?
    拋開巨頭入局社區拼團的初心,單從這種商業模式過去面臨的問題,以及未來帶來的諸多可能來分析,就可以看出,社區團購模式的存在是否會持久,對於整個零售行業,是幸還是不幸。社區團購的前世今生簡單來看,社區團購是過去拼購模式與團購模式的變種,因為其是圍繞社區團購的團長展開的,因此帶有社交的基因,更有社區的特性,也因此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該模式的關鍵點:離不開人、貨、場的有機組合。
  • 10個角度揭秘前世今生,我信了!
    邏輯無法講通,科學未能解釋,也許終究逃不脫那四個字——前世今生。對於前世今生,有的人堅信,有的人堅決不信,還有的人半信半疑,你如何認為呢?對於前世今生,曾有法師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要知道一點,輪迴這件事情,就好像是珠穆朗瑪峰上面的皚皚白雪,並不是好多普通人能夠一眼看出來,還是需要具備很多因緣條件才能夠親證、實踐,這一點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那既然如此,我們還就想要證明,那怎麼辦呢?」
  • 輪迴的實證:貝滿中學老師的前世今生
    直到2009年我們幾個人飛到雲南跟通靈朋友相聚的時候,她從我們記憶深處找到了關鍵的細節。我們的女校原來是所教會學校(民國時候教會學校比較多),這樣目標範圍再次縮小,但女子教會學校也有10多個呢。終於,最最關鍵的細節找到了,我們學校帶的十字架是沒有耶穌的,這證明了我們是基督教會學校,不是天主教會學校。
  • 袁勇麟教授暢談協和的前世今生
    「這所辦學不到40年卻培養了12位院士的學校,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學院沿用其校名,希望繼續創造獨具我院特色的新的大學文化。」袁勇麟教授表示。《協和的前世今生》專題教育講座 楊競雯/攝談及學院的「今生」,
  • 廖閱鵬: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你夢回前世,總結今生!
    最近在最右上,看到了一則消息,許多人聽了廖閱鵬的前世今生催眠曲,都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我覺得很神奇,便趁著月黑風高之夜,孤身一人躲在被窩裡,悄悄的打開了喜馬拉雅收音機,點開了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上耳機,準備一場穿越之旅。
  • 喜訊:2021年全國網上年貨節即將開始,社區團購成年貨主戰場
    據廣州赤焰信息了解,1月13日下午,商務部召開「2021全國網上年貨節」動員部署視頻會議,商務部將於2021年1月20日-2月18日以『防疫情、保供應、促消費』為目標開展的「居家嗨購,網上過年」——2021全國網上年貨節。由商務部頒發的2021年全國網上年貨節即將開始。毫不意外,網購年貨將成為今年的一大特色。
  • 團購四十年:改變了中國
    隨後幾年的時間裡,團購風風火火的發展起來,「千團大戰」結束之後,團購開始成為人們消費生活中稀鬆平常的一部分。幾年之後,「拼團購」與「社區團購」火爆,曾經消失在公眾視野中的團購概念捲土重來。是團購概念的延伸,還是披著團購外衣的全新商業模式?
  • 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社區團購組織
    網際網路巨頭的入場和資方對社區團購業務的資金加持,讓各方已經從單純的業務層面的競爭升級到供應鏈、運營加資金實力的全面競爭。到底誰能笑到最後,稱霸社區團購,未來還有很長的路。為了快速打破群雄爭霸的局面,在社區團購賽道拔得頭籌。網際網路巨頭們攜平臺流量和巨量資本雙重加持的巨大能量,風捲殘雲般的在全國範圍內跑馬圈地。
  • 蔡澄清:《蔡澄清口述:點撥教學法的前世今生》前言
    本書醞釀之初,編委會及任彥鈞主編建議邀請一位中青年學者參與訪談,就我個人的學習、工作經歷與學術生涯,特別是對我作為當代語文教育名家和特級教師的思想、個人風格與教學特色尤其是「點撥法」的前世今生本書七章,基本上以時間先後為序,前兩章講到「點撥法」的「前世」,後幾章側重介紹「點撥法」的「今生」。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在訪談者中,我予以了口述有關內容。若本書對大家堅定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信念,爭做一名好老師的崇高志向,傳承、踐行與研究點撥法,對語文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化、發展與創新,作為一個案例,或能有所啟發,將遂心願焉。
  • 社區團購供應商怎麼找社區團購採購,社區團購怎麼找貨源供貨商?
    做社區團購的朋友經常給我抱怨,找好的社區團購供貨商真是太難了!同樣作為社區團購供貨商的朋友也經常抱怨,現在社區團購越來越多,怎麼找到他們合作這麼難!那麼問題來了:社區團購供應商怎麼找社區團購採購,社區團購又怎麼找貨源供貨商呢?
  • 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別 我國今年社區團購和...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社區團購市場持續下沉,同時憑藉便利的觸達服務,實現用戶的高度教育。預計中國社區團購市場未來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別。據鈦媒體報導,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後,線上買菜的頻次急速上升,整個社區團購行業迎來春天,資本大舉進入,加碼社區團購,行業一時好不熱鬧。